刘一民笑着说道:“聊一聊论文的事情!”
“那你俩声音大点啊,让我们都听听!”
“聊完了!”
刘振云回到了自己的床铺上,刘一民将凉席用湿毛巾擦了一遍也准备睡觉。
下午上完课后,刘振云没等几个人反应过来就溜了。刘一民和李学勤下去后,正看到刘振云骑着李学勤的自行车朝其他地方跑去。
李学勤气的用浙省话骂了几句,刘一民笑着对他们说道:“可能是有急事儿,忘了给你说了。”
“算了,等他回来,我们一定严刑拷打一下!”李学勤无奈地说道。
晚上九点多,刘振云才一脸满足的走回来宿舍。李学勤本以为这家伙偷走了自己自行车回来会蹑手蹑脚,没想到恨不得当螃蟹——横着走回宿舍。
回到宿舍一直仰着脸,过了很久,两人才明白,刘振云这是向他们显摆晚上出去吃好的去了。
“不就是老莫吗?明天我跟大志我们两个也去!”李学勤哼了一声。
陈大志立即附和道:“老李请客,我一定要去!”
“.”
朱霖的人物访谈刊登出来之后,受到了大家的热议。不少人为朱霖放弃领奖而专注演戏的精神感动,纷纷夸赞这才是好演员!
朱父和朱母买了数份《中青报》,一大早就放在了办公室的各个角落,上班后,逢人就问有没有见到自己的《中青报》。
“《中青报》不是在这儿呢?”
“是吗?这是有我家霖霖的那一版吗?不是我可不看!”
报纸的权威性让读者深信,能登在报纸上人都是厉害的人、大人物、这是一份广而告之的荣誉。
“王主任,改天到我家里欣赏金鸡奖,那个奖杯啊,很漂亮。”
“霖霖这孩子厉害啊,从小就看出来不一般,一下子拿了两个奖!”
“你说百花奖啊,百花现在看不了,在霖霖对象哪儿呢!”
“霖霖有对象了?我还想给霖霖介绍一个呢,我家侄子很不错,在文化宫上班!”
“是啊,刚有的,这不也省了你介绍了哈哈哈!”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文化部和戏剧家协会的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个话剧奖的事情。
关于设立话剧奖的事情,文化部刚开始看到相关的文章并没有在意,后来相关的文章越来越多。
话剧界内外不少人在议论这个事情,部里面就不能不重视了。
于是周杨和夏言在私下里议论过几次,都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的聊。
朱霖的这篇报道影响力大,下面议论的声音就更多了。
这天,夏言和周杨正在讨论这个事情的时候,接到了曹禹从北戴河寄过来的信,信里面认为设立话剧界的导演和演员奖十分有必要。
自己最近看了不少的评论,有一些完完全全的说出了话剧界同志们的心声。
【我们要再不设立,我看会让一些同志们心寒啊!】
两个人看完曹禹的信,对曹禹的观点表示认同。现在设立的奖项越来越多,话剧界要求设立自己的奖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两人初步达成了共识,但是说容易,真正要设立又很难。
比如设立像金鸡奖那样专业的还是像百花奖那样观众投票的;设立什么级别的?国家级还是协会级?哪几个单位是主办单位,经费哪些单位出,这都是问题。
不过考虑到大家的意愿,文化部让戏剧家协会,以协会的名义发了一篇文章,大意是注意到了相关讨论,领导们很重视,认为设立很有必要,将进行专门研究等等。
满满的公文措辞,不过就算这样整个话剧界也是群情振奋,各大话剧团纷纷给戏剧家协会发来电报,表示支持,并提了一些自己认为很合理的奖项设置和评选建议。
领导一看,好家伙自己只是说了一个正在考虑,可这群人已经在讨论设立具体的奖项内容了。
各个话剧团递上来的火把聚在一起,把话剧奖的设立烧成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欧阳山尊笑着看向刘一民,满意地说道:“一民,你是个幕后英雄啊,我们话剧界的同志们,都得感谢你!”
“不用谢,我也不是为了这一声感谢嘛!”刘一民笑道。
“哈哈哈,一民说的对。家宝公来信说,部里面准备跟依照金鸡奖的级别,以文联和戏剧家协会为主办单位,设立话剧奖。这只是初步的思路,还没有进行讨论。”
于是之在旁边插嘴说道,于是之也是副院长,负责日常工作,曹禹平常有不少的事情,会跟他通气。
朱霖听到事情有眉目了,也跟欧阳山尊几人一样开心了起来。
朱霖在旁边猜测到时候第一次获奖的会是谁,要真是设立了,欧阳山尊肯定是一个。
时间迈入六月,炎热的天气开始让刘一民想念起北戴河了。
刘一民将《山高水长》的电影剧本交给了汪阳,汪阳看到后赞不绝口,说完之后又开始惋惜起来,当时没有听王严的话,早点将剧本拿到手里面。
刘一民笑了笑没有说话,哪有那么多的如果!
汪阳将剧本交给朱得熊,让他看一看,并询问哪个导演能够担当此等重任。
虽然没能从文化部手里面拿到专项经费支持和国家级拍摄项目的头衔,但是他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反而得拍的精彩。
“我看呀,咱们还是仔细研究研究!”朱得熊没有发表建议,而是慎重地说道。
汪阳表示同意,准备到时候开个会讨论讨论。
正说话的时候,一个人闯了进来,身穿绿军装,黑灰相间的头发加上他那胸前的四个口袋,一看就是个级别不低的老首长。
“老刘?你怎么来了?”朱得熊起身讪讪一笑。
“怎么?我就不能来了?老汪,你说我能不能来?”
汪阳笑眯眯地说道:“能来,怎么不能来?我们都盼着你来呢!”
“一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八一厂的副厂长刘佩然同志!”
刘一民看向刘佩然,难怪听声音和样貌有点熟悉:“刘厂长,您好,我是刘一民!”
“一民同志,你好你好,我就是为你来的,要不然我才不来!”刘佩然笑眯眯地看着刘一民,又将他从上到下进行打量。
“老刘,《山高水长》我们剧本已经拿下了。”朱得熊说道。
“哦?拿下了?没关系嘛,拿下了我们也可以拍,跟《徐茂》这部电影一样嘛,我们拍,你们也拍,咱们比试一下,看谁拍的更好。局里面不是希望竞争一下,我看呀这光竞争不行,还得加强一下竞争!”
刘佩然笑眯眯地对着刘一民,可一换人,就变了一副表情。
屋子里面气氛瞬间尴尬无比,刘一民暗道这是刘佩然报仇来了!
“老刘啊,不要这么意气用事嘛,注意一下咱们电影厂之间的团结!”朱得熊劝慰道。
汪阳黑着脸,眼睛盯着刘佩然,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想拍《山高水长》。
要是他们真拍,自己还真没办法。学着八一厂跑到局里面告状,然后八一厂向局里说凭什么他们能拍我们的本子,我们就不能拍他们的?
没这道理啊!
汪阳脑子飞快地旋转,想找到解决的办法。
刘佩然坐在沙发上,对着刘一民不断地嘘寒问暖,还叫上了老乡。
“老刘,一民是豫省的,你是冀省的,这哪门子老乡啊!”
“我们冀鲁豫一家亲,怎么?老朱,你觉得不行啊!”
见刘佩然火气这么大,朱得熊也不再说话了。要是他们厂的本子被抢,朱得熊的脾气比他还大。
过了一会,汪阳说了不少的解决办法,都被刘佩然给否了。
刘佩然忽然一笑:“老汪啊,老朱啊,瞧你们两个这样子,我们当兵的,心比你们宽阔多了。这件事情就算是过去了,下不为例。
我是听说一民在你这里专门来的,真以为我有那么多闲时间折腾你们!”
汪阳和朱得熊心放下来了,热情地给刘佩然倒着茶,几句误会将事情揭过了。
另外,汪阳心想这厂里面有叛徒啊,一民刚来,这刘佩然可就从八一厂过来了。
“刘厂长,您找我是?”
“我们是为了《狼烟北平》的剧本,我们想拍,怎么样?我们厂里面拍吧!”
刘佩然一边说一边看向汪阳,见汪阳想说话,哼了一声:“汪厂,这剧本不会你们也要拍了吧!”
汪阳很想说是的,但是又说道:“我们是想拍,可惜觉得经费太高,所以就没下定决心!”
“你们北影厂毕竟不是军队,也可以理解嘛!”刘佩然不阴不阳的话说完,对着刘一民说道:“我们本来想拍成电影,后来啊一想,现在电视越来越多,但是电视上的节目很少,干脆就拍成电视剧!
真正做到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
刘佩然说完,看向汪阳和朱得熊的眼神有些得意。
“你们拍电视剧?有那么多的经费?”汪阳问道。
现在拍电视剧花的钱,可比电影多!
“我们跟电视台联合拍的,老汪、老朱,你们觉得拍出来怎么样?”
刘佩然要了一个刘一民的地址后,就离开了北影厂,约定剧本写好后给记得给他,写成十集到十二集,太长了不行,经费不够。
汪阳对着刘一民说道:“拍成电视剧是比较好!”
最后,厂财务给刘一民拿了两千块钱的剧本费,刘一民离开了北影厂。
端午节很快就到了,朱霖今天放假,一大早就来接刘一民去她家过端午节。
第251章 其乐融融端午节
四合院里,两人没有忙着前往朱霖的家里面。而是先洒扫庭除,把院子清扫了一遍,地面洒了一遍水。
朱霖又带着从家里拿来的艾叶挂在了房檐下,艾叶的香味萦绕在房梁下面。
做完这一切,朱霖才催促着刘一民出发。刘一民将最新的《家园三部曲》合集和两瓶参桂养荣酒当做礼物,健康和文雅都有了。
走在路上,朱霖谈起这几天跟着电视台和电影厂拍话剧的事情,讲起了自己的一点小见解。
“刘老师,话剧导演跟电影导演差别还蛮大的,话剧导演注重对剧本的理解和对演员动作的把握。电影导演除了这两种之外,还要会运用镜头。
镜头的运用,非得有专业的摄影知识才行,镜头用得好了,对电影作品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甚至举足轻重的效果。”
“你讲的不错,电影镜头的运用会对剧情起到铺垫、隐喻和推进的作用。另外,有的镜头运用的好了,还能为电影增添几分美观!”
刘一民骑着自行车对朱霖笑着说道:“《驴得水》里面有的镜头用的不错,《庐山恋》里面的镜头相对比较基础。《狼烟北平》要被八一厂拍电视剧,拍的地点肯定选择在燕京。
到时候有时间,可以带着你到剧组转转,看看导演怎么拍!”
朱霖点了点头说好,下一秒又抬头问道:“《狼烟北平》要被拍电视剧了?”
“对,八一厂的刘厂长刚找到我。刘厂长就是《南征北战》里面的张连长,过几天就开始改《狼烟北平》的剧本了。”
话剧《狼烟北平》的剧本比较短,直接像《红河谷》之类简单的修一下就给电影厂,那也不太可能。
《狼烟北平》剧本写成十到十二集,每一集的剧情都得仔细地整理好,有的地方需要压,有的地方需要扩充一下,剧本得重新写一遍。
十到十二集看着短,在这年代已经不短了,八十年代十集以下的电视剧比比皆是。
“刘老师,可真了不起!”朱霖骑着自行车跟在后面感叹道。
走进医院的家属院,院子里面今天打扫的异常干净,院子中间的土路上,也洒着水。
楼道里面是艾草的味道,朱霖敲了敲门,屋内正在准备包粽子的朱母立即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对着朱父说道:“肯定是霖霖和一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