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来到朱得熊的办公室,朱得熊笑着将他们引到了审片室,同时坐下准备看看上影厂拍的怎么样!
【影片一开始,就是沧桑悲凉的音乐,两名花季少女被一群人祭祀的人群推入了激流之中……】
女演员是龚雪、另外一个名不经传,应该是个小演员。
龚雪被投入河流之后,最终被救起,有了一个藏名叫做雪儿达娃。
“一民,你说巧不巧,主角叫雪儿,我们这演员也叫龚雪!”黄祖默说道。
“那确实巧!”刘一民笑道。
接着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放完,徐桑楚问刘一民觉得怎么样?
“拍的很好,老导演就是老导演,懂戏!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当然这不是谢晋导演的问题,是现在咱们整个中国导演的导演思想所限制的,就是有的地方,表演的痕迹比较浓。”
这是这个时代的表演问题,《庐山恋》里面也一样,会有一些特定的镜头,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演员专门给观众看的。
徐桑楚若有所思地说道:“我看了几部外国的电影儿,发现咱们好像确实有这个问题。”
“外国其实也有,表演和导演的思想是慢慢往前走的,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徐桑楚问起朱得熊觉得怎么样,朱得熊不想夸,但觉得确实是好。
听到朱得熊的夸赞,徐桑楚淡然一笑,嘴角向上一勾,询问起了《山高水长》的情况。
《山高水长》拍摄要从阿坝跑到浙省,距离遥远,十分折腾,到现在剧组还没回来。
“一民的《藏地抗英两部曲》,咱们两家谁都不能拖了后腿啊!”徐桑楚得意地说道。
“老徐啊,你放心吧,我们上影厂的导演是全中国最好的导演!”
“最好?不见得吧!”徐桑楚哼了一声,走出了审片室。
遇到了回来的汪阳,汪阳想再看看,徐桑楚将影片给了汪阳,让他自己去看。
又说道:“我们的影片都给你们看了,今晚我和老黄就住在你们北影招待所了啊,赶紧安排一下!”
汪阳捏着鼻子应了一声,让朱得熊过去安排。
朱得熊低声对刘一民说道:“这俩人出来连差旅费都想让我们北影厂出。”
刘一民低声一笑,他确实看出来了,徐桑楚两个是故意的。
不过可能不是为了差旅费,应该在北影厂还有其他的目的。
这些刘一民都不再管,而是开始准备回家了。
1月15号,在《收获》杂志上市的当天,刘一民已经顾不上看《凯旋在子夜》发表的时候会引发什么样的议论了。
刘一民跟朱霖两个人都通过曹禹买到了软卧,临走的时候,朱母和朱父两人不断地嘱咐着朱霖一些注意事项。
朱母低声对朱霖说到了地方,一定要注意。要是农村条件不好的话,想回来尽早回来。
“妈,我下过乡,没问题,又不是一直在燕京城里娇生惯养,我可是一个跟贫下中农有感情的子弟,再说了,刘老师家里,条件肯定好,你们就不用担心了!”
“哎呀,我们是怕你受委屈!”朱母不舍得给朱霖围了围围巾。
“叔叔阿姨放心吧,我不会让霖霖受委屈的!”
“好孩子,我们相信你,时间不早了,你们赶紧上车。霖霖,你要是回来,记得提前打电报,我跟你爸到车站接你!”
“知道了妈!”
走进站里,刘一民笑着望向朱霖:“走吧,朱霖同学,回家见公公婆婆喽!”
第274章 护夫狂魔,别吵,你吵不过!
燕京站,刘一民和朱霖两个人手里面都提着一个大箱子,随着拥挤的人群走上火车。
又经历几番人挤人之后,终于将箱子放进了车厢里面,两人站在包厢的门口喘着粗气。
耳边响起乘警催促走进包厢不要占道的声音,刘一民和朱霖两个人赶紧走了进去。
因为是始发站,他们两个反倒是先走进包厢的。稍后,又走进来了两个老干部。
朱霖将箱子塞进床铺下面,笑着对刘一民问道:“刘老师,你说我买的东西是不是太少了,到了汝县,要不要再买点?”
“不少了,太多了拿着累。我家又不开供销社,买那么多干嘛!”
两大箱东西,刘一民刚才提着上来,胳膊都是酸的。
“我觉得还不够!”朱霖靠在车厢上,皱着眉头仔细地思考了起来。
旁边的两个老干部悄悄的打量着这一对年轻的男女,看着像是小夫妻,偏偏女同志问男同志叫老师。
心里面暗道,真是奇怪的两个人。
火车出了燕京城,两边沿线低矮的房屋也稀稀拉拉了起来。朱霖仍然拿着笔记本,在详细的思考着需不需要再买点东西。
旁边的一名老干部,忍不住做了一个自我介绍,姓黄,开始慢慢地询问起大家此行的目的地。
两个老干部聊得热火朝天,接着姓黄的老干部询问刘一民和朱霖两个人到哪儿去。
“回家!”
“哦?你们家是哪儿的?”
“汝城的。”显然对方没有听过汝城,于是刘一民说道:“洛城市!”
两人方才恍然大悟,聊着聊着,间接开始打探起朱霖和刘一民的关系。
刘一民看了一眼朱霖说道:“这是我对象,准备回豫省见一下父母!”
“哦——”两人点了点头,心里面却仍然在疑惑为什么女的要称呼男同志为老师。
不过又不好意思继续深入的问,朱霖此时插嘴说道:“我是刘老师的未婚妻!”
“小同志,你怎么称呼这位男同志为老师?”黄干部终于忍不住问道。
“这呀,因为刘老师平常说话很有道理,另外呀,他确实是老师,明年这个时候,刘老师就是刘教授喽!”
朱霖从包里面掏出苹果,热情地请两个人尝一尝。
两个人接过没吃,放在了一边,笑着说等会再吃。
开始不断地夸赞起刘一民,得知是燕大的教授后,夸的就更起劲了。
过了一会儿,兴许是夸累了,其中一个老干部从挎包里拿出一本杂志躺在床上开始阅读了起来。
刘一民和朱霖也开始看起了书,不过朱霖的心思显然不在书上面,时不时地看两眼窗外的景色,揣摩着现在到了哪个地方。
“老田,你看看这篇小说,叫《凯旋在子夜》,写的是不是太不符合精神了!”
黄姓老干部,将《人民文艺》递给了田姓老干部,还给他指出来了不符合精神之处。
“这样写,简直是弱化了英雄的形象。另外,什么有的战士拿到了分手信,我看呀,是胡说八道。这个作家同志,一向写的不错,怎么这次写的如此简直是岂有此理!”
黄姓老干部吐沫四溅,朱霖轻轻地碰了一下刘一民,他笑了笑,接着若无其事的继续看起了书。
上铺的田姓老干部看了看指出来的内容,说道:“光看这一点,看不出来问题,我从头看一看!”
“别说其他的,就说这种写法,就不应该有。抹黑英雄的形象,弱化英雄,还写了部队里面的一些不好的事情…
他当过兵吗?知道部队是怎么样吗就写?想当然!”
黄姓老干部言辞激烈,田姓老干部稍微理性一点,黄姓想让刘一民两人发发言,但是刘一民和朱霖两人一副事不关己,时不时的还表现出来你侬我侬的样子。
心里面暗道,怎么放心把国家交给这群年轻人手里面!唉,真是令人担忧的下一代。
说的口干舌燥,正准备拿起苹果吃,没想到抓了一个空,苹果已经回到了朱霖的手里面。
朱霖面无表情的将苹果装进了袋子里,冲着刘一民得意一笑,撇了撇嘴角。
还想吃?想得美!
接下来拿起笔记本,自言自语地念起来关于文艺作品和文艺工作者工作的一些指示文件。
黄姓老干部黑着脸躺到了床铺上,整个包厢的空气冷到了极点。
等到傍晚,两个人一起走到餐车吃饭。车厢里杂乱不堪,两个人时不时就要踩到别人,踩到脚还好,就怕有人躺在椅子下面睡,踩到了手。
“同志,来两碗面条!”刘一民说道。
朱霖吃饭的时候,愤愤不平地说道:“那个老同志,真是个老顽固,这么好的小说,被他说成了一无是处。刘老师,不要听他的!”
“不听不听!”刘一民笑着伸手帮朱霖整理了一下头发!
过了一会儿,对方也来餐车里面吃饭,看到他们两个,嘴角哼了一声,坐到旁边吃了起来。
朱霖吃完,也哼了一声当做回应。
又经过一番折腾,回到了软卧包厢。刘一民本来想让朱霖睡到下铺,但朱霖不由分说地躺在上铺休息。
这次回家,没有往日那么困。可能是心情不一样,晚上很晚才睡着。
翌日清晨,外面刚能见到鱼肚白,车厢里面就热闹了起来,火车进入豫省了。
天刚刚放亮,田姓干部开始发表起来自己的看法。昨天加上晚上,他终于把《凯旋在子夜》这篇小说给看完了。
“这是一篇十分真实的前线战争题材的小说,主人公的故事十分的感人,我昨晚看完,躺在被窝里面的时候我就在想,这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啊!至于作者弱化英雄形象,抹黑部队的事情,我感觉还有待推敲!”
说的很委婉,可能是害怕引起黄姓干部的不满。
“说的倒是轻巧,我看这作者擅长使用春秋笔法,扰乱视线!”
朱霖从上铺坐了起来说道:“我说老同志,不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上级都说了,要支持文艺工作者大胆创作,我看你才是违反了上级的精神。
昨天没有跟你争辩,不是我们怕你,是怕你——受伤!”
最后两个字朱霖拖的很长,像是唱腔。
接着又说道:“刘一民同志的作品是经过了时间和人民检验的,证明了他的作品是深受人民群众喜欢的。他创作的《红河谷》和《山高水长》两部作品,受到了中央领导的称赞。
统战部门的乌同志都说了,文艺创作是文艺工作的事情,我们不懂的不要胡乱插嘴!”
刘一民笑着探出身子,冲朱霖伸了一个大拇指。
接着就见对方冷着眼看刘一民,刘一民笑着说道:“老同志消消火,小朱啊,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嘛,不要跟老同志争辩,躺下再睡会吧!”
朱霖应了一声就准备躺下休息。
对方似乎是觉得刘一民比较好说话,往前走了半步,准备跟刘一民争论一番。
“老同志,我的嘴上功夫比我学生可强多了,你确定要辩论一番?”
朱霖又从上铺探下来了脑袋。
“不跟你们小同志争论,就算是赢了也胜之不武!”对方一愣,接着哼了一声,转身坐到了床上,不再说话。
朱霖对着田姓干部说道:“《凯旋在子夜》是一部非常好的小说,我估计过不了多久,大家都会讨论这部小说。老同志,你说的很好,佩服佩服!”
“小同志,你年纪轻轻,口才不错!”田姓老干部欣赏地看向朱霖。
“我这才哪儿到哪儿,刘老师口才更好,他最擅长的不是一对一的辩论!”
“哦?”
“他擅长舌战群儒!”
刘一民抬腿踢了一脚上铺的木板,朱霖咯咯一笑,不再说话。
只不过从晃动的床板能够感受到,这妮子一直在憋着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