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206节

  因为时间问题,火车进入豫省境内之后,一路上走走停停,直到晚上才到洛城,等了几个小时终于买到了车票。

  清晨,刘一民同志带着他的燕京对象抵达了生他养他的汝城。

  刚下车,刘一民和朱霖就被李兰勇给发现了,李兰勇指着正提着箱子的刘一民和朱霖说道:“福庆叔、一国哥,一民和他的漂亮对象在那儿呢!”

  刘福庆和刘一国顺着李兰勇指的方向看去,几乎没看刘一民,都是在打量着朱霖。

  粉红色的围巾在风中飞舞,这姑娘可真俊呐!

  “你们别看了,赶紧过去接一接他们两个吧!”李兰勇嘿嘿一笑,冲着刘一民喊了起来:“一民,这儿呢。朱霖同志,欢迎你来到汝城,汝城人民欢迎你!”

  两个人看到李兰勇,连忙朝着他们挤去。朱霖低声说道:“我还想着到县里面的百货商店买点东西呢!”

  “朱霖同志,买的已经够多了,再买下去,我家里面真的就要开供销社了!”

  “正经点刘老师,我腿有点.有点软了!”朱霖看着向自己打招呼的刘家父亲和大哥,心里面开始打起鼓来。

  “爹,大哥,这是朱霖!”

  “叔叔,大哥,你们叫我霖霖就行!”朱霖急忙说道。

  “好!好!好!”刘福庆点头连说了三个好,接着说道:“外面冷,走赶紧回家,孩子,这一路上累坏了吧!”

  “我们坐的是软卧,不累!”朱霖说道。

  “软卧?”刘福庆不知道什么是软卧。

  “就是在火车上的床!”李兰勇解释道。

  刘福庆和刘一国两个人分别接过刘一民和朱霖手上的箱子,热情地引着路。

  火车站外面的土路上,李大山和田庆平两个人坐在拖拉机上正等着他们。

  “知道霖霖要来,你大山叔跑到公社把拖拉机给借来了!”刘福庆笑着说道。

  刘一民跟李大山打了一个招呼,向朱霖介绍道:“这是兰勇的父亲,大山叔,也是我们村的支书!”

  “什么支书不支书的,跟一民一样叫大山叔就行!”李大山乐呵呵地说道。

  坐在车上,李大山笑着对朱霖问起燕京,旁边的刘福庆时不时的插一嘴。

  见李大山一直说话,刘福庆恨不得踢李大山一脚。

  我儿子带对象回来了,你搁这又蹦又跳!

  李兰勇在旁边看着这一幕傻乐,他回来后,李大山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受苦了,其余的什么也没有说。

  父母和他也都接受了现实,大队里面也没人往他伤口上撒盐,这阵子在家里面,他过得还算舒心。

  朱霖大大方方的回答着李大山的话,时不时地主动问候一下刘福庆和刘一国的身体和工作情况。

  这场面,朱霖同志游刃有余。

  李兰勇忍不住冲刘一民竖了一个大拇指,低声问道:“你们这是排练了多久啊!”

  刘一民低声道:“没有演技,全是真诚!”

  接着两人又跟前面的田庆平聊起了天,听李兰勇的意思,庆平这小子可能又要升了。

  “庆平这小子是抓住了干部年轻化的机会了,现在上上下下都在提倡,可不就升得快!”李兰勇说道。

  田庆平扭头一笑:“一民,前阵子兰勇跟我讲了那个自考,我也想考一考,提高一下学历。干部不仅要年轻化,我看以后对学历的要求也会高。”

  “咱们这儿还没有开始试点,你要考试得到燕京!”

  田庆平看来天生就是当官的料,公社的年轻干部,没几个能像他一样认识到学历的重要性。

  刘一民坐在车斗上两边忙,跟田庆平聊着天,还要照顾着朱霖他们。

  不过朱霖越战越勇,话语得体,让刘福庆是越看越满意。

  刘一民都怀疑,她是不是在家里面排练过了!

  前面的李兰勇和田庆平都羡慕坏了,找了个这么好的对象。

  除了县城到公社,公社通往麦积大队的路不好,刘福庆对着朱霖说道:“孩子啊,山里面条件比不上燕京,你可别嫌弃!”

  “没事,叔,我以前插队时候,也干过农活,知青宿舍的条件更差,是土窑和木棚!”朱霖笑着说道。

  “好孩子,你喜欢吃啥,到时候让一民娘给你做!”刘福庆高兴地说道。

第275章 全家欢迎,受宠若惊

  刘福庆和刘一国来城里面接他们,杨秀云和大嫂顾萍在家里面忙着做饭。

  昨天家里面大扫除了一遍,里里外外拾掇的是井井有条。

  两个人在厨房里煮着肉、剁着饺子馅、炸着油条,另外锅里面还炒着菜。

  今年盖房子的时候,刘福庆和杨秀云把厨房给扒了,盖了一个敞亮的厨房。

  以往里面站着两个人都挤,现如今够一家人在里面忙活。

  “萍萍,你说一民他们也该回来了吧!”杨秀云一边炒菜,一边听着外面的动静。

  “按理说是该回来了,不过现在火车晚点也正常。娘,咱们别做那么快,万一到时候回来晚,菜凉了就不好吃了!”顾萍将灶炉里面的柴火,往外拉了拉,不让火烧的那么旺。

  “你说人家能看上咱们这山沟沟吗?”

  “娘,当然能了!”

  杨秀云担忧地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城里人都看不上咱们农村人。那《朝阳沟》里面不就是这样讲的,银环她娘不愿意闺女到咱农村!”

  “娘,老二对象的爹娘肯定同意了,要不然怎么会这时候来?再说了,以后老二也在燕京了,吃商品粮!”顾萍笑着劝道。

  杨秀云不断地在脑海里面想着《朝阳沟》的戏词儿,女儿嫁到了农村,当娘的跑到农村要带她走。

  城里都这样了,何况老二对象是从首都来的。

  此时,大队口响起拖拉机的声音,不少人走出家门看刘家老二带回来的首都对象。

  “这首都的姑娘,长得就是水灵,瞧瞧,那脸蛋比咱们大队的姑娘就是白!”

  一群人低声地说着,李大山骂了几句,让他们少点议论。

  “支书,我们是为福庆队长高兴呢!”有人笑着说道。

  远远地有人看到拖拉机来了,朝着刘家跑去,冲着杨秀云喊道:“一民对象来了,秀云,一民对象来了,哎呀,你赶紧放下,到门口看看,姑娘长得跟仙女似的!”

  “他二婶子,你见过仙女吗?”刘秀云急忙脱下围裙。

  “我是没见过,不过我觉得仙女儿应该就长这样!”

  杨秀云跑出门外,伸长脖子看着拖拉机上面的人,挥了挥胳膊,想喊一声,但又不知道喊什么。

  只等到拖拉机停在门口,杨秀云才扯住朱霖的手,关心地问道:“孩子,路上冷吧,赶紧进屋!”

  众星捧月般将朱霖迎到了屋子里面,李兰勇正准备往家里面进,李大山将他拉了回去:“人家一民带对象回来,你搁这又蹦又跳,走!回家去,等过两天,去见见你王婶儿给你找的对象!”

  田庆平也笑着说道:“兰勇,咱俩也得跟上啊,一民都快结婚了!”

  说完,田庆平发动拖拉机准备走,刘一民走出来冲着他摆了摆手。

  “走喽一民,改日过来玩!”

  屋子里面,杨秀云嘘寒问暖,热情的劲儿压制住了朱霖的发挥,让她不好意思了起来。

  刘一民去帮她解围,笑着说道:“爹娘、大哥大嫂、霖霖从燕京给你们带了不少的东西。”

  朱霖赶紧将箱子打开,将大家的礼物,依次给拿了出来。朱霖给刘一国买了个全新的烟锅、烟嘴儿看起来像是玉制的,十分上档次。

  这个礼物刘一民觉得尤其迎合刘福庆的心思,已经想象到了他拿着烟袋在李大山面前嘚瑟的样子了。

  给杨秀云买的是衣服和围巾。

  大嫂买了一件外套和一顶红色的帽子,大哥的则是皮鞋和皮带。

  买完这些东西,朱霖几乎再次濒临破产。

  大嫂顾萍还在厨房,刘一国笑着替顾萍说了声谢谢:“霖霖,以后都是一家人了,回来不用买礼物,我替你嫂子说声谢谢!”

  “大哥,这不值什么钱,说谢谢就见外了。”

  朱霖去厨房跟顾萍打了一声招呼,这个大嫂嫁过来一年了,看起来比以前胖了不少,脸色也红润了。

  看到在家里面待的不错,就刘一国这个性格,也不至于对老婆不好。

  “霖霖是吧,你先去屋里面待着,看看电视,饭菜马上做好!”

  “嫂子,我来帮你吧!”

  “不用不用,已经好了。”

  新盖的砖房里,地面上铺的都是青砖,白漆刷的很精细,挂着日历和其它的东西当着装饰,灯泡的瓦数都比其它的屋子里面高。

  找木匠做的新床,还能闻见木头的香味,床上的被褥都是用新棉花絮的。

  北面的墙前摆着电视机,电视机用粉红色格子的电视机布给盖着。

  “电视怎么到这个屋了?”刘一民低声问了问刘一国。

  “嗐,哪个屋都一样。你嫂子搬过来的,说我们平常也不怎么看,摆在我们屋里浪费了,霖霖来了,就搬到这屋了!”刘一国笑着说道。

  见状,刘一民没继续说什么。

  将行李放好,刘一民打开了电视,巧得很,电视里面正在播放《红河谷》和《山高水长》的话剧版。

  刘福庆和刘一国走了出去,让两人呆在了屋子里面。

  “累不累?”刘一民问道。

  “不累,刘老师,你看这电视拍出来,我都快认不出来是我来了!”朱霖指着说道。

  过了一会儿,杨秀云敲门说饭已经做好了。

  家里面的八仙桌几乎已经摆满了饭菜,红绕肉、梅菜扣肉等等,绝大部分是荤菜,另外还有调粉丝之类的凉菜。

  “阿姨、大嫂,麻烦了!”朱霖说道。

  “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赶紧坐下吃饭,你尝尝合不合口味,我不太会做饭!”大嫂顾萍说道。

  杨秀云接话:“多亏了萍萍,要不然我一个人可做不出来这么多的花样。霖霖,你尝尝油条,看觉得怎么样!”

  朱霖在杨秀云和顾萍期待的目光下,一个个菜都尝了一口,尝完就说好吃。

  一轮下来,杨秀云和顾萍两人都乐开了花。

  刘福庆看着这一幕,高兴的想抽烟,不过刚摸到烟锅就把手收了回来。

  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打量着朱霖。

  李兰勇从燕京回来告诉他们,他们才知道自家老二的对象,是电影和电视上都能看到的演员。

  演的东西还是自家老二写出来的!

  朱霖碗里面的饭菜都没有断过,刘一民笑着说道:“娘,你也给我夹点啊,霖霖都吃饱了!”

  杨秀云撇了刘一民一眼,贴心地问道:“霖霖,还能吃不?瞧你瘦的,个子这么高,吃的跟猫似的,还是多吃点好!”

  “阿姨,我吃的差不多了!”朱霖说道。

  吃完饭,朱霖要帮忙刷碗,被杨秀云给推了出去,说要让她到屋子里休息休息。

首节 上一节 206/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