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发展起来,可能会因为雇佣工人产生问题,集体经济上面肯定不会管。
重要的是,处理好跟公社和县里面的关系,能拿到支持和贷款。
“那就这样办,饭碗里有粮了,兜兜里也得有钱嘛!开个会,队里买种子给大家发,挣了钱得还了队里面的种子钱!”
棉花现在买种子,等到开春种还来得及。至于开荒,现在家家户户都开的有荒地,只是多少的问题。
“爹,我说你就不同意,一民说你就同意?”
“人家一民是教授,在燕京对政策吃的透,说的当然是有道理的。另外,种子要想买回来,还得答应我办件事儿!”
“啥事儿?”
“过年去见见给你说的对象!”李大山不容置疑地说道。
李兰勇的目光扫了一下自己空荡荡的左袖,心里面升起无尽的苦涩,谁家愿意把女儿嫁给只有一只胳膊的男人呢!
“行!”李兰勇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反正是见一面而已。
接下来的日子,李兰勇穿梭于大队各个家里面,统计大家的种植意愿,最后决定购买种子的数量。
九十年代,我国有三大棉花种植区,分别是黄淮海种植区、西北种植区和长江流域。
黄淮海的棉花种植量,占到了全国棉产量的一半,是各个地方农民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乡镇上设立的都有棉站。
后来在国家的统一调控下,棉产区的重心开始往西北转移。
朱霖抵达燕京的两天后,鞭炮声响起,1982年正式来临。
因为朱霖回到了燕京,感觉刘家清冷了许多。
大年初一的早上吃着饺子,杨秀云还在惦记着朱霖。
刘一民笑着说道:“娘,别想了,燕京比咱们这儿更热闹。等麦忙之后,您来燕京住一阵子,我带着您燕京转一转。”
“老二,你在燕京买的房子啥样?”刘福庆问道。
“您说的是哪一套?”
“.”
过了年没多久,刘一民就准备先回燕京了。一封封的电报接踵而至,再不回去,家里面都快成了邮递员的客栈了。
拿着电报,他已经能够想象到,魏巍穿着军装,喊出那一声声:“给我再电刘一民”的场景了。
杨秀云生气地说道:“老话说的好,人怕出名猪怕壮,一民出名了,好不容易到家过年,天天有人拍电报。”
“娘,我在燕京等着你们,到时候带着你们逛一逛天安门!”
“行,我跟你爹,到时候让你大哥大嫂陪着,我们老两口,到时候再迷路喽,大燕京、大首都,迷路了可不好找!”
刘一民提着行李,坐上火车,直奔燕京。李兰勇今年还会去燕京,只不过也要等到开学了。
火车上,刘一民时不时能够听到旁人在议论《凯旋在子夜》。
“旅客朋友们,伟大的首都燕京到了!”
第278章 女排收到捐款
站台上,朱霖一眼就看到了刘一民,冲着他招了招手,旁若无人地喊道“刘老师,这儿!”
刘一民快步挤到朱霖的面前,将她冰凉的手揣进兜里问道:“这么凉?你等了多久了?”
“没多久,我瞅着时间来的!”朱霖笑着说道。
到了站外,朱霖将自行车推了过来,鼻子冻得通红,一开口就是一道白雾:“客官,咱是去华侨公寓还是四合院?华侨公寓一块,四合院五毛!”
“四合院吧,一会儿先去人艺一趟!”刘一民紧了紧大衣,这时候他其实非常想去华侨公寓感受一下暖气。
“好嘞,您坐着,咱们出发喽!”
“我骑吧!”
“我骑!”
到了四合院,刘一民笑着从口袋里面拿出一块钱递给朱霖,大方地说道:“不用找了!”
“好嘞,爷,您大方!”
“好了,别装了!”刘一民将东西放进书房,抱住了朱霖。
解开军大衣的纽扣,将朱霖的冰凉的手放了进去暖一暖。
“朱霖同学,想老师没有?”刘一民嘿嘿笑道。
朱霖将脑袋贴在刘一民的胸膛上,大衣里面暖洋洋的:“刘老师,你想我没有?”
“想了!”
朱霖幸福地笑了笑没有说话,煤炉的煤球已经被朱霖点燃了,看来她猜到自己会来四合院。
“《中国姑娘》这篇报告文学作品自从《人民文艺》发表以来,也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现在啊,全中国就两本杂志卖得好,一本是《收获》、另一本就是《人民文艺》了!”
朱霖坐在火炉旁,将自己买的《人民文艺》递给了刘一民。封面的设计就显示出了《人民文艺》的小心机,上面直接印着女排获胜的照片。
这谁看到了不心动啊!
“现在国家的杂志印的是越来越精美了!”朱霖也感叹了一声。
刘一民躺在屋子里休息了一会儿,朱霖去做饭。
等吃过饭,刘一民和朱霖一块来到了人艺,准备去找正在办公的曹禹。
还没有找到到曹禹的办公室,刘一民就被几个导演给围着了,纷纷问剧本写的怎么样了。
刘一民笑着说道:“剧本刚开始写!”
“听说战友话剧团和总政,都在要这个本子?”欧阳山尊眯着眼睛说道。
几个人七嘴八舌的说着,曹禹打开办公室的门,咳嗽了一声,大家便不再说话,刘一民冲着大家笑了笑,大步地走进了曹禹的办公室。
“这个年没过好吧!”曹禹笑眯眯地说道。
“是有点吵,不过带了对象回家,家里人都很高兴!”
“我听小朱同志讲了,你爸妈对她很满意。”曹禹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纠结过多,而是继续说道:“《凯旋在子夜》和《中国姑娘》这两篇写的都不错。一下子出来两篇,不得了啊!”
“只是发表的时间相近,《凯旋在子夜》十万字,写了好一阵子!”刘一民笑着说道。
“大家只能看到你发表了多少,谁会去想你总共写了多久!《凯旋在子夜》的这个话剧剧本,到时候直接给军队吧,我们人艺要排的话,从他们那里买版权!”
“嗯?”
“怎么?很意外?”曹禹将茶杯放在桌子上,双手交叉靠在椅子上问道。
“不意外!”刘一民将头摇成了拨浪鼓。
“哈哈哈,这部话剧毕竟是军事题材,军队里面排也是正常的。从演员的选择到服装以及道具,军队的文艺工作者无疑更加适合。
人艺要想排,我看我们的演员还得训练一下,要不然眼里没杀气,没精气神!战友话剧团和总政话剧团排练过的节目有的我看过,军内还是有不少好演员的!”
曹禹向刘一民解释起来了自己的做法!
刘一民伸出大拇指:“老师就是有格局!”
曹禹被逗乐了,又假装严肃地看向刘一民:“别糊弄我,多写点适合我们人艺演出的剧本,一个个导演,都等着你呢!”
直到看到刘一民点了点头,曹禹才笑着说道:“就是嘛!年轻就该多写一写!”
曹禹又问了问刘一民一些家庭情况,最后问道:“今天晚上去家里吃个饭?”
“好啊,只要您不嫌弃就成!”
“我嫌弃?嫌弃我也不敢说,要不然你师娘不得跟我急?”曹禹撇了撇嘴,让他出去了。
到了门外,欧阳山尊几人还都在等着他,刘一民笑着说道:“各位,各位不要急。这个本子嘛,暂时就给军队了。要是排的话,人艺通过总政买版权!”
“一民,怎么给总政了?”蓝天野问道。
“万老师交代的,蓝老师,你要是不同意,您问问万老师!”刘一民拉着蓝天野的肩膀说道。
大树底下不仅好乘凉,还好当挡箭牌!
蓝天野无奈地看了一眼曹禹办公室:“家宝公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算了算了,不问了!”
欧阳山尊仔细思索了一下,也摆了摆手散了。
苏民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说道:“新的一年,多写点本子,最好带来点新东西!”
一群人散去,刘一民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晚上,到了木樨地吃饭,李玉如拉着刘一民一阵嘘寒问暖,还笑着拿出来了一个红包塞到了刘一民手里。
“师娘,这我都多大了,还领压岁钱?”刘一民无奈地说道。
“哈哈哈,这是给其他的小孩子准备的,剩下的一个给你,又不是专门给你准备的。也不多,就五毛钱!”李玉如笑着说道。
“那谢谢师娘了!”
“太客气!”
在曹禹的公寓里面美美的吃了一顿饭,曹禹讲起来,当时《凯旋在子夜》在上面引起的了不小的争论。
嗑着瓜子听着曹禹讲,时不时的李玉如插一句嘴,画面比电视还热闹。
晚上,刘一民直接去了华侨公寓。
第二天,魏巍来到了华侨公寓。看到屋子里面的布置,魏巍笑着说道:“在部队都听说华侨公寓的房子好,没想到这么好!”
“这里离燕大近,有事儿方便!”刘一民笑着说道。
刘一民将曹禹的话转给了魏巍,魏巍唏嘘道:“以后见到万院长,我得向他表示一下感谢。万院长,以大局为重啊!”
感慨了一下之后,大手一挥说道;“到时候人艺排练,我们就不问他们要版权费了!”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
书房里,魏巍向刘一民传达了总政对于这篇小说的重视。
“《凯旋在子夜》这本小说,我们总政部已经向《收获》订购了三十万册,准备送到各个部队,尤其是前线部队。”
“三十万册?军报不是已经转载了吗?”刘一民算了算,三十万册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那不一样。《收获》上面的文章众多,前线战士拿着杂志,也能排解一下焦虑!”魏巍解释道。
军内采购三十万册,那加上《收获》通过各地书店和邮局这个渠道售卖的,这一次,《收获》的销售数量真是又要破纪录了啊!
魏巍看到刘一民震惊的小眼神,再次说道:“上面准备把这部小说拍成电影,希望电影的剧本也要跟上,到时候这个电影剧本具体由哪家电影厂拍摄,还得好好的挑选一番!”
“我明白了,感情这阵子全部都得忙到《凯旋在子夜》这篇文章上来!”
魏巍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说道:“辛苦点,到时候总政或者战友话剧团排练好了,邀请你过去观看。看一看部队话剧团的业务能力,那也是数一数二的!”
送走魏巍,坐到书房里面,写了起来。
《凯旋在子夜》剧本的事情倒是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自己的事情了。
沪市,《收获》杂志编辑部,李晓林挂断跟发行所的电话,大声地对着整个编辑部说道:
“不到二十天,我们这一期的《收获》销量已经达到了六十万册。注意啊,这个六十万册,并不包括部队向咱们订购的三十万册!
照这个销量下去,我们有望突破一百五十万册的销量关卡,冲击两百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