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210节

  李晓林说完,整个编辑部都沸腾了。一些老编辑更是摘下了眼镜,擦着激动的眼泪。

  这是历史性的啊,在《收获》兢兢业业干了这么多年,几经沉浮,一次又一次的见证销量的历史,怎能不激动!

  巴金也从主编室里面走出来,笑着跟大家一起庆祝。

  “这是一个好消息,我们一直喜欢说洛阳纸贵,洛阳纸贵,这才是真正的洛阳纸贵!

  但是我们也要不骄不躁,去发现更多的好作品,作品才是我们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正月十五,咱们《收获》的同志们,发双份十五福利!”

  巴金说完,大家更高兴了。虽然不知道今年十五的福利是什么,但是双份总是要比一份好的。

  等到巴金离开,编辑室里面又热闹了起来。

  李晓林拿起电话给沪市的《文汇报》等报纸一一打了过去,让他们报道一下《凯旋在子夜》的销售情况。

  既是报喜,又是进一步提高销量的方法。。

  燕京的报纸打电话太慢,李晓林给各个报社都拍了一封电报,向他们提供了这个消息。

  接下来报纸上又是铺天盖地的新闻,讲《凯旋在子夜》深得读者的心,销量再创新高。

  著名文学评论家XX发表言论称《凯旋在子夜》将带来军事题材文学创作思路的革新等等。

  《人民文艺》看到一份份报道销量的报纸,崔道逸心里面羡慕嫉妒之极。

  时不时的就要给发行所打个电话,询问一下这一期的《人民文艺》销量如何!

  “七万册?不够不够,远远不够!”

  “崔编,这才发表五天就七万册了,还不够啊,势头已经够猛的了!”发行所的人在电话那头无奈地说道。

  燕京发行所的人就纳了闷了,怎么《人民文艺》一个个跟吃了枪药一样,时不时就要问一问,语气还火急火燎的!

  “我们不是跟燕京的杂志比销量,也不是跟《花城》《钟山》这些小杂志比,我们是跟《收获》比!”

  崔道逸说完就挂断了电话,心里面估算了一下销量!

  “许一同志,咱们是不是也要在报纸上讲一讲这篇报告文学的事情,讲一讲女排精神!”

  “崔编,我看你是太想争高下了。其实咱们这期的销量不错,我看跟上个月比能够增加很多。”许一劝道。

  “是啊,老崔,两篇文章都不错,各有千秋。其他的杂志,肯定也望不到咱们项背!”

  崔道逸想了想,翘起脚,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自我安慰道:“不管是哪家杂志销量高,都是我们中文系师弟的作品!”

  按照七万这个销量,接下来《人民文艺》销量超百万册是没有问题的。

  《收获》是双月刊,《人民文艺》是单月刊,这么一算,《人民文艺》两个月的销量加起来,肯定是要比《收获》高的。

  崔道逸想到这里,嘴角哼了哼,二对二的话,《人民文艺》赢!

  其他的编辑听到崔道逸的哼声,以为他还在生气,正想劝几句,门口的一道声音打断了他。

  “这里是《人民文艺》编辑部吧!”一名中年女同志站在门口,小心翼翼地问道。

  “对,这里是,您投稿还是找谁?”

  “不找谁也不投稿,《中国姑娘》这篇文章是咱们发的就行。我想捐点钱!”

  “捐钱?”

  “对,捐钱!”

  《人民文艺》的人都起身看向这名女同志,疑惑的摸了摸头,脑袋还在啊,捐款是怎么回事?

  崔道逸快步走到门口问道:“同志,您为什么捐款?”

  “为女排的姑娘们捐款。文章上说她们在郴州的训练馆很简陋,经常受伤,我想为她们捐点钱修训练馆。她们在国外争光,都是二十多岁的小姑娘,条件得跟得上啊!”

  说着从口袋里将皱巴巴的钱掏了出来,总共七块钱。

  “同志,这.”崔道逸刚想说话。

  女人立即说道:“我知道这七块钱不够,可是聚少成多,一万个人拿出七块钱,那可就是七万块!十万人,那就是七十万块!”

第279章 研究生考试

  《人民文艺》编辑部的编辑们听到女人的话,都愣在了原地。

  见没有人接,女人直接把钱塞到了崔道逸的手里面,急匆匆地朝着楼下离开了。

  崔道逸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追到楼下,已经看不到女人的身影了。

  崔道逸拿着七块钱回到编辑部,看向其余的编辑。其中一名编辑感叹道:“七块钱,年关刚过,能拿出七块钱”

  “是啊,七块钱,已经是有的家庭一星期的生活费了!”许一说道。

  崔道逸拿着钱给张广年做了一个汇报,张广年看着桌子上的七块钱说道:“倒是有给作者偷偷夹钱的!”

  “有一个捐的,肯定还有无数个。估计这名女同志肯定不是最后一个,接下来我们估计要收到大笔的捐款了!”崔道逸谨慎地说道。

  涉及到钱的事儿,还可能是很多钱,不能不谨慎!一个处理不妥当,是要出问题的。

  “老崔,接下来《中国姑娘》的读者来信必须专人接收,专人拆封,另外你在旁边监督计算。捐出来的这笔钱,到时候都给体委送去,而且要说明是用于郴州排球场馆的建设!”

  张广年快速地布置着任务。

  “好,我明白!”

  “一民,应该回京了吧?”张广年问道。

  “我给他打个电话问一问,看能不能打通!”

  “去吧!”

  崔道逸立即找了人,许一和另外一名财务,三个人负责读者来信的拆封和钱的管理工作。

  崔道逸安排好之后,拿起电话拨了过去,先打了四合院发现没有人,又给华侨公寓打了过去,听到刘一民声音的那一刻,崔道逸长舒了一口气。

  “一民啊,果然猜对了,来的可真够早的!你在华侨公寓,我过去找你吧,正好见识一下华侨公寓的房子怎么样!”

  “好!”

  “我带李书过去?”崔道逸试探着问道。

  “没问题!”

  崔道逸挂完电话,立马翘起二郎腿将电话拨给了李书:“老李啊,我有一则情报想卖给你,怎么样?要不要?”

  “一民的?几顿饭?”

  “几顿饭?老李啊,我没那么贪心,你自己说!”

  “一顿?”

  “电话挂了吧,我老崔欠你这一顿饭?”崔道逸哼哼了两声,装作要挂断电话的样子。

  “别别别,三顿!”

  “五顿!”

  “行!”

  许一看到崔道逸十足的奸商模样,冲着其他人眨了眨眼睛。

  挂断电话,崔道逸哼着歌儿下楼,李书已经在推着自行车等着了。

  “老崔,一民在哪儿?《凯旋在子夜》的出版权还在吗?”

  “老李啊,你这松松垮垮的像什么样子,站好了说话,搞得好像一泡屎拉在裤裆里了一样!”崔道逸厉声说道。

  李书咬着牙说道:“田文镜!”

  崔道逸威胁了几句,李书立马温顺了起来。

  “跟我走,一民跟我才是亲师兄弟,以后啊,多巴结巴结我,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崔道逸骑着自行车笑着说道,也不管后面李书想纵车撞他的心情。

  到了华侨公寓,两个人也是先对着房子感叹了一番,又感叹了一下暖气。

  崔道逸幸福的将手放在暖气片上,冻得僵硬的手,立马暖和了起来。

  “一民,你手中的作品,篇篇都是精品!我来是想跟你说个事情,有人给女排捐款了,我们觉得接下来肯定还会有,所以你觉得应该怎么办才好!”

  李书诧异道:“捐款?”

  “是啊,捐款!大家都想给运动员提供个好的条件!”

  刘一民同样诧异道:“里面讲场馆不完善,本义是想让体委出点资金,没想到出资金的成读者了!”

  “那怎么办?拒收?”崔道逸说道。

  “别,按照现在这种情况,体委应该拿不出多余的资金去改善场馆。要是真能凑出一笔钱,也算是文章没白写!这样,让报社报道一下,也不说捐钱,就说有人给女排捐钱就行了。有的人可能想捐,但是又不知道怎么捐!”

  刘一民笑着说道,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标题——《震惊!竟然有人到《人民文艺》做这件事.》

  摇了摇脑袋,将UC从脑海里面甩了出去。

  “一民,真服了,你要是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崔道逸搂着刘一民的肩膀说道。

  “到时候我也捐点钱,另外,我跟袁指导联系一下,他要是在郴州训练馆听到这个消息肯定开心!”

  刘一民准备过几天给袁指导拍个电报,现在还不能拍,万一捐款的就那七块钱就好笑了。

  崔道逸的事情谈完,李书已经围着客厅转了十几圈了。

  “急死我了,老崔你终于说完了。一民,出版权,出版权!”

  李书急呼呼地说道。

  “给你!”

  “好!”

  李书激动地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道:“没有听错吧?”

  “没有!不过散文的版权,你们就别跟商务印书馆抢了!”

  “绝对的!”

  李书激动地蹦了几下,接着就要拉着刘一民和崔道逸出去吃饭。

  刘一民摆了摆手说道:“老李,我今晚得去我对象家吃饭,所以啊,你这顿饭记在账上!”

  “记给我也行!”崔道逸说道。

  下午两个人也不想回编辑部了,在刘一民的书房里面聊了起来,直到五点钟左右,三个人一起骑着自行车出发。

  “一民,这次你转载稿费应该能收到不少,不少的报纸和杂志都转载了!”崔道逸迎着风说道。

  李书赞同地说道:“过年的时候,我们家里都在看,孩子他妈都看哭了!”

  到了朱霖家附近三个人分开,刘一民率先上去了。

  有人看到刘一民,主动给他打招呼:“朱霖对象来了?”

  “您好!”

  “有礼貌,跟我们燕京孩子一样!”

  朱父和朱母在家,但是朱霖还没有回来。

首节 上一节 210/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