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一个男人说道:“他写国内还行,写国外就是瞎写,他都没去过,他怎么知道美国种族歧视那么严重?还黑人不能和白人在一个餐厅吃饭!同志,你准备到美国哪个城市,我去纽约,到了咱们可以相互照应一下!”
女人的老公一听,顿时急了,这还没有出国呢,就有人想替自己照顾老婆,出了国还得了。
“同志,我去洛杉矶,我娘家弟妹在那里!”
“不远,到时候咱们抽空还能聊聊天!”
身后的刘一民差点笑喷,男人恶狠狠的瞪了一眼刘一民问道:“同志,你笑什么?你去哪里?”
“我先到旧金山,再到纽约!”
刘一民先到旧金山,不是因为目前的航线是先到旧金山,再到纽约。
而是因为中国书刊社的社址是在旧金山,先见一下中国书刊社编辑部的人,再到纽约领奖。
“搞得你好像一定能去一样!”男人嘟囔了一句。
“同志,咱们到了纽约,可要互相帮忙,俗话说在家靠家人,出门靠朋友!”女人笑着冲刘一民打了一个招呼。
接着跟前面的男人换了一个位置,站到了刘一民的面前。
“不用了!”
“嗯?为什么?”
“因为你不一定能去!”
“我这次肯定能申请成功?搞得好像你一定能去似的。”女人冷眼看了一眼刘一民,又换回了原来的位置。
“年轻人,太年轻!”前面男人冷哼了一声,接着跟大家继续聊天去了。
很多人在讨论《绿皮书》这本小说,都在骂刘一民写的不对,瞎写一通。
刘一民忍不住说道:“人家瞎写还能获奖?”
旁人笑着说道:“年轻人,这才说明人家美国包容嘛!”
“所以为什么瞎写能获奖?如果是假的话,我想,美国人不会捏着鼻子认下吧!”
“因为.因.凭啥告诉你呢,假的就是假的,获奖也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
支支吾吾说完之后,忽然灵机一动,找到了理由:“美国那么不好,你还死乞白赖的去干嘛?”
“是他们请我去的!”
刘一民说完这话,周边立马响起了一阵嘲讽的声音,觉得刘一民是发癔症了。
刘一民因为有美国的邀请信、燕大的单位介绍信和作协的证明,所以进去后只需要提交一下材料就能够拿到签证。
等刘一民出来后,签证已经办好了。
排在自己前面的男人和女人,正一脸沮丧的站在门口,看到刘一民,刚想骂两句,他们认为是刘一民的乌鸦嘴,导致他们被拒签了。
女人的丈夫在旁边嘴快咧到耳后跟了,但还是装作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骂美国有眼无珠。
刘一民举了举护照说道:“等下个月,我去替你们看看真实的美国。”
他正准备走又顿下脚步冲着女人的丈夫说道:“哥们儿,强扭的瓜不甜,实在是留不住,就让她一江春水向西流,但是自家的生活还得继续,可别搞个人财两空。”
说完后,在两人愤怒、惊愕的目光下,骑着摩托车扬长而去,女人的丈夫眼珠子一直转,不知道在想什么。
第308章 《雷场相思树》
几天后,报纸上开始出现一些所谓的读者来信,大多都是围绕着小说内容的真实性来讨论的,大部分都认为,刘一民是瞎写。
朱父和朱母在单位就总是遇到有人问:“你家女婿是不是瞎写的?美国是那个样子吗?”
像朱父和朱母工作的地方,知识分子的汇聚之地,出国潮的重灾区。
搞得两人也不知道怎么讲,不过每次跟人讨论的时候,都得维护两句刘一民。
“来,一民,尝尝这个鸽子汤!”朱母笑着将鸽子汤递到了刘一民的手里面。
旁边的朱父看到刘一民这个待遇羡慕的要死,以前是家里面老三,现在直接成了老四了。
女儿胳膊肘往外拐,自己媳妇儿也往外拐。
朱父到四合院参观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自己那早已“死去”的文竹,还有那假山,当时气得就说不出来话了。
气极了的朱父也就气了一下,几分钟后就又开始说话了,对着四合院不断地点评着,还得是笑脸儿!
刘一民嘴唇微微一抿:“妈,做的很好喝!”
心里面那一句“不过以后做别做了”终究没有说出口。
“好喝就多喝点,明天过来,我再给你煮一锅!”朱母将其它的饭菜端上桌。
刚摆好,朱霖就回来了,看了一眼刘一民手中的鸽子汤,别有深意的冲着刘一民笑了笑。
“妈,今天做的什么好吃的?”
“一民最喜欢吃的茄子,我专门去跟你师娘学的,还有回锅肉,洗完手再吃,都结婚了,还毛手毛脚的!”
朱母站在旁边唠叨道。
朱霖一听,赶紧跑到厨房厨房洗了洗手,接着舀了一勺鸽子汤,尝了之后连声说好。
“那是让一民喝的,你这孩子!”
“刘老师不用!”
朱霖假装随口将真相说了出来,不知道是朱母听懂了装不懂还是没听懂,依然笑着邀请他们明天过来。
朱父一边吃饭,一边跟刘一民聊起了文学。
接着讲到了《绿皮书》上面,朱母一听就来气:“一帮人啥都不知道,净在那儿胡说八道。”
心里面暗道,自己得找个时间找个人吵一架,来个杀一儆百,杀鸡儆猴。
不过找谁是个学问,是找能吵的还是嘴笨的?
找嘴笨的会不会起不到效果?
朱母一边吃饭一边脑子里盘算着人选……
从朱家走出来,刘一民低声询问朱霖,有没有瞧瞧告诉朱母,让她别给补了,大小伙子本来就是嗷嗷叫的年纪,被补的狼哇的。
“下次吧,我今天说了,我妈肯定听懂了,装不懂呢!”
朱霖笑嘻嘻的抱着刘一民的肩膀,将脑袋靠在他的身上。刘一民那一点不满,也被消了。
天天买这些东西,刘一民真怕什么时候,朱家的邻居看自己的眼神都是带着“哦——又来补了?”。
到了家里面,刘一民到书房里先写了一会儿稿子,朱霖也没有看电视,而是坐在沙发上看书。
她看的大多是一些剧本,一边看,一边想自己要是导演,应该如何排这个剧本。
等到了十点左右的时候,朱霖将脑袋转向书房,看到刘一民还在专心写作,笑着起身到浴室洗了个澡。
穿着睡衣蹑手蹑脚地走到书桌旁边,轻声说道:“刘大教授,该休息喽!”
刘一民将钢笔放进塞罕坝林场的同志们送的笔架里面,伸了一个懒腰,朱霖走到身后,轻轻地揉了揉刘一民的肩膀,调皮的问道:“刘教授,这个力度怎么样?”
“可以再用力一点!”
“好!”
按摩了约莫五六分钟,起身冲了一个澡,抱着朱霖回到了房间。
“不知道这鸽子汤的药效比甲鱼汤如何?”刘一民嘿嘿一笑,轻轻地扯开睡衣的带子。
顿时,深秋的春光在屋里绽放.
事毕,刘一民靠在床头咂舌回味道:“鸽子汤的劲儿比甲鱼汤强一些呀!”
“我明天就去跟我妈讲,这不能再补了!”朱霖蜷缩在被窝里面,连睁开眼的力气都没有了。
刘一民低头笑道:“再来!”
翌日,报纸上又出现了多篇关于《绿皮书》的评论,刘一民没有正面反驳,而是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绿皮书》在美国的销量以及美国一些报纸评论的摘选。
《花城》杂志的最新期,也趁机联系了在美国的朋友,拿到了几篇关于美国报纸评论,全篇刊登在了杂志上面。
其中有《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文章,上面介绍了《绿皮书》自从在美国发表以来,引发的关注。
以及单行本发行以来,是美国当前最畅销的书之一。
【一本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绿皮书》】
【《绿皮书》犹如一束光,从历史照向未来:种族裂痕如何弥合?】
【种族的未来是爱和救赎……】
这些评论无一不在说,刘一民写的种族歧视是真实存在的。不过这铁证如山的事实,根本难不倒一些心向美国的人。
拿着杂志怒斥这是假新闻,是国内编造的假新闻。
走在燕大的校园里面,也有不少学生冲着刘一民窃窃私语。
来到中文系,严家炎递给了刘一民一个信封说道:“这是山大递来的邀请函。”
“什么内容?”
“山大从78年开始不是设立了一个美国文学研究协会嘛,他们想让你到协会去看看,去讲一讲课。”严家炎给刘一民科普了一下这个学会的来历。
这个学会是国内最早研究美国文学的协会,当时成立的时候,文化部和一些知名高校都派人参加了,燕大也去了。
“美国文学?关于美国文学除了海明威,我了解的还真不是很多。也就没什么要讲的,再说了,现在也没时间呀!”刘一民说道。
严家炎说道:“这信函是山大的校长吴傅恒同志送来的,老同志了,拒绝是不是不太好?吴傅恒同志今年六月份获得了美国哈弗大学的法学荣誉博士学位,这可是咱们国内第一个获得这个称号的学者。”
刘一民看了看信封上的日期是11月底,于是再次拒绝道:“严教授,我真没时间,我得好好准备一下去美国的事宜,我要是没准备好,给燕大丢人,那可是丢人丢到了国际上!”
听到这里,严家炎才不做强求,而是笑眯眯的让刘一民准备出国,有什么需要的跟燕大讲。
“还真有!”
“什么?系里面能办的,我一定解决!”
“我需要学校帮我兑换点美元,要不然我出国怎么办呢?”刘一民掏了掏空空如也的口袋。
严家炎听到也觉的头大,不过还是说帮忙跟学校说一下,学校再给银行打个招呼,让他兑换点美元。
“一个给咱们国家挣外汇的作家,出国竟然还要换美元,这是什么事儿啊!”严家炎无奈地说道。
“等咱们国家不缺外汇的时候,兑换就不用那么麻烦了!”刘一民说道。
“那一天得赶紧到来!”
刘一民从严家炎的办公室走出去,回到集体办公室。吴组缃笑着指了指刘一民桌子上的草稿:“还没写完呐?”
“刚准备结尾!”刘一民说道。
吴组缃闻言来了兴趣,搬着凳子做到了刘一民桌子旁边问道:“我能看一看吗?”
“吴教授,我说不能的话,您能搬着凳子回去吗?”
吴组缃翘起二郎腿,拍了拍自己的老BJ棉布鞋:“来都来了,哪还有搬回去的道理?”
“您看吧!”
刘一民走过来,将稿子递给了吴组缃。吴组缃抿了一口茶,老神在的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