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287节

  “想办法,尽人事听天命吧!”刘一民笑着说道,接着问道:“罗参谋,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罗参谋苦笑道:“我哪儿有,我平常都见不到两位,那可是整个基地的核心和大脑啊!”

  两个战士游过来,七嘴八舌地出着主意,甚至包括到家里等着,科学家食堂蹲点等等。

  刘一民擦了擦身上的水说道:“这都不靠谱,我再想想办法吧!”

  几个人洗完澡,又将衣服洗了洗后直接穿在了身上,回去的车还没有行驶半个小时,身上就已经干了。

  “罗参谋,咱们到离基地最近的山头上看看怎么样?”

  “好啊,没问题,就是路有点难走,车只能到山脚下。”

  罗参谋带着刘一民来到了山坡上,不管是从下往上看,还是从上往下都是光秃秃的没有遮挡。

  “刘作家,望远镜!”罗参谋将腰间的望远镜递给了刘一民。

  刘一民环视了一圈,坐在岩石上看着下方的基地,拿出笔记本,咬开钢笔慢慢地写着字儿。

  旁边的战士想说话,被罗参谋伸手阻止了,手里面的烟轻轻地按在了石头上,冲着两人招了招手,走到了一边去了。

  隔壁上的山风呼呼的刮,刘一民自顾自地写着字儿,时不时地看着山脚下的马兰基地。

  罗参谋感觉到山风越来越大,于是站在旁边喊道:“刘作家,山风太大,咱们下去吧!”

  “好!”刘一民说道。

  罗参谋跟在刘一民旁边,看着收起来的笔记本笑着说道:“刘作家,刚才写啥呢?”

  “刚才想到了一首词,来的时候有个同志说啊,让我写首歌,刚才来了点灵感,不过就想了一半。”

  刘一民将笔记本直接递给了罗参谋,让他帮忙参考参考。

  罗参谋背靠着岩石停住脚,打开了刘一民的笔记本:“

  在茫茫的人海里

  我是哪一个

  在奔腾的浪花里

  我是哪一朵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

  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

  ”

  罗参谋当做诗歌大声地念了念,觉得十分的提气,可是见没写完,懊悔地说道:“刘作家,我刚才就不应该叫你,哎呀,打扰了你的思路。”

  “罗参谋,刚才坐在上面想也想不出来,回去吧,天都快黑了,说不定在路上就能想起来。”

  回去的路上,罗参谋念念不忘地问道:“刘作家,您说您这是歌词还是诗歌?”

  “是诗歌,谱完曲应该能当歌唱。罗参谋,咱们基地谁会谱曲啊?”

  “基地很多科学家都会唱歌,谱曲不知道会不会。文工团是个二把刀,应该搞不定。”

  刘一民轻声地哼起了这首《祖国不会忘记》,罗参谋好奇地问道:“刘作家,您还会谱曲?”

  “我不会,但是我心里面一直有个调调。”

  刘一民一边讲,一边将《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给补充完整,中间还涂涂抹抹了好几次。

  罗参谋看完完整版之后,更觉得这要是唱出来肯定能够传遍整个马兰附近的军营。

  “谱曲是个大问题啊!”罗参谋在车上干着急,不知不觉地踩大了油门。

  “那咱们就广发英雄帖,我看食堂外面有个告示栏,咱们把词贴到告示栏上,有科学家会的话,请他们帮咱们谱一谱”刘一民说道。

  “这感情好。”

  几个人回去之后,立即抄写了一份,并在旁边写了说明贴在了食堂的告示栏上。

  八九点左右,马兰的天还没黑,在基地工作的科学家们路过食堂的时候看到上面的告示,有人不在意,有人好奇地看了看。

  “《祖国不会忘记》,我还以为是谁贴的大字报呢!”

  “刘一民,刘作家啊!”

  “这词儿写的有点意思,老贺,你过来看看。”基地的工作人员朝着旁边的老贺招了招手,让大家都过来看看。

  “山知道我

  江河知道我

  祖国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我.这词儿写的真提气,谁会谱曲啊,帮忙谱一谱。”

  告示栏旁边围着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人拿出笔记本抄了起来,抄完后将笔记本和钢笔塞进口袋里笑着说道:“这作家还真是有两下子,这字儿不多,全写到咱们的心坎里了。”

  食堂里,大家吃饭的时候也不忘将歌词拿出来讨论。

  第二天早上,整个基地大院几乎都知道了有这么一首词存在。

  刘一民刚起来,就被李秘书叫到了老首长的房间。

  “刘一民同志,你不声不响的就把整个基地给搞的跟过年一样,一夜之间,整个基地没有人不知道,老首长听说后,赶紧让我把你叫过去。”

  房间门没有关,直接开着,老首长站在窗前,旁边坐着张同志,手里也同样拿着拿着笔记本。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

  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两个人吟诵的声音落下,刘一民敲响了房门:“老首长,张同志,您们找我。”

  老首长转过身看到刘一民顿时喜笑颜开,又带着埋怨说道:“你这个小同志,写完了也不先拿给我看看,我还是被人提醒才知道。”

  “不好意思首长,昨天从博斯腾湖回来太晚了,没敢打扰你们!”

  “转了几天,黑了,嘴唇都脱皮了,不错,不错!”老首长问道:“我已经让人发电报到国防科工委,找文艺干事谱曲了。哎呀,写的实在是太好了。”

  “专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啊!”张同志起身说道。

  “其实我心里面有个调调,就是自己不会谱,也不知道好听不好听。”

  “你唱一唱,我们听听。”

  刘一民清了清嗓子,在房间里面唱了一遍,旁边的老首长和张同志打着节拍。

  “韵味不错,就是你小子唱的太难听了,基地有春雷文工团,你去给他们唱一唱,让他们研究研究。也不能光靠科工委的同志,谁好咱们用谁的。”

  老首长说完,刘一民正准备走,又叫住他说道:“美国人说学森同志顶五个师,我看你顶五个文工团,李秘书,带着一民同志去吧!”

  李秘书带着刘一民来到礼堂,几个身穿军服的文工团同志已经在等着了。

  等刘一民过来,大家迫不及待地冲刘一民伸出了手:“久仰大名,刘一民同志来马兰辛苦了。”

  “不辛苦,咱们开始谱曲工作吧!”

  文工团的舞台下坐着十几号人,刘一民站在台上唱了几遍,文工团的团长指着旁边的一名团员说道:“你跟着刘一民同志唱一遍。”

  “是!”

  刘一民教了两遍,开始根据自己听过的对音调进行纠正:“不愧是专业学美声的,比我强,对,要表现出苍茫的感觉。”

  “刘作家,这样行不行?”

  “你们觉得呢,毕竟你们是专业的。”

  在春雷文工团和科工委谱曲的同时,科学家们和战士们已经唱了起来,不过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唱的,唱的是五花八门。

  第三天,刘一民和罗参谋走在基地,已经能听到有人当众唱了。

  “刘作家,果然文学和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我儿子回来说,永红中学的老师,在课堂上专门让大家写读后感呢!”

  刘一民说道:“能让大家在业余生活中有点乐趣,我也觉得算是做了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情。”

  “刘作家,您太谦虚了!我家那口子还说呢,什么时候请你到家里面吃顿饭,让儿子向你学习学习,也争取考上大学。”

第359章 见邓院长(回京)

  在罗参谋的盛邀之下,刘一民中午去他家吃了一顿饭,见到了他那正在上高中的儿子。

  吃完饭,罗参谋的儿子罗小天拿着本子让刘一民给他写句话,刘一民提笔写下四个字“大展宏图”。

  “以后要以刘一民哥哥为榜样,他年纪轻轻就是作家和教授。”

  “好好学习,考上个好大学!”刘一民笑着说道。

  罗参谋的妻子急忙说道:“快跟刘一民哥哥说再见!”

  “刘一民哥哥再见!”

  “再见!”

  罗参谋将刘一民送回招待所,关心地问道:“最近蚊子没找麻烦吧?”

  “找也没用,该睡还得睡觉。”刘一民无奈地说道。

  晚上真是切切实实的盖着头咬脚,盖着脚咬头,必须缩成一团才行。

  下午,刘一民跟着罗参谋去看了看基地附近的部队,部队的操场上,军官在打着拍子带大家唱《祖国不会忘记》。

  即使旋律跟后世的还不对,但是很多歌只要一合唱就好听很多。

  在战士们的鼓动下,刘一民还站在前面当了一回指挥。休息的间隙,大家一起坐在操场旁边。

  “你们什么时候来的马兰?”

  “我是65年来的,来的时候20岁,如今快20年了。”

  “跟家里面通过信吗?”

  “通过信,但是不能说是干啥的,也不能老是通信,我们只说自己在建设兵团,家里都不知道我们是干这个的。”

  “你们喜欢这首歌吗?”

  “喜欢,特别喜欢,就是不知道咋唱。”

  “哈哈哈,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教大家怎么唱。”

  “刘作家,你唱一唱嘛!”

  “我也是二把刀,唱不好还容易带歪你们。”

  “哈哈哈!”

  基地研发大楼,一座不起眼的办公室门忽然被打开,门口的铭牌上写着“核工业第九研究院院长办公室”,里面走出来了一位头发微白的男人,站在门口旁观着走廊里的一切。

  忽然伸手朝着旁边的一名年轻女同志挥了挥手:“小刘,大家都在哼什么呢?”

  “邓院长,大家在唱刘一民同志写的歌儿呢,就是调没有统一,唱的五花八门的。”小刘笑着说道。

  “歌儿?让我看看?”

  “邓院长,我给您唱一遍,不过我唱的不知道对不对。您这两天忙着项目,您不知道,基地都传遍了。”

首节 上一节 287/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