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遍了?”
“是啊,您听听啊!”
小刘唱完,邓院长饶有兴趣的让她将歌词写出来,提起来看了几遍后笑道:“确实写的不错,刘一民同志,名字熟悉。”
“邓院长,您忘了,咱们看的电影就是他写的。最近他在咱们基地,说是来采风来的。您瞧,专业的就是专业的,刚来就写的这么好,比咱们春雷文工团强多了。”
“我想起来了,你去忙吧!”
等小刘走后,邓院长拿起桌子上的电话:“老首长,您在办公室呢?您来一阵子了,我找您聊聊天。”
“家先同志啊,来吧,我正在办公室呢!”
7月10号,刘一民接到老首长的通知,走进了他在基地的办公室。
刘一民走进去后,立马被旁边坐着喝茶的男人吸引了,对方在喝茶的同时,也在打量着他。
“一民,快坐,你猜坐在你面前的这位是谁?”
刘一民说道:“一定是位大科学家!”
“哈哈哈,他就是你此行要见的人,邓—家先同志,第九研究院的院长!”
“您好,邓院长!”
“你好啊,小同志,你的名字很响亮啊,短短十天就传遍了马兰,连我也听到喽!”邓院长笑着说道。
刘一民笑呵呵地说道:“就是心血来潮,跟您不能比。”
“作家讲究心血来潮,我们攻关的时候,思路也讲究心血来潮,由此可见,文理是相通的,听老首长说,你在燕京的时候见到了学森同志?”
“能见到钱老是我的荣幸。”
“钱老平常不愿意接触记者或者是作家,能跟你见面,说明你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文学虽然不直接对科学进行攻关,但能够提高大家的士气。你这首歌写的是真好,是啊,在奔腾的浪花中,我是哪一朵?”
老首长插话道:“你是最大的那一朵!”
“老首长,这成绩都是同志们共同努力取得的,我一个人也干不了这么大的事儿!我就是看着这些字儿,心里面仿佛被一柄大锤击中了,我相信基地的同志们跟我有同样的感受。
我们的痛苦不能让大家知道,我们的荣誉也不能给大家分享。我们取得一次胜利之后,来不及找人庆祝,就要埋头投入到下一次项目攻关之中。”
老首长趁机说道:“你们两个聊一聊,我先出去转一转。”
等到老首长出去后,刘一民先开口道:“邓院长,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你问吧!”
刘一民说道:“您后悔过回来吗?据我所知,您的同窗好友现在已经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了,您比他更优秀,如果您没回来的话,全世界科学界最高的荣誉非您莫属。”
“不后悔,当年父亲教育我科学报国,我有了科学,却不报国,那不是愧对父亲的教诲吗?再说了,种子只有在适合自己的土壤里才能发芽,如果我在外国,也可能取得不了这种成就。”邓院长坦诚地说道,眼睛里没有一丝异色。
刘一民点了点头说道:“这正是老首长让我来这里的用意,现在改革开放了,条件好了,很多人想出去。现在的年轻人需要一杆旗帜,一个榜样。”
邓院长起身从窗户里望着马兰说道:“我不是榜样,还有很多的好同志是榜样,牺牲的永怀同志更是榜样,马兰基地里的人都是榜样。你也是,刚才老首长给我讲了讲你的事情,你做的不错嘛!
十五万美元说不要就不要了,我一辈子也没见过十五万美元。”
“我也没见过,不过我知道,钱不是那么好拿的。”
话题慢慢谈开,刘一民又提议下盘象棋,一边下象棋一边聊天,刘一民得知了不少情况。
邓院长的妻子许鹿西同志,在燕京医科大学工作。
钱三强教授的情况,以及他的妻子何泽慧的故事,同样也是一位物理学家。
电影《横空出世》里面,陆光达的原型是邓-家先同志,陆光达的妻子的原型则是何泽慧同志。
大约谈论了三个小时,邓院长起身说道:“小同志,我得走了,到时候要真写成小说了,我得看一看。不过荣誉不要放在我一个人的头上,另外我期待着这首歌,到时候我一定带着同志们一起唱。”
“估计春雷文工团谱的差不多了,希望这首歌和中国的科学家们一起走遍所有的科学领域。”
“我看可以,真的很好,我唱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要流眼泪。”
刘一民引用了一句艾青的诗歌:“艾青同志说,为什么我们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们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希望这片土地越来越好,不过我可能看不到了。”
刘一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能说道:“我送您!”
“邓院长,这片土地的上空将永远飘扬着您的名字!”
“哈哈哈,飘的太久我会累的,好了,有机会咱们再见!”
等邓院长走后,老首长说道:“他太忙了,忙到没有自己的时间。走吧,咱们去春雷文工团听听,他们最终的谱曲怎么样!”
刘一民跟着老首长来到春雷文工团,文工团的团员正在排练,看到他们进去后,立即停下了排练。
“你们唱你们的!”老首长笑着说道。
“是!”
“在茫茫的人海里,唱!”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
“一民,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还行,整体的旋律起来了,您觉得呢?”刘一民问道。
“好听,我看呀回去听听科工委同志的谱曲,不行的话,派来几个人,让他们互相吸取一下长处。”
“首长,刘一民同志,你们觉得怎么样?”
“不错,你们先录一版,明天早上基地就放这首歌!”
“是!”
听到首长的肯定,文工团的文艺兵都非常开心,有人壮着胆子想跟老首长和刘一民一起合照。
“走吧,一民,雁过留痕,咱们既然来了,就拍一张吧!”
“这也是我跟您的第一张照片!”刘一民说道。
“是吗?一会儿咱俩单独拍一张。”
等他们走后,文工团的战士抓紧排练录制了起来。第二天七点半,刘一民就被歌声给吵醒了。
刘一民拉开窗帘,基地的院子里站着不少人,大家兴奋地仰着头看着喇叭,筷子跟着节拍敲打着饭盒
歌声在基地的上空飘荡,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回响。
在一片歌声中,刘一民和两位老首长还有警卫秘书坐着车来到了基地附近的马兰机场,登上转机离开了马兰基地。
“告诉机长,低空飞行几圈再离开。”老首长冲着旁边的李秘书说道。
“是!”
飞机飞的很低,刘一民能看到操场上挥舞着帽子的战士,能看到院子里抱着文件夹的科学家。
“怎么?不舍得了?”老首长调侃道。
“首长,采风就是这样。刚建立点感情就要离开,内心总是多有不舍。”
“听说你在阿坝的时候,也建立了很深的情谊啊。我看过徐驰同志的作品,说你很能跟同志们打成一片,现在我信了。”
“以真心换真心,我就喜欢跟人瞎聊天,所以同志们见到我,喜欢拉家常!”
“这就是能力,赶紧回去吧,再不回去你要被骂惨喽!”
“怎么了?”
“你回去就知道了,你踩谁的尾巴了,谁就骂你!小说什么时候能写出来?”
“首长,我争取在建军节之前拿出来!”
第360章 就这?你们攻击力也不行啊
专机上,老首长让人找来了一副象棋,要再跟刘一民切磋切磋。
“老张啊,这小子的象棋下的好,平常没事儿可以找他练练。瞧你几十年了,还是那臭棋篓子。”老首长一边和刘一民摆象棋,还不忘损旁边的张同志几句。
张同志磕了磕烟盒抽出一根烟,笑呵呵地说道:“我今天向老首长和一民同志学习一下。”
专机离马兰基地越来越远,刘一民留下的歌声在马兰基地越唱越响。
《祖国不会忘记》的歌声很快从马兰基地传到了几百公里外的试验场,身穿防护服的战士和科学家在心里默默地唱着这首歌。
等到歇息的间隙,为了提高士气,总有人站在中间打着拍子号召大家唱一唱。
科学家们觉得,这简直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尤其是他们基地的科学家。
远在木齐市的叶平秋参谋听到这首歌的时候,神情振奋地拉着旁边人的手说道:“刘一民同志还真写出来了,我当时也就顺嘴给刘一民同志提了那么一嘴。”
“老叶,你还真以为是你的功劳?人家这种大作家,讲究的是顿悟和一气呵成,不是你的功劳,是基地科学家和战士们的奉献精神,感动了他,促使了他写下了这首歌。”
“嘿,你个老刘诚心拆台是吧,我当然知道,但我也起了那么点作用。”叶平秋晃着大茶缸里面的水,得意地说道。
旁边的刘参谋嫉妒地说道:“早知道这次公差就不应该让你去,师里面本来交给我的,也是寸了,我这身体早不发烧晚不发烧,偏偏那天发烧。”
“这是缘分,你见了刘一民同志,肯定八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我再给你们讲讲,当时我们见面的情况。当时燕京来的那个参谋,那真是傲到了骨子里,刘一民同志就很平易近人.”
办公室里几个参谋都围到了叶参谋旁边认真地听他讲,叶参谋讲完之后,从军装的上口袋里拿出了笔记本,让他们看看刘一民写的签名。
“都聊什么呢?”一道威严的声音打断了几个参谋的吵闹。
看到来人,几个参谋立马整理了一下军装,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说道:“师长!”
“收音机里面的歌都听了吧?”
“听了!”
“命令各旅、各团、各连都要学唱这首歌,这首歌纳入秋季考核的指标之一。另外参谋长不在,叶平秋你们拟一道命令,今年军事技能考核,后勤和机关都要参加。往年重连队轻机关、重战斗员、轻指挥员的传统要改一改!
听明白了吗?”
“明白!”
“忙去吧!”
师长回到办公室,轻轻地拧开了收音机,春雷文工团的歌声传入耳中。
于此同时,马兰基地内,邓院长亲手写了一篇文章激励全体科学家。
文章中写道【我们唱着新的战歌,踏入新的征程。歌词作者刘一民同志曾说一句话,我十分认可。他在美国为文物归国奔走时曾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首新的战歌凝结成的,正是这两句话。
第二代研制正处于攻坚时刻,全所所有科研人员当以这两句话为信念,第二代力争明年试验成功。同志们,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明年再看红云冲天。】
“不下了,飞机要落地了。”专机上,老首长将手中的棋子扔到桌子上说道。
刘一民委屈地说道:“老首长,几个小时,我可能就赢这一局,您还不下了。”
“老头子我累了,状态不好才让你把“马”给崩了,要不然你别想赢。再说了,可不是我不下,主要是这飞机要降落了。”
老首长笑吟吟地揉了揉太阳穴和眼圈,脸上的表情展现着一丝狡黠。
旁边的张同志笑道:“一民啊,知道我为什么赢不了了吧?”
“老张,你别说话,你是真不行!”
专机稳稳地降落在了机场上,刘一民跟在两位首长身后走下了飞机。
“今天还早,咱们去一趟国防科工委,看一看他们谱的怎么样?一民,顺便把你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