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32节

  她觉得这个稿酬标准应该是最高的了,《人民文艺》给千字六块已经很高了,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内再往上提。

  可惜,《人民文艺》的崔道逸拿到刘一民的稿子后找到了张广年,稿酬标准即刻从千字六块上调至千字七块。

  “你们听说了没有,现在风向变了,咱们国内引进了小日子的电影《追捕》和《望乡》等电影,现在报纸上很多谈论的,据说在沪市上映,根本买不到票。真想去看看小日子的电影是啥样,听说里面还有那种镜头!”

  李学勤冲他们眨了眨眼,一副你们懂得的意思。

  刘一民冷哼一声,那种的算什么,小日子更那种的他也看过。

  “咦,小日子电影有啥看,我还是喜欢看《南征北战》,当兵的时候部队经常放,退伍后到现在还没看过。”刘振云冷哼一声,表现出对小日子电影不屑一顾的样子。

  陈大志看了一眼刘振云,也凑过来说道:“咱们的电影也得到小日子去,这才叫平等,不过看样子,咱们跟小日子的关系确实要缓和了。

  小日子电影我也想看看,但我更想去人艺看话剧,票是真难买!”

  人艺还没有彻底恢复,现在还是小规模演出,但每一场的票都卖的很火爆,平常人根本买不到。

  刘一民也想去看,不过最近演出的是郭沫若的《蔡文姬》还有《丹心谱》等,是人艺小心翼翼的试探。

  刘一民更想看的是《雷雨》和《茶馆》,他并没有加入抢票大军。

  国医科学院的女生宿舍内,几名女生拿着杂志走了进来,激动地问道正坐在桌旁看信的朱霖:“朱霖,《人民文艺》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写信的人叫朱霖,老实交代,是不是你?”

  朱霖听到后快速地转身,凑到杂志前看了起来,终于刊登了!她接到回信已经好几天了,每天就等着《人民文艺》最新一期发表。

  “别看了,是不是你呀?”舍友楚岚推了推朱霖的肩膀,急不可耐地问道。

  朱霖眼神中闪过一丝小得意,强忍住心中的激动说道:“不错,是我。我也就是随便写一写,真没想到能发表。”

  当看到自己写的信变成了铅字,尽管她早就知道要刊登的消息,也忍不住心里边的激动。将自己的文字发表,是多少人心里面的梦想。

  “真羡慕你,刘一民竟然给你回信了,我写了几封都没回。老实交代,你是不是把你的照片放进信封了!”楚红双手晃着朱霖的肩膀,逼问道。

  “哎呀,你瞎说什么,什么照片?没有的事情,我就是把自己的心里话写了出来!”朱霖脸颊微红,手不自觉地挑了一下额头散落的长发。

  “回信在哪里,快给我们看一看!”

  国医科学院的宿舍是八人间,另外七个人齐齐地围在朱霖的床头,等她将刘一民的亲笔信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

第70章 我可以给他打针

  朱霖的床是在上铺,她特意将信压在了床铺最里面的一角,找出来后看着上面的字迹,神色一松,不舍的将信递给下面眼巴巴地七人。

  她们现在就跟湖里面等待投食的金鱼一般,目光随着信转动。现在大家对作家的追捧程度,跟后世的粉丝追捧明星差不多。

  有粉丝拿到明星的亲笔签名的话,肯定也是如同朱霖一般。

  朱霖手中的信被楚红拿到手,下面的几个人挤搡着看了起来,朱霖出声让大家小心点,别把信给抢拦了。

  “刘一民这字写的不错,我听人家说,作家的字迹代表着作家写的时候的心情、甚至还能反映出作家的人品。”

  朱霖的室友在下面叽叽喳喳,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刘一民的人品和他的书一样,很过硬!不过硬的地方,就是没有回复她们的信。

  在上铺的朱霖,将枕头竖起来靠在墙上,听着下面的议论,嘴角上勾,硬不硬她不知道,但这个人肯定是个十分有趣的人。

  这封信她已经读了好几遍了,每当看到最后那一句“同志,你觉得呢?”的时候,总是忍不住笑出声。

  “刘一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儿啊?蛮有趣的!”朱霖觉得自己有必要继续跟他讨论一下《高考1977》的结尾问题。

  这一次朱霖还收到了《人民文艺》寄过来的稿费,千字两元。不到两千字的信,给了她四块钱。

  “听说现在燕大的五四文学社经常举行诗会,等下一次的时候咱们一块去看,好不好?说不定能见到刘一民!”

  楚红几人看完后,依依不舍地将信塞到信封里面,接着提议道。五四文学社的诗会不仅限于燕大内部,燕京周围高校的学生甚至是外面社会上的诗人都可以去参加。

  “我也去我也去!”其余的人都纷纷举手同意。

  “你们去的话,那我也去!”朱霖点头同意。

  几个人又开始讨论朱霖信的内容,夸赞朱霖这是给她们这些工农兵大学生长了脸,她们又不是过街的老鼠,凭什么要人人喊打。

  “刘一民同志说得好,不管是工农兵和高考上来的大学生,都是四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楚红拿着杂志,在宿舍中间一边踱步一边有声有色的念,像是在做演讲一般。

  “刘一民同志说得好”

  等聊天聊到最后,话题便又转换到了见到刘一民的时候,她们能为刘一民同志做什么。

  “我会做糕点,到时候我先回家做,做好了咱们一块去燕大,送给刘一民同志尝一尝。”

  轮到朱霖的时候,坐在床上双手不断地纠缠,朱霖嚅嗫着道:“如果他生病的话,我可以给他打针,你们知道的我扎针的技术在咱们宿舍是最好的。”

  ,.

  燕大,刘一民手里拿着信刚从传达室走出来,这是李兰勇来的信。在信里面兰勇告诉他,汝县的征兵工作已经开始了,今年招兵的人数比往年多,麦积大队就有四个名额。

  他作为支书的儿子,自然是其中的四分之一。

  “一民,当我穿上这身绿军装的时候,你不知道我有多开心,我爹拍着我的肩膀,第一次觉得在他心中我已经长大了。

  咱们麦积大队的四个人,很可能是在一个部队,咱们的死对头韩德强也在,你放心,我到部队了有机会再给你写信,你记得多给我写点燕京的事情。里面偷偷给你夹了五块钱,就当我当兵请你吃的饭。

  你自己去找个饭店吃,跟你室友一块,告诉他们在麦积大队你有一个朋友,李兰勇请他们吃的。今年咱们这边接兵早,听接兵的领导说,今年训练任务重,不过我不怕。

  还有一件事,我爹屁股上确实挨了一枪,平时坐的久了会疼,你可不能告诉别人,不说了,马上要下火车了。”

  刘一民看完信后将信叠起来,右手往信封下面仔细掏了掏,果然里面有五块钱的纸币。

  这家伙,当了兵对请自己吃饭的事情还念念不忘。刘一民回到宿舍给李兰勇回信,让他好好训练。平时多吃苦,战时少流血。

  下午,燕大留学生办公室透露出一则消息,要跟学校的留学生一起举办一次茶会,将在学校挑选一些学生去参加。

  人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政治上要过硬。

  燕大留学生自从十年之后就开始逐渐恢复,留学生群体最多的是来自第三世界的兄弟国家的学生,接下来是亚洲日韩的学生。

  现在小日子跟国家开始逐渐进入蜜月期,派遣了不少留学生来华,其中一些毕业后就可以进入外务省跟中国打交道,另一部分是一些日本企业的职员,来学习汉语,为进入中国市场做准备。

  欧美的留学生也有,不过这个群体数量不是那么多。

  “可千万别选我!”刘振云坐在床边,祈祷道。

  这年头跟留学生打交道不是一个好差事,交往过密容易被调查。中文系以往选择的人最多,毕竟他们是来学习汉语,不是来学习其他的知识,中文系的学生参加是最好的选择。

  留学生还有专门的中国陪住学生,不过现在是同性陪住,选到哪个学生哪个哀嚎。

  “放心吧,大部分选的都是燕京本地的学生,像中文系的查建瑛师姐,还要陪住。燕京的人口音清晰,咱们都多少带有点口音,尤其是老陈,一口晋城话,留学生都听不懂。

  别最后再把留学生教坏了,学了一口晋城话回去了。”李学勤说话的时候,特意学着陈大志的晋城口音。

  陈大志鄙视的看了两人一样,不屑地从挎包里面拿出杂志:“你们想那么多,还不如来看看一民最新发表的诗歌,都是一个宿舍住的。说实话,一民,每次看到你发表点东西,我都自惭形秽。”

  “又发表了?”

  陈大志听到刘振云的话,晃了晃手中的《诗刊》:“上面的刘一民三个字,我怎么也不可能认错!”

  “中文系的诗气都被一民给吸干了!”

  “你们仨说话注意一点,我还在宿舍呢,什么诗气,吸那么多湿气,我风湿病啊!”刘一民在上面吐槽道。

  “你跟我们一个宿舍吗?我们怎么没感觉到?”李学勤看着《诗刊》上发表的《跨越自己》,哼哼了一声。

  《跨越自己》11月份发表,《理想》和《忠犬八公》都要等到12月份了。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求双票!

第71章 红楼梦是不是伤痕文学?

  “我曾经在燕大扫厕所,我毫不客气的告诉各位,我扫过的厕所是所有教授中扫的最干净的。”

  燕大课堂上,吴组缃教授以一段幽默的自述作为开场,开始了今天的讲课。吴组缃坐在讲台侧面的凳子上,翘着二郎腿,脚上是棉面的布鞋,不过上面被烟灰烫了一个小洞。

  脖子上系着灰色的围巾,上课的时候戴着帽子,如果出汗便缓缓地摘下,露出稀疏的银发,手里夹着烟,时不时地要吞一口。

  “我这个人一直不受宠,所以忍受得了冷言冷语,脸皮也厚。老舍先生一直受宠,所以受不得冷眼。所以告诉课堂上的诸君,你们要学我,脸皮厚一点,别人骂骂又何妨。

  文坛里面向来是你骂我,我骂你,真正动手的少。要是动起手来,光脸皮厚可就不行喽,腿还得跑得快!”

  说完,吴组缃教授浑然不顾讲台下面学生已经笑的前俯后仰,得意地抽了一口烟。等抽烟完毕,才缓缓地将手指指向刘一民。

  “宝树,你站起来讲一讲,如果遇到争辩该如何?刚才就你笑的最欢!”

  刘一民看了一眼刘振云,刚才笑的最欢的明明是他。

  不过既然教授点名了,他快速地站起来看向讲台说道:“教授,真理不辨不明,学生少不得要跟对方辩上一二。”

  “辩不赢呢?”

  “那就辩到赢!”

  “如果对方急眼了,你怎么办?”吴组缃眼神中露出欣赏的目光。

  “学生握锄头出身,手上有的是力气,拳脚也略知一二。”

  吴组缃教授悠然自得地抽着烟,烟正准备入喉润肺的时候,听到这么一句,呛的他赶紧扯起围巾的一角遮挡自己的嘴巴。半晌后才平复了一下呼吸:“看来以后得离你远点,因为我这个人有时候容易急眼。”

  吴组缃教授摆了摆手,让刘一民坐下后开始了今天的《红楼梦》讲解,今天是《红楼梦》正式的开讲,十月份课堂上,吴组缃只是让大家看《红楼梦》,或者跟学生侃大山,聊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情,有一次甚至聊到了《聊斋志异》上面去。

  “今天着重给大家分析《红楼梦》里面,贾宝玉人的性格形成的原因和贾宝玉的现代民主主义思想。”

  吴组缃认为贾宝玉的性格有三重特点,第一:对世俗男性的憎恶,对女性的尊重和关爱;第二:对所在阶级的奢靡、腐朽的憎恨,对下层人士的关爱和亲近;第三:通过上述分析出来的他具有个人权利的尊重、人性解放和人权平等精神,也就是民主主义。

  “我们的贾宝玉同志还是民主主义的先驱,说明作者曹雪芹通过对社会的观察,和家道中落之后,逐渐跟我们的农民同志打成了一片,开始关心底层人民的生活了。”

  刘振云说道:“中文系的这些老教授,一个比一个风趣幽默,我什么时候才能学会!”

  说完带头鼓起了掌,讲到这里,已经到了课间休息的时候。

  “等你什么时候有老教授的阅历和学识了,说话自然就幽默了!”

  “那得到何年何月了!”刘振云惆怅地说道。

  课中休息,吴组缃教授在讲台上喝完茶润过喉之后,嘴里面叼着烟走到刘一民几人旁边,随便拉了一张凳子便坐了下来。这还不算完,竟直接抽出了烟递给四人。

  “不会吸的可别拿,我这烟可贵!”

  四人除了刘一民不抽,其余的几个人都抽,刘振云没烟瘾,介于可抽不可抽之间,把烟夹在了耳朵后面。

  吴组缃教授先给自己点上,他吸烟的时候还要加上一个黑色的过滤嘴,点完烟后,甩了甩火柴让它熄灭,看向几人笑着说道:“你们别觉得老头子话多,实在是憋的太狠。”

  刘一民他们已经司空见惯了,有的老教授比吴组缃更爱讲,直接跑到学生宿舍盘着腿坐在床上开讲。

  吴组缃教授刚一坐下,不少学生都围了过来。77—78级学生底子差,但学习劲头也大,这也是为什么77—78被称为闪耀的两届大学生,当然天时的因素分不开,谁让他们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77和78级同年入学,同年毕业,前后差了几个月。

  一个稍微有点胖胖的女生凑了过来,带着浓郁的滇省口音,皮肤稍黑,提出一个让大家眼前一亮的观点:“吴教授,《红楼梦》算不算是曹雪芹的伤痕文学作品?”

  饶是吴组缃也对这个观点感到新奇,一时没有说话。提出这个观点的女生是张曼凌,云南人,78级的一些学生喜欢称呼她为老大姐,48年生人。

  77年因为政审没上复旦,今年是滇省的文科第一。

  刚好在三十岁之前接到了录取通知书,要不然因为年龄问题还是没办法入学。

  她还没毕业就成为知名作家,但毕业之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却是整理历史文献,调查研究拍摄纪录片。改革开放后,首位登上《时代》周刊的中国女性。

  另外还是一位中医迷,因为小时候中医救过她的命,送李政道中药,去了台岛也不忘带一批滇省白药送人。

  对中医的这个态度,在大部分高知的群体和反对中医的声浪中还是很罕见的。

  见吴组缃没有说话,张曼凌冲着刘一民眼神一挑,挑战的意味不言而喻。也难怪这位老大姐战斗意味浓,如果不是刘一民,在刘振云还没发育完全状态下的78级中文系,张曼凌在文学专业,张曼凌才是那个学霸!

首节 上一节 32/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