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373节

  “一民同志,我们过几日再来找你。这阵子我就在八一厂住下了,有什么事情你也可以来找我,咱们以后一定要多多合作。”韦必达用手背拍了拍刘一民的胸口,意思尽在其中。

  翟俊杰开玩笑道:“一民同志的剧本,可到不了你们手里,我们跟北影厂两家都已经分了。”

第432章 《童话大王》挂靠文研所?

  电影局门口的岗亭内,几个人哆嗦着聊完天后准备离去。几人看到刘一民没有朝西郊的方向走顿时一脸疑惑,刘佩然忍不住问道:“一民,你现在不是在华侨公寓住吗?”

  “是在华侨公寓,但今晚《戏台》首演,我得去一趟人艺。”刘一民解释道。

  “《戏台》啊,好剧本,可惜我没买到票,要不然跟你一起去凑凑热闹。”刘佩然道。

  刘一民大方地说道:“等下次有票的时候,我给您留张。”

  “一民,还有我呢?《戏台》这小说我也看了,非常好看,就是不知道排成话剧怎么样?”韦必达插嘴道,脸上露着“也给我一张”的表情。

  “好,有的话我给大家都送一张。”刘一民摆了摆手,拧紧油门离去。

  《戏台》从剧本交本到首演花了三四个月时间,在所有的剧本排练里面都算长的了。

  不过真正的排练时间并不长,中间因为人艺同时开排的话剧比较多,导致《戏台》的演员凑不齐,没办法排,直到朱霖的《好运大厦》首演之后,《戏台》才开始慢慢排练。

  到了人艺,刘一民捂着耳朵先跑到食堂吃饭。12月份寒风似刀,刘一民感觉耳朵都快要被冻掉了。

  食堂里,饭菜的热气缓缓驱散刘一民身上的寒气。

  “师傅,给我来一勺汤先热热身子。”刘一民笑着说道。、

  师傅笑着拿起食堂的碗重新洗了一下后,给刘一民打了一碗粥:“还不如先尝尝蒸好的大白馒头,煊乎!”

  刘一民捧着粥碗暖手,又打了两份饭菜坐在了食堂里面的桌子旁,一边吃一边等朱霖。

  朱霖搓着手跑进来后,看见刘一民冲她招手,快步走了过来:“刘老师,我看到摩托车没见人,我就知道你来食堂了。”

  “太冷了,你也赶紧吃,要不然一会儿就凉了。”刘一民将朱霖的饭菜推到了她座位前。

  朱霖抿了一口粥:“已经有点凉了。”

  “我的错,早知道让你自己打饭了。”刘一民说道。

  “没事,温度正好。”朱霖快速地拿起馒头就着菜吃了起来。

  吃饭的间歇,其他导演也坐在了旁边。欧阳山尊和顾威作为《戏台》的导演,匆匆吃完就跑到后台准备去了。

  蓝天野说道:“顾威跟着山尊进步很大啊,我看用不了多久,也能像小朱那样独当一面了。”

  “蓝老师,顾导演可比我厉害多了。”朱霖赶紧说道。

  苏民笑道:“小顾可比小朱年纪大,不过主要做的是编剧和演员的活儿,从这方面讲,小朱比小顾的资历深。”

  吃完饭,大家一起朝着演出厅走去,苏民晚上有事提前离开了。

  观众不断地朝里面进,很快人已经坐满了,大家兴奋地讨论着《戏台》的小说,想看看《戏台》能不能演出这份“喜”劲儿。

  演出开始之后,刘一民饶有兴趣地看向舞台。自从角色“洪大帅”出场之后,整个片场就笑声不断。

  他那极具特色的唐山方言,一开口就让观众忍俊不已。唐山话听起来音调像是百转千回一般,加上演员特意拉的长一点,余韵悠长。

  “这唐山话没少练啊!”刘一民笑着说道。

  朱霖说道:“可不是,演员亲自去唐山了一圈,就是为了学习唐山话。”

  随着洪大帅干的荒唐事,观众逐渐对洪大帅从觉得有趣到恨得牙痒痒。

  “啪!啪!啪!”舞台上传来几声枪响,跟洪大帅抢包场的黑帮老大命丧戏楼,整个演出厅充满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之后看着洪大帅用枪威胁众人,更是觉得悲凉。

  当洪大帅将六姨太跟金啸天的床叫声当做演员在吊嗓子时,观众再次笑了出来。

  不过这声音跟真实的声音差距很大,人艺还不敢真把床叫声在大庭广众里表演出来。

  六姨太和金啸天的床笫之欢也演的特别含蓄,只不过在这年代大家已经乐在其中了。

  笑和悲两种情绪在观众身上不停地反复呈现,到金啸天不顾威胁一字不改地唱戏时,现场都是观众的叫好声。

  刘一民情绪也被感染,大幅度的鼓起掌来。

  伴随着轰隆隆的炮响,洪大帅的统治结束了,蓝大帅进城了,整个话剧也走向结束。

  观众们再次鼓掌向演员精湛的演技表示感谢,刘一民走进后台,向演洪大帅的演员学了几句唐山话。

  “知不道啊!”

  “唐山人说不知道,就是知不道。说干啥,就是揍啥。”

  “好好好,大家有心了!”刘一民勉励了几句,离开了后台。

  朱霖和刘一民两人顶着寒风回到了华侨公寓,到家之后两人抱着暖气管都不松手。

  “燕京这天气比老家冷多了,不过老家没暖气,被窝里都是冷的。”杨秀云坐在沙发上说道。

  “娘,两个小家伙睡了?”

  “已经睡了。”

  “娘,您怎么也不早点睡?”刘一民问道。

  “老了觉少,我等你们两个回来了再睡,要不然睡的不安稳。”说完,杨秀云就起身回到卧室准备睡觉了。

  朱霖和刘一民洗完澡就回到了卧室。朱霖问道:“今天万老师遇见我,还问我你《血战台儿庄》的剧本写的怎么样呢!”

  “话剧剧本已经改好了,明天你上班的时候带给老师吧!”刘一民说道。

  朱霖用手指戳着刘一民的肋部:“刘老师,好厉害啊,这么快就写好了。”

  “你别扎我。”刘一民下意识地说道。

  “礼尚往来。”

  刘一民觉得朱霖在开车,但是没证据。于是反手抓住她的手腕说道:“那就礼尚往来,我今天要扎的狠一点。”

  朱霖咯咯一笑,快速地将身子缩到了被子里面,双手不断地挑逗着刘一民。

  房子的隔音很不错,两人也不用过于害怕其它房间会听到。

  事毕后,朱霖搂着刘一民的脖子说道:“刘老师,今天很棒哦,越来越棒了!”

  “我是越来越棒了,怎么感觉你越来越不正经了?”刘一民戏谑地说道。

  “睡了睡了,听不见,听不懂!”朱霖将被子提到头顶,开始装睡。

  桂省电影制片厂韦必达带着杨光远在八一厂研究了几天,跟八一厂的翟俊杰商量下了《血战台儿庄》的拍摄计划。

  年前双方进行《血战台儿庄》的准备工作,包括选角、设备采购、部队支持、道具采购等前期工作,到明年六月之前,尽量完成选角工作,其余准备工作全部完成。

  85年争取拍完,86年年初上映。选角顺利的话,可以在85年完成上映。

  韦必达离开燕京之前,又来找了一次刘一民,手里拿着4000元的汇款单。

  “一民,这是你应得的。这样一个剧本写下来,费了大量的心神。”韦必达说道。

  刘一民将汇款单收下后说道:“您今天来就是为了送这个?”

  “还有一件事儿,想让你跟我一起和程思远、郑洞國两位老人见个面,聊聊他们对剧本的看法,主要目的是请他们出山做顾问。”

  两人再次来到郑洞國的家里,程思远、郑庭笈、覃异之和翟俊杰、杨远光已经在了。

  郑洞國看完剧本没多久,正在讲着自己对剧本的看法,看到刘一民后,立即停下来走到刘一民面前,猛地拍了几下刘一民的肩膀:“写得好,梦回吹角连营啊!”

  “德公若是泉下有知,自当无憾了。”程思远感叹道。

  郑洞國说道:“这算是咱们国内第一部讲正面战场的电影,给后来者起了一个表率。功是功,过是过嘛!”

  “我这次来是听听您四位有没有什么意见的?”刘一民坐下后说道。

  “意见?没什么意见,刚才还跟杨导和翟导说呢,让我们当顾问就没意见,要是不让我们当顾问就有意见喽。”

  见几位亲历者都没意见,韦必达对于剧本的前景更放心了。郑洞國和程思远认真地跟大家讲当时双方投入的各型号枪械和其它武器,让采购道具的时候一定要准确。

  刘一民插嘴道:“小日本的演员选择不用选那么高的,真实的小日本个子都不高。”

  “对,三八大概插上刺刀,小日本还没刺刀高。”郑洞國说完又接了一句:“其实那时候各国军队的身高都没那么高,美国兵也是,不过日本最矮。”

  “这个我记下来了。”翟俊杰说道。

  程思远和郑洞國两人对细节上做了许多的安排,顾问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聊到兴起的时候,拉着他们不让走,吃完饭到下午才离去。

  书房里,刘一民拿着人民文学出版社李书送来的《最美的青春》单行本,封面上的风沙和年轻人的坚毅面孔非常引人注目。

  如今刘一民把出版权交给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两家再也不用抢了,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以后刘一民会不会取消授权。

  崔道逸说道:“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封面的美工设计是突飞猛进啊!”

  “不进步不行,我们要不进步,一民就不选我们了。”李书忙说道。

  “哈哈哈,李书同志,这就是市场倒逼单位企业进步!”刘一民将《最美的青春》放到一边。

  “一民,功劳簿是不能躺太久,我现在看着这书,我自己都觉得养眼许多。”

  “你们首印了多少?”

  “首印了八十万册。”

  刘一民点头说道:“不错,这个数量够可以了。”

  “我们那一期的《人民文艺》卖了一百五十万册,你们首印其实可以再激进一点。”崔道逸乐呵呵地说道。

  “我们倒是想,现在市面上开始出现不少盗版书了,图书市场越来越乱,我们这正经的出版社不好弄啊。”

  李书苦恼地说道,虽然现在主要的售卖渠道是新华书店,新华书店抵制盗版出售,但经济越来越活,各种渠道也在增加,盗版已经有防不住的趋势了。

  “唉!”崔道逸叹了一口气,他们杂志相对还好,基本上不受影响。

  崔道逸看向刘一民道:“一民,你读过儿童文学吗?”

  “读的不多,不过我这俩小家伙在,喜梅倒是买了点儿童杂志给两人读,当然两个小家伙还小,听不懂。”刘一民笑道。

  “郑渊杰你认识吗?”

  “有印象,怎么了?”

  “他托一个儿童文学的编辑找到我,说想拜访一下你。”

  “拜访我?”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只是让我递个话,看有没有机会。”

  “好啊,师兄,你把我的电话给他,随时上门,随时欢迎。”刘一民说道。

  “好,那我回去就跟对方讲。”

  崔道逸和李书走后,刘一民看向窗外,疑惑郑渊杰找自己干嘛。

  崔道逸回去之后就通知了对方,晚上正在吃饭,郑渊杰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刘一民同志,我经常看你的作品,尽管咱们写的内容不同,但你一直是我学习追逐的目标。”郑渊杰的声音急促又激动,嘴一张便吐出了不少的白气。

  刘一民嘴角勾起一丝微笑:“郑渊杰同志,我住在华侨公寓北楼,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提前给我打个电话随时欢迎你。”

  “明天上午可以吗?”

首节 上一节 373/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