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374节

  “可以,来吧!”

  郑渊杰高兴地挂断电话,掏过钱后快速地揉了揉耳朵朝着所在的筒子楼跑去。

  翌日,九点左右,郑渊杰准时敲响了门。郑渊洁将自己收拾的很干净,穿着藏青色的棉服,围着灰色的围巾,围巾的围布缝着一个补丁,带着雷F帽,表情非常忐忑。

  喜梅打开门口看着郑渊杰问道:“你是郑作家吧?”

  “对我是。”

  “刘教授在书房等着你呢,快进来吧!”

  “同志,你是?”

  “我是保姆,我叫喜梅。”

  郑渊杰心猛地跳动了一下,好家伙,同样是作家,人家都配上保姆了。走进去再一看明亮的公寓房,空间不仅不拥挤,自己一家住在客厅估计还宽敞。

  再联想一下自己的筒子楼,郑渊杰身上的局促感更强了。

  到了书房,郑渊杰率先自嘲道:“刘一民同志,今天我真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开了眼界了。”

  “你好,郑渊杰同志,你也很不错,我家那两个小家伙都在听你的作品。”刘一民笑道。

  喜梅端上茶后,便快速离开了书房。

  郑渊杰是外向型性格,局促感消失之后,就跟刘一民滔滔不绝地谈了起来。

  刚开始主要是谈对刘一民作品的见解,没过多久就转移到自己的童话话题上。

  “郑渊杰同志,你的童话很不错,我相信以后你会成为咱们中国的童话大王。”刘一民笑道。

  郑渊杰看着刘一民沉默了几秒,似乎在确定刘一民是夸赞还是讥讽,确定是夸赞后无奈地说道:“童话大王?唉,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一民同志,你是怎么让杂志社给你提高稿费的?”

  “怎么让?我没提过,都是他们提的。”刘一民自然地说道。

  郑渊杰一时语塞:“真当真”

  见郑渊杰一时说不出话,刘一民主动说道:“你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唉,不瞒您说,我是觉得不公平。我的一个编辑朋友告诉我,我的童话作品让儿童杂志销量涨到了十万,我想提高一下稿费还被拒绝,您说,这公平吗?”郑渊杰吐苦水道。

  “你们童话现在千字多少钱?”

  郑渊杰吞吞吐吐地说道:“几块钱吧。”

  他实在是不好意思说自己多少钱,他千字两块钱,刘一民写一千字的稿酬,他得写一万五千字。

  “这杂志可真不是东西,作家才是杂志的核心。内容是儿童内容吧,这单位怎么也幼稚的可怕?”

  郑渊杰怕刘一民觉得作家提稿费太庸俗,见他站在自己一方后也没这个顾虑了,立即讥讽道:“人家问凭什么觉得是我的作品带动的销量?我也找不出来理由啊!”

  “我知道儿童杂志稿费低,但没想到低到这程度。”

  “我只想提高一毛钱,又不是想提一块钱。”

  “同志,我理解你的心情,虽然我没有经历过。”

  “.”

  “真有主动加钱的出版社?”郑渊杰不可思议地问道。

  刘一民道:“去年稿费十块钱,今年稿费三十块的标准,《收获》自动给涨的。”

  “《收获》要是办儿童版《收获》就好了,我一定投。”郑渊杰羡慕地说道。

  千字三十啊,要是刘一民不在场,这标准能让他嫉妒到头发紫。

  刘一民看向郑渊杰,眼睛忽然滴溜溜转了一下:“郑渊杰同志,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自己办一个杂志?就是不知道你一个人能不能完成内容创作?”

  “创作?肯定行,我精力旺盛着呢,可是创办杂志我也想过,当时我下意识的就想创办,但创办杂志哪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我刊号都拿不到。”郑渊杰无奈地说道。

  刘一民敲起二郎腿说道:“刊号不难吧?”

  “个人很难啊,咱们国家还没个人创刊的例子。要是办地下刊物,像以前那群年轻人一样可不行,我上有老下有小,可不敢这样干。”

  “自己不行,可以挂靠公家单位嘛。”

  “这可是刊物,有风险,一般交情的人家肯定也不愿意。我们家也不是什么有背景的家庭,其实就普通的军人家庭。”郑渊杰老实地说道。

  郑渊杰的普通军人家庭出身来说也不算普通了,父亲是军官。郑渊杰初创办《童话大王》其实就是挂靠国有单位,挂靠的是晋省团委。

  刘一民说道:“我们文研所是燕大下面的研究所,文化部直接管理,你觉得怎么样?”

第433章 刘一民与郑渊杰合作办刊

  书房内,郑渊杰听完刘一民的话沉默不语。他双手捧着茶缸,手指不停地划过杯壁,显示出他内心的纠结和犹豫。

  西北风拍打木窗,郑渊杰听着屋外的风声,却觉得屋内温暖又静谧,静到只有时钟和自己的心跳声。

  刘一民坐在旁边没有说话,静静地等着郑渊杰做决定。

  好大一会儿,郑渊杰强压下自己翻滚的内心,抬头看向刘一民,终于问出了他心底最大的困惑:“为什么?您为什么要帮我?”

  是个人都要问为什么,两人毕竟第一次见面。这也不是普通的帮忙,这是要承担风险的。

  文学杂志以后的内容出现问题,文研所要承担管理上的责任。

  “为什么?”刘一民饶有兴趣地重复了一遍,接着拉长音调道:“是啊,为什么呢?我要说为了儿童文学的未来,你相信吗?”

  郑渊杰先是下意识的摇了摇头,接着又赶紧重重点头:“我信。刘一民同志,您现在是年轻作家的领军人物,同时也带着咱们中国文坛在世界上闯出了名声。

  别人说这话我不信,但你,我相信。”

  “郑渊杰同志,不用您您的,我比你年纪还小嘞。”刘一民笑道。

  郑渊杰立马说道:“闻道有先后,不论年纪。”

  他这样说,刘一民也不管他了,而是用手敲了敲桌子说出了自己的几点原因:“第一,我觉得你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成功;第二,我们文研所有一个文化产业研究,里面有一个项目是国产动画项目。

  美术厂的戴铁郎同志前阵子还说,国内缺乏原创的动画片剧本,我觉得你的童话故事一旦写的好,也可以交给美术厂制作。这对你而言,也是多了一个收入渠道。”

  说完后,刘一民问道:“你觉得呢?这理由充分吗?”

  “改编成电影?我可从来没敢这样想过。”郑渊杰苦涩地说道。

  “有我在,你可以这样想了。你只要有好的故事,我会推荐给美术厂的。童话故事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部里已经开始重视了。

  你要是挂靠在文研所下面,刊号完全不用你担心。不过,你需要给文研所缴纳一定的管理费。”

  郑渊杰小心问道:“这管理费是多少?”

  “具体还得讨论,不过你放心,绝对不会很高,就是意思一下。你考虑一下吧,我们燕大有自己的出版社,全套流程。”

  郑渊杰忙不迭地点头说道:“我考虑一下再给您做答复,我有这想法,但办杂志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里面还需要资金,我得跟家人商量商量。”

  刘一民乐了,你没钱我有钱啊!

  “你要是信得过我,咱们两个可以合作办,我出资,你写内容,具体的经营由你负责。”

  “我没经过商,但我也知道谁出资多谁说话算数,您应该说了算才对。”郑渊杰赶紧表态。

  刘一民笑道:“作者才是杂志的核心,没有作者,杂志就是无根之木,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这话直接戳到了郑渊杰的心里面,一瞬间有才逢名主、马遇伯乐之感,这种感觉让他觉得非常不真实。

  刘一民告诉他自己愿意拿出五万元的资金帮助他创办杂志,股权可以占30%。

  “太多了太多,五万元,可以买两套院子了。”郑渊杰慌忙说道。

  刘一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一下子用钱把对方给砸的晕乎乎的。以郑渊杰的能力,这五万今年就能赚回来。

  “这只是我的提议,你回去考虑考虑,就算是想自己一个人做杂志,挂靠的事情也可以找我,我今天说的话不管什么时候都有效。”

  郑渊杰轻飘飘的走出刘一民的书房,看到保姆正在读自己写的故事,暗道刘一民同志果然是看中了自己的才华。

  一瞬间,郑渊杰写童话故事的动机从满足生存需要直接蹦到了实现自我价值,满足全中国儿童阅读需要的层次了。

  “刘一民同志,您留步,我先回了。”郑渊杰身子微躬了一下身子,表示尊重。

  公寓内部的豪华感一点点被木门遮挡,郑渊杰暗自下定决心,自己以后也要住华侨公寓。

  外面的呼啸的寒风让郑渊杰清醒了许多,将脖子上的围巾围紧,又认真地将围巾打补丁的地方塞进里面,才骑着自行车离去。

  回去的路上,郑渊杰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回到家里,妻子郭薇薇已经做好饭等着他了。

  郑渊杰没有说话,端起碗就吃了起来,几口不咸不淡的土豆丝塞进嘴里,两行清泪从脸颊滑落。

  看到郑渊杰的样子,郭薇薇赶紧问道:“老郑,你怎么了?是不是今天没见到?谈的不开心?没事,刘一民同志是大作家,有点脾气是正常的。”

  郭薇薇以前做过编辑,知道作家跟作家是很不一样的。

  “不,薇薇,让你跟着我受苦了,我以后一定要多挣钱,让你也住上大公寓。”郑渊杰放下筷子,握住郭薇薇的双手,发誓道。

  郭薇薇不知道郑渊杰怎么变成了这副样子,听到他讲完才恍然大悟。

  郑渊杰想拜访刘一民,想讨论讨论儿童文学作品,顺便想知道怎么跟杂志社商量提高稿酬标准?怎么靠作品快速挣钱?

  去了之后才发现,好的作家不用自己提,只需要国家提标准就行了。

  “老郑,这为什么啊?他图什么啊?”

  郑渊杰说道:“是啊,我也问他图什么,他说为了儿童文学的未来。”

  “你信了?”

  “他这样说的啊!”

  “他说你就信?”

  “别人说我不信,他说我信。”

  郭薇薇皱着眉头说道:“挂靠也是有风险的,据说南方已经出现一些纠纷了。”

  “不挂靠不行,咱们个人办不了。况且选其他人都不如刘一民同志放心,像他这种身份地位的,部里的亲儿子,不会做一些丢份儿的事情。”

  在双方信任度不高的时候,郑渊杰赌的就是刘一民,他要脸!

  “况且他也愿意掏钱支持,咱没必要不相信。”

  两人都觉得行,但谁也没有咬死,吃完饭后躺在床上还在纠结,两人谈到十二点也没商量出个结果。

  第二天早上醒来,郑渊杰看着逼仄的筒子楼,外面邻居的铁铲和锅底碰撞声在今天听来异常刺耳。

  “薇薇,我赌了!”郑渊杰咬着牙说道。

  接着不顾寒风,快速起身麻利地穿上衣服,连饭都顾不上吃就朝着华侨公寓而来。

  敲开门看到喜梅,喜梅告诉他刘一民到燕大上班去了。

  又马不停蹄地朝着燕大骑去,找到刘一民的时候,他正在文研所布置工作。

  看到郑渊杰,刘一民微微一笑,请他坐下。

  郑渊杰没吃饭,又吸了凉风,肚子很不好受,刘一民给他倒了杯热水,又让闫真去外面用饭盒买了几个包子。

  “刘一民同志,我决定了,我跟着你干。”

  “不不不,是你自己干,你只是挂靠。”

  郑渊杰赶紧说道:“钱的事儿还算话吗?”

首节 上一节 374/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