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382节

  吴组缃笑呵呵地说道:“小姑娘,不用忙了,我们啊,不是来喝茶水的。”

  严家炎站起来帮忙道:“一民是我们燕大的人,咱们燕大的教授都是主人,得帮一民招待客人才对。”

  这话惹得其他人颇为不满,吐槽严家炎这个燕大中文系主任,真是时刻不忘竖燕大中文系的大旗。

  张广年卖关子道:“听说这个美国国家图书奖,奖金非常丰厚,你们猜猜多少钱?”

  “多少钱,你快说。”有人急着催促道。

  “好好好,大家别急,我说。文学奖的奖金是一万美元。”

  嘶!

  呀!

  啧!

  屋子内各种感叹声此起彼伏,刘一民赶紧说道:“重要的不是奖金,也不是文学奖。各位前辈能来祝贺,我内心非常感动。”

  “哈哈哈,我们这些老家伙当然要来庆祝庆祝,也让他们外国人知道,咱们中国作家慢慢的开始冲向国际领奖台了。欧.亨利文学奖是开端、这个美国国家图书奖是基础。”《诗刊》的邹获凡笑道。

  夏言笑着看向邹获凡:“老邹说的不错!”

  “春节刚过即逢喜事,是个好兆头。”师娘李玉如在旁边插嘴说道。

  美国国家图书奖春季评奖,颁奖则要到三月底了。一万美元的奖金,比欧.亨利文学奖大方多了。

  华侨公寓的门再次被敲响,喜梅打开门口,对方询问道:“这是刘一民同志的家吗?”

  “是,你们是?”

  “我们是作协对外联络处的!”

  张广年听到声音,抬头朝门口看来,对方看到张广年后,立马喊道:“张书记。”

  “你们不是在作协吗?怎么过来了?”张广年眉头不经意间皱了一下。

  “张书记,我们接到意大利方面通过使馆文化参赞发回来的消息,一民同志又获奖了,是意大利的诺尼诺文学奖!”

  屋里人听到这话,立马又都站了起来,快步围到了门口。

  “诺尼诺文学奖?”张广年重复了一句。

  “对,根据使馆方面传来的消息,这个文学奖是意大利最著名的文学奖,去年开始第一次设立国际奖项,而且每年能获奖的只有一个人。不针对具体的作品,针对的是作家。”对外联络处的同志快速地说道。

  夏言高兴地说道:“这是东方文学的火炬同时在美欧点亮啊!”

  刘一民忍不住喜上眉梢,比听到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时候更高兴。

  美国国家图书奖是美国政府支持的奖项,诺尼诺文学奖是意大利的诺尼诺家族支持创办的,背后是一家白兰地酿酒公司。

  阿城、莫言、杨炼获得过这一奖项,号称为了弘扬“农业文明”。

  奖金十分丰厚,不过每年的奖金并不固定,最高曾达到过数十万欧元。

  如今欧元还没出现,也不知道具体的授奖金额会是多少。

  门口再出现一人,看着热闹非凡的门口,忍不住往里面看了看,里面传来一声呼唤的声音:“作人,你怎么来了?”

  门外的老头是吴作人,呼唤的声音是吴组缃发出的。两人是亲戚,是茂林三吴里面的两人,另外一人叫吴玉如,是他们的老乡。

  吴组缃和吴作人是堂兄弟,同为茂林吴氏107世孙,吴玉如要晚个几辈。

  吴作人笑道:“我在楼下看到了你的自行车,你又没去我那里,我好奇就来找一找,你们这是?”

  刘一民说道:“哎呀,这是吴作人前辈啊,听说您住在这里,可惜一直没缘相见。”

  吴组缃走出来介绍道:“这是一民,一民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我们大家来道喜嘞。没成想,意大利也来凑热闹,也要给他颁奖,是什么.诺.”

  “诺贝尔?”吴作人下意识地问道。

  刘一民接话道:“诺尼诺文学奖。”

  “哦,恭喜恭喜,一直听我堂兄夸赞你,我能否进去沾点喜气?”吴作人看向刘一民征询道。

  “您请进!”

  吴作人走进去后扫视了一眼先感叹了一声“来的人可够多的”,接着依次跟大家打起了招呼。

  一群人热闹地探讨完刘一民的书后,又聊起了目前国际上的知名文学作品和排名靠前的文学奖项。

  讲到最后,曹禹和夏言共同感叹道:“唉,咱们国家也需要一个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可惜啊,现在没钱去办这件事情。”

  办一个国际级别的奖实在是太花钱了,除非用名气弥补金额上的不足,如龚古尔文学奖,但龚古尔是多年积淀后形成了在文学奖领域的地位;

  除此之外就是用高额的奖金打出名气,再一步步通过获奖作品质量的来提高奖项的权威性。

  曹禹和夏言的感叹让屋内的人都陷入了沉寂,接着是一阵阵的遗憾的感叹声。

  曹禹手心突然感到一阵温热,不过很平静地将手拿了出来,伸向夏言,夏言还以为是曹禹要给他握手,刚一接触就感觉到不对:“好你个万家宝!”

  “老沈,让你感受一下我家小刘林的童子之气。”曹禹眼神里充满了孩子气。

  旁边的朱霖听到后,赶紧将刘林从曹禹的怀里抱了过来,喜梅捂着嘴笑着去拿新的尿布去了。

  夏言将去洗了把手,笑着道:“这是小家伙向咱们表决心呢!”

  “哈哈哈,咱们办不到的事情,后人来帮咱们办,只需一代更比一代强,奔腾不止,富强可望!”曹禹拍了拍夏言的肩膀说道。

  傍晚日落,一群人离开了华侨公寓,严家炎走的略早,回去赶制庆祝的横幅往中文系门口、燕大正门上挂呢!

  今天来的都是文坛高层,他们拿到消息拿的早。

  晚上,刘一民正吃饭,门再次响了起来。喜梅揉了揉酸痛的胳膊,走到门口打开了门。

  门外的徐驰看着喜梅愣了片刻,迟疑道:“一民在家吗?”

  刘一民听到是徐驰的声音,急忙应道:“老徐,你怎么来了?”

  徐驰听到刘一民的声音,确定没走错后放下了心:“当然是祝贺你啊!”

  灯光下,徐驰的神色带着疲惫,刘一民询问道:“怎么了?这时候你不应该在美国吗?”

  徐驰摆了摆手说道:“别提了,唉!”

  刘一民拉着他坐下,朱霖给他盛了一份米饭。徐驰也没拒绝,低头吃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才说道:“唉,一民,你说这老夫老妻的,唉,你嫂子生病了,去年年底我就回来了,我把她带到燕京的医院治疗,听说你获奖的消息,就急忙过来了。”

  “什么病?”朱霖急忙问道。

  “癌症,不治之症,治不好啊!”徐驰说着眼眶红了下来。

  刘一民拍了拍徐驰的肩膀,拿出瓶酒放在他的面前,徐驰赶紧说道:“不喝不喝,晚上回去得到医院照料。我请了一个保姆,但是我也不太放心。以前她照顾我,该我照顾她了。”

  徐驰又跟刘一民讲了一些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的事情:“11月份左右,南斯拉夫的报纸刊登出了一则消息,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受到了美国中情局下面的福特和其它基金会的资助,当时这事情在美欧闹的沸沸扬扬。

  初听到这个消息,我还很震惊,没想到事情是真的,一些美国媒体爆出了更详细的内容。奇怪的是没多久,事情就没人再讨论了,转向了美国好莱坞发生的一件桃色新闻。”

  刘一民笑着说道:“这就是转移注意力嘛。”

  “是不是跟你有关系?”徐驰问道。

  “有点,但关系也没那么大。聂华令当时在美国给我打电话解释爱荷华写作计划资金来源,我觉得奇怪。因为她没必要跟我说这件事情,当时事情的发生跟她也没什么关系。

  我让朋友查了一下,没想到确实查了出来。”

  徐驰说道:“当时听说后我们也都不信,组队去问了一下,看到聂华令女士和他丈夫不安的神色,我们就知道事情是真的。唉,有些事情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徐驰无奈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厌恶,跟刘一民聊完这件事情,就起身准备回去。

  刘一民将他送到华侨公寓的门口,徐驰一再让刘一民回去。

  “明天我就去看望一下嫂子,另外你们住院的钱够吗?”

  徐驰笑道:“放心,你嫂子尽管不享受相关的待遇,但靠我们老两口的积蓄是没问题的,真有需要我会开口的。”

  刘一民摆了摆手,徐驰很快跟夜色融为一体。

  等回到家里,朱霖和喜梅正在洗碗和收拾客厅,朱霖抬头说道:“明天咱们去医院一趟吧!”

  “行,我刚跟老徐说过!”

  晚上躺在床上,朱霖没有了刘一民获奖的喜悦,反而多愁善感起来。

  “刘老师,你说癌症真就没办法治吗?”朱霖询问道。

  “很难,不过随着医疗的进步,有的肯定会解决,你是医生,你应该更懂啊?”

  朱霖叹息道:“就因为我是医生,我才知道病魔来的时候,人有多绝望。刘老师,咱俩可一定要好好的。”

  刘一民拍了拍朱霖的后背:“好,咱俩还都年轻着呢!”

  第二天一大早,刘一民就跟朱霖到协和医院看望了一下徐驰和她夫人陈嵩。

  陈嵩形容枯槁,哪还有南方美人的那种温婉恬淡的感觉。

  徐驰的姐姐徐贺也在旁边照顾,看到刘一民来后,陈嵩强撑着身子坐了起来:“一民,听说你获得了两个文学奖,恭喜你,你的文字很有力量。”

  “嫂子,你快躺好。”刘一民快步上前。

  “没事,没事,我自己的事情我知道。”陈嵩费力地笑了一下,苍白的脸上多了几分痛苦。

  刘一民安慰了几句,陈嵩再次说道:“不用安慰我,一民,霖霖就是医生,她定然知道这种病的结果。”

  病房里大家沉默不语,陈嵩的癌症检查出来的时候,已经到了晚期。

  在病房里待了三个小时,陈嵩提出两人还有孩子在家,让他们赶紧回去。

  “嫂子,过两天再来看你。”朱霖说道。

  陈嵩摆摆手道:“不用不用,丑的见不了人了。”

  徐驰送刘一民走出楼下,赶紧朝着楼上走去。

  陈嵩跟徐贺说着话:“姐姐,等我走了,你让老徐回燕京吧,燕京有你在,一民还有其他人都在,他一个人也不孤单。回了鄂省,孩子也不在身边,他是个思维活跃的人,忍受不了孤单的。”

  “好,我答应你,不过你先把身体养好。”徐贺握着陈嵩地手说道。

  今天各大报纸同时报道了刘一民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诺尼诺文学奖的事情。

  《人民报》直接将消息刊发在了头版头条,这个位置往常都是大领导的地方。

  报纸的标题不断地放大加粗,让“刘一民”三个字醒目无比。

  里面的内容甚至比刘一民拿到的更详细,还对两个文学奖进行了分析。

  【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意大利诺尼诺文学奖,分别是美国和意大利两国最高的文学奖项,刘一民同志夺得这两项文学奖,充分证明了刘一民同志在国际文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能率先拿到消息的报纸都是燕京的央媒,燕京日报都没有获得这个消息,更别提外地的报纸了。

  预计接下来这阵子,各大报纸将会铺天盖地报道这件事情。

  远在沪市的巴金老爷子向刘一民发来贺电,刘一民回电表示感谢。

  燕大中文系更是接到了全国各地中文系发来的贺电,这些贺电的措辞尽管差不多,但严家炎还是一份份的仔细阅读,坐在文研所的办公室里,乐的合不拢嘴。

  燕大中文系此时只有文研所几个人上班,其余工作人员都还过着寒假。

  校长丁石荪刚到中文系楼道里,就听到严家炎的笑声,丁石荪走进来后夸赞道:“严教授治学有方,治系颇精,成果斐然啊!”

  “校长,不是我的能力,全靠刘教授自己努力。”严家炎笑着说道。

  “那你那么开心干啥,再笑下去语言类的院系都要被你给得罪了。”丁石荪说道。

首节 上一节 382/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