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如笑道:“让他去到六部口找老沈,去吃老沈家的杭帮菜了。”
“一民,小霖,你们过年回汝县?”
朱霖看了一眼刘一民说道:“两年没回去了,该回去一趟了,估计初六就回来了。”
吃了十分钟涮锅,大家身上就热乎了起来。他们吃饭的时候非常小心,生怕两个小家伙被锅里面的水烫到。
万方好奇地问道:“小霖,《霍元甲》拍的怎么样了?我们可都等着看呢!”
“估计还得一个月。”朱霖无奈地说道。
“唉,现在的片子都不好看,我们就等着《霍元甲》呢。”李玉如乐呵呵地说道。
“今年的春晚应该还不错。”刘一民说道。
万方打量着朱霖说道:“霖霖应该去春晚当个主持人,我相信肯定会大放异彩。”
三家人热热闹闹地吃完饭走出涮锅店,分头回家。回到家里,喜梅和杨秀云热烈的讨论着中海的见闻。杨秀云不断地拍着腿说自己长见识了,回家可有的说了。
“娘,到时候照片洗出来就挂在咱家的大门上。”刘一民故意说道。
杨秀云知道刘一民在调侃,但还是大声说道:“行,我看行。”
热闹过后,一家人将衣服给换了,坐在温暖的华侨公寓里面,讨论起了回家要带什么。
晚上杨伟光又给刘一民通了电话,告诉他上级领导原则上已经同意,正在研究,具体发文要到春节后了。
“一民同志,接下来就看你们文研所的了。我们准备把每周周日八点到九点的黄金时段给《青年夜话》栏目,频道是中央广播电台主频道,你觉得怎么样?”杨伟光比刘一民的心情更激动。
“我看可以,具体的咱们当面沟通,等我从老家回来吧。”
“行!”
二月五号,一家人坐上了飞往郑州的飞机。在起飞的过程中,刘一民和朱霖观察着刘雨和刘林,生怕他们有所不适。
这是一架安24,噪音非常大,有时候叮当叮当的,像是老旧的大巴车。
刘雨和刘林没问题,杨秀云倒是起飞的瞬间晕机了,等到了空中好了很多。
三人好奇地看着外面的风景,云彩很重,像是又要下雪一般。
“我嘞个亲娘嘞,这就是天上啊!”杨秀云觉得外面的云彩真像棉花。
“其实里面什么也没有。”朱霖解释道:“咱们飞机能直接从云彩里面穿过去。”
等飞机落地,杨秀云有点腿软,等其它乘客都下车后,她才恢复正常。
二月六号十二点,他们终于抵达了汝县。刘福庆和大哥大嫂早就在这儿等着了,刘福庆寻到他们,迫不及待地将刘林抱在了怀中。
杨秀云让刘雨和刘林问刘安叫大哥,可惜两个小家伙谁都不喊,咬着牙像是遇到了抢玩具的。
众人一阵笑后,坐着拖拉机回到了麦积大队。
大队上空冒着炊烟,炊烟里面夹杂着肉香味。家家户户大门虚掩,小孩子也窝在家里吃肉不肯出来。
刘福庆指着枯叶河旁边的一处高地说道:“今年咱们大队猪都杀了五六头,家家户户最少割了五斤肉,家家都能过个喜年。”
走到新小学选址的地方,李兰勇的父亲李大山在旁边蹲着,看到他们后,嘬了口旱烟,冲他们招手说话。
“这儿就是新小学的工地,我跟你大山叔商量了,新一代娃多,建两层共十二个教室,一年级一个,剩下的当老师办公室,或者老师宿舍。”
李大山笑着说道:“县里面说,咱这小学就叫‘一民小学’,我跟你爹都觉得好,就是这花费的事儿,还想跟你商量商量。”
“现在算需要花多少?”刘一民好奇地问道、
刘福庆说道:“咱们大队人出劳力,这不算钱,材料钱加上饭钱,得一万五千块钱左右,要是建个围墙、校门、花坛,得两万。”
“那就两万!”刘一民直接说道。
李大山犹豫道:“其实咱乡下没必要那么好,一万五建的就可以。”
“大山叔,要建就建好点,另外打个井通个自来水吧,孩子们别再跑到河边或水塘里面提水。”
刘一民经历过值日生去水塘里提水,掉在里面淹死的事情,光给学校通个自来水也用不了多少钱。
“行,一民,你真给你爹争光。”李大山猛吸了一口旱烟。
“你家兰勇也不错,现在带着大家干的多好。”刘福庆冲着李大山进行商业互夸。
“唉,我天天提心吊胆,就怕赔了。乡亲们的血汗钱啊,唉!”李大山叹了口气,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赶紧回家。
一家人到家,刘福庆赶紧拿柴火让大家烤火,朱霖拉着大嫂顾萍的手,交流着育儿经验。
刘雨和刘林好奇地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没过多久,刘安就跟他们玩到一块了,追的鸡在院子飞来飞去。
刘一民冲着刘雨和刘林警告道:“小心鸡叨你们。”
过了一会儿,不少村民过来看刘雨和刘林,拉着杨秀云的手诉说思念之情,说到情深处,有几个老姐妹差点哭出来。
杨秀云没怎么讲燕京和中海的事情,用她的话说是人家好心来看望她,不是来听她炫耀的。
等到傍晚,家里才安静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李兰勇就来了,拉着刘一民去看看队里的厂子。
“一民,你是社员里最大的股东,你得来看看。”李兰勇旁边站着他的老婆李晴。
李晴比李兰勇小,大眼睛,五官整齐,皮肤略黑,不过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让朱霖都有点难以招架。
等到李兰勇和刘一民走后,李晴留下跟朱霖聊起了天。
李兰勇冲着他挤眉弄眼地问道:“我媳妇儿怎么样?”
“不错,适合你,我看呀能管住你。”
“我是给她面子,不过有个人管也不错。”李兰勇嘿嘿一笑。
坐着拖拉机到了炒货厂,外面停满了来拉货的车,空气都是香的。
里面忙的热火朝天的,装货和拉货的有时候恨不得打起来。
“过年这几天,货就是钱,这拖拉机拉出去一天能挣一百块,比咱们还挣钱。”李兰勇指着拉货的司机说道。
传统的经销渠道,尤其是食品这些,很多渠道拿的钱比厂家还高。
刘一民参观了一圈,这厂子让公社周围几个大队非常眼红,不过麦积大队也非等闲之辈,李兰勇是致富带头人,从县到乡都保护着呢。
“不错,干的有模有样。”刘一民真诚地夸奖道。
“瞧,那边有几亩不好的地,我准备到明年把厂子扩大一年,你觉得怎么样?”
刘一民说道:“我不懂具体情况,我就不乱说了。”
李兰勇带着刘一民到财务室,给他看了看财务的帐,又认真地分析了一下周边的食品厂,觉得现在的盈利完全有能力再扩充一个厂子。
“账上有不少钱,可以拿来扩大再生产!”
第478章 返京
瓜子包装上已经印上了“古法麦香瓜子”,刘一民建议李兰勇多试几种口味,瓜子上面的味道丰富一点,味蕾触及的时候呈现出多层次感。
李兰勇将刘一民带进他的办公室,办公室浓郁的“部队风”,这原本就是部队的营房,走的时候以为还回来,装饰都没怎么取。
军旗和D旗挂在墙上,办公桌后面是一个“作战地图”,上面标注着几大炒货势力范围。
坐在办公桌后抬头就能看到老人家的画像和“增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标语。
“好家伙,你不是来当厂长,你是来当团座来了啊!”刘一民环顾一周调侃道。
李兰勇拿起印着红五角星的搪瓷杯子倒水:“有个沙盘就更好了,我也过过当团长的瘾。架子上面装着傻子瓜子和其它厂的样品,你尝尝。”
刘一民走到柜子旁边,架子上摆着深浅不一的盒子,盒子外边标明了口味,刘一民尝了尝,觉得味道都比较一般,傻子瓜子的味道比其它的品牌会浓一点。
“现在人的口淡,味道越重越好。平常品的零食味道少,越浓郁越有层次感越好。”
李兰勇单手将茶缸递给刘一民:“我准备改造一下咱们这个麦香瓜子,加点糖,加点香料。”
刘一民刚坐下,田庆平就跑来了,他现在已经是副乡长了。人还没到,声音就传来了:“一民,一民?”
李兰勇冲着外面说道:“田大乡长,在这儿呢!”
田庆平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指了指李兰勇冲刘一民说道:“这小子又挤兑我呢,一民,我看看,燕京回来二级教授,就是精神。你的访谈,我专门让乡里面新来的年轻学生进行了学习,感悟良多。”
“好了好了,咱们就别互相戴高帽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三个人坐在沙发旁聊了起来,主要是谈南方的改革政策。田庆平看到报纸上的消息,觉得很震撼,政策给的幅度也太大了。
田庆平吐沫横飞,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内容一股脑的全部讲了出来:
“咱们去年农村的一号文件,将农村的经济搞活了。大家除了种地,还千方百计的做各种工挣钱。南方那边没去,但报纸上说是一日千里。厦门经济特区,一下子扩大到了厦门全岛。”
“咱们田大乡长不甘心只做乡长,未来我看最少要带着咱们全省干。”李兰勇再次打趣道。
田庆平点上烟说道:“要是有机会,我还真想干一干,咱们农民也不能总穷下去。南方人都住上小楼了,咱们还在建夯土瓦房。”
“我准备过完年到南方看看,顺便去了解下傻子瓜子的大本营,看看人家是怎么卖的,田乡长,你要去的话,车马费我们集体给你报销。”李兰勇打包票道。
“算了吧,我要去的话,我们自己拿钱。你到南方去,你知道去哪儿看?”
李兰勇指着上面自己的作战地图说道:“我跟其他部队联合作战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战友就是鹏城的,退伍后进了鹏城一家二级经营单位,是个小头头,到他哪儿住几天还是没问题的。”
“你还是小心点,听说南方经济发展的是好了,可是治安不太好,骗子和抢东西的人很多。”田庆平忍不住嘱咐道。
李兰勇冷哼了一声,面露不屑:“这些人应该都抓起来,好好的人不做,非得干点下三滥的事情。”
到了中午,三人又坐在街头吃了一碗饸饹面,味道跟以前相比还一样,不过面馆被以前的厨师承包了,不再是集体单位了。
街道两边堆着的雪已经成了黑雪,路中心是黑泥路,前来采买年货的乡民有的穿着胶鞋,有的干脆在泥地里走来走去。
手中夹着尼龙袋或者拿着绳子,高兴地打量着路两边的摊位,遇到要买的要先翻几下看看好坏,觉得可以再开始讨价还价。
年货是卖家市场,摊主死咬着价格不松口,乡民最终只能从内衣兜里拿出皱巴巴的纸币交钱拿货。
他们遇到熟人之后,往往会兴奋地询问对方年货是否备齐并向对方展示自己买的年货。
有人扛着东西往家走,也有人赶着牛车运货,旁边是蹭车的众乡亲,大家一边走,一边谈论着街市上的稀罕事儿。
旁边有人骑自行车飞驰而过,三人身上被溅上了几滴黑泥,李兰勇冲着田庆平说道:“田乡长,乡上这路也该铺一铺了,路再坏下去,拉货的都不愿意来了。”
“我跟县里提了,县领导老杨经常开车往一民家里跑,也不知道这路不好。万一有一天国际友人要来一民家里参观,这观瞻多不好啊。”
傍晚,李兰勇和刘一民又回到了麦积大队。
回到家里,朱霖嗅了嗅刘一民身上的味道,笑着说道:“刘老师这是把自己给炒入味了啊。”
“有吗?”刘一民闻了闻衣服上的味道。
大哥刘一国走过来拍了拍刘一民的大衣:“瓜子厂里面炒起来的灰尘特别大。”
“大哥,我自己来,”刘一民笑着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走到火堆旁边烤起了火。
刘雨和刘林一天没见他,都开心的往他怀里面钻,刘一民掏出瓜子给他们两个人剥着吃。
“来,刘安,让小叔抱抱。”刘一民冲着旁边胆怯的刘安说道。
顾萍鼓励刘安走到刘一民旁边,并教他喊二叔。刘安被刘一民手里面的瓜子引诱着,终于喊出了那声“二叔”。
第二天,刘一民和刘一国两人拿着砍刀上山砍柏树枝,两人聊了不少。山上雪很深,砍完柏树枝回来的路上,还看到了一只兔子,两人扔下东西就开始追,可惜谁都没有追上。
“这兔子跑的可真快。”刘一国擦了擦脸上的汗。
刘一民靠在树上,大口喘着粗气:“咱们俩也没以前跑的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