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默笑着说道:“都是沪市的特产,不值什么钱。”
到了书房,刘一民将《忠犬八公》的剧本交给了黄祖默,让他先过一遍。
黄祖默看的非常认真,像是一位背面试题目的求职者,生怕自己看的不仔细,失去了这次导演机会。
等他看完,刘一民说道:“我知道你也有疑问,为什么要跟国内主流拍摄手法不同,台词温馨充满希望,还与原著也有所不同,没有那么多声嘶力竭的段落。
这是《忠犬八公》在美国的话剧版本,这个版本靠着草根团队演出,感动的美国人捐钱捐物,自然是有原因的。”
“一民,我肯定是相信你。”黄祖默连忙说道。
刘一民轻声一笑:“老黄,你相信归相信,原因我也得给你说明白,要不然你不懂,拍出来也不一定好。你放心,你听我的,我一定让你成为闻名遐迩的国际大导演。”
黄祖默一下子精神了,闻名遐迩的国际大导演,谁还没有这个梦想啊:“一民,你让我咋拍我咋拍,刘厂也说过了,让我听你的。你的话,比厂里面的话级别还高。”
刘一民又带着他看了几部外国片,黄祖默认认真真地分析着镜头,等看完之后,黄祖默说道:“我明白了,看完这几部我明白了。
不单单要拍的温情,主人公选择也是个问题,得选择有魅力的主人公。”
刘一民拍腿道:“老黄,你真是个天才,像你这样的人,就应该当国际大导演,你就是题材不适合才埋没了你。”
黄祖默扭捏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一民,你真的这么认为?”
“真的,自从《庐山恋》我就知道了,你适合拍感情真挚的电影。你说说,主角选什么样的比较好?”
“高大,帅气,看起来就有魅力。你瞧这电影上的,一个个饱受磨难,但穿着打扮依然不是非常邋遢,不修篇幅,而是向上、温暖,充满了感染力,角色的魅力和感情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黄祖默说的没一点错,美国那些让人流泪的感动电影,无一不是如此。
《当幸福来敲门》、《遗愿清单》、《闻相识女人》莫不是如此,真要是选择一个猥琐的主人公来拍摄,效果绝对大打折扣,甚至是对着脚脖子砍。
有《忠犬八公》一个案例以后,这些剧本国内也可以拍。
“说到我心坎里了,你觉得谁合适?”刘一民问道。
黄祖默在脑海里盘算了一下,终于确定了一个人选:“沪市话剧团的焦晃,今年刚好五十岁。我看过他演的话剧,演秦王李世民,身上那种贵气完全演了出来。不知道你觉得他怎么样?”
黄祖默说完,立即拍了拍脑袋:“忘了,你应该没见过他,我一时也没照片,我立即给他发电报,让他寄一张照片过来。”
刘一民面上不动声色,暗道这年头焦晃老爷子可五十岁了,《雍正王朝》里饰演康熙是97年。
这要是真的出演,可能是焦晃老爷子饰演过最小的官了。不过他要是一头白发,身后跟着一只黄狗,刘一民认为拍出来会很不错。
“行,老黄,演员的事情你准备。适合了就让人家试戏,别有那么大压力,拍出了问题我负责。”刘一民拍了拍黄祖默的肩膀。
“出问题肯定是我的问题,不能让你担责。”黄祖默执拗地说道。
“好了,还没开拍呢,别说这丧气话。”
黄祖默走出书房,看到树下的黄狗富贵儿,笑着说道:“你家这条狗通人性吗?这个狗也得找。”
“一般,没有专门训练过。”刘一民蹲到富贵儿面前,它立即冲着刘一民的脸伸出了舌头,刘一民赶紧往后退了一下。
“我去问问,看哪里有专业训练过的狗,电影里得表现出人与狗的亲近感。”黄祖默逗了一下富贵儿,也觉得不行。
刘一民没有让黄祖默单独去八一厂,而是亲自将他送了过去。
刘佩然握住黄祖默的手说道:“老黄,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你盼来了。一民说这电影非你不可,厂里资金都批下来了,就等你到位了。”
“刘厂,一民抬举我,也谢谢咱们八一厂信任,我就算是拼了命,也把这电影拍好。”黄祖默立马向刘佩然表态。
“好,有这信心我就放心了。八一厂的人你可以挑,有什么需要直接找我。”刘佩然拍了拍黄祖默的手,让他放心在八一厂拍戏。
黄祖默向刘佩然汇报了一下跟刘一民刚才的聊天,刘佩然摆了摆手:“老黄,不用跟我讲,你跟一民商量着来就行。”
等黄祖默在八一厂安顿下来,刘一民去跟翟俊杰和卫廉见了一面,北影厂的李文化也在,三人正在激烈地讨论《绣春刀》的拍摄。
他们的桌子上摆着画稿,是锦衣卫的制服样式,刘一民指着飞鱼服说道:“这飞鱼服不错。”
“我们还在讨论其它锦衣卫的穿着,这里有一些香江电影常用的服装。”卫廉将画稿递给了刘一民。
飞鱼服在历史上并不是所有锦衣卫都穿着,影视剧里只是为了展现统一的视觉效果,或者为了耍帅才这样穿。
刘一民看都没看:“咱们不要选用香江的服装,太过简单,甚至来说他们为了省事,连朝代特色服装都不分。”
李文化感叹道:“《绣春刀》光服装道具费用,就要花几万乃至十万块钱,要是没有部里面专项资金支持,靠电影厂自己还真是拍不起。”
李文化夸赞刘一民为国内电影事业所做的贡献,刘一民拍了拍李文化的肩膀:“好了,老李同志,您是老前辈,就别拍我的马屁了。数百万人民币,砸下去是要听个响的。”
“放心,我们一定尽最大的努力,找最好的武术动作指导。”李文化向刘一民保证道。
刘一民和三人一起,将演员的服装给确定了下来。画稿一确定,就立即送到了服装车间准备制作。
“服装制作出来也得半个月,我们这半个月将最后的演员给选定,另外进行选场地、选影棚或者搭景。”
“好,诸位导演,祝大家旗开得胜。”
刘一民离开电影厂去了一趟燕大,明天陈立人就要抵达燕京了。刘一民先通知学校的车队,留出最好的一辆轿车,明天跟他一起到机场接人。
严家炎又跟刘一民交流了一下流程,确保到时候捐赠仪式不会出错。
“严教授,瞧您紧张的,放心吧。”
“不紧张不行啊,咱们缺乏办这种仪式的经验,得给以后打个样子,希望会有越来越多的捐赠涌入咱们燕大。”
看严家炎一脸畅想的样子,刘一民实在不忍心打断他。
吴组缃进来拿一份文件,打断了严家炎的美梦。
“我先出去了,严教授。”
第500章 岛上终于有所反应
5月10号上午,学校司机将轿车停在国际机场外面。刘一民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现在已经十点,陈立人的航班应该已经提前半小时已经落地机场,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直没有出来。
丁石荪和严家炎走过来问道:“不会出什么事儿了吧?”
本来原定计划是刘一民接机,为了以示尊重,丁石荪和严家炎临时也决定跟着过来。
“估计是什么事儿耽搁了。”刘一民随口说道。
又过了十分钟,陈立人才出现在了机场门口。
“陈董!”刘一民冲着戴墨镜的陈立人招了招手。
丁石荪和严家炎边打量陈立人,边快步迎了上去。
陈立人的西装挂在左臂,右手松开行李箱握住了刘一民的手:“一民,谢谢谢谢,刚才行李出了点问题,出来晚了,让你久等了。”
陈立人满头大汗,眼神里带着歉意。
“没事,这是丁石荪校长,这位是中文系系主任严家炎教授。”刘一民介绍道。
丁石荪紧紧握住陈立人的手,感谢他的慷慨解囊:“陈董,我也替未来受捐助的学生向你表示感谢。”
“丁校,您太客气了。我当时也是临时起意,刘教授讲的太好了,让我心里产生了捐款的冲动,希望咱们燕大培养越来越多像‘刘一民教授’一样的学生。”
刘一民看了看逐渐炽热的太阳:“大家别在这里聊了,先坐车回燕大吧。”
“对,去学校,去学校。”严家炎附和道。
坐上车,陈立人冲刘一民说道:“刘教授,你的那个《青年夜话》节目蛮有意思的,我在厦大和集美大学都看到有非常多的学生收听,八号那一档节目,我在鹏城也收听了。我问了一下周围人的意见,大家都觉得好。”
“大家对新加坡的情况感兴趣,我就多讲了一点。”刘一民说道。
旁边严家炎顺势夸赞起来了刘一民,称他在年轻人群体中影响极大。
陈立人点头说道:“我这阵子确实有这个感受,一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巨大,在国内更大。”
带着陈立人回到燕大,先带着他在车上参观了一下学校。本来将他安排在了燕京宾馆,看到燕大的环境后,陈立人执意要住在燕京招待所。
“那就听陈董的,我让招待所给陈董办理入住。”严家炎说道。
下午,燕大各级校领导一起先给陈立人开了一个欢迎会,教育部的副领导也列席参加。
这钱还没有捐,燕大情绪价值是给够了。
陈立人向厦大和集美大学捐赠的钱都已经到账,只差燕大的了。
开完会,陈立人离开了燕大,他要去拜访祖父陈嘉庚的几位朋友。
看着送陈立人的轿车远去,严家炎笑着看向刘一民:“咱们这安排怎么样?”
“严主任,尽心即可。相信陈董捐赠五十万美元,主要也不是听咱们几句表扬的。”刘一民说道。
“你说的对,但表面功夫也得做足呐!”
教育部副领导没走,跟刘一民坐在办公室单独谈了话。一是对他为燕大赢得外来资金的鼓励,第二则是叶圣陶前几天跟他说的加入人教社语文编委的问题。
“叶老跟我们讲了,教育是国家之本,不能不重视。所以,我们支持你成为人教社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委会成员。另一方面,我跟部里的同志认为,既然谈到教材的问题,不妨再承担更大的责任。”
“更大的责任?”
“是啊,我明确跟你说了,今年部里准备成立中小学教材评审委员会,这是全国性的评审委员会,主要组成就是由学科专家、教研人员和行政人员。
改革开放了,我们教育部也要对教材、教材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亟需像你这种既有文学积累、又有国际视野、立场坚定的同志加入。”教育部副领导看向刘一民:“怎么样?”
“这部门什么时候成立?”
“秋冬季吧,现在正在策划,不过已经得到了部里和上级领导的支持。”
“那我时刻等部里通知。”
“好,一民同志,再见。”教育部副领导起身跟刘一民握了握手,准备离开燕大。
第二天一早,整个燕大张灯结彩的忙碌了起来,凌晨校园里就打扫过一遍,并且洒了一遍水。
刘一民骑着摩托车进入燕大,校园里一股清晨水汽扑面而来。陈立人捐赠五十万美元的横幅高高挂起,学校的学生搬着板凳往操场集合。
刘一民将摩托车直接停到招待所,走进去找到正准备整装待发的陈立人。
“陈董,你这一身西装精神呐。”
陈立人浅蓝色西装、红色领带扎的紧紧实实。
“一民,你叫我老陈吧,别陈董陈董的,生分。以后我准备成立个教育基金会,咱们少不得要打交道。”陈立人在镜子前打理了一下头发,看到整个人十分显精神才准备出发。
刘一民和陈立人走出招待所,学校接待队伍赶来汇合,一行人先在学校会议室集中等了一会,等到学生集合的差不多,一群人才带着陈立人走向操场。
清晨阳光夹杂着水汽,操场上的师生整体还是比较惬意。
丁石荪冲着大喇叭向学生进行着激昂的演讲,三句话离不开一个“谢谢”,陈立人的腰杆随着丁石荪的讲话越来越直,恨不得当场再拿出来五十万美元。
在热烈地掌声中,丁石荪冲着陈立人鼓掌说道:“有请陈嘉庚先生长孙,陈立人先生做捐赠演讲!”
刘一民低声冲着旁边的严家炎说道:“丁校长不愧是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捐赠演讲真是一个字——绝。”
“丁校这马屁拍的,炉火纯青。”严家炎颇为认同地点了点头。
陈立人站在台上,看着下面的数千名燕大师生,激动地说道:“燕大的教授、同学们,大家好,感谢大家对我陈立人的欢迎。刚才丁校长讲话多有溢美之词,我实在惭愧。
我捐钱的初衷很简单,希望大家多多向‘刘一民’教授学习,成为华人世界的国之栋梁。刘教授在《青年夜话》上有一句话,我十分认同。
刘教授讲,全世界的华人,爱自己民族、爱自己国家的华人都在看着大陆。我们迫切地希望大陆强大起来,成为全世界华人的定海神针。我们希望,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向东方而望,都能看到一个强大的母国。
我希望这笔钱,可以帮助到优秀的燕大学生,让大家完成学业,为全世界华人而奋斗。”
话音落下,现场数千名师生热烈鼓掌,陈立人挥了挥手,讲起陈家致力于大陆教育建设的往事。
讲到动情处,一些老教授忍不住潸然泪下,在动荡的年代办学,尤其是办大学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
等陈立人讲完,刘一民代表学校从陈立人手里接过五十万美元捐赠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