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79节

  郭见梅看着刘振云,眼睛中带着懵懵懂懂,又看了看刘一民。她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喜欢文学,但高中的阅读量是肯定比不上大学的。

  托尔斯泰,她哪儿懂啊!

  “我不太懂,你讲一讲!”刘一民笑着说道。

  刘振云热情地讲起了《安娜卡列尼娜》这本小说,里面的经典句子信手拈来,刘一民不停地发出感叹声,佩服刘振云的博学多识。郭见梅不懂这本书,但是听到刘振云说的名句,她也不断地频频点头,甚至想要当场记下来。

  “郭见梅同学,不用记,过几天让振云将自己摘抄下来的名句给你抄一份就行。”

  等从食堂里面走出来,刘振云一脸意犹未尽,刘一民笑着说道:“要不要给你买根冰棍?”

  “买冰棍干什么?”

  “你说了这么多不渴啊!”李学勤笑道。

  刘振云掩饰了一下自己的表情,抿抿嘴,确实有点渴,不过还是硬着头皮说道:“燕大这么大,遇见个老乡不容易,说着说着话就多了!”

  刘一民抬头看看天,不再说话。

  陈大志反射弧比较长,过了一会儿才竖起手指说道:“咱们宿舍就有两个豫省人,还不容易。我这么长时间都没遇见过晋省人,话都憋的少了。”

  9月15号,刘一民终于将《庐山恋》的剧本给改好了,张孟昭跟厂里面核对过之后,觉得这个本子已经完全成熟,不需要再进行修改。

  “一民,这阵子辛苦你了,厂里面急着拍,要不然用不着这么着急。演员的选角工作已经在进行了,厂里面也派人去庐山开始寻找取景地了。”

  张孟昭看着手里面的剧本松了一口气,这阵子她在燕大看似轻松。

  其实压力也很大,已经吃胖了一圈了,脸也红润了不少。

  “张编,作者嘛,改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谈不上辛苦不辛苦,能改出好本子才是最重要的。这可是我的第一部电影作品,我也希望拍出来让观众喜欢。”

  “放心吧。还有个事情,上次我见有个姑娘来找你,长得还挺漂亮的,她是谁啊?一直想问你,但是没说出口!”

  张孟昭将本子装进挎包里面,笑着问道。

  “未名湖边那个?张编,你不会跟踪我吧!”刘一民开玩笑道。

  “怎么?还有哪个?我哪来的闲心跟踪你,我在未名湖边散步,没想到刚好看到这一幕,想去打个招呼,又怕唐突了你们!”张孟昭说道。

  刘一民一边帮张孟昭收拾东西,一边说道:“那是朱霖,人艺话剧院的演员。”

  上次朱霖来燕大给刘一民

  张孟昭追问道:“演什么的?”

  “演《驴得水》里面的于佳佳!”

  “还是你的本子,你们两个很熟呀,放心,我又不是你们学校的,管不了你们年轻人的事情。说起来也到燕京这么长时间了,还没看过《驴得水》,离开之前得去看一看,票的事儿?”

  张孟昭将目光放到了刘一民身上,暗示意味很浓。

  “那就走呗!没票还不能看了,那就今晚吧!”

  于是,张孟昭又在燕大多住了一天。下午,从李学勤的手里面借了一辆自行车,一块前往人艺。

  《庐山恋》的剧本费现在还没有定下来,厂里面在等张孟昭回去后再做决定。

  不过张孟昭信誓旦旦的向刘一民保证,剧本的标准绝对会让他大吃一惊。

  “我们沪影厂缺钱,但不缺剧本费,好的剧本我们是舍得下本钱的。”

  到了人艺,刘一民找到蓝天野去要票,蓝天野让人送来了两张,笑着说道:“你要是再晚来一会儿,这票还真没有了。你们两个就只能找个板凳,坐到角落里面看了。”

  刘一民道谢了一声,将票递给了张孟昭。

  “好位置,你在人艺还真有面子!”张孟昭调侃道,从口袋里面拿出六毛钱,不由分说得塞给了刘一民。

  两个人的座位在第一层的第四排,不远也不至于太近。刘一民看过了,不过张孟昭作为自己的甲方代表,还是得把她陪好了。

  开心了,说不定这个稿费标准还能多个百十块钱。

  “人艺的剧场进来就感觉不一样,我也在沪市看过话剧,我们也有话剧团,但是没这种感觉。”至于是什么感觉,张孟昭说不明白。

  刘一民知道,一方面是设施确实好,另一方面是带着某种的朝圣心理,人艺在她心里面的形象本身就高大。

  “就是那个姑娘是吧!”

  开场后,张孟昭冲着刘一民看向了朱霖。

  “对,就是她!”

  “底子不错啊,以前是干什么的?”

第139章 刘一民不语,只是一味算稿费

  “以前上过八年的体校,学过舞蹈,插队的时候在文工团工作后,后来到了部队的文工团。经历丰富,刚从国医科学院毕业,毕业之前在医学研究所工作。”刘一民谈起朱霖的经历,如数家珍。

  张孟昭在黑暗中看了一眼刘一民,调侃道:“你记得挺清楚啊。不过这姑娘年龄不大,经历丰富。”

  张孟昭看着舞台上的朱霖,心里面盘算了起来。整场下来,几乎将目光全部放到了朱霖身上。

  等话剧一结束,张孟昭目光灼灼地盯着谢幕的朱霖说道:“一民同志,你看完有什么感觉吗?”

  “什么感觉?”

  张孟昭没有说话,而是想让刘一民将她带进后台,见一见朱霖。刘一民来了,自然是要去见一见这些演员的。

  “老濮,我怎么感觉你今天演的紧张了?”杨力新的声音从后台传了出来。

  濮存惜蹭了一下杨力新的肩膀,毫不客气地回怼道:“我还觉得你演的都是窟窿呢!”

  “嘿,什么时候把虚心的精神给抛了,我站在舞台上,在观众心里面评价就比你好!”杨力新麻利地换下服装,调侃道。

  “好在哪儿?”

  “形象啊!我往台子上就那么一站,观众们评价我就得比你高一截!”

  听着吵闹打趣的两人,蓝天野不由得笑出了声,不过笑完之后,又开始点评起濮存惜,今天表演的确实有点不自然。

  刘一民走到蓝天野旁边,笑着跟众人打起了招呼。

  张孟昭凑到了朱霖旁边,围着观察了起来。搞得朱霖一头雾水,眉毛微微一皱。

  将征询的目光投向刘一民,刘一民只是笑一笑,没有说话。

  等大家都走出来后,张孟昭跑到刘一民旁边说道:“我想让朱霖去沪影厂试一试戏,就演周筠,你看怎么样?我觉得形象和气质都很符合,站在那儿就洋气,像是从美国回来的。”

  “洋气?张编,你见过华侨吗?”

  “我没见过,但是我觉得很符合,只不过不知道能不能演出来,但是有话剧的功底,我觉得演周筠是没问题的。你觉得呢?”

  刘一民当然不觉得有问题,朱霖演周筠,明媚皓齿、清秀活泼的形象自然是极为符合。只是继续说道:“我说了不算,你还得跟人艺商量商量,我支持你!”

  “你是曹老的学生,你说了还不算?你在人艺的地位,相当于古代的嫡长子了吧!”张孟昭想到自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演员,心情瞬间舒畅了起来。

  沪影厂确认开拍之后,开始从全国各地找演员,现在还没找到几个合适的。自己要是回去带了一个,那全厂上下谁不夸咱眼光好。

  出趟差,一箭双雕!不,是一箭三雕,能当演员用,还能当医生用。

  张孟昭找到了蓝天野,提出了自己想要让朱霖试戏的想法,蓝天野眉头紧皱,这是从他的手里面挖人啊。

  不过话剧演员借调到电影厂拍戏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其他演员也都有到电影厂拍戏的经历。

  话剧团的演员比他们电影厂自己培养的演员还好,这也是人艺引以为傲的地方。

  “我跟剧院的其余同志商量一下,目前朱霖不仅仅关系到《驴得水》这部话剧,她还是《王昭君》的B角,万一首演要让她上,这可是献礼剧啊,不能出差错的。”

  蓝天野背着手,拿不定主意。找到于是之和苏民,他们说要请示曹禹,毕竟《王昭君》是曹禹的剧本。

  曹禹本人对朱霖演的王昭君还是很满意,另外中间还夹着刘一民,家宝公的学生。

  蓝天野拿起话剧团的电话,给曹禹打了过去。另一边,曹禹正在书房里面看书,从电话里面听蓝天野讲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曹禹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还是要尊重演员的意见,再说了,两部戏都有AB角,去了也没事嘛!我还等着看一民的电影呢,我看朱霖这姑娘行。另外,不是说试戏吗?也不一定就敲死了。”

  蓝天野挂断电话,对着张孟昭说道:“家宝公同意朱霖同志去试戏,到时候要是真选中了,走个借调合同就行。”

  各单位之间演员借调,要走协议,约定劳务和各种费用的支出方和具体数额。

  张孟昭开心地跟蓝天野握起了手:“感谢人艺的同志们支持,感谢家宝公对沪影厂的支持。演员到位,拍摄周期估计就三个月左右,到时候就可以完璧归赵了。”

  “你还得去跟演员谈一谈!”蓝天野有几分不太情愿。正常情况下,是不用征求演员的意见的,选中后,一纸调令就走了。

  张孟昭不断地点头同意,又怕自己笑的太开心刺激了蓝天野:“小姑娘不会已经走了吧?”

  “一民还在这儿呢,她怎么会走?肯定在楼下等着呢!”

  于是之的调侃让刘一民大囧,脸微微一红,不过办公室的灯光没那么亮,也看不出来。

  张孟昭急忙从楼上往下走,蓝天野跟在刘一民后面说道:“家宝公还是宠你啊!”

  “又没有其他的学生,不宠一民宠谁?出去一个演员,对节目整体影响不大,要相信我们的演员,个顶个的好。”于是之拍了拍苏民的肩膀,示意他说句话。

  苏民“嗯”了一声,连嘴巴都没有张。

  走到楼下,扶着自车的朱霖只听到张孟昭在她的面前叽里呱啦的一阵比划,浑身像是触电一般,脑袋是懵的,心是跳跃的。

  张孟昭追问着朱霖愿不愿意,朱霖求救似的将目光投向刘一民。

  “朱霖,你好好想一想,人艺的领导没意见,你不用急着做答复。”刘一民笑着说道,和煦的样子让朱霖心一下子平复下来。

  张孟昭急了,她很急啊,明天就要回沪影厂了。

  刘一民按了一下张孟昭的肩膀,示意别急。

  回去的路上,三个人并排骑着自行车,朱霖看着刘一民,刘一民看向张孟昭,张孟昭想了半天,才“哦”了一声,骑着自行车朝前面冲去。

  朱霖见张孟昭走远后,才说道:“我刚才没反应过来,拍电影,什么时候轮到我也能当主角了?”

  “沪影厂找你试戏,是看重你的业务了,说明你的业务水平高,你好好考虑一下,愿不愿意去?”

  朱霖想了一会后,盯着刘一民说道:“想去是想去,我还得跟我爸妈商量一下,另外就是三四个月,时间太久了!”

  “三四个月?你还想家啊!”刘一民笑着说道。

  “我不想家,我想”

  朱霖低头不再说话,只是一个劲儿地蹬着自行车,等到家后,才挥手跟刘一民说再见。

  朱霖回到家,推开房门,朱父和朱母两个人都还没有睡觉,自从朱霖到人艺上班之后,两人总是要在家等到朱霖回来才会休息。

  “霖霖回来了?你外婆送来的槽子糕,快来尝一尝!”朱父放下手中的报纸,指着桌子上的槽子糕说道。

  朱霖洗了洗手,笑着拿起一块放进了嘴里,松软的面包里面带着鸡蛋甜香味。槽子糕,就是鸡蛋糕。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朱父笑着问道。

  “人艺有点事儿!”朱霖轻飘飘地说道。

  朱母从窗户旁边走过来,窗帘还在摆动,这扇窗户正对着外面的街道。

  “霖霖长大了,回来晚点就晚点,不过不能回来的太晚,不安全。上班了,交朋友也留个心眼。”

  朱母意有所指,也没有戳破,他们观察有一阵子了,时不时会见到两个人一起回来,但更多的时候就是朱霖一个人。

  朱霖两耳一闭,全当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坐在沙发上伸展了一下身体,让整个关节得到放松:“爸妈,今天沪影厂的编辑找我了,想让我到沪影厂试戏!”

  朱父和朱母对视了一眼,顿时来了兴趣,尤其是朱母直接坐到了朱霖旁边:“霖霖,演什么电影?”

  “《庐山恋》,也没说一定是我,就是让我试戏。”

  朱父却说道:“《庐山恋》?刘一民的小说,可要改编成电影了?真够快的,四月份才发表的!”

首节 上一节 79/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