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难忘的记忆--纪念孙克同志百年诞辰 第15节

点击:

妹妹是在石家庄部队干部子弟学校——“七一小学”上学。每年开学前几天,学校要求学生准时到校报到,放寒暑假的前两天去接学生回北京。原来父亲在华北军区司令部工作,每年接送妹妹都是部队派人去。自从父亲转业到国家体委,部队就不管接送了。父亲工作十分忙,家里又没有大人接送妹妹。母亲为了培养孩子的工作能力,决定叫同是青少年的我去接送妹妹。

母亲对我说:“说你小,因为你还是孩子;说你不小,你已经是15岁的少年了。当妈妈的应该叫你去外地干点事,锻炼一下你的工作能力。”

我不解,问:“妈,您叫我去外地干什么呀?”

母亲回答:“我想叫你去送你妹妹上学,到放假的时候,把妹妹接回来,行吗?”

我十分高兴地接受了母亲下派给我的“任务”:“妈,我行!没问题。”

于是,自1955年寒假起,我开始坐火车接妹妹回北京。在火车上,旅客们看到只有我们两个小孩坐在位子上,很好奇,就问:“你们家的大人呢?”

妹妹说:“大人没跟我们一起来。”

没有大人带领,小孩子居然能独立坐火车外出,旅客们对这件事感到很惊讶,继续询问是怎么回事。

妹妹又说:“学校放假了,哥哥接我回北京的家。”

有一个旅客称赞道:“小孩接小孩,真了不起!”

就这样,我4次接送妹妹都很顺利,父亲、母亲都很高兴。待到妹妹上五年级时,转到了北京上学,就不用我再接送了。

母亲对我们进行的独立教育,不仅从小锻炼了我们的能力,更增强了我们的自我认同感。面对我们出色的表现,母亲从不吝于赞扬,而父母对我们的肯定更是很好地诱导、激励了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

身为人民教师的母亲深谙教育之道,对我们这三个子女的教育更是情理结合,有理有据。她对我们的教育和引导将我们逐渐引上了成功的道路——无论是事业,还是做人。

养育儿女感人情

父亲、母亲为人忠厚善良,时常帮助他人排忧解难。从1945年到1955年的10年间,他们分别帮助三个家庭收养了三个孩子,也就是我孙树权、妹妹孙淑娥,以及弟弟孙树勋。

父亲、母亲对收养的我们这三个孩子比对亲生的儿女还要亲。

下面叙述的父母养育我们的动人实例。

革命战争年代,妹妹孙淑娥首先来到父母身边。

父亲是革命军人、军队干部,工作很忙,养育妹妹的担子就落在了母亲身上。母亲一边当老师,教书育人,一边抚养妹妹成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0年,父亲调入华北军区司令部工作。母亲携妹妹随军来京。妹妹到了入学年龄,父亲把妹妹送到了石家庄军队干部子弟学校学习。1957年,妹妹转到北京上学。在上中学期间,妹妹在国家体委业余体校游泳队训练时,父亲、母亲为了妹妹的身体好,游泳训练好,比赛好,特意给她买了营养食品,增强体力。妹妹特别高兴,更加积极地接受训练,主动参加各项游泳比赛,曾在区、市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1955年初,中央体育学院体育运动队在天津集训,父亲住在天津,在天津办公。这时候,我从河南,弟弟从北京来到父母身边。

当年我从河南农村来,没有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头上、身上都生了虱子。母亲并不反感,坚持天天为我洗澡,还给我买了新衣服,更把父亲在部队穿过的呢子军装改成了我能穿的制服。我穿上母亲改的呢子大衣帅气极了,连当时体育学院在父亲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夸赞:“你好精神,像个小团级干部!”

当时,母亲看着我和弟弟很瘦,向父亲建议,交钱让我们到国家运动队职工食堂用餐,补补身体,把身体养胖,健壮起来。

1955年底,我们家从天津搬到北京天坛东门外的中央体育学院宿舍。母亲发现我经常头晕,叫父亲带我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是贫血。根据医生的建议,父母特意买了上海药厂生产的五洲补血药给我喝。这种药在当时是很贵的,而这一喝就是5年,终于治好了我的贫血症。还有一次,我和弟弟两人上午上学没吃早饭,父亲带病到学校为我们送早点,让我们感动不已。

1960年,国家处在经济困难时期,实行发放粮票定量吃饭。人们都吃不饱饭。当时,弟弟已经11岁,正是能吃能喝、长身体的时候,时常吃不饱。父亲想着在家人吃饭时,让弟弟多吃点,可这样别人就得少吃。于是,父亲当机立断,不怕花钱,领着弟弟去高级饭馆吃饭(当年高级饭馆饭菜都贵,但不要粮票)。吃饭时,父亲对弟弟说:“困难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弟弟很受感动说:“谢谢爸爸!”

时光荏苒,我们三人早已长大成人,后来走上了工作岗位,我们也时刻牢记父母的教导,为国家工作了一辈子。

现在,虽然我们已经退休,享受着国家退休待遇,安度晚年,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父亲母亲的养育之恩。

后记

编完了《难忘的记忆——纪念孙克同志百年诞辰回忆录》一书,我们懂得了父亲孙克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国家的体育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父亲的英雄事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生动感人,教育意义深刻,使人们得到启示,受到启发,与时俱进,干好工作。

母亲高崇德也是个老革命。革命战争年代,在做好教师工作的同时,她还积极宣传革命思想,主动出资送多名青年到革命圣地延安投身革命。她关心后代,教育子女的事迹非常突出,值得认真学习。

后代人要认真学习孙克及夫人高崇德的干好革命,忠诚事业,关心群众,严格育人,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做到身心健康,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为家庭、为亲朋好友、为工作单位、为国家贡献一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