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天坛遐想
初春早晨,我漫步在距家一箭之远的天坛公园,为一本回忆录而追忆自己五十余年的人生历程。
此时公园内许多和我年纪相仿的中年人以及老年人都在晨练,只有那些虬劲的苍松古柏一动不动地守望着雕栏玉砌的巨大圆丘和祈年殿。一阵寒风吹来,吱嘎作响,仿佛是在诉说历史的沧桑。
面对这座封建帝王祭天之所,我感到帝王们对苍天的敬畏。祭天是祈求风调雨顺,帝座永延,来不得半点马虎。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苍天并没有更多地眷顾他们。在灾荒与战火之中,人民揭竿而起,推翻了封建王朝,当家作主。由此看来,真正的“天”不是玉皇大帝,而是自然规律,是人民大众。
五百多年的园林古树,五百多年的辉煌建筑,年逾耳顺之年的晨练人群,似乎是一幅和“老”有关的画卷,吾亦置身其间,顿觉自己已不再年轻。再过几日即将迎来54岁生日,我已步入“知天命”之年。
数月之前,应北京回忆久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之约,我在其支持下撰写一本回忆录。且不说这本书的价值几何,仅该公司的热情采访和精心策划已令我感动,我只好将自己跳跃式的人生和感悟拿出来晒一晒,为自己留下一些美好记忆,给亲朋好友提供一点茶余饭后的谈资,不亦乐乎!
说起跳跃式人生,我的人生应该有两个“三级跳”。其一,我是从深山里跳到县城里,又跳到京城里,再跳到全国各地;其二,我是从教师岗位跳到政府机关,再跳到商海,然后是做特型演员——饰演伟大领袖毛主席。古人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人类就是在漫步与跳跃中前进的,前进的快慢只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作为我,一个“不安分”的人,其实追究起来责任不在于我,而在我的父母、我的老师,还有亲朋好友,更在于我们这个不甘沉沦的年代。
如果没有父母的革命基因,没有老师给予的知识,没有亲朋好友的鼓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环境,我是不可能一步一跃,渐入佳境,到达人生高处的。在此,我要真诚感谢他们,感谢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感谢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的领袖们!领袖们不朽的功绩、高尚的道德情操、光辉的形象早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思想、优秀品质深深地吸引我,感染我。所以,我立志塑造伟人形象,再现伟人之精神风貌,讴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不朽功绩。
面对古老的天坛,来去的人群,我看到: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追求无止境,任何安步当车,固步自封,皆于己无益,于事无补;只有开拓创新,勇于进取,方能达到人生与事业的辉煌。
日出,不是时间,而是活力;夕阳,不是晚景,而是壮美;生命,不是躯壳,而是奋进。只要有一颗不朽的心,80岁也正当年轻!伟大的艺术家因为激情创意,让泥土和石头价值连城。
而今,我们渐渐远离那个“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时代。作为一个饰演毛泽东主席的特型演员,我依然在坚定不移地传承着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红色文化,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定不移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这项崇高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
让天坛回音壁见证我的声音吧!
商清瑞
2011年3月20日
于北京天坛南门寓所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弥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毛泽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前言
漫天皆白
1957年3月20日,我出生在密云这片山清水秀的革命老区。
这里有我的故乡——
宁谧安逸的小山村,生活着一群单纯善良的农村百姓。连绵起伏的深山遮蔽住太阳,却挡不住人们亲近、关爱的情思。
这里有我的家庭——
身为老革命、老党员的父亲,一心为百姓做实事,悉心教导儿女成长成才。他呕心沥血,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英年早逝。但他教会我要无愧于心,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立志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勤劳、辛苦的母亲,无私地将自己一生的精力放在我们的家庭中。她毫无怨言地照顾卧病多年的父亲,不辞辛劳地供养、培育一双年纪尚幼的子女。小脚的母亲坚定地走出一条宽阔的人生路。她用农民的质朴教诲了我善良和真诚。
长我4岁的姐姐,为了家庭,为了年幼的我,放弃了学习的机会。她辍学在家,劳动田间,她孝顺母亲,支持我的学业。姐姐用她无声的付出,为我撑起了背后的天。
家乡的山水清澈通透,家乡的人性质朴纯粹,宛若大雪洗礼过的无暇天地。
我在这片土地上,学习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从大山里考到县城的密云师范,我带出的不仅是山区人民的希望,更是那份清澈质朴的人性。
头上高山
16岁的我走出深山,就读于密云师范学校。父母的教诲,家乡人的期盼,老师的谆谆教诲,“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深深印刻在我的头脑中。
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世上没有最完美的结局,只有不断地追求更高的期盼和成就。我适应远离家乡的住宿生活,隐藏下思念亲人的情思。图书馆里有我求知的身影,课堂上有我专注听讲的眼神,我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懈努力着。
白马关中学记录了我从教历程中最初的印记。教学设施简陋,我们亲自动手制作。翻山越岭进行家访,坎坷的道路挡不住我这位青年教师的满腔热情。
进入县重点学校司营子中学任教,我虚心请教,不辍学习,提升自身水平。深受各方信任,担任班主任,我承担着的是一群年少学生的未来,自此更是严谨以待,力争做到最好。
番字牌中学初任语文组教研组长,石湖根中学初任团支部书记,西田各庄中学担任高中语文教师,一个个“第一次”是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是学生家长对我的认可,更是我自己辛苦努力的收获。
头上高山,永攀巅峰。无垠苍穹,那是一位人民教师宽广的胸怀和梦想。
此行何去
前途漫漫,何处是归途?
北京教育学院进修学习,世界别有一番精彩。
而立之年,壮志雄心,决心开辟新的未来。
放弃人民教师的高尚工作,我深受父亲的影响,立志进入政府部门,为普通百姓谋求福祉。一年辛苦支教换来更开阔的事业。法制办公室勤学苦练,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