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水滴--温家琦回忆录 第33节

点击:

1996年,从俄罗斯回国后,我于1997年参加了以唱俄文歌为主的“快乐的风”合唱团。我们团多次到俄使馆演唱、联欢,参加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组织的春晚活动,还到过国家大剧院演出。2007年,我团参加了“伏尔加合唱之旅”的活动,为期10天,乘船沿伏尔加河航行,一路欢笑一路歌,与当地俄罗斯合唱团两次同台表演。当我们用俄文演唱当时正流行的歌曲“瓦良吉”时,俄国团员迎合着唱起来,而且边唱边舞,使我们的会演、联欢达到了高潮。这次活动增进了中俄友谊,也使我们的身心沐浴了阳光。

目前,合唱团每周一次活动,由俄国老师Катя(译为“卡佳”)作指挥和艺术指导,我有时周日去景山唱歌,自己还录了几盘歌带以自慰。

在我走过的无数个春秋里,处处飘洒着歌的旋律。除了亲情和友谊,愿歌声成为我永恒的伴侣。

我们的一双儿女

1988年,女儿孙蕾、儿子孙军在紫竹院公园

我们的儿女都生不逢时。女儿降生时,我丈夫被诬陷降职、降级,开除党籍;儿子出生赶上“文化大革命”。但是我们一家熬过了苦难的岁月,迎来了祖国的春天。

在那艰难的岁月里,女儿小小年纪却能与父母同担艰险。1991年,在女儿29岁生日时,我特地写了一首打油诗来记述那段难忘的岁月。

记起你与父母共担艰辛的少年时代,

父亲蒙受不白之冤,女儿穿着破旧的衣衫。

受蔑视决不低头,被欺辱决不退让,

女儿才九岁呀,小小年纪,

家里哪件事不挂记在心上?!

记起你顽强拼搏的青春年华,

自己决断不去护校,毅然考取哈军工船舶学院,

接着又迈上了哈工大研究生的阶梯。

然后是一个又一个奇迹:

论文被国际雷达年会选中,

为自己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意大利专家邀你出国共事;

半年业余攻读日语,

竟能在强手如林中,

争取到日本东京软件公司的聘用。

真不知我们的小女儿,

到底有多少潜在能量,

在你那有待开发的头脑里。

总之,你为自己开拓了广褒的园地,

也为父母带来无限慰藉。

希望你珍惜成果并坚持下去。

祝愿你生日快乐,生活充满幸福欢乐!

                                              1991年12月16日于莫斯科

女儿孙蕾1962年12月生,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84届毕业生、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现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际部主任兼培训部副主任、北京迪腾有限公司总经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国际认证中国区负责人。曾在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香港等地任程序分析师、系统工程师、总经理等职。

儿子孙军1967年10月生,1991年至1998年赴俄留学,在莫斯科著名的斯特罗干工艺美院学习,硕士研究生毕业。回国后,在外企从事装潢设计和室内装修设计工作,现为创意设计师、设计部总监。业余从事多部图书和系列丛书的封面设计,作品颇丰并获奖。

1985年,女儿孙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研究生

1991年,女儿孙蕾30岁时工作照

2006年春节,在家中合影(右起:儿子孙军、女儿孙蕾、温家琦、外孙陈晰然、陈潇然、丈夫孙维韬、儿媳玛莉娜、儿媳侄女尤莉娅)

 

我们的儿女对父母一片孝心,处处体贴,关怀备至。每逢生日常献诗,以表深情,我们也常常以诗词相和。辑录如下:

给父亲

六十年风风雨雨,

六十年艰难曲折,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

站起来一个坚强、豁达、大写的人

——我们敬爱的父亲。

在您六十岁生日之际,

仅以这首小诗献给您,

它是您生活与追求的写照。

也愿这小小的贺卡,

带去我们深深的祝愿:

愿您健康长寿,

永远与我们相伴。 

                                                                           女儿:红 

                                                                           儿子:军

我们的一双儿女

                                                                  1991年4月于北京

2007年,温家琦和女儿孙蕾(右)合照

2007年夏,军儿祝贺家琦生日

 

寄语

流过的是水

凋落的是花

永恒的

是无私的母爱

消逝的是时光

隔断的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