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曲阳
1929年12月,我出生在河北省曲阳县杨家庄村。我的家乡曲阳虽然不是名都大邑,但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曲阳县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太行山东麓,处在蓬勃发展的京津唐大北京经济圈的保定市境内,全县4个镇、14个乡,总面积1084.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五十多万。曲阳是蔺相如的故乡,是中国雕刻之乡,也是定瓷的唯一产地。
曲阳城因地处北岳恒山(今大茂山)弯曲之阳而得名,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几十万年前,位于曲阳北部的灵山溶洞一带就有华夏猿人繁衍生息;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沙河东岸已经有氏族部落出现;商周时期,县城西北部孟良河畔已有村落聚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中国为36郡,始置曲阳,属巨鹿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元朝曾将曲阳提升为恒州,下辖6个县,故曲阳也有恒州之称。
因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曲阳的文物古迹数量繁多。据统计,县内有古遗址4处,古城址2处,古墓11处,古建筑6处,古碑刻、造像、经幢等共计28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2处,省级保护单位5处,堪称文物大县。其中,北岳庙是声名远播的古迹。
北岳庙,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庙,为历代帝王祭祀北岳山神的场所。它坐落在河北曲阳城内西侧,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公元500年—512年)。其后,唐、宋、元、明、清各代都进行过维修与扩建。庙内建筑精巧,雕梁画栋,气势雄伟,蔚为壮观,并建有碑廊、石刻馆、博物馆等。现存“德宁之殿”为庙内主体建筑。“德宁之殿”内,东西两壁有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绘的巨幅壁画“天宫图”。画中“飞天神”是全幅壁画之精华,它相貌狰狞,肌肉粗健,横桅倒戈,腾空飞奔,气势逼人。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曲阳鬼”。长期以来,曲阳民间就流传着“曲阳鬼、赵州水”的传说。由于曲阳的“曲阳鬼”和当年赵州(赵县)柏林寺大殿壁画上的“水”均为唐代吴道子所绘,故有此传说。1982年北岳庙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曲阳县北岳庙玉皇亭(资料图)
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孕育出了许多历史名人。名垂青史的蔺相如、杜弼、王安中等多位宰相,李左车、李进、邸氏四兄弟等三十多位将军,黄石公、杜台卿、杨琼等几十名哲学家、史学家、军事家、战略家和雕刻艺术家都是曲阳人。千百年来,蔺相如为国为民、忍辱负重;“曲阳鬼”牺牲自己、救人危难;王安中为政清廉、惩治腐败;杨琼建设国家、敬业拼搏的高风亮节和优秀品德都被燕赵儿女继承和发扬,因此也铸就了曲阳人的精神和灵魂。
抗日战争期间,曲阳县隶属晋察冀边区第三军分区,是抗日模范县。全国民兵战斗英雄李殿兵、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葛振林都是曲阳人。据说,1949年4月24日,毛主席及中央其他领导人进京路过曲阳时,车队到达北岳庙前停车休息。毛主席还曾步入北岳庙,参观庙内的古建筑群。
作为河北省历史最悠久的县之一,曲阳素有中国“雕刻之乡”的美誉。曲阳雕刻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元。得天独厚的大理石资源、根深叶茂的雕刻文化、两千年传承不衰的雕刻技艺、数以万计的从业人员队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规模发展,使得以石雕为龙头的当代曲阳雕刻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曲阳艺人将自己的心智毫无保留地倾注在灵光四溢的雕刀之上,璞赋生命,雕刻精神。1986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视察曲阳县,题词“雕刻之乡”。1993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田纪云视察曲阳县时题名“东方石雕城”。1995年,国务院正式命名曲阳县为“中国雕刻之乡”。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长在曲阳这样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县城里,我也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她的影响和感染,传承了她的优秀精神。我是吃着曲阳的粮,喝着曲阳的水长大的。虽然我参加革命离开曲阳已六十多年,但我时时刻刻都在思念曲阳,我思念故乡,我热爱曲阳。
我的小学
我出生前,父亲宿中孚在曲阳县一家店铺里当账房先生。1929年我出生后,父亲十分高兴,为我取名宿小木,我们一家三口生活其乐融融。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皆有之心愿,早在我呀呀学语之时,父亲就扳着手指教我数数。到了三四岁时,父亲就在陪伴玩耍中教我乘法口诀和斤称留法歌,想让我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没想到,我只听了几遍就可以准确地记忆和背诵,父母真是看在眼里甜在心里。我五岁时,父亲希望我能早日上学读书,接受系统教育,于是找到村小学的李世华老师表明心意。李老师听说我聪明好学便欣然同意,尽管我当时年幼,还不到入学念书的年龄。
由于我比同学们年龄小,个头太矮,学校的桌椅用着不合适,家里还特地给我配置了一套小桌凳,摆放在教室第一排。老师讲课时,我听得很认真,从不捣乱。放学回到家,父母问我在学校里上了什么课,学了什么知识,我都能清楚回答,学习的新知识也能一一复述,父母见状,喜不自胜。可是,这些情况老师并不知情,他认为我年龄太小,对我的要求也比别的同学低:只要不说话,不搞小动作,不影响课堂秩序就行了,至于学习嘛,能学会多少算多少。在课堂上,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常在重点、难点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我经常踊跃举手回答提问,可是老师总把注意力放在教室后排的学生身上,而忽略挨着讲台边坐的学生,更没把我当回事。直到有一天,同学的提醒才终于让老师注意到了我。
“老师,宿小木举手了。”一个同学说。
老师扭头一看,只见我果然正端坐在书桌旁,举着手要回答问题。
“小木,你来回答吧。”老师说。
我站起身来回答了问题。“回答正确!”老师高兴地说。
从此,李世华老师对我刮目相看。我在学校里年龄最小、个头最小,可是学习却是最好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我。父母看到我的进步更是笑逐颜开,心里充满了希望。
可就在这个时候,日军的炮火击碎了父母的希望,更打破了曲阳人民平静安定的生活。
1937年7月7日深夜,在北平南大门卢沟桥,日本侵略军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日军的炮声,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正式开始,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重大历史转折。
亲历的社会状况
国民党把曲阳送给日军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1937年7月30日,北平、天津陷落,国民党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长官刘峙逃跑得真快,可谓是飞机也追不上的“飞毛腿”将军。而国民党曲阳县长王佩金比刘峙跑得还快,9月21日日军第一次轰炸曲阳城,他就和保安团弃城而逃了。10月2日,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就侵占了曲阳城。
七七事变的炮声震惊了华北,震惊了全中国,也震惊了杨家庄的村民。杨家庄村位于曲阳县城西部,北宋乾德年间建立,已有千年历史。自古至今,村民们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