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愿把春留住--邢思玮回忆录 第33节

点击:

邢阿姨仅仅是千百万普通观众中的一员,但又是由于她的特殊最后走进了我们的团队。虽然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每月的退休工资仅有800余元,还要看病吃药,但从2006年4月开始,邢阿姨每个月都给郭富兰邮去100元生活费。

因为对孩子们的思念和牵挂,阿姨多次向我们表示要去西海固支教的心愿。但由于阿姨腿脚不便,而且身体不好,还要在9月再次进行心脏手术,我们实在不忍心让阿姨受苦。2006年8月,当我们的队员带着阿姨的遗憾和祝福,再次前往西海固时,阿姨特地为孩子们和郭富兰准备了一大包的衣物及学习、生活等用品。当我们替孩子们接过那些沉甸甸的“礼物”时,除了无限的感激,更有深深的敬意和感动!

队员们开始启程,阿姨的心也跟着到了西海固。她经常是一个一个的长途电话,送去对孩子们的关爱和鼓励。同年11月3日,阿姨参加了我们实践团“2006年赴宁夏西海固爱心支教成果分享会”。在会上,阿姨作为一名爱心观众用自已切实的体会和爱,再次呼吁关注西海固,关注贫困的孩子。

通过参加我们爱心支教团的一系列活动,阿姨对西海固的孩子们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关注,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帮助西海固的贫困学生。2006年11月,阿姨前去看望昔日的救火英雄王世芬,王阿姨了解情况后,也开始资助西海固的贫困中学生。在阿姨的爱心感召下,她的儿媳妇所在的公司也捐献了精美杯子和现金。东城区速递公司(望京投递部)的职员们也开始关注孩子们并纷纷伸出热心之手。就连阿姨住院时认识的病友也资助了两名西海固贫困学生。

我们感动于这样的一位老人,尽管自己并不富裕,但依然倾尽全力把爱洒向那片贫瘠的土地。作为我们“爱心天使支教团”的一位长辈,一位朋友,一名特殊的队员,她的无私、她的博爱,也深深感染着我们,让我们有更多的勇气和力量,为西海固的孩子们竭尽全力。

我们原本素昧平生,但因为同样的一份爱我们走到了一起。现在又因为同样的原因,我们推荐阿姨参加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活动,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去号召和感染更多的人,来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并且用爱去回馈社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赴宁夏西海固“爱心天使支教团”全体成员

                                                                                                              2007年1月25日

我曾经说:“要想去帮助别人,不仅需要我们的爱心,更需要我们拥有一种力量去付诸爱。”这种力量是精神和物质的总和。对于社会弱势群体来说,对于贫困交加的人来说,对于因为贫困辍学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急切期盼的东西是社会的理解和援助。为了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为了能够奉献出更多力量,我在积极寻求各种办法。

夕阳不残缺,晚霞无限美

我始终没有放弃对希望的追求,我始终没有停止献爱心的脚步,为了获得帮助别人的力量,我不顾自己体弱多病的健康状态,不顾亲友的善意劝说,在2007年6月,年届花甲之时,创办起一家以床上用品(均是由残疾人手工制作出挑补绣花精美的床上工艺品)、丝网花、竹编等民间工艺品为主导的公司——北京春留住贸易有限公司。

 

“春留住”公司做的丝网花郁金香

“春留住”,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是我为公司取的名号。我想我得到过那么多无私的爱、那么多人的帮助,我曾经受助于别人,我就不能无所作为。我曾对张越说:“只有经历了严冬的人,才更加体会到春天的温暖。”我自己命名的公司名寓意为“愿把春留住”,我希望春天永驻,我希望世界充满阳光。如果没有经历磨难,如果没有经历艰难,不会体会到得到的幸福。什么叫幸福?给予和得到一样,都是幸福。

不管春天什么时候到来,也不管春天距离我还有多么遥远,我都愿意竭尽所能去迎接春天,拥抱春天,留住春天。

我创办公司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用合法收入,用挣来的钱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以说,我这个公司将成为奉献爱心的一个载体。我们有对社会奉献的能力和力量,所以我要在有生之年燃烧创业的激情,把事业做大做强。用成功的喜悦、奉献的喜悦来补偿我生命中曾经失去的东西,来实现我生命的价值。除了回报社会,回报好心人的感恩之情外,我已经别无所求,别无所想了。

 

“春留住”公司做的挑补绣花桌布

关于西海固,我后来写了《夙愿与期待》、《西海固,我永远的牵挂》两篇文章。

夙愿与期待

我是一位走过人生61个春秋的人了,回味人生,甘苦共享,彻悟 人生,感慨万端!

人活着不能没有理想,尤其是不能没有符合社会需要的理想,但人活着一定要有意义和价值,特别是要有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和谐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事的理想,这是我的人生夙愿!我是一个肢残多病的人,与身体健康的人相比,这是我的缺憾,但支撑我精神屋顶的是我自强不息的信念,是由我内心感恩意识支配下产生的回报社会的行动,是为了广施博爱而焕发出的创业精神。

这些年来,为了回报社会,更为了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我在扶贫济困方面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真心实意的为社会奉献爱心。对此,北京的很多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这无疑是对我的鞭策和激励,希望我活得更好,做得更好。我想,我不会让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失望的,一定要巩固和发展成绩,为社会和谐做出更多的奉献。

正是基于这种质朴的情感,今年6月,我创办了北京春留住贸易有限公司,现已安排了几名残疾人就业,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另外,我还想创办一家慈善爱心超市,办起来以后,可以安排更多的残疾人就业。等创办的实业有了收入后,我计划为宁夏西海固地区捐建两所希望小学,并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受教育,也能让他们和别的家庭的孩子一样,心情愉快的成长。另外,还想成立一个爱心基金会,争取把我的爱心事业做得更好,把我身上的光和热发挥到最大限度。这是我始终如一的夙愿和永恒不变的人生追求。

尽管创业路上充满了艰辛,但我感到每一天都活得非常充实。我是在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中寻找愉悦并完善自我,这是我无悔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