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跋涉者--孙维韬回忆录 第60节

点击:

王琏

朝鲜人民军航空局局长、空军司令员。

1950年中国成立志愿军,中方和朝方召开了第一次联席会议,空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秉璋将军参加。1953年,我有幸参加了第二次联席会议,朝鲜的代表是朝鲜人民军空军司令员王琏,中方代表是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刘震将军。这次会议对外称两方参加,实际上是三方——苏联也秘密参加了会议。

就是在这次的联席会上我认识了王琏将军。他中文讲得很好,曾经在中国部队待过一段时间,后来还在第七航校学习过,也会驾驶飞机。

在多次出访期间,我接触到的苏联将帅还有:巴格拉米扬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梅烈茨柯夫元帅、鲁登科元帅、费林中将、拉弗洛夫少将、维斯尼亚柯夫少将、罗鲍夫少将、乌斯奇诺夫少将等等。现在回忆起来,和他们交往的故事真是有趣而有益,我的人生也因此而丰富多彩。

后记

2011年,我的人生已经走过了整整80个年头,我自己也从一个血气方刚的热血青年变成了一个两鬓染霜的迟暮老人。在这个年纪,我常常回忆起自己的过往人生,几多喟叹,几多感恩,于是,便有了眼前的这本回忆录。

回首往昔,我的一生真可谓是坎坷起伏,曲折回环。庆幸的是,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我始终都没有停下自己跋涉的脚步,尽管,这跋涉异常艰辛。贫苦的童年生活迫使我勤奋学习、自立自强;严苛的军旅生涯敦促我勇敢坚定、无私无畏;遭遇的挫折教会了我隐忍自律、严谨克己;和高层领导的交往让我学会了奋勇报国、一心奉献……如今看来,这种种顺境和逆境的经历都在我的心里慢慢沉淀下来,沉淀成一杯浓香的清酒,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醇香绵长。

我工作近40年,不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还经常加班加点,争取为国家多做贡献,因此,我获得了领导“孙维韬就像一把火,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燃烧”的赞誉;离休后,我远赴莫斯科担任总代表,达6年之久,我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获得民政部的表扬;回国后,我热心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积极发挥余热,向全国各地累积捐书超过万册。至于职务大小、待遇高低、薪金多少,我从来都视之为过眼烟云。每每想到我能为国家尽些绵薄之力,我的心里都觉得非常欣慰。

转眼间,我和老伴也携手走过了半个世纪。我们相识相恋,建立家庭,养儿育女,共度时艰。我们已经从磕磕绊绊的小夫妻,成为了相濡以沫的贴心老伴,生活中的风风雨雨都已经过去,留下的都是我们对共同生活的美好回忆。

这本回忆录中所展现的,都是我过往人生中比较有趣的小故事,我希望能把它们写出来和读者一起分享,分享我的快乐和烦恼,也分享晚年的我对生活的感恩。作为一名老兵、一名老党员,我深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的宗旨,并努力为实现这个宗旨不懈奋斗。但我能为国家做的太少太少,而我获得的却太多太多,正因为如此,我才要感恩,才要抓紧余下的时间再为国家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我自己写的一首诗表达出了我的愿望:

此生喜品书味香,

暮年舞墨弄文章。

友好识者翘拇指,

侪辈有人视为狂。

环视人寰广袤阔,

醉饮壶中日月长。

甘作鲲鹏展双翅,

不慕鱼虾恋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