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制造好后,如期发往美国却不容易。按合约1989年5月底要装船发往美国,否则就会违反合同,需要赔款。但5月底正好赶上北京动乱,雇不到车,集装箱拉不出去。我也不清楚在法律上这算不算不可抗力,是否要追究责任。
刚好有一天局势比较平静,好像是5月30日,我们立即到六里桥拖车厂把拖车叫出来,装上集装箱运往新港。因为是第一次,我还派人跟着,让他到港口拍个照片,亲自把货送到船上。刚从苏联回国的时候,实验室用的一台3000美元的美国仪器,我们觉得先进得不得了。当时就想我们什么时候能把1500美元的设备卖到美国就好了。没想到1989年我们就做到了,而且是把亲手做的机器以二十多万美元的价格卖到美国,当时觉得特别自豪。
装上集装箱后,我让货运在上面写上“发往美国旧金山北京长城钛金公司”。对方说:“不行,集装箱不让写字。”我说:“你们笨死了,贴上纸可以嘛,到时候再拿下来嘛,贴!”结果就贴上了,上面写着“发往美国旧金山北京长城钛金公司”。
然后公司把去天安门的员工都叫了回来,所有员工在集装箱前照了张相作为留念。我还单独照了一张,两手掐腰,仰着头,很神气的样子。
机器到达美国,得派人员去安装、调试,于是公司派了一个技术人员、两个工人一共三人去美国。因为当时的社会事件,到美国大使馆办签证挺不好办。大使馆问:“你们干嘛去?”我们理直气壮:“我们卖给你们机器,不去装怎么办,你发不发签证吧?你们美国不让我去,我不能给你们的公司装机器。”那时候中国人去美国都拿不到签证,但是长城钛金的工人居然大摇大摆地拿到了签证。
打入国际市场一发难收
1989年,北京长城钛金公司钛金镀膜机首度出口美国,王殿儒在集装箱前留影
1989年,左起:葛莫辉、边振伦、唐仲英(美籍华人)、王殿儒、唐仲英的同事
到洛杉矶下飞机,飞机上没有几个往美国去的中国人。正好有人要上飞机回北京,是我们中国政府的一些外贸官员。他们问这三个人:“这个时候你们来美国干什么?”他们答:“来培训。”对方很奇怪:“你们学个什么劲儿?”我们的人说:“不是,我们出口设备到这儿,我们来教美国人。”这段话后来就登在了报纸上,我们牛气了!
1989年是国庆40周年,那年年底举办成果展览会,这是国家级的成果展览会,长城钛金在北京展览馆也有一个展台。江泽民、李鹏走到我们的展台旁,当时北京试验区主任胡昭广给他们讲了长城钛金出口美国的事。这两位领导人就说:“很好!很好!”这条新闻后来登上各版报纸的头版头条,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给公司做了一个不花钱的广告。 在这之前,大概是1989年1月,《人民日报•海外版》也在很显耀的位置登载了北京长城钛金公司的相关报道,引起了我国驻芝加哥总领事的注意。总领事当时有任务,如果中国有好的项目要多加宣传,争取把海外华人吸引到中国来投资。
芝加哥当时一个全美200强企业的总裁唐仲英,在美国成就了很大的事业。总领事把这份报纸给他看,给他介绍我们这个项目。唐先生接下了报纸,答应先调研分析。这时上海一位葛女士刚好到唐先生的美国公司,希望在美国有事情做。唐先生就派她来调查钛金是个什么项目,有没有用,能不能赚钱。葛女士经过一番调研,收集了一些资料,觉得项目不错。
当时芝加哥有两家钛金方面的企业,一家是日本人办的公司,还有一家是美国人开的企业,他们的效益都不错。唐先生就把这个项目放在他们公司的管理部门去商量,大家都说好,可以上。他们也不了解我这儿到底怎么样,所以就委托总领事跟我们公司联系。总领事说:“是不是贵公司的领导到芝加哥来一下?芝加哥有一位华人希望能投资做你们这件事情。”我们一听欣然应允,那时候我儿子、儿媳已经在美国,我刚好可顺便看看孩子。
我飞去芝加哥见唐先生,唐先生非常客气,因为中国的科学家来了,有发明、有成果,把我当作个人物,以礼相待,还把总领事请来,一起吃饭。后来一详谈,我的第一台设备卖到了旧金山,买家要求独家经营。唐先生做事一向规规矩矩,发展得也不错,不想惹麻烦,因此最后没合作成功。但他说:“我很尊敬王教授,有机会咱们往来,或者你有什么事情,咱们可以互相帮助。你孩子在美国,我可以帮忙。”我赶紧向他表示感谢,后来唐先生果然信守诺言,时常关心我的孩子们。有次孙女无法回国,还是找唐先生帮助办的签证。
后来在我又一次去芝加哥见到唐先生时,他很高兴地告诉我:“王教授,机会来了。你把机器卖给了旧金山的沃克曼,他为了发展项目,现在到我这儿借钱。我让他别干了,把设备转让给我,我给他一定的补偿。”就这样,沃克曼把项目转让给唐先生,唐先生把这台设备从旧金山运到芝加哥,并且在他的集团里成立一个公司,叫“芝加哥国家涂层中心”,由葛女士任总经理。
唐先生在美国成就这么大的事业,虽然当时并没有回国投资,但心里还是记挂着中国。他跟我讲:“王教授,我每年也赞助不少学生到这里读书,他们学完以后都不回去。你说怎么办?”这一句话就把他的心里话说出来了,他希望受他资助的人能够学成回国。评价一个人不需要看他说过多少话,只听这一句就足以看清他的为人。
他认为美国的科技人员有的是,而中国刚刚发展,非常需要科技方面的人才,如果这些接受赞助的学生都能学成回国,肯定能发挥更大作用。我尊敬唐先生,不是因为他有钱、他是个大人物,而是他能有这份心,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我觉得这是人格问题。
和唐先生合作办这个公司也不是那么容易。因为用的是中国机器,验机的评价很高,但在美国人看来,中国的产品就是落后和质量差的代名词,这也是中国企业在国际上面临的最大问题。
公司总经理葛女士遇到的问题便是美国人对产品认可度不高,因此产品卖不上价。她找到一个以前已经做过这方面工作的美国人来协助打开市场。这美国人仪表堂堂,挺有绅士风度,他让葛女士先拿两个钻头看看。葛女士亲自到北京取了一个钻头,这个钻头经过检验认可了,他还不放心,又让葛女士再重复做一次,葛女士把钻头寄过来,我们做好后再给她寄过去。这个美国人这才认可了产品,同意帮忙做市场,最终帮公司打开了经营的局面,并且在芝加哥钛金行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有美国人的公司,有日本人的公司,也有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公司。
那个时候,中国被认为是落后的国家,被人瞧不起,能在芝加哥形成这个局面,实属不易。
打入国际市场一发难收
台湾市场——为祖国和平统一出力
也是在1989年,长城钛金的第二、三、四台设备出口台湾,那时候,中国大陆地区发往台湾的设备没有几台。第一次听到台湾人说话感觉很新鲜,人家夸我们的设备NO.1,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台湾一位朋友,原来好像是从事服装行业的,看上了这台设备,想一起做。那时候没法直接做台湾的生意,他就在香港找个公司,我的设备先卖到香港,再从香港卖到台湾。从1989年开始,我连续卖了十多台机器到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