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管理的主题转变为组织结构和经营战略。当时,一个企业“遇到麻烦的时候……,总是要求制定新的战略,或许还要求进行机构改组。”(美,托马斯•彼得斯、小罗伯特•沃特曼著,管维立译:《寻求优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美国最负盛名的大型管理咨询公司之一麦金瑟公司,为适应企业的以上要求,1977年专门在公司内部组织了两个工作组,其总目标是研究管理的有效性问题,具体目标则是研究经营战略、组织结构和管理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可见,20世纪70年代管理研究的重点是在管理文化的第二层次,即组织方面,并触及了第三层次的战略问题。但是,对组织的研究再不是20年代至30年代的内容,当时“最新和最时髦的品种”已经是“矩阵组织”了(同上)。
三、管理文化的结构及其演变
严密的管理系统、管理组织和精细的战略,并没有给美国的企业普遍带来很明显的效果,因为“一张组织机构不等于一个公司,一种新的经营战略未见得就能解决公司面临的难题”(同上)。影响组织效率的变量是多方面的,除了“战略”、“结构”、“制度”等“硬”的因素外,更有“人员”、“技能”、“作风”、“价值观念”等“软”的因素。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经营中的广泛应用,企业的成功愈来愈依赖于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于是,西方一些别有见地的管理学者开始沿着另一条思路前进,把目光投射到更重要的方面和更崭新的领域,大声疾呼实现面向人、重视人和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研究能够重塑和团结员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信念、礼仪习惯等,提出了一个响亮的概念——公司文化,开始了意识、心理因素的新一次重要变革。
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1.从文化学的角度考察管理,最终导致完全不同的管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大致看来,现代管理文化从本世纪初至60年代,经历了第一周期的发展。其中,20年代之前,演变集中在物质层面;20年代至30年代,演变集中在组织层面;30年代至60年代则集中在意识、心理领域。从60年代开始,现代管理文化揭开了第二周期的发展历史,如今已经进入第三和第四层次。以往众多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新的理论结构中难免升沉隆替:有的从过去的无足轻重而凸显其地位;有的却风流云散,从地位显赫而变为过渡式或非代表性人物。这是对客观历史的复原。我们并不奢望一劳永逸地完成管理思想史的总结和分期,但要有勇气提出新的科学结论,为人类认识管理,运用管理去改造客观世界,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武器。
2.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加快,管理文化的演进周期愈来愈短。逐渐来临的新技术革命,主要依靠的是知识、信息、脑力,它将引起生产规模,组织结构、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化、小型化、分散化、个体化。可以想见,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中的现代管理,不仅从管理手段上,同时,从组织形式上,从职工的精冲、心理上,必须进行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因此,管理文化的发展将加快,层次递进的时间界线将不甚分明,甚至会出现各层次演变齐头并进的现象。但是,这并不是对管理文化的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的否认,相反,更加说明管理文化结构的严谨性和发展变化的趋势。
3.作为管理后进的国家,我们有可能超越历史的某些阶段,在短期内完成对管理文化的认识,从而和先进工业国一样,站在管理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有可能在某些企业引进国外管理的新潮流,运用国外管理科学的新成果。但是,历史的跳跃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没有扎扎实实地走完应有的阶段!也就是说,出现了“夹生饭”。物质技术方面的落后,基础工作的混乱,组织机构的老化、低效,思想观念的陈旧,是我国企业管理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超越理性必须首先遵循理性。我们应该在积极,审慎借鉴国外管理新理论的同时,分析我国管理文化的发展阶段和状况,针对企业的现实问题做好自己的工作。
后记
当你某一天在生命的旅程中驻足小憩,眺望这个世界时,你会发现,世界每天都在改变,我们就在这些变化中出生、成长、成熟、老去。而在这些变化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心里面的东西,比如受挫时的自强不息,比如对过去青春的留恋,比如我的爱情、友情、舐犊之情。只有回望过去,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今天的自己。
这本小书代表着我对过去的梳理,对人生种种经历的温习,我也在这次梳理和温故中重新发现了自己。人生不能总是盲目地匆匆赶路,有时候稍作短暂停留,则会收获不一样的风景。我安于现在美满闲适的晚年生活,却也乐意与大家分享我的过往。透过过往的那些人或事,儿女们会更加懂得他们的父亲,朋友们也将会更加了解他们昔日并肩奋斗的“战友”。我满怀希望,让这本小书,成为一座你我之间亲密沟通的桥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怀庆,元有怀庆路,治河内(今河南沁阳)。明清为怀庆府。怀庆,是一个历史名称,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域,它的地理范围大致就是现在河南省焦作市的行政区域。
[②]祖乙,又称且乙(“且”是“祖”的本字,实为同一字),姓子名滕(一作胜),中国商朝第十四代国王,《史记·殷本纪》称他为河亶甲之子,但甲骨文记载他是仲丁之子。他在位时商朝再度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