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耕耘医学五十年--夏同礼回忆录 第15节

点击:

第二次出国就大不一样了,BP机已经取消了,都用手机。而且每人一台电脑,打字机也取消了。当时感觉美国进步很快,同时也感受到了我们的差距。当时,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里只有一台计算机,而且机房专设木地板,进去要换拖鞋。电脑还是个稀罕物。当时就觉得美国的科技进步很快。

 

1996年,在弗吉尼亚大学留影

 

1996年,参观美国大西洋海军基地

 

1996年,参观美国移民旧址

 

1996年,在美国与女儿留影

赴韩国釜山大学讲学(1996年10月)

我刚从美国回国不久,就接到韩国釜山大学的邀请,赴韩国讲学。我们一行三人,飞机在釜山机场降落后,该大学医学院泌尿科郑文琪(Moon Kee Chung)主任等四位教授在机场迎候。我们没出机场又一同转乘飞机去旅游胜地济州岛。岛上人口不多,到处都是自然风光,居民住房仍保持传统式样,围墙都是由火山石堆砌而成。

 

1996年,在韩国济州岛民居古迹留影

 

1996年,在韩国济州岛与郑文琪教授留影

在釜山大学举行全市泌尿外科界同仁及相关学校和市里领导出席的欢迎会,然后是我们进行讲演,我们做了两场报告。会后安排了宴会,还组织了学术交流。

由于我介绍的是我在美国的研究成果,故很受韩国同道重视,认为很受启发。我归国后,釜山大学特意写了一份学术交流表彰证书。

 

1996年,在釜山大学讲学获得表彰证书

特邀赴日本出席国际病理会议(2000年)

2000年10月,国际第二十三届病理科学大会和第十四届环境病理科学大会,在日本名古屋举行。我作为特邀专家受日本病理学会和日本杏林大学病理系古里征国(Masakani Furusato)教授的邀请,出席本次大会并作有关肾肿瘤的学术报告。

 

2000年,在日本国际病理会议与古里征国教授(右)合影

会议在名古屋召开,我利用星期天去了东京。在朋友的引导下游历了皇室公园,看到其花草树木修剪的美丽造型及舒适优美的环境,令人流连忘返。恰在此时,正赶上朱镕基总理访日将从此经过。于是我们高兴地加入了欢迎的行列。

日本议会大厅等政府部门,公休日是对外开放的。那天参观的人很少。我们参观时遇到了几个德国人一起游览。讲解员用日语解说,朋友给我译成中文,我再给德国人译成英文,一路走来颇有情趣。晚上在朋友家做客,夜里乘新干线回到名古屋酒店。

 

2000年,日本议会大厅留影

 

2000年,日本东京,在日本朋友市野正治先生(右)家做客

再次赴韩国讲学(2004年)

韩国召开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会议在首尔的韩国大学举行。韩国泌尿外科学会秘书长Jun Cheon教授特邀我为大会作前列腺癌专题报告。我作为大会唯一的、特邀外国学者深感荣幸,会上韩国泌尿外科学会主席向我颁发与会荣誉匾。

 

2004年,在韩国首尔与韩国大学教授合影,左二是泌尿外科学会秘书长Jun教授,右侧为夏同礼

首尔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江两岸在高楼大厦林立之中,间有古建筑瓦屋成群,构成亮丽的现代与古老,相互交融风情。晚上,站在高层酒店窗前,建筑物轮廓灯光高低错落,五颜六色的霓虹此起彼伏,马路上的车流如同白、红两条彩带慢慢飘动,展示出一片灯的海洋和光的线条,美不胜收。

会后,承蒙釜山泌尿外科学会及郑文琪(Moon Kee Chung)教授邀请,再次访问国立釜山大学。

 

2004年,在韩国釜山大学做学术讲演

 

2004年,在韩国釜山市海滨酒店留影,右侧是郑文琪教授

韩国和日本是亚洲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有限,因此小巧玲珑是两国共同的特色。节约资源也是它们共同国策。他们的时间观念强,工作效率高,待人有礼貌,踏实不浮躁。善于向别人学习,而且学习态度诚恳。我想这些是这两个民族的伟大之处。

从医多年的主要感悟

第一点感悟:对病人要报以感激之情 我们的本领说到底是从病人身上学来的。从医50年,我所走过的从医道路,在医学发展的长河中,只是其中很短的一段。就我们已有的医学知识,比起尚未知晓的浩瀚的知识宝库来,犹如大海之一粟。医生每一天都要诊治病人,而每一个病人的病情千变万化。面对我所取得的成绩,就显得微不足道。每当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备感任重而道远。对病人报以感激之情,是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基础。

第二点感悟:治病救人是神圣的事业 “健康所托生命所依”责任重大。始终要兢兢业业,不可有半点玩忽职守。医生不是神仙,知识是有限的,工作也会出差错。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的医术不断提高,把为病人服务做得更好。

第三点感悟:要谦虚谨慎,低调做人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学海无涯”。做医生永远不能自我满足,更不可傲慢。因为对疾病的认识在不断深入,新的病种在不断出现,知识内容在不断更新,技术需求在不断进步。因此,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求知欲望,切不可以权威自居,沾染学霸作风。防止“一有权力就傲慢,有点知识就偏见”的恶习。

 

2002年,在辽宁锦州医学院讲学(右二为夏同礼)

 

2001年,在西安全国细胞病理学术会议(右二是夏同礼)

 

2005年在乌鲁木齐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右二是夏同礼)

走向成熟的四个时期

自从50年前投身医学领域,我没有一刻停歇自己的脚步,刻苦钻研,奋斗不息,从最基本的研究文章写起,直到后来著书立说,让自己不断地走向成熟。 

2011年是我行医五十周年。这五十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从1961年至1963年是育种期 此时期在高等学府中,耳濡目染学习到一些做学问的门道。本应借助这现成的天梯努力攀爬,登上科学殿堂顶峰。但权衡利弊,最终收拾行囊,另辟蹊径,走参军之路。尽管如此,科学殿堂的美景已经印入心中,选好的种子也待机发芽。

从1963年至1978年是耕种期 其中前6年工作以教学为主,兼做医疗;后10年以医疗工作为主,兼做教学。这16年使我无论在理论水平上,还是在实践经验上都打下了良好基础。在病理临床活动中,已经能独当一面。其间我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各进修一年。此时在业务上我不再是初出茅庐的青年学生,而是一个具备一定技能的年轻学者。1974年在全国对气管炎研究大潮中,我在医院工作之余,进行了气管炎形成机制的实验研究,题目是“迷走神经对气管黏膜影响的病理观察”,发表在沈阳军区内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