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岁月如歌--陈鹤鸣回忆录 第29节

点击:

我和许工走访了国内十多个单位,访问了三十多位专家,查阅了大量相关的资料。工物系230教研组调了5个教师、2个实验员、4个毕业生参加这一攻关任务,许工带领五室人员在原子能院攻关。部长定的期限是两个月,到时候得完成啊!我们把学校先进的仪器设备都用上了,一起来检验、分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个材料只要经过电抛光后是能用的,不要报废,可以接着用。

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就把这个攻关任务完成了,还上交了报告。当然整个攻关过程比较复杂:二机部为此专门发了4期简报,简报用红头文件形式发到部里各个局,最后二机部组织召开了专家鉴定会。

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我们的工作做得比较细致,数据多,科学依据充分,非常有说服力,可以提供给部领导下决心用。而且专家们对清华和原子能院参加攻关的人员能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有效开展大量的实验工作,采集了大量科学数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许,攻关工作效率和质量之高已成为不争事实。至于到底用还是不用,还得部长拍板,我们只是建议。此后,清华大学也发了简报,表扬了工物系参加攻关人员的工作表现和攻关取得的成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逐渐意识到:一个学校只有真正为国家做贡献,才会受到领导的重视。当年工物系馆还没落成,挤在化学馆的时候,除了二机部第一任部长宋任穷来清华工物系访问过一次外,后来就没有部长来过。然而因为这次的攻关任务,二机部的副部长带了一帮局长、总工到现场检查我们的实验情况。二机部的领导又一次来到工物系,这充分说明学校只有真刀真枪地完成国家任务,国家领导才会重视你,你才有地位。

恢复工作

这个项目的顺利完成,与我前面的经历有关,有了几个成功的攻关项目做参考,我知道该怎样策划、怎样验证,这都是一致的,要不我和许工怎么敢拍板两个月完成任务呢!部长说话就像下军令状,说几个月就是几个月,不吃不喝也得完成。因为这是部里的一件大事呀!

在校工作期间,学校还组织了一个教师代表团,到有关核基地去考察访问,这是国家第一次对工物系教师开放核基地。后来进一步放宽了政策,可以带着学生前去实习了。

工物系领导派我当这一代表团的领队,一行人到国家有关的核基地进行考察。本来我们就是搞这一行的,一进去看看就清楚了,这对我们培养学生非常有利:我们知道了我们国家现在的水平是怎样的,应该在哪些方面提高,应该教一些什么内容。当然,也对后来如何带学生进行实习安排提前做了准备。就像我在大学学习时到冶金厂去实习,效果是一样的。

工会工作

1984年下半年,工物系工会选我担任工会主席。不管在哪儿,不是别人说怎么干就怎么干,我还是想方设法尽量把工作搞好一点。

工会会员当时对系的党政干部中某些人意见较多,我们想有意触动他们一下。于是我搞了一张表格,对全系的党政干部搞评分,等于给领导打分一样,目的是促进党政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改善同群众的关系等。评分划分为好多专项,如同群众的关系怎么样、工作态度怎么样,思想怎么样,工作勤奋程度怎么样等等。列一个表,采用百分制,鼓励教职员工客观打分,不记名。

评分结果一出来,立即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工作好的话,群众都会承认;工作不好、当官作老爷的,人家也不会给你打高分。有一两个干部的分数很低,对他们就是无形的压力,分数太低表示群众对他们不满意了。我做的这件事,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促进了干部工作态度、作风的转变。

当时清华大学校工会在各单位开展评选教职工之家活动,搞得好的基层工会,校工会发一块写有“教职工之家”的大匾,这项殊荣表明工会工作搞得不错,已达到了那几条评选标准。因为工物系工会有效地促进了系里的工作,刚才提到的评分工作也算是一项重要成果。最后,在我任工物系工会主席时,工物系得到了“教职工之家”的荣誉称号。

系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动员全系教职工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体生活,如参加校教职工运动会、歌咏比赛等。参赛时若有整齐划一的服装就容易评得高分,这自然成为了我份内的事。我想办法开展募捐,转动脑筋拉赞助来做服装。虽然过程中充满了波折,但成果丰硕。我从工会主席的位子上退下来,给后面的工会主席还留下了不少钱,接我位的一位工会主席说:“你积攒存留的经费,两三年不去拉赞助钱都够花了。”

 

1986年,陈鹤鸣任工程物理系系工会主席时参加校工会运动会入场式

我当了4年工会主席,连续4年被校工会评为“校工会校级优秀积极分子”,见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我心安理得地将工会的工作交付新的系工会主席。这时,由于学校新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30专业转入到了新成立的材料系中,我随之也从工物系转到材料系工作。

以上只是“文革”结束后的工作碎片,零零散散地尘封在记忆的角落中。在清华期间,不管任务有多么繁杂,教学、科研始终是我的重点和主业。因此,在下一小节中,我想重点介绍自己在科研课题领域的成果。

科研课题集录

1979年后我一直担任腐蚀课题组负责人,主要围绕核反应堆结构材料、锆合金、不锈钢、石墨、钛及铝合金等开展腐蚀研究。承担了核工业部、七五攻关、八五攻关、863高科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合同等有关科研任务共15项。

(1)石墨的氧化性能研究——863计划能源技术领域

(2)假想失水事故工况下,燃料包壳的氧化研究及其软件开发——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核安全技术研究75-19

(3)离子束技术应用于腐蚀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航天用石墨复合密封材料——航天科学与技术基金

(5)核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核工业部

(6)压水型核动力堆失水条件下包壳材料氧化研究——国际原子能机构科研合同项目

(7)假想失水事故(LOCA)工况下,燃料包壳氧化行为的试验研究——中科院腐蚀科学开放实验室基金

(8)利用激光等处理改善锆及其合金高温氧化性能的研究——中科院腐蚀科学开放实验室基金

(9)Φ26×1.5不锈钢表面质量分析研究——核工业部

(10)辐照对核石墨氧化性能影响的研究——核工业部

(11)研究堆外模拟辐照对Zr-4合金包壳材料等腐蚀影响——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核安全技术研究85-213-04-06

(12)难熔金属抗氧化、耐高温度磨蚀研究——航天科学与技术基金

(13)手表外观体TiN仿金装饰镀层物化性能测试技术研究——轻工业部

(14)核成压设备点腐蚀现场快速测试方法研究——国家核安全局85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