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岁月如歌--陈鹤鸣回忆录 第35节

点击:

现在小区环境好了,散步时偶尔想想这段经历,挺有成就感的。

小区选举风波

忙完了环保工作,育新老教育工作者协会聘我担任理事。小区里清华大学离退休人员成立联络组时,又推荐我担任联络组副组长,我又为其如何开展工作出主意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还是育新花园社区协商议事会的成员,这个组织从属于居委会。我作为居民代表,参加有关社区大事的讨论和规划,为居委会出谋划策。

2006年海淀区进行区人民代表的换届选举。选上届区人民代表时,育新选区完全是按选举法充分发扬民主,从群众中广泛提名后选出选民拥护的区人民代表。她姓汤,我们都亲切地称她为汤代表。她当区人民代表后,除了有个荣誉,没有其他太多的个人好处,但她为选民的事情真颇费心血,为育新选民做了很多好事。原来育新西边马路没有斑马线,还发生过一起轧死高中生的恶性交通事故。她如实反映到有关单位,马上就把斑马线弄起来了。育新北边马路原来没有建过街天桥,后来发生车祸导致3人死亡后,她又向海淀区有关单位反映,建起了过街天桥……总之,她是一个为选民办事的好代表。我们曾一起做环保工作,她专管外事联络,跟不同的单位联系。她与人打交道很有一套方法,是个办事挺认真的老太太。

到2006年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的时候,大家还继续提名她作为区人大代表候选人,另外小区物业公司的马经理也获得提名。街道领导表面上都称赞她做得不错,挺积极、挺热情,但嫌她多事。她当时已经68岁了,有些领导到她家劝她,“你这么大年纪了,别当了,下届代表任期五年,你能行吗?”

我当时是选民组的组长之一,一天,我接到了汤代表的老伴儿打来电话。

“我是你的选民,你管不管我的事?”

其实他不属我的选民小组,但是我认识他,小区成立环保组后,我到过他们家。

“什么事吧?”我在心里暗暗地想应该挺重要的。

他说:“我们家庭研究了,假如汤代表不继续担任区人民代表,下面肯定是马经理当。”我理解他的意思是,一旦她退出,肯定是剩下的唯一代表候选人马经理当代表,说白了,他当代表不可能像汤代表那样为老百姓办一些实事。

这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汤代表确实是个好的人选。听到他这番话后,我赶紧问:“你们家庭讨论好了没有?你们如果讨论好了,定了,我们可按选举法来进行宣传。”

他告诉我:“我们家庭讨论好了,还是愿意她继续作为区人大代表的候选人参加选举。”

我提醒他:“这可是个苦差事啊,先说好了。”我年轻时也当过区人民代表,真是要为民办事,很辛苦的。

“我们想好了。”电话那端的声音很坚定。

我放下电话,又忙碌起来了。

较之上届选举,这一次小区选举完全不按选举法办事,从候选人提名开始,就没发动群众,整个育新小区选举工作冷冷清清,只是把两个候选人的名单张贴在小区里,简要介绍了个人信息,就杳无音讯了。既不动员,也不宣传,什么活动都没有。

公布的个人简介差异更是显著。马经理被介绍得特别好,这个模范,那个代表的,人家也许是真的有这些身份,咱们不去怀疑。但是把汤代表介绍成家庭妇女,只字不提她当三年区人大代表的事迹,确实有些过分了。如果群众只看资料,那必然选择马经理了。

我们这些选民组长心中有数,这些个人介绍是上面印的,倾向和意图都一目了然。但选民们都很清楚她是上一届的人民代表,而且不是家庭妇女,她是八一中学的老师啊!从这些可以看出,有人做了很多手脚,千方百计地阻挠她当选。

我们几个选民组长商量,如果要管这件事,首先要积极参与其中。后来,政法大学教法律的陈老师和我被选民代表选为总监票人,我俩还是选民小组组长。

在街道召开的选举动员会上,街道主任一条条地宣读选举要求、选举规则,选举步骤都很清楚,讲的这些与发给我们每人一本的选举手册全相同,但我们小区的区人大代表选举从开始就没有按照选举规定的步骤进行。

会后,我和陈老师立刻给街道主要领导打电话投诉。“育新小区现在选举存在着严重违反选举法的情节,育新现在的选举步骤从第一条到第四条一概没做,希望你们赶快下来动员,还有三天,现在补课还来得及,不补课的话,将来出了事,我们把你们一起往区里告,往市里告。你们违规操作,别说我们没跟你们打招呼。”尽管语气强硬,但事后事情丝毫未变,我们也明白,这些人很难被触动的。

后来选民们看到街道把汤代表宣传得那么不像样,有个国际关系学院的教授很鸣不平,就写了一张小字报,反映汤代表工作等真实情况,贴在育新花园群众布告栏上。

小区保安见了,赶忙撕下这张小字报。

大家气坏了,就上前理论。本来,选举人家可敲锣打鼓搞宣传,为什么育新小区贴张小字报反映实际情况都不行,又没有贴反动标语,凭什么要撕呀!

小区选举风波

保安说这是奉居委会的命令,不经居委会的同意不准贴。

虽没贴成,但是这件事在小区内迅速传开了。有些不言而喻的东西,我想,群众们察觉以后,自有定夺。

街道也不能完全不理睬群众的意见。我们强烈要求代表候选人和选民开见面会,说明自己当选后的打算,街道也不好拒绝,只好安排两个代表候选人和大家见面,分别汇报当选以后怎么干。

大家原本对物业公司工作的意见就很多,经理也从不与群众见面沟通情况和解决问题。所以群众好不容易有和经理见面的机会,各种长年积累的怒气和意见,在见面会上就开了锅了,马经理和街道的代表都有些下不来台。

主持会议的是邮电研究院的一个负责人,街道叫他来主持,见到这种形势,他打断大家说:“你们怎么把代表候选人见面会变成批斗会了?”

有一个老师听了后火气很大,高声质问道:“什么叫批斗会?正常提意见怎么算批斗呢?你们怎么理解的?”

他被反驳得挺没面子的,不想继续主持这个见面会了,但街道干部还是让他继续主持。我们这些人可以不听街道的,那些当官的必须要听,他只能硬着头皮接着主持。他想到时就散会,但群众不答应,说见面会哪有时间限制的?我们不认这个歪理。原计划开30分钟的会,在一波又一波的声浪中不断延长,直到大家把话说完了才散会。

这一开会不得了,会后把会上情况都传开了,而且传得很厉害,虽然只有一百多个选民来开会,但是见面会上发生的事,很快选民都知道了。这次选举也从原来的冷冷清清,一举成为轰轰烈烈、很多人关心的大事了。

选举当天,街道派来一位民政科科长坐镇。我和老陈是总监票人,自始至终在投票现场监督。投票截至晚上9点,结果到了晚上7点,很多选民还不知道当天是选举投票日,前来投票的选民不是很多。另外一个代表是管物业的,与物业公司系统有关联的单位,如商业系统、医院、中学、小学、幼儿园等的动员工作到位,来投票的非常踊跃,在唱票时可以看到投给马经理的票都是成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