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来,我对秋天特别是对秋夜的特殊兴趣,主要是幼年时期形成的。童年和幼年,我生活在农村,农村有广阔的天地。立秋时节,暑气未消,晚上,我常常拿着席子,跟着大人们到打麦场上去乘凉。我躺在席子上,听大人们讲话,仰望满天星斗,静静地听着田野的虫鸣,呼吸着青草和泥土的芳香,带着奇异的遐想,不知不觉进入梦乡。
我特别爱听秋虫的鸣叫声。秋虫是报秋的使者,每值立秋时节,当夕阳西下,夜幕低垂,秋虫就开始鸣叫起来,唧唧复唧唧,此起彼伏,高低有序,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大乐队,不知疲倦地演奏,直到旭日东升。在田野环绕的乡村,天天可以听到美妙的秋虫鸣叫,直到秋去冬来。虫鸣成为秋夜的重要一景,使秋夜具有特殊的魅力和勃勃生机。在大人们的帮助下,我可以从众多的鸣叫声中,区别出不同的秋虫,什么是油葫芦,什么是和尚头,什么是蛐蛐儿,哪个是善斗的雄蛐蛐儿。由此,更增添了我倾听虫鸣的情趣。
我爱秋夜的星空,星空给我带来许许多多神秘的遐想。晴朗的秋天夜空清澈、湛蓝,像一个镶嵌着无数闪闪发光的宝石的碧玉大盖子,覆盖在茫茫大地上。我最爱仰望星空、数星星,每一颗星都有一个神秘的故事。特别是由无数星星构成一条长长的银河,横贯天空。大人们常常指着星星给我讲,银河那一边有织女星,银河这一边有牛郎星,以及他们相会的故事。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晚,无数喜鹊飞到天上,用自己的身体,在银河上搭成长长的鹊桥,使织女得以渡过银河和牛郎相会。这个神话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深深印在人们的心里。我把它当做真有其事一样,听得如痴如醉。天空还不时有流星划过,更增加了夜空的神秘。读小学时,我常以《繁星》为题写作文。后来,读唐诗,杜牧《秋夕》中说:“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也爱看星星啊!
乡村田野、秋夜、虫鸣、星空已深深溶入我幼年的美好记忆里。
住在城市以后,由于高楼林立和强烈灯光的影响,很难看到繁星点点的璀灿夜空了,但在有土有草的地方,立秋以后,只要用心,仍然可以听到虫鸣。这时,一幅乡村秋夜景色的图画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病榻随想(四)
二、秋夜吟
星空
苍穹,镶嵌繁星点点;
深邃、奥秘、博大、高远。
轻柔地俯视着大地,
悄悄地把清凉撒向人间。
田野
敞开母亲般的胸怀,
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聚积起饱满的乳汁,
哺育万物茁壮成长。
虫鸣
从夜幕低垂到朝霞升起,
鸣奏一支又一支和谐的乐曲;
为梦乡伴着音韵,
使沉睡的土地透出勃勃生机。
小草
舒展着枝叶,
尽情地吮吸着甘露,
把根扎得更深更深,
准备、搏击霜雪、迎接春风。
遐想
驾起清风,带着丰收的喜悦,
飘向没有尽头的远方。
去寻觅,
秋去冬来,冬后是春的轨迹。
三、启迪
要有星空般的广阔胸怀;
要像田野那样无私奉献;
要像虫鸣那样欢愉和谐;
要像小草那样顽强搏击;
要勇于探索,不惧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