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第587节

  吴立震有智谋、懂汉文化,又立过战功,让他担任宣德司参军,便是给所有非汉裔子民立一面旗帜。

  只要为北疆效力,无论出身,都能得到重用。

  而这件事,也刺激到了李书荣。

  他虽资历深、得信任,却始终待在李骁身边,缺少实战战功。

  反观吴立震,仅删乐城一战便助北疆军歼灭两万夏军,早已是在册的北疆军户,这是他远不及的。

  等到他将整理完善的治国思想书册呈给李骁后,犹豫再三,还是开口道:“大都护,属下跟随您多年,虽擅长文书,却不精于领兵与治民。”

  “恳请您允许属下下镇历练,到军中或州县任职,多学些真本事,也为北疆多立些功劳。”

  李骁看着他,眼中带着欣慰:“想好了?下镇历练可比待在书房苦多了,不仅要面对战乱,还要处理繁杂的民生事务。”

  “属下想好了。”

  李书荣语气坚定:“北疆正是用人之际,属下不想只做个抄抄写写的书吏,也想为‘驱胡复汉,均田安民’出一份力!”

  听着他的话,李骁满意的点头道:“宰相起于州郡,猛将发于卒伍。”

  “没有经历过基层的历练,即便是走到了高处,所感受到的也只会是彻骨的寒冷。”

  金州老汉民之中的文化人不多,李书荣便是比较出色的一个,所以李骁对其很重视,一直带在身边,亲身教导,传授他北疆的治国理念。

  之前是因为他年纪尚小,今年也才刚刚十八岁而已。

  李骁也有想法让他出去历练,不过既然他能主动提出来,李骁很是欣慰。

  “我们北疆是以武为本,以军功论英雄。”

  “无论是成为将军还是巡抚,都需要立下战功,一步步升上来。”

  “属下明白。”李书荣重重点头道。

  他虽然是个书吏,但却不是文弱书生。

  北疆老汉民出身,哪能手无缚鸡之力?

  只是肚子里比其他汉民多了点墨水,给人的印象就是个书生。

  骨子里还满是金州汉民的粗犷和凶悍。

  李骁点头,当即下令:“既然如此,你便进入第十九万户。”

  “按你的级别,先任副都尉,跟着四叔学习领兵作战,待熟悉军务,立下战功后,再调任正职。”

  “末将遵命。”李书荣重重抚胸喝道。

  与此同时,宣德司的框架已初步搭建完成。

  虽然依旧是大猫小猫三两只,但按照李骁的计划还将继续扩招人手。

  先在每个万户设立宣传点,挑选一些能说会道的士兵担任宣传员,向将士们讲解北疆政策与治国思想。

  下一步,再逐步将宣传点深入到千户、百户,确保人人知晓北疆的目标与理念。

  而在民间宣传上,李骁并未效仿穿越者前辈推行报纸。

  一来此时百姓识字率不足一成,报纸发行成本高、受众少。

  二来核心识字群体是士绅豪强,而北疆正致力于打击这一阶层,发行报纸反而可能成为他们反对北疆的工具。

  李骁对吴立震道:“就按照你的办法,招募一批游走四方的说书人,给他们编好话本。”

  “比如讲北疆军灭西夏、救百姓的故事,讲分田免税后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让他们在市集、村寨的茶馆里宣讲。”

  “百姓爱听故事,听得多了,自然会明白北疆是为他们好,也会真心归顺。”

  吴立震立刻着手落实,很快便招募了数十名说书人,编写出《杀牛岭大捷》《灵州分田记》等话本。

  之后的这些年中,北疆境内的茶馆里,村寨的地头间,有时能看到说书人讲北疆故事的场景。

  百姓们围坐倾听,时而为北疆军的胜利欢呼,时而为曾经百姓的苦难叹息,对北疆的认同感,也在一个个故事中悄然加深。

  而那本凝聚着北疆治国思想的书册,被李骁命名为【国政纲要】,这只是初代版本而已,日后还会继续增添新内容。

  也被李骁下令印发到各军镇将领与民户官员们手中,成为北疆官员施政、将士作战的根本遵循。

  更是成为了河西军校必修政治科目。

  ……

  秦州,作为宋国西线的另一个主攻方向,战况同样激烈。

  吴曦麾下将领冯兴、杨雄、李珪率领八千步骑,趁着金军主力被北疆军牵制的空隙,悄然进入赤谷,企图突袭秦州,打通进军关中的通道。

  赤谷两侧山势陡峭,林间雾气弥漫,宋军士兵小心翼翼地沿着山道行进。

  冯兴勒住马缰,望着前方隐约可见的秦州城墙,低声对身边的杨雄、李珪道:“金军主力被北疆军拖在三寨,秦州城内兵力空虚,咱们这次突袭,定能一举拿下城池。”

  杨雄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战意:“只要拿下秦州,咱们就能与程松大人的部队汇合,共同夹击大散关的金军!”

  可他们不知道,此时的秦州城内,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

  金军将领完颜承裕、完颜璘接到探报后,立刻联合河州防御使蒲察秉铉,率领五千精锐,在赤谷设下埋伏。

  当宋军进入赤谷中段之时,金军的箭雨便瞬间袭来,“咻咻”声划破雾气,宋军士兵纷纷中箭倒地。

  “不好!有埋伏!”

  冯兴脸色骤变,高声下令:“列阵迎敌!”

  可宋军早已乱作一团,金军骑兵从两侧冲出,弯刀寒光闪闪,如砍瓜切菜般杀向宋军。

  杨雄手持长枪,奋力抵抗,却被完颜璘一刀劈中肩膀,鲜血喷涌而出。

  李珪试图组织步兵反击,却被金军的重甲骑兵冲散阵型,士兵们四处逃窜。

  短短半个时辰,宋军便溃不成军。

  两千多人丧命,其余人等要么被俘,要么逃进山里。

  杨雄、李珪先后战死。冯兴在亲兵的掩护下,拼死突围,才侥幸逃脱,身后只剩下数十名残兵,狼狈地朝着宋军大营逃去。

  宋军大营内,吴曦正坐在帅帐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案。

  听到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抬头望去,只见冯兴浑身是血、甲胄破碎,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声音带着哭腔:“大帅!我们……我们败了!杨雄、李珪两位将军战死,八千弟兄,只剩下我们几十人逃了回来。”

  “什么?”

  吴曦猛地拍案而起,脸色铁青,眼中满是“震怒”:“八千兵马!你竟然只带着几十人回来?杨雄、李珪战死,你却活着回来了?!”

  冯兴趴在地上,浑身发抖,哽咽着解释:“大帅,金军早有埋伏,兵力远超我们预料,我们实在抵挡不住啊!”

  “抵挡不住?”

  吴曦厉声呵斥:“我让你们突袭秦州,是让你们建功立业,不是让你们去送命。”

  “八千弟兄的性命,就被你这么白白葬送了,你还有脸回来见我?”

  帐内的将领们纷纷低下头,不敢作声。

  冯兴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大帅饶命,属下愿戴罪立功,求大帅再给属下一次机会!”

  “戴罪立功?你不配!”

  吴曦冷哼一声,对着帐外喊道:“来人!将冯兴拿下,解除他的兵权,关入大牢,等候发落。”

  两名士兵立刻上前,将冯兴拖了下去。

  吴曦看着冯兴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光,随即对着将领们道:“秦州兵败,损失惨重,此事我会上报朝廷。”

  “你们各自回营,加强戒备,不得有误。”

  将领们纷纷领命离去,帅帐内很快只剩下吴曦一人。

  就在这时,帐后传来一阵轻响,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缓缓走了出来,脸上带着笑眯眯的神情,对着吴曦拱手道:“恭喜大王,解除了心腹之患。”

  这人正是完颜纲的幕僚刘思邈,也是来劝降吴曦的使者。

  吴曦看着他,脸上的“震怒”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阴狠。

  “刘先生,这冯兴、杨雄、李珪三人,一直反对我归顺大金,若不除之,必成后患,这次借金军之手除掉他们,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之前吴曦曾经对手下将领们分别进行了试探,冯兴三人则表示,他们可以不做宋国的官,但也不想做金国的官,不能背弃祖宗当汉奸。

  为了避免自己的计划出现问题,无奈之下,吴曦只能联手金军除掉他们。

  刘思邈笑着点头:“大王英明。”

  “冯兴三人一死,军中再无人敢反对大王,接下来,咱们便可按计划行事了。”

  吴曦走到川蜀的堪舆图前,沉声道:“我早已答应归顺大金,不过,我投降金国,是为了带领川蜀百姓免遭宋廷的压迫欺凌,顺便做个逍遥自在的蜀王,不是为了给金国卖命。”

  “此前完颜纲将军让我配合金军,我已照做,接下来,该兑现承诺了吧?”

  “大王放心。”

  刘思邈道:“我家将军说了,只要大王按计划行事,并且在事成之后,将阶、成、和、凤四州割让给我大金,陛下定会册封大王为蜀王,”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不过,眼下还有一件事,需要大王配合,我家将军希望,大王能率领宋军,与金军一起吃掉程松麾下的两万宋军。”

  “程松是宋廷的人,与大王素来不和,除掉他,也能让大王在川蜀的地位更加稳固。”

  吴曦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这个自然。”

  “程松那厮,早就看我不顺眼,除掉他,我求之不得。”

  川蜀是吴家的地盘,但偏偏宋廷总往这里派遣官员,每个都像程松这样跟吴家作对,吴曦早就想将其除之而后快了。

  “还有一件事。”刘思邈继续道。

  “你也知道,北疆人当年占领了夏国的河西走廊,便狂傲自大不知所谓。”

  “这次竟然趁着我大金与宋国开战之际,妄图趁火打劫,派遣骑兵劫掠侵扰我大金边境。”

  “陛下得知后,万分生气,决意要报复北疆军。”

  “所以,我家将军希望,大王在除掉程松后,能率领蜀军北上兰州,与金军一起对抗北疆军。”

  “若是能够重新收复河西走廊,我家将军可以做主,大王可以不必割让四州作为礼物送给我大金,河西走廊才是最好的礼物。”

  听到刘思邈的话,吴曦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语气中带着几分忌惮。

  “北疆军?”

  吴曦对北疆军的了解,要比刘思邈想象中的要深的多。

  毕竟从皇城司探子与北疆军取得联系之后,双方便一支交流不断。

  吴家位于川蜀,处在与北疆交流的必经之路上,自然清楚北疆军的可怕。

  他得到消息,此次北疆军南下关中,绝不是像刘思邈说的那么简单,仅仅只是劫掠边境而已。

  刘思邈为了诓骗吴曦北上,才故意贬低了北疆军的战斗力。

  但吴曦也不是傻子。

  根据皇城司传来的消息,这支从草原崛起的军队,短短数年便覆灭了夏国,杀得夏军丢盔弃甲。

  随后又在杀牛岭击溃完颜合达的一万精锐,连金军的铁浮屠都不是对手。

首节 上一节 587/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