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第596节

  以往关中出现流民,首选的逃难方向是南侧的汉中,可如今,渭河南岸的村落间,却悄悄流传起一则让金国官府心惊的传言。

  “北疆人在夏国给百姓分地呢!”一名面黄肌瘦的老农蹲在路边,压低声音对着身边的流民说道。

  “不用给地主交租,直接从公家手里租田,每户只需要缴四成租税,再没有其他苛捐杂税,自己家能落下六成粮食,比在咱们这儿强多了。”

  “真的假的?”

  旁边的流民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来:“北疆人会不会是骗人的?万一去了那边,被抓去当奴隶怎么办?”

  “我表哥的小舅子,前几天就偷偷去了北边,昨天托人捎信回来,说都是真的。”

  “北疆人不仅给地种,还管饭呢。”

  老农的话,让越来越多的流民动了心。

  逃难去其他地方也不过是继续给田主种地,缴纳高昂租税。

  而这已经是幸运的了,很多难民与奴隶无异,甚至会饿死当地。

  相比之下,北疆的待遇就太好了。

  于是不少人开始悄悄朝着渭河北岸的方向挪动。

  消息很快传到长安,金国官府立刻慌了神。

  完颜纲下令在全城张贴告示,厉声辟谣:“北疆蛮夷编造分地谎言,实为诱骗我大金百姓,凡前往灵州者,皆会被其掳为奴隶,生死不由己。”

  “其挖出的雍州鼎亦是伪造,真正的九鼎早已被我大金先祖珍藏于中都,天命仍在大金,切勿轻信谣言。”

  与此同时,关中军沿着渭河设立关卡,严查过往流民,一旦发现有北上意图者,当即扣押。

  官府的强硬手段,确实阻止了大部分流民,可仍有少部分人趁着夜色,从偏僻的渡口淌水过河,投奔北疆控制区。

  时间转眼进入八月,距离秋收仅剩不到一个月。

  渭河北岸的田野里,庄稼长势喜人,而渭河南岸,大片粮田被洪水淹没,粮食减产已成必然。

  更糟糕的是,官府还得拿出库存粮食赈济流民,本就紧张的粮草储备,愈发捉襟见肘。

  帅府内,完颜纲看着手中的粮情奏报,脸色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不能再等了。”

  完颜纲猛地将奏报拍在案上,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北疆军虽野战厉害,但我大金军队亦不是好惹的。”

  当年几万生女真人,便能覆灭辽国、灭亡北宋,金军的战斗力,仍然堪称是这个时代的地表最强之一。

  可就在金军紧锣密鼓准备出兵时,一名北疆使者却突然出现在长安城下,要求面见完颜纲,商议和谈事宜。

  帅府的议事厅内,北疆使者身着青色长袍,神色平静地站在堂中,面对完颜纲与众将的审视,毫无惧色。

  待完颜纲落座,使者便缓缓开口,道出和谈条件:“我北疆军愿与金国罢兵言和,条件有三。”

  “其一,金国需交出夏国国主李安全,以及汪古部一千多户余孽。”

  “其二,赔偿北疆军五百万贯钱,以补偿此战损耗。”

  “其三,双方划定疆界,南以渭河为界,东以黄河为界,北以介壕为界,约定为兄弟之国,永世交好。”

  “此后,北疆军绝不无故劫掠金国。”

  完颜纲闻言,心中满是疑惑,北疆军素来强势,此前一路势如破竹,如今却突然主动提出和谈,这实在不合常理。

  他眼神锐利地盯着使者,冷声道:“你北疆军连胜数场,为何突然要谈和?莫不是有什么阴谋?”

  使者淡淡一笑:“我北疆军从未想过与金国为敌,更非要与大金不死不休。”

  “此次关中之战之所以会爆发,乃是因为当初我北疆攻占夏州之时候,贵国军队无故插手。”

  “鄜延路总管更是亲率大军侵犯我北疆边界,我北疆无奈只能还击。”

  “所作所为,实乃是迫不得已。”

  “如今疆界已明,各守一方,对双方皆是好事,至于条件,已是我军最大让步,还请完颜将军斟酌。”

  “斟酌?”

  完颜纲还未开口,一旁的将领便怒喝起来:“你们害了我大金数万将士,如今仅凭一句误会,便想消除仇怨,停止战争?”

  “赔偿五百万贯?划定疆界?简直是痴心妄想!我大金岂能受此屈辱?”

  “就是!北疆蛮子也敢跟我大金谈条件?待我军出兵,定将你们全部剿灭!”

  金军将领们愤怒怒骂喝道。

  完颜纲压了压手,示意众将安静,随即对着使者冷声道:“李安全不过是个无用废物,交出去也无妨。”

  “但其他条件,绝无可能!”

  “你北疆军若想战,我大金奉陪到底,若想谈和,便拿出足够的诚意,否则,休要再提!”

  使者见状,知道多说无益,便拱了拱手:“既然完颜将军不愿接受,那我便回禀大都护。”

  “只是还望将军三思,一旦再战,关中百姓恐将再遭战火涂炭。”

  “用不着你多管闲事!”

  一名将领上前,一把揪住使者的衣领,厉声喝道:“回去告诉李骁,带着北疆狗崽子们,滚出关中。”

  “若是还敢留在我大金的国境内,我大金的铁骑定要打断你们的骨头。”

  说着,便命人将使者拖拽出去,扔出了长安城。

  议事厅内,完颜纲看着众将义愤填膺的模样,心中却仍有疑虑——北疆军主动和谈,究竟是真的想罢兵,还是另有图谋?

  几日后,又一名北疆使者再度出现在城下。

  帅府议事厅内,新使者将和谈条件稍稍让步:“我家大都护念及关中百姓疾苦,愿将赔偿金额减至三百万贯,其余疆界、交人条款不变。”

  “还望完颜将军以大局为重,莫要再拖延时日。”

  完颜纲端坐主位,手指轻叩案几,目光扫过堂下众将,见众人皆面露不屑,便淡淡回绝。

  “三百万贯依旧是无稽之谈。”

  “我大金疆土岂容随意划分?若北疆军真心谈和,便该退出关中,归还所有城池,否则休要再费口舌。”

  使者脸色微沉,却仍耐着性子劝说几句,最终见完颜纲态度坚决,只能悻悻离去。

  又过十日,北疆使者第三次到访,这次带来的条件已大幅退让:“赔偿金额降至两百万贯,且我北疆军可让出咸阳、泾阳、乾州几城。”

  “双方以庆阳、坊州一线为界。”

  “此乃我家大都护最后的诚意,若再不答应,此后便再无谈和可能。”

  “我北疆的铁骑必将踏过渭河,攻占长安城。”

  “到时,诸位恐怕只会沦为我北疆的阶下之囚。”

  这话一出,议事厅内顿时起了些微妙的骚动。

  众将都清楚,咸阳、泾阳地处关中平原腹地,虽城防尚可,却是孤城一座座。

  金军若想跨越渭河进攻,随时能将城池围困。

  而庆阳、坊州位于黄土高原边缘,山势陡峭,地势险要,实乃易守难攻之地。

  北疆军只需派驻少量兵马,便能抵挡关中金军北上。

  这般让步,看似北疆军妥协,实则是想以几座易攻难守的孤城,换得一条稳固的防线。

  但北疆军的舍弃依旧巨大,因为咸阳、泾阳等城所代表的,是渭河以北的关中平原。

  北疆人竟然甘愿放弃如此数百里沃野?

  使者见众人神色松动,语气愈发强硬:“完颜将军,此乃最后的谈判。”

  “若贵国仍不接受,我北疆军便将重启战事,到时候关中战火再起,百姓流离失所,后果恐非将军所能承担。”

  熟料,使者话音刚落,完颜纲突然抚掌大笑,笑声中满是畅快与嘲讽:“最后的诚意?”

  “本将看,是你们北疆人走投无路,才急着谈和吧!”

  堂下众将皆是一愣,就连北疆使者也脸色骤变:“将军此话何意?我北疆军兵强马壮,何来走投无路之说?”

  “兵强马壮?”

  完颜纲猛地收住笑,眼神锐利如刀:“你以为本将真会被你们的退让蒙骗?”

  “灵州的夏国旧部叛乱了,对不对?”

  自北疆第一次来谈和,完颜纲就觉得蹊跷。

  北疆军素来强势,怎么会突然和谈,而且还会一再让步?

  于是便派人前去打探,最终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

  西平府外如今聚集了大批叛军,夏国宗室李遵顼打着‘光复夏国’的旗号攻城略地。

  而北疆军主力尽数南下关中,灵州兵力空虚,连平叛都无力为之,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北疆军在关中的粮草供应。

  完颜纲命人反复确认这个消息,甚至偷偷绑了一个北疆军底层军官,逼问之后得知消息属实。

  虽然李骁下达了封口令,但这个消息还是在军官群体中悄悄传递开来。

  听到完颜纲的话,北疆使者脸色瞬间惨白,嘴唇哆嗦着想要辩解,却被完颜纲打断。

  “你不必狡辩,本将已派人反复确认。”

  “如今你们急着谈和,不过是想尽快稳住关中,好回师去救你们的西平府大后方。”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彻底击垮了北疆使者的心理防线。

  他踉跄着后退两步,眼神中满是绝望。

  完颜纲见状,猛地一拍案几,厉声喝道:“北疆蛮夷,竟敢用假和谈拖延时间,妄图蒙骗我大金,来人,把他带下去审问,务必让他吐出所有消息。”

  亲兵立刻上前,拖拽着使者往外走。

  不多时,亲兵来报,他们用尽了手段,使者透露,西平府夏国旧部叛乱的消息属实。

  完颜纲冷笑一声,对着堂下众将高声道:“北疆人的胃口太大,妄图鲸吞天下,如今终于是尝到了贪婪的恶果。”

  “后院起火,粮草不济,此乃我大金反击的天赐良机。”

  “传令下去,全军备战,三日后誓师北伐,定要将北疆军赶出关中,收复所有失地。”

  “北伐!北伐!”

  众将齐声呐喊,士气高涨到了极点,此前被北疆军压制的郁气,此刻尽数化作了复仇的怒火。

  三日后,金军兵分两路,浩浩荡荡地朝着渭河进发。

  东路军以夹谷沙宁为主帅,率领四万步骑从渭南北上。

  西路军则由完颜纲亲自统领,六万大军从长安城北出发,跨越渭河,直取咸阳。

  望着麾下十万大军,完颜纲心中满是豪情。

  他坚信,凭借大金铁骑的战斗力,定能一举击溃北疆军,扭转关中战局,更能趁势收服河套甚至是河西走廊,将夏国的地盘一起纳入大金的统治之下。

  ……

  咸阳城外的金帐内,李骁正手持锦衣卫传来的密报,看到“金国于中都发现冀州鼎”的字样,嘴角勾起一抹嗤笑。

首节 上一节 596/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