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妖 第239节

  大清的真实版图还是关内汉地和辽东之地及那西域,其余之地非根本,非必要不值得大动干戈。

  明安自是低声应下,作为和党中人,他也不想看见嚣张跋扈的福大将军回朝作威作福。

  和珅这边想的更远,就是如何让弟弟和琳接替多次请求退休的四川总督李世杰,之后若老太爷执意再征高原,又如何能让和琳取代福康安出征。

  思来想去,操作起来很难,因为和琳是去年才“文转武”,一来于军中没有根基,二来军事方面经验也不足,冒然在老太爷那里进言重用和琳,可能会适得其反。

  可惜麾下无得力大将可用,否则何至于向福康安示好,又何至于担心三年之后的局面。

  自古权臣若无大将臂助,若无强兵可援,下场和珅比任何人都看得清。

  一时神情复杂,有些失了神。

  明安在边上瞧着不敢出声,小心翼翼将桌上的茶碗捧起端到和珅面前:“中堂?”

  和珅接过茶碗,轻轻吹开茶沫,心中依旧在盘算军中的事,正欲饮茶,外面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继而就听有人在外激动道:“禀中堂,京师转来安徽六百里加急捷报,署理巡抚赵有禄以八百大破十万白莲教匪!”

第330章 和珅呐,你有功

  “八百破十万?!”

  和珅眉头微动时人早已起身,手中茶碗稳稳停在半空,一脸迫不及待,“呈上来!”

  “嗻!”

  屋门旋即被推开,一名满头大汗的侍卫将一封火漆封缄的文书恭敬呈上。

  不待明安去取,和珅便放下茶碗亲自上前接过文书拆封,随着目光在纸面移动,本就保养得宜且看着无比白皙的面庞渐渐泛起红光,嘴角更是不自觉上扬,最后竟笑出了声。

  “好!好一个大捷!好一个赵有禄!”

  三声好后,和珅脸上尽是掩饰不住的狂喜,对门外伺立的一笔贴式吩咐道:“快去请王中堂、松中堂,就说有大喜事,让二位中堂速来!”

  “嗻!”

  从未见过和中堂如此失态的笔贴式哪敢耽搁,赶紧小跑去请人。

  和珅则独自在屋内不住踱步,手中紧攥着那份捷报,嘴里不住低喃。

  明安在边上听的清楚,和中堂的低语似乎是在说:“赵有禄啊赵有禄,你可真是我的福星!”

  又似乎是:“赵有禄啊赵有禄,我真是捡到你这个宝了。”

  最先到的是王杰,来时老头眉头就蹙着,显然对和珅让人叫他过来有所疑虑。

  不待王杰弄清状况,和珅就不计前嫌的将捷报塞到其手中:“状元公,大喜啊!署理安徽巡抚赵有禄立下奇功,以八百人大破十万白莲教匪!”

  “这?”

  王杰愣了一下,旋即接过捷报,目光在纸面上不断逡巡,然眉头却越皱越紧,与和珅欢天喜地的样子判若两人。

  松筠也来了,这位蒙八旗出身的军机大臣见和珅一脸欢喜,王杰却紧锁眉头,不知出了何事,好奇询问道:“和大人,有何大喜事?”

  和珅转向松筠笑道:“赵有禄在安徽大破白莲教匪,为咱大清立下不世奇功,这不是大喜事是什么!”

  “还有这事?”

  松筠正待问个明白,王杰便将捷报递到他手中,赶紧细看,看完不管信还是不信脸上都浮出笑容:“安徽能如此迅速平定白莲教匪,确系朝廷之福,百姓之福,难怪和大人笑的如此爽朗。”

  和珅点了点头,直接了当道:“请二位过来,是让二位与和某一同向皇上报喜的!”

  “理当如此!”

  松筠哪好不答应。

  王杰犹豫了下还是跟着去了,不管捷报水份多大,打赢了应是真的,不过这更让王杰如吃苍蝇般难受,因为不久前他还同和珅据理力争,反对赵有禄署理巡抚,死保朱珪。

  结果这赵有禄刚署理巡抚就平定白莲教乱,岂不正是说和珅慧眼识人,而他王杰眼瞎不懂用人么。

  老太爷这会在距离山庄有十几里地的林场陪两个孙儿打猎,皇孙绵恩三十多岁了,身手矫健,弓马娴熟,丝毫不需老太爷担心,便把精力主要放在另一个年龄只有十岁的皇孙绵宁身上。

  成亲王永瑆和仪郡王永璇都拿着弓带着侍卫在打猎,永璇腿脚不好,所以只是做做样子。

  永瑆对汉人的文化比较精通,琴棋书画样样会,于满洲骑射这块比侄子绵恩却是差得多,好在老太爷这会注意力都在孙子身上,没怎么看两个表现不佳的儿子,不然恐怕又要训斥两句。

  毕竟老太爷登基以来多次强调骑射乃满洲根本,不论是八旗还是宗室子弟,都当以骑射为立身之本。

  小皇孙绵宁的父亲永琰并未伴驾,衣食住行都是老太爷身边的人在照顾,老太爷虽有心亲自教导绵宁,年龄却摆在这,因此多是绵恩在教授这个十岁的堂弟。

  兄友弟恭看在老太爷眼里,更是心慰。

  倒是成亲王永瑆见父皇对弟弟永琰的孩子绵宁这般重视,心里有隐隐说不上来的感觉。

  在哥哥绵恩教授下,小绵宁一箭射中一只被侍卫撵过来的兔子,老太爷见了自是开心,正准备从那只需八人方能抬起的御椅上起身夸绵宁两句,首领太监李玉过来低声禀报:“主子,和中堂、王中堂、松中堂他们来了。”

  老太爷一边看小绵宁去捡那只射中的兔子,一边随口问李玉:“他们来做什么?”

  李玉忙道:“说是安徽来了捷报,署理巡抚赵有禄大破白莲教匪,擒斩十数万之众!三位中堂这是来给主子贺喜的。”

  “哦?”

  老太爷的眼中一下神采飞扬,抬起那只近来常抖动不止的右手,“快让他们过来。”

  “是,主子。”

  李玉朝边上小太监一挥手,那小太监赶紧过去带人。

  未几,从山庄赶来的和珅一行就被带到了老太爷面前,行过大礼后,和珅上前一步,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道:“恭喜主子,贺喜主子!署理安徽巡抚赵有禄大破十万贼众,安徽白莲教乱已平!”

  “和珅呐,你给朕说说这教匪是怎么平的。”

  老太爷身子微微前倾,跟从前一样听到捷报就忍不住高兴,更想第一时间知道这仗是怎么打赢的。

  早有准备的和珅当即绘声绘色地将捷报内容娓娓道来,可谓声情并茂,“.白莲教匪虽众,却如土鸡瓦狗,不堪一击!赵有禄单枪匹马冲入敌阵,连斩数十贼人,余众胆寒,纷纷跪地求饶”

  老太爷听得入神,不时点头。

  松筠倒还罢了,只默默听,没有任何表情。

  王杰则是一脸不忍听的样子,这哪是什么捷报,分明就是天桥那边说书的。

  等和珅将捷报内容详细说完后,却发现老太爷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

  “.”

  别说和珅发懵,在场哪个不发懵,却谁也不敢出声。

  不能怪老太爷睡着,上了年纪的老人正常反应,今儿太阳不错,稍晒一下就让人发困。

  “主子,”

  无奈之下,和珅只好上前轻声唤醒老太爷。

  “啊?朕,朕睡着了?”

  醒来的老太爷初始也有点迷糊。

  “你刚才说安徽的事是吧,安徽怎么了?朕想想,噢,对,白莲教被平定了。”

  老太爷脸上浮出些许红光,一脸欣慰的看着和珅,“这仗你指挥的好,打的也好,你说朕当赏你个什么啊?”

第331章 终于进部了

  “.”

  这功劳和珅可不敢抢,也没道理去抢,因为抢这功劳对他这个帝国“二皇帝”而言太他娘的掉价了。

  生怕老太爷一时糊涂再乱说、乱赏个什么,和珅赶紧解释:“主子,仗是署理安徽巡抚赵有禄打的,不是奴才和珅。”

  “赵有禄?”

  老太爷是想了又想,终是想起这赵有禄是谁了,抬起那抖动不止的右手示意和珅靠近些,“可是那个给朕捐了一千两议罪银的?”

  和珅忙点头道:“主子,就是他!”

  老太爷“噢”了一声,细细打量凑在他近前的和珅面庞,不无欣慰道:“你很好,会用人,这个赵有禄没让朕失望,这仗打的不错,你说朕该怎么赏他?”

  听了这话,和珅心中暗喜,趁热打铁道:“奴才以为,赵有禄以包衣之身立此奇功,可实授其为安徽布政使,待其再立功勋,再行擢升。”

  王杰闻言大惊,再也顾不得许多,毅然开口反对道:“不妥!赵有禄虽有功,但按例需核实战功后再行封赏,且布政使乃从二品大员,赵有禄年纪尚轻,资历也尚浅,出身更是不足.”

  “王大人!”

  不待王杰说完,和珅便出言将其打断,“所谓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策,如今安徽教乱虽平,然正值大灾需有为之能臣镇守,赵有禄为官清廉,又能文能武,实乃安徽守土官不二人选,岂能因出身、资历定夺。”

  言罢,见王杰还想开口阻挠,索性又摞下一句:“赵有禄的才能皇上去年就知道,也正因如此方破格提拔赵有禄,王杰你一而再再而三的质疑赵有禄,莫非是说皇上当初对赵有禄的破格任用都错了吗?”

  听了这话,老太爷像是想到什么,微微点头道:“和珅说的不错,赵有禄确是朕破格擢用,朕记得,记得.”

  又想不起来了,一脸干着急的样子,甚至嘴角还流了些口水下来。

  这一幕不管是看在和珅眼里,还是看在王杰眼里,都是无比心疼。

  不远处,成亲王和仪郡王见和珅他们来了,忙将各自弓弩递给侍卫赶了过来。

  “皇爷爷流口水了,哥,我去给他擦一下。”

  捡到兔子的小绵宁拿起自己的小帕便要向皇爷爷的龙椅走去,却被比他父亲还大的堂兄绵恩轻轻拽住,示意小绵宁别过去。

  小绵宁不知堂兄为何不让自己给爷爷擦口水,绵恩也不好跟这才十岁的小弟弟解释,只好将其抱起走到一边,并不上前掺和此事。

  这会也没有人敢上前给老太爷擦口水,因为老太爷自个都不知道自个流口水。

  此时若有人上前提醒老太爷,后果是什么用屁股想也知道。

  老太爷他难道真承认自己老了吗!

  装作未见的和珅顺着老太爷提了一嘴:“主子特赐赵有禄同进士出身。”

  “对,对,朕还特赐他同进士出身,”

  老太爷再次看向王杰的眼神明显有些不高兴,“你上次说朕老糊涂了,朕没跟你计较,怎么,难道朕在你心中还真就是个老糊涂?你王杰给朕说说,就这个赵有禄,朕用的错还是不错?要是错了,朕把这人给杀了。要是没错,朕是不是要把你这状元名头给夺了?”

  “臣臣.”

  王杰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低下那颗倔犟的脑袋,不敢再言。

  很明显,皇上真的老了,老到说的一些话,做的一些事跟小孩子差不多。

  王杰都不敢说,其他人哪还敢说?

  老太爷疲倦摆手:“就依和珅所奏,赵有禄实授安徽布政使,仍署理巡抚事。”

  让众人万万想不到的是,老太爷刚说完,就有人再次跳出来反对,还不是别人,正是在老太爷身边始终坚持“忍辱负重”的纪昀纪大学士!

  “皇上,赵有禄乃捐监入仕,去年方才转入内务府包衣籍,按我大清祖制,外官升迁当循序渐进,今骤然超擢为从二品布政使,与祖制不合。”

  纪昀话音刚落,伴驾的内阁学士戴衢亨也出列附和:“纪大人所言极是,臣查赵有禄履历,其任粮道之前从未主政一方,安徽乃漕粮重地,布政掌一省财赋民政,如此要职交予资历浅薄之人,臣恐.”

  “荒谬!”

  一声断喝打断戴衢亨的话。

  众人回头,只见过来的成亲王永瑆脸上满是不屑,“戴大人此言差矣!想我满洲子弟年未弱冠便统领千军万马者比比皆是,如大将军福康安十六岁授头等侍卫,二十岁便任吉林将军,前定西将军明亮十八岁以都统从征金川.赵有禄与他们比,如何就年轻了,如何就资历浅薄了?”

  见成亲王帮赵有禄说话,和珅不禁朝其点了点头,虽然其刚刚命人给亲王大舅子下绊子。

  但那只是想杀杀福康安的威风,并非说将宝移到他人身上。

  纪昀和那戴侍郎被永瑆这话噎得一时语塞。

首节 上一节 239/3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