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巡抚衙门后堂书房。
江苏巡抚福崧此刻正对着案桌上的两封信件出神。
一封是赵有禄亲笔写的感谢信,字迹工整,措辞恭谨,感谢福崧在安徽灾情期间对安徽百姓以及他本人的大力帮助。
另一封,则是福崧派驻京师的“坐京”通过紧急渠道传回来的密信。
第334章 赵有禄,我们得罪不起啊
两封信都拆开了,福崧也都看过了,可这会抚台大人不知为何眼神总是在两封信之间来回“飘”,神情也很凝重的样子,似乎在权衡一个重大决定。
“老爷,陈大人到了。”
门外传来的仆人声音打断了抚台大人的沉思,微微整了整衣容,“请陈大人过来。”
“是,老爷。”
随着仆人脚步远去,不一会又有脚步传来,继而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江苏布政使陈奉兹的身影出现在抚台大人视线中。
这位陈藩台是乾隆二十五年的进士,由知县一步步做起,基层履历十分扎实,前年方以六十二岁高龄出任江苏布政使,也算是修成正果了。
运气好,说不定退休前还能调到外省任上一任巡抚,毕竟江苏是全国最富裕的省份,在这个省当布政对于获得再次提升很有帮助。
面容清癯,穿着一身常服的陈藩台进来时显得有些疑惑,他这个藩台虽与抚台同驻苏州城中,但平日“二龙”基本不相见,除非重大事务方才凑到一块,而今日又无什么大事,不知抚台大人请他过来所为何事。
“下官见过抚台大人!”
陈藩台上前躬身行礼,很是恭敬,没办法,坐在面前的抚台大人是加了兵部侍郎衔的正二品大员,而他虽是一省藩台,却是从二品,生生矮了一头,或者说低了半级。
可就是这半级便迫使他只能持下官礼,没办法,官场规矩如此。
还好这是在私下场合,要在公开场合他堂堂藩台还得对抚台行堂参大礼以示尊卑呢。
“陈大人不必多礼,请坐!”
福崧脸上满是热情笑容,起身亲自为陈藩台斟了一杯刚沏好的碧螺春,“别人送的,说是雨前的,尝尝看味道如何。”
陈藩台接过茶盏却没有立即品尝,而是好奇问道:“不知抚台大人召下官前来,所为何事?”
福崧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赵安写给他的那封感谢信推到陈藩台面前:“陈大人不妨先看看这个。”
“噢?”
陈藩台拿起信件仔细阅读起来,片刻,不禁笑道:“这位赵大人倒是知礼数,不过本省只是支援了他安徽几万石粮食和几万斤菜籽油而已,也值得专门修书致谢?”
说完却是怔住,“两省三大藩库实现共通共联?什么意思?”
福崧笑了笑,解释道:“赵大人的意思是说我们江苏藩库和江宁藩库以后同他安徽藩库一样,都将存银放在一家名为咸丰行的银号中,这样不管是在安徽用银还是在江苏用银都很方便,省去不少兑换手续。本抚觉得赵大人这想法不错,便找陈大人过来商量商量。”
身为布政使的陈藩台顿时明白福崧的意思:“大人是打算答应此事?”
“不错。”
福崧点了点头,笑眯眯道:“各省藩库存银过往本就通存民间钱庄银号,朝廷对此并无特别规定,既然赵大人开了口,我们江苏就卖他这个面子,毕竟赵大人也是江苏出去的嘛这件事本抚的意思要做就要快,动静也不能太大,免得外界议论纷纷。”
未想陈藩台听完却是面露难色:“大人,本省藩库向来只与那几家大号合作,这咸丰行不过是个新开的钱庄,背景不明,实力未卜,冒然将一省藩库存银放入他家,若是出了纰漏,你我都担待不起啊!”
说到这里,迟疑了下,又道:“再说,这赵有禄是安徽的官,跟咱们江苏有什么关系?凭什么要卖他这个面子?各省的事各省自个管,没理由合在一家的。”
“嗳,陈大人尽管宽心,这咸丰行虽是新开的钱庄,但据本抚所知,这家钱庄如今不仅承担了安徽藩库,还承担了江宁藩库,如此实力,陈大人有什么不放心的?”
福崧笑呵呵的端起茶碗,“对了,说到这赵大人,本抚比陈大人了解更多,其它话本抚也不与陈大人多说,只问陈大人为官这么多年,可曾见过有人仅用一年多就从九品学录升到暂署巡抚的?”
“这”
陈藩台摇了摇头,承认这件事闻所未闻。
“这就对了嘛。”
福崧放下茶碗,将身子微微前倾,压低声音道:“赵有禄背后大有来头,你我都得罪不起啊。”
陈藩台有点愣神,他也听说赵有禄是和珅的人,但仅因赵有禄是和珅的人就把藩库存银放他家钱庄,这风险实在太大了。
一时又想不到其它拒绝理由,便委婉道:“抚台大人,不是下官不愿遵从大人意思去办,而是赵有禄毕竟是以代理藩台署理巡抚事,万一安徽灾情缓减,朝廷重新委任巡抚、布政,届时我们岂不麻烦?”
福崧听后却是轻声笑了起来,尔后将坐京发来的密信直接递给陈藩台,道:“你看看这个再说。”
“这是什么?”
陈藩台疑惑接过密信看了起来,旋即一脸愕然:“这这上面说的是真的?”
福崧笑着点头道:“京里刚刚传来的消息,千真万确,赵有禄被皇上实任安徽布政、署理巡抚事了,且还上了邸报,如此,陈大人还有什么担心的吗?”
“这这.”
陈藩台放下密信,吃惊之余又实是不愿将藩库存银放入那咸丰号,因为藩库存银可是有利息的,而先前合作的那两家钱庄每年都对他这个藩台大人有不少孝敬,就这么一脚把人家踢开不太合适,而且他自身未免也有些亏。
见状,福崧哪里不知道陈奉兹在想什么,意味深长道:“陈大人,那赵有禄年纪轻轻就实任布政、署理巡抚事,将来前途必定不可限量,本抚敢说绝不在你我之下,咱们这会不给他雪中送炭,难道指着人家飞黄腾达后再去锦上添花不成?”
“下官明白。”
陈奉兹吱吱唔唔也说不出个什么,他是掌管藩库的布政使,若他坚持不合作,福崧虽是正二品巡抚也强令不了他。
显然,福崧也不打算这么做,只见他轻捋长须,淡淡道:“看来陈大人尚不知江宁官场管这位赵大人叫什么吧?”
“叫什么?”
陈奉兹不解,一头雾水看着福崧。
“五福阿哥!”
福崧的声音明显提高一倍,还略带了点兴奋,“陈大人有所不知,赵有禄赵大人其实是当今皇上的亲骨肉!”
第335章 乖乖,坟头要炸
甘泉县衙后宅,下人们忙的不可开交。
朝廷调令到了,老丁不日启程前往海门厅任五品“厅长”,新县令后天到,故而老丁得赶紧让人将东西收拾好,一旦交接完毕便往海门赴任。
毕竟在甘泉当了两年多知县,老丁对这里还是很有感情的,以致离任前的最后一炮都没放,只是按常规收了属吏们的“别敬”,海门那边也有“到任规”等着老丁去拿,光这两个常规少说也有几千两。
院子里几个老家带来的下人正忙着打包,当初老丁到甘泉上任时足足带了四十多口人过来,如今离开同样声势浩大,大包小包的得套几大马车,加上坐人的得雇十几辆才行。
当然,费用是由甘泉县衙出。
毕竟,老丁是高升而不是革职,且未出省。
“不能这么放,这对粉彩胆瓶是老爷我好不容易淘换来的,你们这么放,等会给老爷我磕了碰了怎么办!”
瞥见两个下人竟将自己的宝贝随意放在地上,老丁顿时不高兴了,小跑上前将那对粉瓶轻手轻脚抱起放进铺有棉被的大箱中。
“不就一对破瓶子么,值当什么?海门那边的衙门难道还没几件象样的摆设?”
说话的是老丁夫人王氏,这会正带着二儿媳秦氏收拾细软。
自打长子一家随孙女婿去江宁后,王氏便有意将家里大小事务交给二儿媳秦氏掌管,秦氏也是个聪明伶俐的,什么东西都是一学就会,很得王氏欢心。
不出意外,丁家往后便是这个二儿媳当家了。
就是老二丁平有点不争气,不知在哪染上抽大烟的习惯,没事就偷偷跑到烟馆,别说读书了,成天就跟个瞌睡人似的有气无力,身子瞧着也瘦了许多,气的老丁拿棍子打了这不学好的儿子好几回,可不管他怎么骂、怎么打,也改不了儿子抽大烟这个坏毛病。
眼下丁平也不在县衙,估摸又去抽大烟。
儿子不学好,只能指望媳妇贤惠了。
“夫人这话说的,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对粉瓶是我好不容易得来的,真要磕了碰了,你不心疼我还心疼呢。”
老丁笑了笑,径直走到廊下,看着几个长随将一堆份量不轻的书籍捆扎结实。
这些书都是老丁历年积攒的藏书,其中还有几册宋朝的古卷,不管到哪里做官,老丁都要带上这些书。
除了看就是装饰,县太爷的书房总不能空空如也吧。
“照我说这些瓶瓶罐罐的就别带了,累赘,到了地方重新买就是了,你看你,搞的现在大车小车的,老百姓瞧见了还以为你这个县太爷这两年贪了多少钱呢。”
王氏一边笑,一边将几十件足金首饰并一叠银票飞快塞进一口小樟木箱的夹层里,尔后咔哒一声落了锁,却没将钥匙贴身收好,而是随手递给二儿媳秦氏。
“娘?”
秦氏没想到婆婆竟将保管家中钱财的钥匙给自己保管,一时有些发愣,不知该不该伸手接过。
“香莲,拿着吧,你娘昨天就说了,等到了海门那边咱这个家就交给你管了。”
老丁转身朝儿媳点了点头,在院中又看了会这才负手来到书房中。
书桌上放着一个铁盒子,盒子里除了这些年来他与各方的私信外,便是一本记录着不太方便让外人晓得的账本。
盒子挂着锁,不过钥匙却在老丁身上。
望着很是空荡的书房,老丁不由有些感慨,轻轻拍了拍铁盒,捻着胡须盘算起来,他于这甘泉县任职两年多下来,除上下打点之余倒也攒下两三万两,此番调任的海门厅虽不及甘泉县富裕,但地方却大,百姓也多,油水怎么也不会少于这甘泉县。
想到这里,老丁嘴角不禁露出一丝笑意。
他自认不是那种刮地皮刮得天怒人怨的蠢货,但该拿的也从未手软过,大清朝的官场本就是花花轿子人抬人,水至清则无鱼嘛。
他不拿,上官也会认为他拿,下面人更是如此想法。
既然如此,不拿白不拿。
“老爷,这些旧公文卷宗也要带去海门吗?”
管家抱着一摞泛黄的卷宗路过书房,见老爷在里面忙出声请示。
瞥了一眼管家手里那摞卷宗公文,老丁随手一抬,吩咐道:“送到礼房去,他们要觉有用就留下,没用便烧了吧。”
“是,老爷。”
管家前脚刚走,外面院子就传来熟悉的声音:“丁大人,丁大人!”
听着好像是自家孙女婿提拔的那位府学马教授,此人跟自家孙女婿关系极近,还替自家孙女婿管着几处产业,因而老丁也将其视为“小贷党”一员,不过是外围成员,机密之事此人并不知道。
有仆人道:“马大人,我家老爷在书房呢。”
“好!”
话音刚落,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鹌鹑补服的马教授就迈进了老丁书房。
“丁大人!”
马教授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红光,几乎是小跑着凑到老丁面前,无比激动道:“今天的邸报丁大人看了没有!”
“邸报?”
老丁被马教授的激动样子弄的有些糊涂,邸报怎么了?
这几天忙着收拾东西,他连前衙都没去过,自是顾不上看什么邸报。
“丁大人,你快看!”
见老丁不知道,马教授赶紧将手中那份邸报展开,激动的手指直接戳在一行字上,兴奋的声音都变了调:“赵大人!赵有禄赵大人!他被朝廷实授安徽布政使,署理巡抚事了!硃批明发,全天下都知道了!”
“什么?!”
老丁只觉得耳边“嗡”的一声,像是被人用重锤砸在天灵盖上,猛的一哆嗦后一把抢过马教授手中那份邸报,眼睛死死盯着那行黑字,心跳的就跟要从嗓子眼里冒出来般。
“…安徽布政使员缺,著赵有禄实任,署理巡抚印务…”
邸报上每一个字都像金子铸就,看的老丁瞳孔不住放大,旋即一阵狂喜涌上心头。
自家孙女婿成为从二品的藩台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