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妖 第67节

  两位老领导一个端茶的手腕抖了一下,一个则是跟赵四似的抽了抽腮帮子。

  娘的,他还骄傲上了?!

  赵安是挺骄傲,茶盖在碗上那么轻轻一刮,提醒另一个事实:“二位想必知道议罪银是往哪交的吧?”

  废话!

  谁不知道议罪银是送到内务府的。

  赵安点了点头:“内务府谁管?”

  宋教谕犹豫了下:“好像是和珅和中堂在管。”

  “那二位说赵某如今算不算是和中堂的人?”

  言罢,轻茶入喉,很是清爽。

  愣了片刻的丁县尊直接“呸”了赵安一脸唾沫:“你小子算哪门子和中堂的人,你小子什么底细你自个不知道?”

  “您二位知道,别人不知道啊。”

  赵安一点不恼,很淡定的拿出一块手帕把脸轻轻那么一擦,“我一小小从九品官怎么就主动要给朝廷缴纳一千两议罪银的?朝廷又为何连升我五级,还将我的事迹登报刊在邸报让天下都知道?不是和中堂在背后操控还能是谁呢?”

  嗯?

  县尊和教谕对视一眼:好像是这么回事。

  当初这小子到府衙交一千两不是谁都嘲笑他么,结果却让所有人大跌眼界,惊为天人。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此事最大的受益者又是谁呢?

  不是赵安,而是主办议罪银的和中堂!

  如此反推,这不就是和中堂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嘛。

  那么当事人赵有禄又是和中堂的什么人?

  不知道,得自个脑补。

  反正,脑补的结果绝对有利赵安这王八蛋。

  意识到这一点的宋教谕不禁问了句:“那赵大人打算怎么做?”

  “先把这个府学教授干好,做出点政绩来,二位再帮忙给我凑笔银子,如此我就好往上升一升了。”

  赵安说的是先前就定好的升官路线图。

  才当上府学教授屁股都没捂热不可能往上升的,所以得做出政绩来获得上司肯定,再想办法搭上和中堂的路子,如此才能光明正大爬上去。

  眉头皱了又皱的丁县尊忽的问道:“那你想当什么官?”

  “河道、漕运、盐业、实权地方正印都可以,佐贰官不行。”

  赵安对当官也是有原则的,就是绝对不当别人的助手,那样功劳就成别人的了。

  宋教谕有点头疼:“赵大人说的那些官可得花不少银子。”

  “这不有二位呢么。”

  赵安拎起大茶壶上前续水,“只要二位毫无保留支持于我,将来二位或许也能称一声道台大人,藩台大人、抚台大人.”

  “你小子怎么不叫我部堂大人的。”

  丁县尊没好气的哼了一声,心中却对赵安的提议十分心动,这小子如今风头正劲简在帝心,别人又不知他究竟是不是和中堂的人,可不比他和老宋更有前途么。

  纵是这小子上去后把他二人给忘了,至少也不用像现在这样天天担惊受怕,成天忙着给他擦屁股。

  侧脸看向宋教谕,发现对方在掐指头算账,很投入的样子。

  正想问问老宋在算什么,外面有人敲门了,是府学的马学正带一个供应商过来求见校长大人。

  见校长大人屋中有客,马学正自是知趣领着人在外等候。

  赵安有些为难的看向两位老领导:“我这要受贿了,二位是不是先回?”

第99章 任人要唯亲

  马学正领的那供应商是府学定点饭店的老板,姓黄。

  黄老板也是府学最大的债主,账上共欠他家2125两零350文的招待费。

  都是哪些招待呢?

  有省学政衙门来人的宴请费,有府学自身的联谊费用,有下面州县人员上来公办的费用,不过更多的是学官们的签单费。

  倒不是公款吃喝,而是朝廷默许的学官福利,正规开支。

  如果按六折兑现的话,黄老板能收回去一千三百两左右。

  这就少了近一半,搁谁都会肉疼。

  无奈之下只得请马学正带他过来跟新校长求个情。

  开饭店的就讲究多了,都不用赵校长暗示直接就往校长桌上递了张二百两的银票。

  “小人做的是小本买卖,要是六折结算的话,小人别说挣钱了,这都得亏不少,小人店里还养着一帮人,这要不挣钱连例钱都发不出去,这店就更没法开了.小人这也是实在没办法,还请大人能够通融一二。”

  黄老板态度很端正,脸上挂着真诚的笑,腰也弯了有差不多二十五度的样子。

  虽然心里可能也在骂面前这个人五人六坐着的年轻大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可对方再没毛那也是朝廷任命的官,不是他这个开饭店的能得罪起的。

  “大人,咱们府学十年前就跟黄掌柜打交道了,他家烧的菜不说扬州城数一数二,那也是绝对拿得出手的,尤其他家厨子烧的红烧狮子头那叫一个绝,大人晚上要是有空不妨去尝尝”

  早就拿了好处的马学正自是不遗余力替黄老板讲话,要不然这好处拿的不踏实,多少要退一些的。

  “是么?那本官抽空得去尝尝了。”

  瞥了眼银票面值后,赵校长手中的《春秋》无意掉落正好盖在了银票上面,却是不去拿书而是煞有介事问马学正差人黄老板多少钱。

  马学正忙道:“回大人话,府学每年跟他家结两次账,这次结的是去年底到现在的,一共二千一百多两。”

  听了这话,赵校长眉头顿时皱起:“怎么差人家这么多的,单子呢,拿来本官看看。”

  “单子在呢,在呢。”

  马学正赶紧示意黄老板把手中那叠三联单“发票”拿给校长大人。

  装模作样翻了几张后,赵安竟是没有半点卡人的打算,直接提起毛笔沾了点墨汁就给一一签字了,喜的有点忐忑不安的黄老板就差跪下磕头谢恩。

  要知道没校长大人的签字,账单再多它也就是一堆废纸!

  何况这还是前任留下的账,新任教授大人不认账也没人说他。

  签完字后,赵安将单子递给马学正,吩咐道:“你跟账房说一声,下个月二十号给人家把钱结了。”

  不是故意扣着不给,是公账上真没钱。

  至于这些单子结完也就彻底核销了,省学政衙门每年是固定拨一笔款给各地府学的,不管超支与否就这么多。

  也就是说扬州府学所有的账都归赵安这个校长结,同理,所有开支他说了算,连知府衙门都不必招呼。

  “二十号?”

  以为能马上拿到钱的黄老板面露为难之色,结果惹得赵校长不太高兴:“怎么,我们府学这么大的单位还能差你银子不成?黄掌柜你要现在要的话,本官让账上马上给你结了,不过实话对你说,本官对狮子头没什么兴趣,你家做的再好本官都是不吃的。”

  说完,拿起《春秋》认真翻阅起来,被压在下面的那张银票立时暴露无遗,很是孤单的躺在校长大人的办公桌上。

  不知道究竟姓黄还是姓赵了。

  见黄老板还不知足,马学正急的在桌下轻踢了了对方右腿:这府学的生意你家还做不做了!

  反应过来的黄老板赶紧在那赔不是,总之校长大人您说什么时候给就什么时候给,哪怕年底再结也行。

  实在不行按九折结算也成,还不行就八成,八成!

  “行了,本官也是苦出身,知道你们这些做买卖的也不容易,你先回去吧,过两天本官到你店里坐坐,尝尝你家的狮子头号是不是真如马大人所言为扬州一绝。”

  看在二百两份上,赵校长特意给了一个台阶,待黄老板千恩万谢告退后,却是不快的瞄了眼马学正:“以后不要大白天的把人往我屋里领,叫人看见像什么样子?咱们做学官的要给师生树立好榜样,可不能表面一套背地一套。校风就是学风,明白?”

  “是,是,大人教训的是,下官一定注意,一定注意。”

  马学正自是认真接受校长大人的批评,尔后告诉校长大人那个王万全先前来府学了,他按校长大人吩咐给对方办了入职手续,让此人明日正式来府学办差。

  “大人,这王万全先前没有在衙门办过差,对府学的事也不太熟悉,因而下官不敢擅做主张,大人您看给他安排个什么职事好呢?”

  马学正显然是吸取上次教训,懂得“多磕头、少说话”这六个字背后衍伸的官场奥秘了。

  自家表哥,赵安当然得安排个有油水的好差事,微一沉吟问马学正:“现在咱们府学是谁在管后勤.就是谁负责饭堂那一块?”

  被告知就是给他家做晚饭的丁厨子。

  “老丁?他什么来头?”

  说这话时赵安手中的《春秋》又压在银票上面了。

  马学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说那老丁也没什么大的来头,就是甘泉县主薄陆书记的大舅哥。

  “陆书记?”

  赵安知道这人,那天就是陆书记与季师爷到税课司给他办的“借调”,且这陆书记与他也没有过利益冲突,今后也有不少地方需要甘泉县予以配合,这要得罪了陆书记肯定不太妥当,便息了让表哥管理食堂的念头。

  不能搞食堂,以表哥的能力让他当教导主任或教务处长显然也不现实,思来想去吩咐马学正道:“这样,你让王万全到隔壁值房当管事,以后府学大事小事都先与他说一声,我有什么事也会让他与你们交接。”

  这是什么职务呢?

  不是大秘,而是校办主任,大管家的意思。

  符合任人唯亲这一要素。

第100章 好官难得

  让表哥当自己的办公室主任,肯定是赵安为了方便。

  为了哪方面方便就不太方便说了。

  马学正应该是懂的,并立即明白那个王万全和教授大人的关系肯定非比寻常,因此第二天王万全来报到时,马副校长一改昨天还有点端架子的态度,对人王万全甭提多热情了。

  不仅亲自带王万全到校长办公室“报到”,还特地跑“后勤”一趟把王万全的工作服给送了过来。

  工作服就是普通吏员穿的衣服,赵安在认证司当临时大使时也穿过,唯一的区别在于这套吏员服前面绣了个“学”字。

  单独绣字的还有巡检司和班房的“勇”、“壮”以及绿营的“兵”。

  赵安印象中八旗兵的军服好像没有单独绣字。

  表兄弟见面自是心照不宣,王万全牢记父亲嘱咐不敢在外人面前表现出与表弟存在亲戚关系,故而在赵安面前特别恭敬,一口一个“大人”,搞的赵安都有些别扭,奈何因不可抗力原因只能陪着装一装。

  其实赵安这个府学教授另外有个正式称呼叫“老宗师”。

  只不过赵安这个教授太过异类,一是学历不过关,二是年纪不过关,所以真没人好意思喊他一声“老宗师”。

  包括已经渐入佳境的马学正、童训导他们。

  教授边上的教房跟知府大人的府堂、知县大人的县房一个性质,用后世的说法就是校办。

  校办现有两个书办外加四个临时工,平时的工作除了整理府学的文册档案,就是负责抄写各种文件传达下去,另外就是替教授处理一些不必亲自出面办理的事务。

  起一个上承下达的中转作用,说是秘书处也行。

首节 上一节 67/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