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第116节

  战马上。

  刘备一面驱兵疾驰,一面叮嘱关羽:“曹操的本寨中定有随军文吏,云长盯仔细些,若有熟人,直接擒走。”

  二人都是在许都待过的,认识曹操麾下不少文武。

  此刻的曹操还不知道,在四面伏兵合围袁尚时,竟有一支兵马悄然跑去偷袭本寨了。

  为了避免与曹操的伏兵碰上,刘备还与关羽仔细研究了曹操的伏兵据点,更不惜绕了远路,只为能打曹操本寨一个措手不及。

  而在本寨中,的确有刘备和关羽的熟人。

  不过这熟人不是在许都的熟人,而是在河北的熟人,亦是袁绍极为痛恨之人:许攸!

  许攸在献了伏兵计后,便在帐中备下了美酒。

  虽然投了曹操,但许攸除了向袁绍、审配复仇外,也没了其他的人生追求。

  没了追求,自然就可以日常呼喊“孟德”,故而许攸时常会借酒消愁。

  “没我许子远,本初赢不了官渡;有我许子远,孟德方有今日。我许子远,才是天下第一大才!可恨这世间都是蠢货愚夫!否则我许子远,当居三公之首!”

  许攸在帐中一面醉饮,一面大言不惭,丝毫没觉察到即将到来的危机。

  在许攸看来:今夜袁尚断无生路可言,本寨更不可能有任何闪失。

  正常而言,许攸的断言是没错的,袁尚下达的军令也的的确确是四寨合围曹操,只是没想到会出现刘备这个变数。

  “何人闯寨!”

  一声惊呼在营门响起,然后下一刻惊呼声便戛然而止!

  又见一红脸大汉持刀将营门口的路障一挑,竟直接将百余斤的路障给挑飞了!

  随后一支“袁兵”如猛兽般冲入营门,入寨后便四处投掷火把。

  红光在漆黑的夜空中飘起,不仅惊骇了寨中曹兵,亦惊骇了正在围杀袁尚的曹兵。

  “袁尚竟还暗藏一军偷袭本寨?”

  看着起火的本寨,曹操难以置信。

  4更来啦

第185章 刘备曹操不谋而合,假许攸以乱邺城

  战场之上,袁尚望见仓亭津方向火光冲天,不禁又惊又喜:“天不绝我!”

  今夜对袁尚而言可谓跌宕起伏。

  原以为识破了曹操的劫营之计,却反陷入四面合围。

  若非颜良、文丑二将拼死护住两翼,袁尚早已性命难保。

  更令袁尚懊悔的是,颜良此前曾谏言提防曹操阴谋,袁尚却听信逢纪,驳斥了颜良。

  袁尚又承袭了袁绍的脾性,即便明知道错了也绝然不肯向颜良低头认错的。

  此刻见曹操本寨火起,袁尚心头的阴霾顿散,唯有劫后余生的狂喜。

  “速速突围!”

  眼见曹军因本寨火起而阵脚松动,袁尚不待细想,带着亲卫骑兵便向东武阳方向狂驰而去,甚至都顾不上麾下大军是否跟上。

  颜良本欲趁机下令全军反击,里应外合夹击曹军,骤然却见袁尚帅旗竟已仓惶远去!

  顿时惊愕得目瞪口呆:尚公子跑了?什么情况?

  曹操同样惊疑:“袁尚竟然跑了?莫非又是计?”

  曹操正思忖如何应对袁尚暗藏奇兵偷袭本寨,却不料对方一击得手后竟毫不恋战的跑了,这让曹操疑惑不已:既然偷袭成功了,难道不应该来个前后夹击吗?

  “主公,速回本寨!当心平原方向的兵马!”郭嘉疾驰而至,急声提醒。

  曹操猛醒,仓亭津战场接壤青州,确有可能引来袁谭!

  “速撤!”

  曹操毫不犹豫下令鸣金收兵。

  然而当曹操率众赶回本寨,哪里还有“袁军”踪影?

  唯余一片狼藉。

  曹操紧锁眉头,疑窦丛生。

  紧随其后的郭嘉亦是眉心微蹙:莫非不非是袁谭所为?

  “速速查问,是何人偷袭?”曹操厉声喝问。

  须臾,夏侯渊押着惊魂未定的留守偏将上前。

  偏将战战兢兢献上一封书信:“禀…禀司空!贼人打着‘常山相陶升’旗号,为首者自称乃…乃司空故人。其劫营得手后便退去,还…还掳走了许军师,留下此信!”

  “许子远被掳?!”曹操面色陡变,一把夺过书信。信上仅有一句:孟德兄,许子远我先借走了,勿念。落款:左将军刘备。

  “刘备”二字映入眼帘,曹操怒火翻腾,脸色愈发阴鸷。

  许久,曹操强压怒气,反而抚掌大笑:“好个袁尚!竟有此等本事!本初竟也养得此等有胆识之子!”

  旋即安抚留营偏将:“今夜之失,非尔等之过,乃孤谋划不周。传令下去,犒赏三军!”

  留营偏将本以为今夜会被责罚,没想到曹操不仅不责罚反而还赏赐酒肉,激动不已,自是感恩戴德而去。

  曹操将书信揣在怀中,又招呼郭嘉同入大帐,又让许褚守住大帐不许旁人接近。

  帐内很快传来曹操压抑不住的怒吼:“大耳贼!安敢如此!”

  曹操那个气啊。

  本可以一战将袁尚生擒,不曾想到了关键时刻被刘备捡了漏,郁积的怒火可想而知。

  郭嘉没有说话,静静的看着曹操在大帐中发泄怒火。

  直到曹操怒火渐熄后,这才近前捡起被曹操投掷在地的书信。

  仔细扫了一眼后,郭嘉的声音才徐徐响起:“主公息怒。刘备打着陶升的旗号而来,想必袁尚也是不知情的。”

  “嗯?”曹操微微一愣,又回想起战场上袁尚那匆匆逃跑的狼狈,顿时回过味来:“原来如此。孤还奇怪袁尚为何会放着前后夹击的良机不顾,只顾带着亲卫骑兵惶惶突围。看来刘备今夜的偷袭,并不在袁尚的计划之内。”

  踱步片刻,曹操又分析道:“刘备打着陶升的旗号,是不想让袁尚知道;本初明知道刘备善战,却不让刘备来东武阳。看来本初对刘备,起了猜忌之心啊。”

  郭嘉补充道:“主公曾言刘备乃聪明人,袁绍若在,刘备于河北终难真正立足;然其又需借袁绍之势徐图发展,故不敢轻悖其令。此番假‘陶升’之名现身东武阳,恐是袁绍欲借袁尚统兵之机削夺刘备兵权。刘备不甘麾下兵马被袁尚败尽,故行此计;劫营后又速退,亦因彼不愿于此时与主公死战。”

  曹操也想明白了关键,叹道:“只可惜失了许攸。许攸深谙河北虚实,没了许攸,今后攻打河北时,便少了知彼优势了。”

  郭嘉笑道:“许攸素来傲慢无状,对主公亦甚轻慢,早令众将忿恨。主公念其乃故旧又建官渡大功,故而一直忍让。刘备将其掳去,反为主公省却了日后麻烦。不妨将此讯故意泄露至黎阳审配处,邺城之内,怕是又有好戏登台了。”

  曹操亦笑:“奉孝唯恐邺城不乱啊!审配若知许攸归邺,焉肯善罢甘休?!也罢,本初既不敢亲临东武阳与孤一战,孤在此亦无大益。不如归返许都,坐观邺城生乱,且看本初还能否安坐于那邺城之内!”

  而在另一边,关羽看着酒醉如泥的许攸,不解问道:“大哥,我不明白。许攸并非曹操心腹,掳来此人对曹操又有何碍?”

  刘备淡然一笑:“大将军于官渡战败,许攸虽是关键,但其之所以会叛走,亦因审配擅捕其家眷在先。今我将许攸送归邺城,大将军念及旧谊或可饶他不死。然审配二子皆因许攸之故而亡,岂肯轻饶?且令二人于邺城相互倾轧一番,省得总有小人暗地里算计于我。”

  关羽豁然:“袁尚素来亲近审配,或会劝袁绍杀许攸。既如此,不若再使人将此消息也泄露与袁谭,引其兄弟相争?”

  刘备闻言大笑:“云长所言极是!若袁谭袁尚兄弟内斗,大将军为其所累,便更无暇谋算你我兵权了!”

  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此刻都将目光盯在了袁绍文武子嗣的内讧上。

  曹操是不满袁绍不肯来东武阳决胜,刘备是不满袁绍假借袁尚来削兵权。

  二人不谋而合,纷纷都想到了一处。

  而马背上醉趴着的许攸,此刻还是不省人事。

  等许攸睁开眼时,却发现早已不在仓亭津的寨中。

  “这里是?”

  看着陌生的兵马,许攸愕然的自马上摔落,两眼圆瞪的瘫坐在地。

  5更来啦!白天不努力,晚上穷加班。求月票

第186章 刘备定计诳许攸,袁尚又在自毁墙角

  “许先生坠马了!”

  一声惊呼,引得周围军士纷纷聚拢。

  只见一雄壮青年策马而至,跃至近前,拱手行礼:“青州袁刺史麾下都尉、汝南人袁綝,见过许先生。”

  袁谭的人?

  许攸愕然盯着自报家门的袁綝:“我为何在此?”

  袁綝面色如常:“昨夜我等奉袁刺史之命奇袭仓亭津,意外撞见醉酒的许先生。我曾随袁刺史赴邺城大将军酒宴,故而识得许先生,便将许先生带离了险地。”

  带离险地?

  我需要你带离?

  许攸蹙了蹙眉:“你擒我至此,是想拿我请功?”

  袁綝忙道:“许先生误会了。袁刺史常对左右言,若非审配擅自捉拿了许先生的家眷而大将军又不肯惩罚审配,许先生便不会去投曹操,更不会有官渡之败。此大将军之失,而非许先生之过。故而昨夜我见到许先生后,便想着将许先生带回。”

  “当真如此?”许攸眯眼细看袁綝,“你也是袁氏族人?”

  袁綝摇了摇头:“不敢与四世三公攀亲,惟愿为袁刺史尽职尽力。”

  正说间。

  又一人策马而来,惊喜而呼:“许先生醒了?”

  许攸抬头仔细辨认了一番,没认出来人,疑惑的看向袁綝。

  袁綝忙向许攸介绍道:“这是谯县人夏侯博,也是袁刺史麾下都尉,昨夜我与夏侯都尉一同去奇袭的仓亭津。”

  “夏侯?”许攸头有些晕。

  袁綝补充道:“夏侯都尉虽然也是谯县夏侯氏,但与夏侯惇等人并非近亲。我二人效力的乃是袁刺史!”

  夏侯博向许攸行了一礼:“见过许先生。”

  许攸愣了愣,回了一礼,又问:“你们要带我前往何处?”

  夏侯博与袁綝对视了一眼,道:“正想征询下许先生的想法,我等已派人传书袁刺史。许先生或可往平原见华彦,或可往邺城见大将军,或可往真定见左将军。然我以为,若入平原,或遭华彦轻慢;径往邺城,恐遭审配谗害;不如先往真定见左将军,左将军与袁刺史一向交好,亦不满审配独断害贤。”

  袁綝亦道:“左将军与大将军亦有交情,可为许先生美言。许先生虽投曹操,但以曹操的为人,定不会重用投降之人。若许先生能与大将军言归于好,岂不美哉?”

  夏侯博与袁綝一唱一和,许攸不由意动。

  若真的在曹操处待得痛快,许攸也不会自觉人生没了追求,饮酒消愁了。

  然而官渡一战,河北人马十去八九,被曹操坑杀者都有七八万人,河北恨许攸者不知凡几,令许攸又生迟疑。

  见状。

  袁綝直接帮许攸下了决定:“许先生既有顾虑,那便听我的罢。先去真定见左将军,再作计议。”

  闻言,许攸没有反驳。

首节 上一节 116/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