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张飞饮酒的动作猛地一滞,那双大眼咕噜噜的转着,不知道在盘算什么。
就在张飞即将开口时,刘备话锋又是一转。
“但我近日要前往并州,需要遣将相随.”
看着张飞那话到嘴边骤然又咽了下去的急促样,刘备又端起小樽细品。
张飞表情瞬间变得丰富,忙又抱起酒坛给刘备斟酒:“大哥,要不俺去给你换个大樽?”
“小酌怡情,大酌伤身,小樽就好。”刘备细细品酒。
张飞抱起酒坛,将最后一点酒滴落在酒碗堪堪淹了个碗底,点头嗯嗯:“俺也小酌,俺也小酌。”
见状,刘备不由哈哈大笑:“翼德,要不要再给你来一坛?”
张飞刚想说要,瞬间又改了口:“等自并州回来再喝!大哥什么时候走,俺先回蓟县与庞抚军交接下。”
“不急。”刘备止住笑:“士元也会同往。”
张飞“咦”了一声,脸上的神色也多了几分郑重:“大哥这次去并州所为何事?竟连庞抚军也要调走?”
不问缘由先跟着刘备走,等刘备同意了才问去并州干什么,这便是张飞。
刘备也微微敛容,道:“袁绍欲令袁谭、袁尚二子分攻兖、徐二州以定谁是嗣子,派我和袁熙同往并州与高干一并袭扰关中牵制曹操兵力。军师会和子龙留守幽州,你、士元,元直、汉升和云长都会与我同去。”
一听又是袁绍在使坏,张飞当即就火了:“大哥,袁绍这是故意为之,他让两个儿子去争功,却让大哥去关中劳累。不如趁此机会在幽州举旗,而后南攻冀州,擒了袁绍那厮,大哥也当这河北之主!”
“不可胡言。”刘备轻斥一声,徐徐而道:“此乃军师所议,此去关中既是为了将幽州精锐移师历练,也是为了将我在常山国所得资财化作军资粮秣,同时还可激起袁熙的争嗣之心。眼下我与曹操的实力差距太大,不可骤然与袁绍冲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翼德焉能不知?让曹操与袁绍相争,我才能斡旋于袁曹之间以壮己身啊。”
张飞挠了挠头,道:“俺是听不懂这些大道理的,既然大哥要去,俺就为大哥冲锋陷阵。”
看着张飞略带兴奋的模样,刘备内心又泛起一股暖流,将酒樽的美酒一饮而尽,豪气而道:“好!我也从未去过关中,正好一观旧都是何景象。”
与张飞叙聊片刻。
刘备又动身前往卢宅寻卢毓,昨日酒宴上承诺孙乾的事,刘备没有忘记。
卢毓十岁丧父,两个哥哥也死于战乱,由于袁绍和公孙瓒屡屡交锋,幽州和冀州多有饥荒,十岁的卢毓成了卢家顶梁柱,一面奉养寡嫂及侄儿,一面读书立行,时至今日倒也有不小的名气。
卢毓好习法治,刘备入涿郡后,便以卢毓为法曹史以作历练。
法曹史虽然只是个副职小吏,但卢毓今年也才十八,未及冠前便为郡中小吏,已然是破格录用了。
虽然刘备与公孙瓒都曾在卢植门下求学,但卢毓对刘备的好感更甚于公孙瓒。
在卢毓看来,公孙瓒虽然出身辽东贵族公孙氏但言行却过于残暴,与卢植所追求的士民安定是相悖的;反观刘备虽然出身低微但言行更接近于卢植,一样的正直、坚韧、仁德,一样的刚柔并济。
故而,卢毓才会接受刘备的好意出任涿郡的法曹史,也愿意与刘备及其麾下文武往来。
到了卢宅,刘备先是拜了卢植的牌位以尽门生礼数,最后才与卢毓言明来意。
得知刘备是专程为孙乾说媒,卢毓不由笑道:“公祐先生与阿姊情投意合,的确是天作之合;公祐先生本想请康成公为媒,又恐北海到涿郡又路途遥远而康成公年事已高,故而时常为此犯愁。今有将军为公祐先生作媒,我也放心了。”
刘备亦喜而笑:“既是情投意合,我理当促成。”
敲定了孙乾的婚事,刘备又向卢毓打探了涿郡的良人,得知是为简雍觅良人,卢毓当即便为刘备推荐了十余家,如涿郡方城刘氏,范阳刘氏、范阳郦氏、遒县祖氏;上谷昌平寇氏、居庸侯氏;渔阳郡泉州阳氏、泉州刘氏、雍奴鲜于氏;右北平郡无终田氏、无终刘氏。
皆是幽州世居的大族。
离了卢宅,刘备又遇到了闻讯而回的刘肃和刘始二人。
一连几日,刘备不是在拜访和接待,便是在拜访和接待的路上。
而在这期间。
代郡的黄忠、上谷郡的赵云、广阳郡的庞统,也陆陆续续的受召回到涿县,诸葛亮则是逐步接手幽州七郡的政务和军务。
虽然袁熙才是幽州刺史,但幽州七郡官吏基本都是刘备任命的,表面上尊幽州刺史府的军令,实际上尊的是左将军府的军令。
由于袁熙也要跟着刘备去袭扰关中,兼之甄宓和袁买也到了涿县,袁熙与刘备商议后,便辟诸葛亮为幽州治中从事,正式从名义上定下了诸葛亮在幽州的权限。
而韩珩虽然是地位更高的别驾从事,但在职务含权量上远不如诸葛亮这个治中从事,韩珩也有自知之明,没将韩珩这个别驾从事替换调已经是给韩珩留了颜面,若韩珩敢自恃职务地位而干涉诸葛亮执掌幽州七郡,韩珩今天敢开口明天就不用来上班了。
刘备又自七郡兵马中挑选了三千步骑,以庞统、徐庶为军师,以关羽、张飞、黄忠为大将,袁綝、夏侯博、辛哲、焦触、张南等为副将。
之所以只挑三千步骑,刘备也是有考虑的。
一者幽州外患虽然平定,但草原上的胡人是春风吹又生,没了蹋顿诸王也还会有其他诸王,杀是杀不干净的;二者是幽州七郡内部也有庞杂的大族势力,这些势力也难保不会有非分之想;兼之诸葛亮的政策推行势必会损害一批人的利益,故而得留下足够的兵力交由诸葛亮调遣。
毕竟刘备只是去袭扰关中又不是去打下关中,更何况并州的高干也是有兵马的!
1更来啦
第206章 刘备再逢故友,苏双张世平齐至涿县
三千步骑的集结需要时间,粮草的筹备也需要时间,兼之七月天正热,刘备也没打算着急出兵,让出征的将士回家探个亲放松放松更有利于激发士气。
此番前往并州,只是替袁绍袭扰关中而非刘备自己要夺关中,犯不着太积极。
随后几日。
刘备又积极的替孙乾当好媒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除了亲迎受吉日时间限制外,前五礼都由刘备包办了。
这让孙乾感动不已。
自徐州跟着刘备,孙乾不似其余徐州士吏一般会因刘备的得势和失势而酌情择选立场,也不似糜竺兄弟一般通过嫁妹和送家财与刘备缔结姻亲关系,亦不似如陈登一般受限于家族而不能追随刘备。
孙乾是受了刘备恩义后便决心跟随,跟赵云一样都是那种“大丈夫只患功名不立何患无妻”的豪情真男人。
而刘备感念孙乾跟着自己颠沛流离依旧不离不弃,对孙乾求娶卢氏女一事上也极为上心。
君臣互相成就,一时间也成了涿县美谈。
南城外。
一支商队徐徐而来,为首二人风尘仆仆,汗渍挂满额脸。
城门尉刘德然引卫卒拦住检查符传,见到符传上的信息,刘德然不由脸色一变。
只见符传上写着:
建安六年六月二十一日
中山国相印
告津关亭传:
中山国卢奴大贾苏双、张世平
持此传,率从者五十,车十乘。
运货如左:
·细绢六百匹
·盐三百石(有盐策,符别)
·骏马五十匹(牡三十牝二十,有马传,符别)
·铁犁铧五百具(有工官封印)
自卢奴起入涿县市易。
传有效期:九月二十一日。
凡过津关,亟放行,毋留难。违者劾奏。
·封泥匣·(刻“中山相印”篆文)
市租已纳(中山市丞印)
“敢问二位尊者,与左将军可是旧识?”刘德然不敢怠慢,近前确认身份。
苏双、张世平二人对视一眼,皆有惊讶,忙拱手回礼,道:“虽曾相识,但不敢与左将军攀旧。”
刘德然笑道:“二位尊者过谦了。左将军早有嘱咐,若有中山苏双、张世平二人至,需遣人通传,还请二位尊者稍待,我即刻派人通传。”
二人更惊。
苏双忙道:“勿要如此,我二人入城后,自去拜访左将军便是。”
刘德然摇头:“请恕我无礼。左将军吩咐了,若是二位尊者至,便会亲自出城来迎,我不能违令。”
随后,刘德然立即吩咐身侧的卫卒,卫卒不敢怠慢,飞速策马直奔左将军府。
闻得传讯,刘备又惊又喜:“苏兄和张兄来得竟如此快?”
早在中山时,刘备便想去拜访苏双和张世平,然而刘备不凑巧,去的时候苏双和张世平贩马未归,刘备就给二人各留了一封信,托其妻小转达。
刘备本还想着去并州的时候再顺路去卢奴一趟,没想到苏双和张世平二人竟会先至涿县。
“叔至,速速备马!”话音刚落,刘备又顿觉不妥,改口道:“不,备车!”
不多时。
刘备便驱车来到城门口。
见到熟悉的面孔,刘备跳车大笑而迎:“张兄,苏兄,一别经年,别来无恙啊!”
苏双、张世平本来还在与刘德然商议,试图说服刘德然,他二人应该入城去拜访刘备而不是让刘备出城来迎。
但刘德然是个恪守军令的,连张飞入城违了时辰都得在城外待着,自然不肯让苏双、张世平直接入城。
见刘备匆匆而来,苏双和张世平心头更是震撼。
“苟富贵,勿相忘。”虽然是个好词,但少有人会真的兑现这个承诺。
苏双、张世平二人走南闯北的也见了太多人,大部分都是如陈胜一般发达了就自傲善疑且不愿被提及过往贫贱。
故而,即便有刘备的书信相邀,苏双、张世平这次来涿县也是先找中山相陶升签署了符传,以入市易为由来涿县。
见到刘德然时也没拿出刘备的书信,而是想入城后再私下去拜访。
没想到刘备会提前吩咐刘德然以及其余三门都尉,更是在闻讯后匆匆驱车来迎,如此重情重义,远非陈胜能比。
“不敢当左将军大礼!”震撼之余,苏双、张世平也没忘记礼数。
刘备大步向前,双手前身扶住二人,朗声而道:“昔日我家贫,若非张兄和苏兄不嫌我粗鄙而多与我金财,我又岂能有今日?前番入中山时,我便想拜会,怎奈张兄和苏兄未归,实属遗憾。今日张兄和苏兄不辞辛劳自中山而来,我心中甚为欢喜。可与我同车入城,今日我定要与张兄和苏兄大醉一场。”
二人连忙推辞。
刘备却是不由分说,直接挽住二人手臂,同行上车。
而苏双和张世平带来的从者,则被刘备叮嘱刘德然不可怠慢。
刘备的强势也看得苏双和张世平的从者目瞪口呆,这些从者跟着苏双和张世平走南闯北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此等情景。
“那可是名扬河北的左将军啊,竟对我家主人如此恭敬?”
“听闻主人十几年前就跟左将军相识了,还赠送了许多金银。”
“那也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再熟络的朋友过了十几年也会变得生疏,这些年主人又不是没吃过闭门羹。”
“河北都传左将军仁义无双,今日一见,传闻不虚啊。”
“岂止是传闻不虚,这比传闻中更仁义,主人虽然家境殷富,但哪个达官贵胄、世家名士会正眼看主人?左将军竟亲自来迎还邀主人同车入城!”
“哼!那群狗眼看人低的,岂能跟左将军相提并论。”
“.”
寻常路人不会有太大的感触,但跟着苏双、张世平闯荡多年的从者们是见识过太多的人情冷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