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第147节

第250章 攘外先安内,袁尚要将袁绍取而代之

  邺城,刺史府。

  袁尚惊愕而起,手中的青铜酒樽“咣当“一声跌落在地。

  “大将军要卸任?还要将河北让给刘备?“袁尚的声音因震惊而颤抖,手指不自觉地攥紧:“这绝不可能!“

  哪怕袁绍将河北让给袁熙袁谭亦或者高干、甚至于最小的袁买,袁尚都觉得还有几分可信。

  让给刘备?

  疯了吧!

  若不是传讯的人是刘氏族人,袁尚都想砍人了。

  审配和逢纪也是惊得不浅,袁绍与刘备的关系已经好到了可以托付基业的程度了?

  “尚公子息怒。”沉吟片刻,逢纪凝声猜测道:“郭援虽然声称刘备有自立之心,但他毕竟是钟繇外甥,其言不可尽信。大将军又素来多疑,此举极有可能是在试探刘备,若试探后发现是钟繇的离间计,大将军亦不用与刘备翻脸。”

  审配亦是接口道:“元图所言,甚有道理。大将军若真有让河北之意,必与我等商议,如今只与许攸密谋,甚为反常;夫人偶然听得只言片语,未必知晓其中深意,且又未向大将军询问真假,此消息断不可当真!尚公子也不可因此而自乱阵脚。”

  逢纪和审配的判断令袁尚稍稍安心,袁尚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挥手屏退刘氏族人后,袁尚又坐下,眉头紧锁:“袁谭攻打徐州,与臧霸等人交手数次,皆已获胜,如今更是将战线推进到了琅琊国。”

  话锋一转,袁尚语气又变得忿忿:“分明是我与袁谭分取兖州和徐州。然而徐州只有臧霸、孙观在抵挡袁谭,而兖州却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等将与我对峙,就连张郃、高览那两个叛徒也在兖州!实在是可恨!”

  在调兵遣将上,曹操是有仔细考量的。

  一面重兵部署在兖州,一面给臧霸下达了“诱敌深入”军令。

  换而言之:不是臧霸屡败屡战,而是臧霸在执行曹操的军令佯装败退,曹操则是集中优势兵力先与袁尚争锋。

  效果显而易见:袁谭虽然节节胜利且重兵推进到了琅琊国,但既不能速下徐州又因泰山阻隔而不能分袭兖州;袁尚则是被曹操连战连克,更是渡河拿下黎阳,将袁尚撵回了邺城。

  官渡之战后,袁氏本就兵力不足,袁尚袁谭还二分兵力,曹操是做梦都要笑醒:我连分兵计都不需要用,袁绍的两个蠢儿子就主动分兵了。

  至于刘备攻打河东,曹操压根没当回事。

  因为曹操很清楚,刘备是绝对不会为了袁绍而与自己厮杀的。

  河东的地理位置,亦决定了刘备即便将河东打下来也守不住。

  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还要损兵折将,换曹操是刘备都不可能尽心尽力。

  故而在收到钟繇的战报后,曹操只派人回了个“若刘备来攻,只可固守,不可出击;若不能守,则暂时弃城,诱其深入。”的军令。

  曹操更清楚袁绍钟意的嗣子是袁尚而非袁谭,只要揪着袁尚狠狠打,就可以将袁绍残存的雄心彻底碾碎。

  见审配、逢纪低头不说话,袁尚又转向逢纪,语气阴狠:“逢统军,张郃、高览的家眷族人,何时能带回邺城?”

  逢纪轻叹一声,语气中亦有忿忿:“我正要与尚公子禀报,诸葛亮不肯放人,说张郃、高览的家眷族人被发配到涿县屯田,乃是大将军首肯的。除非大将军有令,谁也不得将其擅自带离涿县。更可气的是,这村夫竟然还嘲讽我等‘打不过曹操就用下三滥的手段,有辱君子之风!’,简直一派胡言,真是可恨!”

  “这肯定是故意的!”袁尚又是一巴掌拍在桌上,语气更为阴毒:“诸葛村夫,来日我定要报此羞辱!”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袁尚强迫自己冷静,眼神阴冷,又话中有话:“而今我与袁谭之争落入下风,假如大将军此番卸任让位只是在试探刘备,嗣子之位恐为袁谭所得!二位与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理当有所决断!”

  审配和逢纪皆感寒意。

  对视一眼后,二人皆是压下疑惑,豪言表态:“尚公子的决断,便是我等决断!”

  “好!”袁尚拍案而起:“大将军老了,已经不再是当初豪言‘南据黄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的袁氏豪杰了。而我袁尚,将会继承此志!”

  袁尚的目光犀利的扫过审配和逢纪,语气更为冷冽:“欲争天下,需除内忧。唯有先安内以定尊,定尊而后才能攘外。故而,即便大将军卸任让位一事是在试探刘备,我也要让大将军真正卸任让位!唯有如此,我才能将大将军取而代之,成为河北之主!”

  审配和逢纪皆是眼神一凛。

  袁绍在河北的威望日渐跌落,却又占了河北之主的位置,以至于袁尚处处受制,审配和逢纪亦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此时,袁尚有了将袁绍取而代之的野心,正合审配和逢纪心头所愿。

  “尚公子英明!”逢纪先是夸了一句袁尚,随后又顺着袁尚的思路延伸道:“尚公子若要将大将军取而代之,可与曹操讲和。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四周多有不服;兼之连年征战,百姓疲敝,不宜久战。若见尚公子要安内除忧而与袁谭刘备争锋,定会乐见其成。此举虽然是在与虎谋皮,但只要尚公子能抢先安定内忧整合河北士民之力,便不惧曹操坐收渔利。”

  审配亦道:“曹操自视甚高,认为能与之争天下者唯有大将军和刘备二人。若大将军卸任让位,曹操定会假借尚公子之力除掉刘备,正是尚公子获取天子大义的机会。尚公子可派人向曹操索要大将军一职、并督青冀幽并四州军事,曹操定不会拒绝!”

  见审配和逢纪都赞同,袁尚更是意气风发:“既如此,可先将大将军意欲卸任让位给刘备一事,散布各处。等流言四起后,我再趁势与曹操讲和,索要大将军一职!”

  回家了。2更来了,我今晚努努力

第251章 河北流言四起,刘备被推到风口浪尖

  在袁尚的刻意散布下,袁绍欲卸任大将军让位给刘备的流言,以邺城为中心快速向四周辐射。

  一时之间,河北人心惶惶。

  街头、路口、茶肆、酒馆,商贾、士人、游侠、农夫,无不在低声议论。

  “听说了吗?大将军欲卸任大将军让位给左将军!”

  “这……这怎么可能?大将军与左将军的关系如此亲密吗?”

  “大将军与左将军一向关系融洽,当初左将军初至河北时,大将军可是引兵出邺城二百里亲自迎接。为时人所称道!”

  “可左将军是外人啊!大将军又不是没有儿子!”

  “你傻啊!大将军乃是朝廷官职又不是王侯爵位,岂有父传子的道理?”

  “谁传给谁我不关心,我只关心让位给左将军后,会不会加税。”

  “谁知道呢!但袁氏兄弟内斗多年,赋税一年比一年重,再这样下去,日子还怎么过?”

  “唉,只盼别再打仗了……”

  而河北的世家豪族,有担心刘备入主河北不知道如何自处的;有担忧刘备出身寒微且麾下又多是徐州、豫州人,若刘备掌权,河北士族就无法再居高位;也有支持者认为,袁氏兄弟内斗频繁,若刘备不能执掌河北,河北迟早被曹操屯兵,到时候别说报官渡坑杀之仇了,这河北都没立足之地了。

  随着流言的发酵,袁尚眼见时机成熟,遂派人将求和以及索要大将军一职的文书送至黎阳夏侯渊手中。

  “袁尚是脑袋被驴给踢了吗?是他要求和,反过来还想索要大将军一职,他以为他是谁啊?一介小儿,也配染指大将军一职?”夏侯渊放声大笑。

  打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遇见这么好笑的事,这让夏侯渊都险些犯嘀咕:袁尚这是打不过自己,想笑死自己?

  一旁的副将徐晃细思后道:“河北最近流言四起,皆言袁绍欲卸任大将军让位给刘备,我等虽已传书回许都请示司空,但司空的回复尚未返回。不如先将此文书也传去许都?”

  夏侯渊不屑冷哼:“些许小事,又何必劳烦司空?我这就回书袁尚,先让其断了索要大将军的念想。我都还只是个督军校尉,袁尚何德何能敢窃居大将军?”

  就在夏侯渊提笔挥墨在回书中狠狠嘲讽袁尚时,濮阳的夏侯惇派人渡河,称曹操已经到了濮阳让夏侯渊即刻前往觐见。

  “司空竟然来了濮阳?”徐晃惊讶而呼,随后又低声猜测:“莫非是司空听闻袁绍欲让大将军给刘备,故而急入濮阳?”

  夏侯渊看着刚刚写完的回书,凝视良久后,将其扔下。

  若曹操没到濮阳,夏侯渊肯定要将这封回书送去邺城;可如今曹操来了濮阳,夏侯渊就不能自作主张了。

  刚起身,夏侯渊又将给袁尚的回书捡起来,与袁尚的文书一并揣在怀中,然后吩咐徐晃:“公明留守黎阳,谨防袁尚使诈,我先去濮阳见司空。”

  时值冬季,黄河结冰,冰厚数尺,车马可驰骋其上。

  兼之沿途又有哨所换马,夏侯渊用了不到半日时间,赶在天黑城门关闭前入了濮阳。

  见到夏侯渊到来,曹操亦不由惊讶:“妙才怎今日就到了?”

  按曹操的预计,夏侯渊至少明日午时才会抵达。

  “司空急召,我自当飞马而来。”夏侯渊暗暗得意,即便是带兵出征,夏侯渊也能三日五百里、六日赴千里,更何况自黎阳来濮阳,只需数骑亲卫同行。

  曹操抚髯而笑:“妙才深谙兵贵神速之理,孤心甚慰啊!”

  享受了曹操的夸赞,夏侯渊忙将袁尚求和文书呈上,又将拟好的回书也一并呈上,道:“袁尚小儿甚为无礼,我已拟好文书回骂,请司空决断。”

  曹操微微讶异,先是扫了一眼夏侯渊的文书,见文书上多有谩骂鄙夷之词,更觉奇怪,随后又拿起袁尚的求和文书仔细观阅。

  看到袁尚索要大将军一职时,曹操忍不住拍案而起:“本初生了个好儿子啊!他要当大将军,孤便许他当大将军!”

  夏侯渊顿感意外,惊问道:“袁尚小儿又怎配当大将军?司空,末将不明白!”

  曹操哈哈大笑:“孤所虑者,唯有本初与玄德二人。如今本初心气已泄,竟欲效仿陶谦让徐州旧事,欲卸任大将军让河北给玄德,孤又岂能不如其意?本想着此番来濮阳,可借势挑拨刘备与袁绍三子一甥的关系,没想到袁尚竟然主动求和。若能驱使袁尚与刘备相争,孤又何惜一个区区大将军的虚名?他想要,孤给他便是。”

  看着夏侯渊犹自不服的模样,曹操又安抚道:“妙才此番克敌有功,孤已奏请天子,拜妙才为典军校尉。”

  夏侯渊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

  典军校尉是汉灵帝刘宏设置的西园八校尉之一,刘协继位后沿用,既可统领皇帝宿卫兵,又可指挥禁军参与京畿防务。

  虽然刘协的皇权旁落了,但典军校尉依旧是个实权武职,兼之第一任典军校尉是曹操,拜夏侯渊为典军校尉足见曹操对夏侯渊的偏爱。

  夏侯渊自然也明白曹操拜自己为典军校尉的用意,顿时感动不已,拜谢道:“末将谨谢司空厚爱!”

  曹操大笑扶起夏侯渊,道:“正所谓举贤不避亲,妙才屡立战功,这是妙才应该得到的!”

  随后,曹操又让夏侯渊起草回书,回书中许诺袁尚为大将军,且夏侯渊愿撤出黎阳以表诚意。

  待夏侯渊持回书离开,曹操转向一旁侍立的郭嘉,抚髯大笑:“早知袁尚有此雄心壮志,孤也不用白跑一趟了。”

  郭嘉的嘴角泛起轻蔑的笑意:“袁绍三子一甥皆不成器,袁谭中了诱敌深入之计而不自知,袁尚又连战连败退守邺城,高干也被刘备夺权,袁熙更是自以为刘备能助他争嗣,难怪袁绍想要效仿陶谦了。此时卸任让位,还能如陶谦一般博一个美名。不过.”

  话锋一转,郭嘉微微肃容:“袁尚不是刘备对手,今后必会被刘备所灭。若让刘备掌控了河北,主公就危险了。”

  3更来啦

第252章 曹操许袁尚大将军,郭嘉献计剿刘备

  “奉孝所言极是。”

  曹操微微颔首,双目灼灼。

  与曹操同时代的枭雄人杰,大抵都已经消亡在乱世洪流之中。

  而今还残存的雄杰们,也唯有刘备一人能入曹操之眼。

  余者如刘表、刘璋、张鲁、韩遂、马腾、孙权之流,皆只是碌碌之辈,不足挂齿。

  唯有刘备,堪称英雄,能聚人杰。

  这两年,曹操针对刘备的细作一日未绝,也为曹操带回不少有关于刘备的情报。

  刘备看似寄人篱下的依附在袁绍麾下,实际上早已聚集了一大批能人志士,能与关羽、张飞相提并论的熊虎之士都增加了俩,还有当初在小沛时有过一信之缘的诸葛亮,亦是在入了河北之后声名鹊起。

  而原本替袁绍监统内外的沮授如今在涿郡当文学从事,不满审配专权且与逢纪有仇的田丰也在袁尚正式与袁谭相争后去了涿郡,名义上是看望故友沮授,实际上是跑刘备地盘避祸去了。

  更有消息称,依附袁谭的颍川人辛评之子辛哲如今受刘备器重,原本刺杀了刘备的颜良文丑二人对刘备也变得毕恭毕敬,袁熙麾下大将焦触张南对刘备交口称赞恨不能早遇刘备。

  前段时间曹操还得知,被匈奴人掳走的蔡文姬也被送去了涿郡,这让曹操下意识的生出了几分嫉妒和羡慕。

  兼之黑山贼张燕也与刘备有莫大的关系,常山国那十万黑山民更是直接隶属于左将军府而不受地方管辖。

  刘备如今在河北的势力今非昔比,若不是有袁绍这个大将军在前压着,刘备估计早就开始征讨南北了。

  而如今。

  袁绍主动卸任让位,袁尚又不服袁绍的决断想要与刘备相争,等于是将蒙在河北诸方势力面上的一层遮羞布彻底的掀开。

  刘备也不能再蛰伏了!

  若刘备是蛰伏的野兔,不能蛰伏就只能四处逃窜;可刘备是一头蛰伏的猛虎,不能蛰伏就只能将惊扰的敌人吞噬。

  而率先惊扰刘备的袁尚首当其冲,稍有不慎就会沦为刘备的口中食。

  这些情报和道理,郭嘉明白,曹操同样明白。

首节 上一节 147/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