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强压怒火,冷笑一声:“哦?曹司空倒是有心。袁谭为人,确实跋扈无状。然而本将军坐镇邺城,兵精粮足,何需外人插手?再者,我袁家内务,也无需曹司空费心。”
曹使听闻袁尚冷拒,面上恭敬之色不改,身形却躬得更低:“大将军息怒!司空绝无干豫袁氏家事之意,更不敢小觑大将军虎威。只是平原传闻甚嚣尘上,说那袁谭拥兵自重,屡屡抗命不遵。今大将军受天子钦命持节钺、镇北疆,若纵容此等割裂疆土、轻慢节钺之行,河北豪杰岂不渐生怠慢之心?此风若长,实损大将军威仪啊!”
闻言,袁尚拳头在案下骤然握紧,指甲几乎嵌入掌心。
脑中下意识的浮现了案头那份空白《交割令》,只是曹使面前,袁尚也不能露怯。
强压对袁谭的怒火,袁尚冷声哼道:“平原之事,本将军自有主张!你且回去告诉曹司空,我与袁谭乃是兄弟,兄弟岂会阋墙相争?莫要再多生事端,否则我将以大将军之名召集河北豪杰南下,以报昔日官渡之仇!”
见袁尚骤然翻脸,曹使微微眯眼,不再劝说,只是佯装惶恐:“大将军息怒,是我失言了,我定转达大将军之意。”
看着仓惶离去的曹使,袁尚嘴角泛起冷笑:“审监军,速给逢纪回信,就言天子已经正式册封我为大将军!五万石粮可以给,但袁谭得立即整军入黎阳!”
1更来啦,求月票
第285章 刘备部署三郡防务,袁绍隐东海之滨
壶关城内,炭火噼啪。
庞统、徐庶侍立一旁,颜良、文丑屏息垂首。
刘备独坐案前,指尖摩挲着颜良带回的袁绍书信,帛上墨迹犹湿,字字皆显真诚。
【玄德吾弟:
昔日,吾曾傲言‘南据黄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只可惜吾自灭公孙瓒后,骄矜不羁,徒有虎踞之势,却弃智士如草芥,以至于官渡战败,徒让曹阿瞒耻笑。
而今,以吾衰朽之躯,难撑河北危局,吾之三子,又难成大器,曹阿瞒曾对吾言:“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吾近日方知其理。
田丰刚正善断,牵招智略深沉,陶升忠勤可托,颜良、文丑亦皆世之虎将。今举众人于玄德,冀助玄德大业,还望玄德能善待众人。
吾有幼子袁买,稚子无辜,乞弟庇之。显思、显甫有争雄之志,各安命数,玄德无需顾虑;显奕若是安分,可委任州郡;若生异心,则任凭处置】
阅完袁绍的书信,刘备不由抬眼长叹:“大将军推心置腹至此,恩义深重,我愧不敢当啊。”
不论是曾由袁绍厚礼相请的河北名士田丰,还是刘备的刎颈之交牵招,亦或者曾救过袁绍家小且助诸葛亮瓦解袁尚阴谋的陶升,以及袁绍最信任的骁将颜良、文丑,这五人都是当世少有的俊杰志士,如今竟都由袁绍举荐给了刘备!
由袁绍亲自致书举荐,既不会破坏五人名声,又能替五人谋划前程。
比起曹家三代都不信任带投大哥张郃,刘备可以放心任用田丰等人。
最重要的是,袁绍致书举荐,也是在向河北士人以及门生故吏释放一个讯号:
袁绍是真心要卸任让位给刘备,想投效刘备的可以抓紧时间,去得越早,越受器重,也不用担心受到刘备的猜疑。
若是直接抢夺袁绍的地盘,难免会受人诟病而有损刘备的德行仁义。
可袁绍主动相赠,那就跟昔日真定王刘杨支持刘秀一般,既不会损坏刘备的德行仁义,又能流传刘备袁绍同匡汉室的美名。
徐庶接过刘备递来的书信,展信细读,肃然拱手:“恭喜主公再得贤才!田丰刚直可比汲黯,牵招谋略不逊陈平,陶升熟知河北内情,颜、文二将骁勇冠三军。托付袁买,更显大将军信任之深。“
稍顿,徐庶又续道:“至于熙公子,可按先前士元之策,令其暂代并州刺史,以观其心,再观后效。“
庞统眼中精光闪动,亦是拱手道贺:“此乃天助主公大业!主公仁德信义播于四海,今又得大将军亲笔荐才,此信传出,河北俊杰闻风而至,必成星火燎原之势!”
刘备颔首,按捺心头的喜色,目光温和地转向颜良、文丑:“二位将军,大将军信中所言尔等已知。自今而后,可愿随我匡扶汉室,共诛国贼?
颜良深吸一口气,抱拳沉声道:“左将军盛情,我若推辞,便是不知好歹!愿效死力,至死不渝!
文丑亦是接口,声如闷雷:“蒙左将军不弃,我亦同此心!但求他日若袁买公子遇险,准我二人护卫周全,以报大将军旧日厚恩!”
刘备欣然颔首,语气郑重如山:“二位将军高义,我感佩于心。袁买公子既入涿县,便为我肱骨子弟,我必视若子侄,不负大将军所托。此言天地可鉴,必不相负!”
炭火暖雾氤氲,帐内氛围由感喟转为凝重。
刘备倏然起身,手按佩剑,目光灼灼扫过众人:“大将军厚恩若此,我岂能安坐于此?我当亲赴卢奴,面谢大将军。”
当日,刘备召集文武部署,尤其对留守上党的赵云做了悉心叮嘱。
随后,刘备率领庞统、徐庶、关羽、张飞、黄忠等文武官员,以及自幽冀带来的五千步骑兵,启程前往卢奴。
行军至常山国时,刘备又进行了新的部署。
为保障“罢兵养民”战略不受外敌干扰,刘备命关羽、颜良、文丑率两千常山兵留驻。
有关羽等猛将,加上常山相高柔及其文武僚属统领的八千常山兵,可确保了此地屯田与布防的万无一失。
同时,刘备又让从雁门返回的张燕等部也留驻常山,便于张燕等人与在常山国屯田的亲友团聚。
张燕在并州表现出色,不仅听从调遣,还成功救回了大量被掳掠的汉民,已向刘备证明了忠诚和能力,完全担得起平北将军一职。
抵达中山国后,刘备又进一步布置:
调遣张飞率一千幽州步骑兵驻扎卢奴,统辖中山诸县兵马;牵招、陶升则继续担任原有职务。
且将庞统也留在了卢奴,赋予其总督中山、常山、上党三地军事的权力。
刘备深知采取守势谋求发展的关键,必须在这三个战略要地留下核心文武、部署重兵。
至此,整个防御体系构建完毕:赵云镇守上党,关羽镇守常山,张飞镇守中山,庞统总督三处军事,并有众多文武官员效命。
完成这一系列周密部署,确保诸县稳固、心头安心之后,刘备这才动身去见袁绍。
时值初春,城外积雪未消。
残雪覆阶,庭中梅枝凝霜。
刘备入院时,袁绍正披裘倚坐石亭,膝上《战国策》半卷滑落,目光凝视池中挣扎破冰的鱼儿。
见刘备至,袁绍指案上空酒樽笑道:“玄德来得正好,陪愚兄饮几樽薄酒。”
刘备依言入座,展袖斟酒:“本初兄倒是雅兴。”
袁绍笑道:“诸事不用挂心后,倒也省得忧烦。整日里也就看鱼、饮酒、翻两页旧书,偶尔再喝两樽颐养心性了。”
刘备和袁绍都没有称呼对方官职,而是只以表字兄弟相称,也不聊国事天下,只聊风花雪月。
数日后,袁绍向刘备辞行,带上刘氏及几个美妾,亲往渤海郡东海之滨的故宅隐居。
这个昔日的河北枭雄,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挫折和感悟后,也终于彻底放下了心头的执念,不再干涉河北诸事。
至于袁尚、袁谭,正如袁绍给刘备的信中所言,二人相争,各安命数,也不需要刘备有所顾虑。
2更来啦,求月票。袁妹妹暂时退场。
第286章 诸葛亮有书童王基,刘备论河北大势
而在袁绍离开卢奴后,刘备也带上徐庶、黄忠、田丰等人返回涿县,抵达时已是建安七年(202年)二月。
诸葛亮亲出涿县南门迎接,刘备遂与诸葛亮详叙数月诸事:
从借袁绍名义夺取并州军权,压制高干收编其兵马,到河东绛邑屯田示弱时收服县长贾逵,并设计放走钟繇外甥郭援以制造矛盾;
自招揽孙资为幕僚,派其策反马超,承诺共营蜀锦贸易,延至关羽返乡解县寻亲;
从军事交锋中挫败马超进攻并设伏击败夏侯渊,接至整合三郡防务时,任赵云为上党太守,提拔贾逵、常林等人才,留关羽、颜良、文丑于常山,留张飞、庞统于中山,复以庞统督三郡军事;
再及袁绍致书荐才乃至隐居东海之滨。
凡此诸事,刘备皆是事无巨细,据实相告。
而诸葛亮亦将幽州诸事告知:
从在涿县主持求贤、纳常山夏侯兰为属吏,推行“治州理郡贵在上行下效”之策以严核吏才,使贤者渐增奸佞自退;
到截获袁绍行贿幽州官吏之计,并策反受贿属吏、公分贿物并行内政教化,令袁绍计败无辩;
至孙乾携郑玄全家迁居涿县,郑玄注经授学、得见孙乾与卢琼婚仪,复有郑玄主动致书袁绍;
及遣赵云赴真定解救常山相高柔及被困的常山将士;
再及约谈沮授、田丰欲稳河北,沮授拒仕只愿教书,田丰献策“借郑玄劝袁绍止嗣争”,并报袁绍内宅动荡、刘氏因私窃军机挑唆袁尚而遭软禁夺权;
另涉开荒赈饥、调整政令、招募属吏等等诸务,亦是据实相告。
两人自城门口一路聊到左将军府,又在府内促膝长谈了半个时辰,这才堪堪歇息。
诸葛亮又令书童王基为刘备准备热汤御寒。
见王基虽然年少但双目炯炯有神,刘备不由诧异:“我离开涿县时,似乎不曾见过这少年?”
诸葛亮遂让王基近前,介绍道:“此乃东莱曲城人王基,今年刚满十二,少时因青州动乱而丧父,由其叔父王翁抚养,因慕涿县藏书,遂举家迁徙到了涿县。我在学馆视察时,偶见王基与人争论古之帝王大兴土木的利弊。”
“王基认为,古人以水喻民,曰'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故而处于百姓之上的人,不能不保持警惕和戒惧。百姓生活安逸了,思想就容易松懈;百姓生活困苦了,就会想到反抗和灾难。因此,前代的圣明君王会用节约俭朴来治理国家,使百姓不至于陷于困境而引发祸患。”
“我深以为然,又知王基贫寒,故而聘任王基为书童,赚些钱粮补贴家用。”
诸葛亮说得简单,但听在刘备耳中却是另一回事:要让王基赚些钱粮补贴家用,何须聘任王基为书童?军师将军的书童,是一般少年能当的吗?这王基,不是寻常之才啊。
再看王基时,亦是谦卑有度,举止有礼,刘备更是暗暗称奇。
念及此,刘备又生出了考校之心,遂问道:“只知古人以水喻民,不足为奇,若能洞察实务之弊,方可称道。就以当今之势为题,你可有劝我之言?”
王基面无慌色,也未立即回答,而是转头看向诸葛亮,目有请示之意。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微颔首,示意王基大胆回答。
得了诸葛亮的首肯和鼓励后,王基向刘备作揖一礼,朗声道:“从前有御者东野子因驾车技艺精湛被鲁庄公召见,因其驾车进退路线笔直,转弯轨迹规整,鲁庄公遂令其绕行百圈以试其能。然而颜渊却言东野子之御,马已精疲力竭却驱赶不止,定会失败,不过多久,东野子果然失败而回。”
见刘备听得认真,王基心头信心更甚,继续道:“而今战乱频起,劳役繁重,家人离散,犹如东野子驾车,倘若不能在民力耗尽之前暂缓劳役,罢兵养民,必生祸患。”
刘备眼露赞许之色,又转向诸葛亮:“军师,你这书童,果真见识不凡啊!”
诸葛亮轻摇羽扇,嘴角泛起笑意,却是佯装斥道:“此皆为老生常谈之言,你一介少年,岂能懂得其中奥妙,不可卖弄!速速退下,罚你温书十日。”
王基亦是嘴角含笑,拱手作揖后退下。
“军师这是怕我抢人?哪有罚其温书的道理?”刘备指着诸葛亮笑道,见诸葛亮笑而不语,刘备又感慨道:“没想到短短两年,我治下竟也有少年俊才慕名而来了。”
似王基这等有天赋的杰出少年,能自青州东莱举家迁徙到涿县,即便是刘备当徐州牧的时候也没遇到过。
随着刘备在北方声名鹊起,以及涿郡一万多卷可以公开供士子抄录的藏书逐渐为人所知,来涿县的士子也越来越多。
虽然这些士子大抵都只是冲着藏书而来,并无出仕之意,但聚少成多,即便百名士子中只有一名士子肯出仕,对刘备而言也是幸事。
感慨之后,刘备又敛容肃声,道:“眼下我罢兵养民,并采取守势固守上党、常山、中山和涿郡,然而袁尚、袁谭未必肯罢兵;曹操若闻我策略,定也会趁机征讨二袁。袁绍曾对我言,二袁有争雄之志,各安命数,我无需顾虑。然而二袁并非曹操对手,若让曹操兼并了二袁,我亦是危险。军师可有良策教我?”
当前的局势,诸葛亮亦是看得清晰。
袁尚、袁谭挡在了刘备势力的前方,会直接面临曹操的兵锋,曹操想定河北,就必然要将袁尚、袁谭以及刘备一并剪除。
而同时与袁尚、袁谭和刘备为敌,显然也非明智之举,拉拢分化才是上策。
或是联合刘备对付袁尚、袁谭,或是联合袁尚、袁谭对付刘备,或是分化袁尚、袁谭令其互相攻伐,等等。
不论袁尚、袁谭、刘备任何一方被曹操兼并,都会助长曹操在河北的声威;而袁尚、袁谭和刘备又注定不可能铁板一块,内部的矛盾会让四方势力之间充斥阴谋和算计,谁也不敢轻易的相信对方。
3更来啦。求月票
第287章 河北成四方之势,诸葛亮定内政外交
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沉静如水,心头已经有了对策。
随后,诸葛亮青冀幽并四州地图,沉声道:“主公洞悉要害,所虑极是。然而曹操兼并二袁,于主公而言也只是军事上的小患。主公更应该担忧的,乃是治下人口寡薄,田园荒芜,村落十室九空。纵有千里疆域,若无耕战之民,亦如无源之水,终有枯竭之日。”
“争天下者,非是去争尺寸之地,而是去争生民之数;不在于疆土之广,而赖于仓廪之实。主公欲与中原争锋,当务之急,乃是速聚人口以固根本!。”
刘备微微前倾,急切追问道:“养民蓄力乃长远之基,然而幽并凋敝,人丁速增又谈何容易?军师可有速增人丁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