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得来意,袁谭不由冷笑:“当初也是在这邺城,你和逢纪要困我于驿站,如今却要我助你成事,凭什么?邺城若失,我尚可退守青州。青州地势崎岖,远离许都,即便是曹操亲征也难以取胜。何况,我又未断刘备归路,亦可与之结盟,何必在此陪你冒险?”
审配凝声劝谏:“车骑将军真以为邺城若失,你还能返回青州?你能想到的,曹操岂会想不到?”
被审配戳中,袁谭不由脸色一冷,右手更是按住了刀柄,似乎有一言不合就拔刀的迹象。
审配见状不惧,再次提议:“倘若事有不济,车骑将军可带兵先撤,由我在邺城断后。如此,车骑将军即便败退,亦可带走部分兵马,总比弃万余大军孤身逃回青州强。青州虽地势崎岖,可将军若无兵马,一地方豪强便能取你性命,更可能拿车骑将军的人头向曹操请功。”
“还请车骑将军,三思!”
4更求月票
第293章 邺城快乱成一锅粥了,郭嘉料算审配
“你说得很对。”袁谭冷笑,目光锐利:“但若邺城必失,我又何必留在邺城?明日我即可退兵青州保全实力,也无需陪你冒险行计后狼狈而逃。”
见审配语塞,袁谭眼中狡黠闪过,话锋一转:“但我钦佩你的胆气,也愿给你一个机会。只要你效忠于我,我便陪你赌这一把。袁尚懦弱只知弃军逃命,而我敢亲率铁骑陷阵,他远不如我!自古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应当有所抉择!”
审配也没想过只凭借几句话术就能说服袁谭,见袁谭提出条件,立刻下拜:“事成之后,我当取大将军印绶奉予车骑将军,助车骑将军承继袁氏基业。”
“好!”袁谭拍案而起,推出笔墨竹简,“口说无凭!我要你的诚意!”
袁谭有胆气也敢赌,但也需要看到审配的诚意,有审配的字据在,袁谭才能放心。
审配深吸一气,也不犹疑,提笔疾书,当场写下效忠文书,署名盖印呈上:“事成,唯将军之命是从!”
袁谭览书大笑:“果决如此,倒是我小觑你了!既已效忠,邺城便是我的邺城!你那破釜沉舟之策,我应了!速道其详,我自当配合!”
见袁谭入彀,审配眼底亦掠过深藏的狡黠。
佯装愚钝语塞,也正是要引袁谭主动提出条件。
审配智谋虽难比卧龙凤雏、荀氏双杰,但也能洞悉天下大势。
方今天下,曹操已然最强,这个连孟岱都懂的道理,审配又岂能不明?
若非二子皆丧于曹操之手而让审配绝嗣,审配亦可如陈登一般权衡利弊,屈从自保,然后道一声“识时务者为俊杰”。
子嗣乃家业根本,身死家断,即便另养幼子也需十数年心血,曹操令审配绝后,审配也已别无他求,唯余与曹操死战到底,搏一个面北而亡的忠名。
故而是效忠袁绍还是袁尚抑或者是袁谭,审配皆不在意。
袁绍摆烂了就跟着袁尚,袁尚胆怯了就跟着袁谭,抉择的理由很简单也很直接:谁愿替审配报仇雪恨就跟着谁。
另一厢,袁尚亲将马延率百余骑冲出北门,急追声称往涿县求援的郭图、辛评。
然而疾驰十余里,也未发现二人踪影。
原来郭图早料审配、逢纪心胸狭隘,必唆使袁尚派人追杀,出城便直奔东面平原而去。
审配、逢纪所料非虚,郭图压根就没想再返邺城,所谓涿县求援仅是脱身借口。
郭图意在先回平原接出家眷送往涿县,临行也不忘拉上同乡辛评,途中更遣辛评急赴涿县寻找其子辛哲搬兵入平原,以防守将华彦借故扣留家眷或暗下杀手。
郭图虽善阿谀亦无甚底线,但能由小吏晋身为袁绍心腹谋主,自有其精明之处,远非审配可轻易算计。
马延徒劳而返,悻悻复命。
袁尚对此秘而不宣,心底深处,袁尚其实更盼郭、辛二人真能引刘备来援。
相较于审配那孤注一掷的豪赌,坐等刘备解围,显然更易守住邺城。
危难当前,人性往往只顾私利。
曹操离间毒计,已令袁氏兄弟并其麾下审配、逢纪、郭图、辛评、孟岱、蒋奇等人各怀鬼胎。
离间计策虽无奇巧,但能否奏效,往往只看对手底线高低:底线越低,越易中计。
至夜深,孟岱于西门佯装巡守。
待蒋奇引两家眷属抵达,孟岱突袭打晕审配委任的副将都尉,命亲信开启城门,携家眷扬长而去。
守卒惊愕无措,愣了许久才救醒副将,那副将闻讯更是惊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寻审配告发。
但审配闻之,竟一反常态未露怒容,只冷冷命副将严守城防,勿再生变。
审配心下了然:郭图白日的言辞已让不少将校都起了心思,有意投曹者绝不止孟岱、蒋奇二人,堵不如疏,强留此辈反易在决战时倒戈相向,如今自行散去,倒也干净。
而与此同时,离邺城不远的曹操营帐内,中军大帐亦灯火未熄。
一名小校正单膝跪地,低声向曹操禀报:“邺城守将孟岱、蒋奇携亲随家小来投,正于营门外静候。”
曹操捋须静听,脸上喜怒不形于色,但内心却是惊喜。
离间计有了效果,曹操心头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最怕的就是邺城守将齐心不降而让曹操不得不采纳极端的攻城方式。
若河北只有袁尚袁谭,再极端的攻城方式曹操也敢用;然而河北有刘备在虎视眈眈,尤其是刘备还每每行事都与曹操相反,让曹操又敬又恨。
敬的是天下英雄你和我,恨的是刘备总是跟自己作对。
曹操遂令小校将孟岱、蒋奇唤入。
见到曹操,二人也不含糊,直接在帐前深躬及地,并称:“感念曹公仁德宽宏,特携家眷亲随来投,愿为曹公前驱,共讨叛逆!”
曹操笑容温和,虚扶一下:“二位将军请起。弃暗投明,识得大势,明智之举也!既来归附,便是孤之臂膀!待回许都,我当奏请天子,封二位将军为列侯。”
曹操的声音宽厚,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仿佛真是一位仁慈的长者。
孟岱、蒋奇闻言,心中一松,脸上也显出感激之色。
尤其是孟岱,心头更是松了一口气:赌对了!最先来投的人,果然能得到厚待!开口就是列侯,曹公果然大气!
“谢曹公!”
孟岱、蒋奇皆是喜不自禁。
曹操又命人准备酒席,邀孟岱、蒋奇共饮。
得了曹操的厚待,孟岱也不含糊,随后便如竹筒倒豆子般,将邺城军民的具体详情告知曹操,也向曹操言及了审配和郭图的谋划。
得知审配想让袁尚破釜沉舟,曹操不由哂笑:“袁尚小儿,与本初一个德行,都是干大事而惜命之人,审配之计,注定无功;那郭图倒是聪明,知道在邺城难有作为,就抽身跑去涿县依附刘备。”
顿了顿,曹操的眉头微微蹙起:“郭图若去了涿县,刘备定也会得知邺城仅有不到三个月的粮秣,恐会再生事端。”
话音刚落,一旁侍立的郭嘉笃信而笑:“明公无需担忧,要破邺城,用不着三个月,审配不会坐以待毙的!这也是明公速破邺城的良机!”
5更来啦,求月票
第294章 如今河北之争,实为曹操与刘备之争
曹操眯起双眼:“奉孝的意思是,即便袁尚不采纳此计,审配也会铤而走险?”
郭嘉目光深邃:“正是!审配此人秉性刚烈偏执,尤胜田丰。况且,其两子皆死于明公之手,此乃绝嗣之仇,断无化解之机!如今邺城被围,粮秣日竭,于审配而言,已非‘是否坚守’之选,而是‘如何死战’之抉择!”
“嘉所料定者,为其‘破釜沉舟’之死志,非虚张声势,乃搏命死战!料其必强令守军顿顿饱食,而非‘三日饱食’。此举一则蓄养士卒体力,二则意在耗尽余粮,断绝退路。其后必倾巢而出,与明公决一死战:胜则割城外麦子继军需;若败……邺城上下必玉石俱焚!”
曹操闻言冷笑,带着一丝轻蔑:“想效仿项羽破釜沉舟?光有刚烈可不够。若真如奉孝所料,这邺城里主事的人怕是要换了。袁尚那小儿没这份胆色,有这个胆量的也只有袁谭了。”
顿了顿,曹操嘴角的讥诮更甚:“袁谭此子,虽比袁尚多了几分莽勇,却也远不如项羽之雄略。纵使他敢引兵出城,亦不过匹夫之勇,不足为惧。”
目光微凝,曹操话锋一转:“孤所深虑者,是那诸葛亮亦识破审配意图。河北之争,实为孤与玄德之争。玄德定不会坐视我等图谋河北,不可不防。”
“诸葛亮乃当世罕有之俊杰,必也能料到审配之图谋。”郭嘉先肯定了诸葛亮的才智,继而分析其可能的应对:“大势之争,民为根本。然而刘备新定诸县,地薄民稀;此时诸葛亮必以聚拢流民、安定地方为要务。若行聚民之政,其军力则难以与明公正面相抗。刘备若欲生事,唯有行合纵连横之策。方今天下,诸侯林立。明公坐拥中原四战之地,除刘备、袁氏外,尚有马腾韩遂、张鲁刘璋、孙权刘表可为边患。”
曹操微微眯眼:“马腾韩遂有质子在许都;张鲁刘璋坐守一方,栈道自毁,不足为虑。昔日孤征吕布,刘表未北犯;官渡之战,他又未救袁绍,此守户之犬耳。孙权初掌江东,内政不稳,焉有余力觊觎中原?如此看来,刘备想用合纵连横之计,亦属徒劳。”
“倒也未必。”郭嘉持不同见解:“荆州刘表亦是汉室宗亲,且诸葛亮在荆州多年,与刘表及其麾下蒯、蔡、庞、黄等世家豪族渊源深厚,未必不能劝动刘表有所动作。然而自涿县至襄阳,路途遥远,且战乱阻隔,纵有使节前往游说,至少也需三月。以此观之,时间上也足够明公攻克邺城!”
曹操与郭嘉的讨论并未避开帐中的孟岱和蒋奇。
二人听闻,心中惊骇不已。
审配视为奇策、寄予厚望的“破釜沉舟”之举,非但被郭嘉条分缕析、洞若观火,在曹操眼中,竟也只换得一句轻描淡写的“不足为惧”?
曹操真正担忧的,竟是涿县的诸葛亮可能同样窥破了审配之谋?之后的讨论更是完全与审配无关了!
若审配得知,只怕要气到吐血:竟被如此看轻!
让孟岱和蒋奇旁听,也是曹操故意的,既是在礼遇孟岱和蒋奇,亦是震慑孟岱和蒋奇,以免孟岱和蒋奇生出不该有的歪心思。
随后,曹操又让许褚安排孟岱、蒋奇去别帐休息,同时吩咐张郃、高览二人与孟岱、蒋奇接触,制定今后的劝降方案。
审配想在一个月后发动破釜沉舟式的决战,曹操却只想在这一个月内尽可能的招降邺城的将士。
先有张郃、高览在曹操麾下任职,后有孟岱、蒋奇投降后被封为列侯,兼之先前与袁兵伤卒有关的消息也在不断发酵,邺城的军心也的确受到了不少影响。
审配则是趁机再向袁尚请命,让守军顿顿饱食以安军心;袁尚被孟岱、蒋奇的叛逃气得不轻,也只能同意审配的决定。
看着日渐减少的府库粮秣,袁尚心头的危机感也越来越重,几度想要放弃邺城退守巨鹿,又怕被袁谭嘲讽,日日煎熬,度日如年。
而另一边,与郭图中途分道的辛评,也在几日的疾驰后抵达了涿县并将邺城近况告知刘备,尤其是审配的破壶沉舟之计,辛评更是重点述说。
闻言,刘备叹道:“世人都想效仿项羽破釜沉舟以及韩信的背水一战,然而效仿者几乎都是在东施效颦,只知其形而不知其神。审配虽有刚勇,但终必为曹操所败。”
辛评亦是感叹:“公则也是这般认为!故而公则不仅当众驳斥了审配,还劝袁谭和袁尚齐奉左将军为主。可惜袁谭、袁尚自视甚高,只想让左将军发兵相助,但不想屈从于左将军之下。”
刘备微微一愣,没想到郭图竟然还有这想法,不由感慨:“我与郭从事在延津时便一见如故,能得郭从事如此推崇,我受之有愧啊!”随后又问道:“郭从事怎未与辛从事一起来涿县?”
辛评如实道:“公则想先去平原将我二人的家眷族人迁徙入涿县,又恐华彦借故阻扰,故而让我先入涿县通传左将军后,再调辛哲引精骑入平原护送。”
刘备顿生喜意,郭图辛评肯迁徙家眷族人入涿县,那与投奔刘备没什么区别了。
担心郭图和辛评的家眷族人有失,刘备遂召来黄忠和辛哲,吩咐二人引三百精骑速往平原。
黄忠的名头,辛评也是听闻过的。
擅长骑射,有百步穿杨之能,且于万军丛中一箭射翻雁门乌桓大人阿伏干,威震一时。
“左将军厚恩,我无以为报!”辛评感动不已。
刘备却是肃容道:“辛从事客气了,此乃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安排黄忠和辛哲先行后,刘备又派人去请诸葛亮、徐庶、田丰,犹豫了片刻后,刘备又派人去将沮授也一并请来。
只因沮授的儿子沮鹄如今也在邺城。
若审配执意要以破釜沉舟的方式与曹操决一死战,沮授的儿子也必然会受到波及。
虽说沮授自称只愿意当个教书匠,但刘备也明白,沮授被袁绍伤的太深,一时之间也难以缓过来。
1更来啦
第295章 刘备欲收沮授心,诸葛亮四人齐辅助
而今,刘备麾下可谓人才济济,各地皆有能臣良将坐镇:
上党郡有赵云、糜竺、荀谌、焦触、张南、袁綝、夏侯博、贾逵、王象。
常山国有关羽、颜良、文丑、高柔、关毅、关平、张燕、雷公、浮云、大目、白雀、五鹿。
中山国有张飞、庞统、陶升、牵招、张晟、祝奥。
涿郡有诸葛亮、徐庶、黄忠、夏侯兰、田丰、陈震、曹宣、简雍、孙乾、黄叙、陈到、辛哲、刘肃、刘始、刘德然、卢毓、王基。
广阳郡有齐周;上谷郡有刘放;代郡有田豫;渔阳郡有鲜于辅、鲜于银;右北平郡和辽西郡有田畴。
在外未归的还有孙资、苏双、张世平;虽未正式效力但实际上在为刘备办事的还有郑玄、沮授、许攸、郭图、辛评、蔡文姬。
此外,尚有不少基层官吏及慕名而来的在野人士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