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董承谋事不密,刘备这个衣带诏的参与者将会死得连骨头渣都不剩。
诚然。
曹操量宽胆大,敢用刘备这头猛虎。
但是。
用刘备的前提是曹操认为刘备对自己不会构成威胁。
可一旦发现刘备跟董承等人厮混密谋,曹操会毫不犹豫的杀掉刘备,以绝后患!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已面辞陛下,又蒙司空钧语,别无他议,公可速回。”
许褚“讲道理”,刘备也“讲道理”,只是看似温和的语气却又有不容置疑权威,听得许褚眉头紧蹙。
有心发火,又怕关羽和张飞暴起伤人。
一时之间,许褚竟不知应该如何应对。
见刘备不再开口,而关羽和张飞也在扫视自己,许褚咬了咬牙,抱拳辞道:“如此,许褚回复司空,转达将军之意。告辞!”
来的时候凶猛如虎,走的时候灰溜如猫。
许褚不由暗道倒霉。
打又打不过,说又说不过,我来此作甚?
看着灰溜溜离去的许褚,刘备的脸上不仅没有说退许褚的笑容,反而还增添了凝重。
曹操,又疑我了。
念及此,刘备翻身上马,凛声下令:“朱灵、路昭。传令加速前进,兵不得驻步,马不能停蹄。”
朱灵和路昭对视一眼,纷纷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疑惑。
但刘备的军令并没有出格之举,朱灵和路昭即便心有疑惑也不敢多问,只得领命而去。
朱灵和路昭不敢问,关羽和张飞则没这个顾虑,直言询问:“此番出征,大哥何故如此慌张?”
【注:汉代本无大哥二哥的称呼,本书专用于刘关张。】
刘备也不隐瞒,凛声道:“我乃笼中之鸟、网中之鱼,此一行如鸟上青天、鱼入大海,再也不受羁绊了。速往下邳拦截袁术,不可耽误。”
刘备很急。
许褚虽被说退,但曹操更会生疑。
倘若曹操再传令让朱灵和路昭掌兵,军中诸事就不由刘备做主了。
想要彻底摆脱曹操的约束,刘备就得快马加鞭的抵达下邳。
只要抵达下邳,再凭借过往在下邳的名望,刘备就有滞留下邳的理由。
譬如“士民盛情难却”“与民同耕,方显朝廷仁德”等等,忽悠朱灵和路昭不是难事。
而事实也如刘备预料。
得知许褚未能追回刘备,曹操当即就拟了军令,改令朱灵和路昭掌兵。
由于刘备一路催军急行,等军令送达时,刘备已然抵达下邳。
“既有司空军令,兵马就交与二位将军了。”
刘备爽快的交付了兵权,反让朱灵和路昭面面相觑。
只因曹操的密令中还有一条:若刘备拒不交付兵权,立斩!
朱灵低声对路昭道:“司空一向厚待刘备,出则同车,坐则同席。如今刘备又交付了兵权,你我不可自寻不快。”
路昭同意了朱灵的提议:“我亦如此认为,拦截袁术你我足矣,不用假手刘备。”
刚到下邳就被剥夺了军权,这令关羽和张飞恼怒不已。
“大哥交了兵权,自许都带的兵马就不复大哥所有了,没了兵马,还如何摆脱曹操的约束?”
“不如杀了朱灵和路昭,夺其兵马。”
关羽和张飞,一人一句,皆是杀意充斥。
“不可妄言。”
刘备低声呵斥。
初离许都时,刘备着急行军,恨不得一日入下邳。
等抵达下邳后,刘备就不急了。
交付兵马,其实是在卖朱灵和路昭人情。
言下之意:我讲道理的时候你们要认真听,假如你们不肯认真听我讲道理,那我也会些拳脚兵器。
“云长,你走一趟刺史府,请车刺史分我几亩良田。”
刘备斜倚凭几,目光深邃。
关羽不由一愕:“大哥,你要良田作甚?”
刘备嘴角微勾:“要良田,自然是种菜。”
种菜?
关羽和张飞面面相觑。
在许都种菜,来了下邳还要种菜?
“大哥——”
关羽刚开口询问就被刘备打断。
“不要多问,我自有计略。”
见刘备不愿解释,关羽只能无奈跺脚,转身去刺史府寻车胄。
刘备又吩咐张飞,道:“翼德,你去城中散布消息,就言‘左将军刘备,于下邳学圃,若有善圃者,我愿以重金请教圃术’。”
张飞越听越懵:“大哥,你当真要种菜?”
一面找车胄要良田,一面散布学圃消息,张飞委实看不明白刘备到底要作甚!
“不要多问,我自有计略。”
刘备依旧没有解释,只催张飞速去散布学圃的消息。
求收藏、求追读、求月票、求打赏、求评论。
第5章 见刘备,我徐庶,太想进步了!
“学圃?”
“有意思!”
“孔明,你择的这位明主,是想效仿桓公昭王,于下邳求贤啊!”
下邳城内。
闻得消息的庞统,一脸笑意。
诸葛亮一行人自襄阳入下邳,已有多日。
黄忠虽然没能在谯县寻访到华佗,但在下邳寻访到了华佗的徒弟吴普,正好与诸葛亮欲留下邳不谋而合。
众人遂在下邳暂时住下。
黄忠每日带黄叙去吴普的医馆问诊煎药,诸葛亮、庞统和徐庶三人则是在城中打探消息。
原本诸葛亮还在犯愁以何种身份去见刘备,不曾想城中竟出现“左将军刘备,于下邳学圃,若有善圃者,我愿以重金请教圃术”的消息。
诸葛亮三人都非愚者,闻弦歌而知雅意。
堂堂一个左将军,又岂会真的要在下邳学圃?
名为学圃,实则是假借学圃求贤。
“孔明,你准备何时去见左将军?”
徐庶看向诸葛亮。
听其语气观其神态,竟有跃跃欲试之意。
来下邳的途中,徐庶自诸葛亮口中获悉了不少有关于刘备的品行及事迹,对刘备早就心驰神往。
如今探得刘备假借学圃求贤,徐庶就有点儿按捺不住想去拜访刘备的心思。
诸葛亮看穿了徐庶的心思,也不点破。
羽扇轻摇间,就有了说辞:
“亮如今年少,且与左将军也非故旧,此时若往,左将军定会待亮如诸生,非亮所愿。”
“元直若有意,可先见左将军;待元直受左将军器重,再向左将军举荐亮。”
徐庶顿喜。
论才能,徐庶是不如诸葛亮的。
若诸葛亮先见刘备,徐庶在刘备心中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
反之。
若由徐庶先见刘备,且由徐庶来举荐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徐庶就会增加举贤荐能的美德和功劳。
徐庶明白:这是诸葛亮在谦让!
“就依孔明意!”
徐庶向诸葛亮作揖一礼,匆匆离去。
一旁的庞统不由诧异:“元直也忒急了些。”
诸葛亮深谙徐庶心思,对此则表示理解。
人常说三十而立,然而徐庶都三十好几了,不仅功名未立还未成家,又怎能不急?
如诸葛亮所猜想。
徐庶肯跟着诸葛亮北上,除了朋友之谊外,更重要的是徐庶想求一个功名,而后成家立业,让家中慈母能过上安稳惬意的日子。
徐庶,太想进步了!
下邳城外。
刘备挽起袖子,认真的在田间劳作。
虽然对刘备学圃感到奇怪,但徐州刺史车胄依旧分出几亩良田以作人情赠予刘备。
刘备也不客气,自得了良田后就亲自上阵。
亦有善圃者,往来田间指点刘备。
不论来的是老农还是少年,刘备都谦逊的听取了对方的意见,仿佛真的在学圃一般。
不仅刘备在田间劳作,关羽和张飞二人也在田间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