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第65节

  想到被迫逃到山野中的百姓,刘备的眉宇间浮现了几分怒气:“华彦的侄儿我说杀便杀了,又岂会对华彦手软?”

  刘备虽然讲信义,但不是对谁都讲信义。

  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刀枪,华彦不是刘备的朋友,还没资格让刘备讲信义。

  敲定方案后,刘备便与诸葛亮返回酒宴,与众人同乐。

  如诸葛亮预料。

  当华彦得知侄儿被刘备所杀,还是在喊出那句“平原华功曹乃我二叔!看我二叔面,饶我一命!”后依旧被杀,整个人都被气得颤抖起来。

  而刘备那句“你算个什么东西?便是华彦来了,我要杀你,他也不敢说半个‘不’字!”,更让华彦恼恨不已。

  “刘备,辱我太甚!”

  袁谭亲近华彦的原因之一,便是华彦出身平原大族华氏,而华彦一脉又在华氏一族有名望。

  华彦没投袁谭前便一向嚣张,投了袁谭后更是变本加厉,假公济私、打压异己都只是华彦的日常。

  虽然袁谭叮嘱华彦不可与刘备相争,但华彦不会对侄儿被杀一事不闻不问。

  华彦自知不能明着对付刘备,便暗中派人去高唐打探消息,伺机离间袁谭与刘备。

  而这一打探,华彦便得知袁绍委任刘备出守涿郡为都督,且刘备正准备携民前往涿郡赴任。

  华彦不由大喜!

  “是刘备背弃袁使君在先,可怨不得我!”

  当即。

  华彦便给临淄的袁谭去信,又在信中添油加醋的中伤刘备。

  理由简单而直接:本应由袁谭来表奏袁绍让刘备出守涿郡为都督,结果袁谭还没开始表奏,刘备就被委任为涿郡都督,甚至于刘备还得了一营骑兵,定是刘备忘恩负义转投了袁尚。

  事实貌似都是事实,但表达的方式不同,便会令袁谭误会,这便是华彦的离间手段。

  以往用此手段,华彦成功的让王脩等有才能的人给袁谭留下了滥竽充数的庸官印象。

  而今故技重施,华彦自信能让袁谭猜忌刘备!

  只要袁谭对刘备有了猜忌,华彦便能从中作梗,为死去的侄儿报仇。

  果不其然。

  袁谭在得到华彦的传信后,又惊又怒。

  惊的是袁尚舍得下本钱竟赠刘备一营骑兵,怒的是刘备竟然转投了袁尚!

  与袁谭同在临淄的孔顺,一向与华彦相善。

  见华彦在信中添油加醋的中伤刘备,孔顺不仅没有劝袁谭冷静,还危言耸听的为袁谭剖析利害,更提议袁谭带兵入平原,问罪刘备!

  袁谭头脑一热,便听了孔顺的提议,点了三千兵马直奔平原。

  见到华彦,袁谭直言便问:“华功曹,左将军可还在高唐?”

  见袁谭称呼的是“左将军”而不是“刘备”,华彦顿知袁谭对刘备还有信任。

  于是乎。

  华彦不仅不回答,反而还直接跪在地上,哭泣顿首:“使君,你可要为我做主啊!刘备为了几个贱民竟然杀了我侄儿!我那侄儿对使君一向忠心耿耿,却在自报身份后依旧被刘备杀害!刘备杀的不是我侄儿,杀的是使君的威信与颜面啊!”

  长袖遮面,华彦哭哭戚戚又添油加醋,听得袁谭又惊又恼,残存的冷静尽皆消失:“岂有此理!我不曾亏待刘备,刘备怎能如此!”

  华彦见袁谭直呼刘备姓名,这才透露刘备的行踪:“三日前,刘备便让高唐令陈震将境内的数万士民聚在一起向涿郡而走,估算刘备的行程,应还在北二十里的龙凑驻留。”

  袁谭闻言大怒,便要出城去寻刘备。

  华彦连忙拦住,句句都有离间之词:“刘备不辞而别,定是怕使君责问。而今刘备是受大将军委任出守涿郡为都督,使君就算见了刘备又能如何?”

  袁谭怒气未消:“依你之见,又当如何?”

  华彦低着头,尽量不让袁谭看到自己的眼神,道:“刘备可以去涿郡,但高唐的数万士民不能去涿郡!使君也不能直接去问责刘备,而是要保境安民尽一个青州刺史的职责。”

  说这话时,华彦又在“高唐”二字加重了语气,意在提醒袁谭:刘备带走的数万士民乃是高唐的士民,高唐的士民岂能跟着刘备去涿郡?使君你身为青州刺史,得保护高唐的士民啊!

  不得不说。

  论搬弄是非,华彦是在水准之上的。

  构陷中伤刘备的同时,还给袁谭找了一大堆的理由来证明决策的公正性和大义性。

  袁谭琢磨了片刻的,顿觉华彦说得极有道理:“若能留下高唐的数万士民,倒也能解我几分恨意。便依华功曹之计,我这便去拦截那数万士民,不会让其离境。”

  华彦又谏道:“使君且慢!刘备曾举荐使君为茂才,若使君亲自出面拦截那数万士民,有损使君名望,若刘备再挟恩图报,使君便会左右为难。故而使君不可亲自出面,可暂将兵权交付于我,我定不负使君所托。”

  华彦一边说,又一边向孔顺打眼色。

  孔顺会意,也劝道:“只要使君不亲自出面,不论华功曹与刘备如何冲突,都有回旋余地。刘备毕竟是大将军委任的涿郡都督,若使君亲自出面,或会让袁尚抓住把柄中伤使君。”

  二人一唱一和,将“小人”与“忠臣”的结合演绎得惟妙惟肖。

  而听在袁谭耳中便是:我们都是为了使君!

  晚了点,抱歉抱歉

第92章 欺我不知兵?诸葛亮的博望坡阉割版

  于君而言,贤臣小人皆为耳目。

  亲贤臣,远小人,耳聪目明;亲小人,远贤臣,耳聋眼花。

  袁谭误以为华彦、孔顺为贤臣,对二人偏听偏信。

  且又在二人密切的配合下,袁谭将三千步骑的指挥权暂时委任给了华彦。

  若说袁谭愚蠢,这个评价不算太准确,毕竟在袁谭的思维中:华彦、孔顺二人约等于刘备的诸葛亮、庞统。

  若刘备知道袁谭是这般比较的,定得嘲讽一句:华彦、孔顺是个什么东西,也配跟诸葛亮、庞统相提并论?

  而自袁谭手中得了三千步骑指挥权的华彦,藏抑多日的怒火也伴随着三千步骑带来的胆气再次爆发了。

  【刘备贼子,先前是我麾下兵马不如你,故而不敢追究你杀我侄儿的仇。如今我执掌了袁使君的三千步骑,再加上平原的两千步骑,五千步骑在手,谁能挡我?】

  领了军令的华彦,安排左右美妾服侍袁谭后,便匆匆出府去调兵。

  孔顺随后跟上,担忧而问:“华功曹,你真要与刘备厮杀?刘备本就骁勇善战,而今又得了一营骑兵,万一”

  华彦冷哼:“若非刘备得了那一营骑兵,我不用袁使君的三千步骑,亦可擒了刘备。而今我有五千步骑在手,即便刘备再骁勇善战,又能奈我何?”

  “可”孔顺正欲再劝时,又被华彦打断:“孔从事,你在府中替我挡住袁使君,莫要让刘备的人进入,我怕袁使君一时心软而放了刘备。”

  见华彦自信如斯,孔顺将剩下的话都藏回了肚子,拱手道:“那便预祝华功曹旗开得胜了。”

  将五千步骑都点齐后,华彦便带着五千步骑直奔龙凑。

  “华彦上钩了。”

  龙凑土坡上,诸葛亮与刘备并骑而立,斥候刚将平原约有五千步骑直奔龙凑而来的情报汇报完。

  刘备微感惊讶:“军师何以肯定是华彦而非袁谭?”

  诸葛亮笃定而笑:“袁谭若要问罪将军,定会先派使者传书质问,而后再发兵;似这等不打招呼且又趁着黄昏直接发兵奔袭的,定是想打将军一个措手不及。”

  刘备不屑一笑:“华彦这是欺我不知兵?我有骑兵一千!为护数万士民北上涿郡,方圆五十里内皆有我的斥候,谁能在我的眼皮子底下玩奇袭?”

  而在刘备和诸葛亮身后,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四人,列骑一排,静候军令。

  “军师,此战便交与你指挥了。”刘备卸下剑印给诸葛亮,实在是提不起与华彦厮杀的兴致。

  刘备此刻的心理便是:华彦什么档次,也配让我出手?

  诸葛亮接过剑印,笑道:“那亮便献丑了。”

  随后。

  诸葛亮回身看向四人,令道:“龙凑左有山,右有林,可以埋伏兵马。关司马可引五百校刀手前往山头埋伏,待彼军至,放过休敌,只待前面喊杀声起,便纵兵出击,断其归路。”

  “张主簿可引五百白毦兵,前往林中埋伏,只待喊杀声起,便可出击;黄中郎将可引五百骑兵,于大路静候,若见敌军抵达,便纵骑出击;赵都督则引麾下义从三十余为前部挑衅华彦,不要赢,只要输。”

  “依计行事,便可擒贼。”

  闻言,张飞咧嘴不服:“军师好偏心!子龙初来,你便令他为前部。俺麾下亦有骁骑数十,俺都不用诈败,便可擒了华彦。”

  诸葛亮轻笑一声:“倘若只是生擒华彦,以张主簿的武勇,一人足矣!”

  张飞被夸得高兴,骄傲的抬了抬头:“俺于万军之中取华彦首级,如探囊取物。”

  只是这份劲儿刚刚升起,诸葛亮便无情的打击了张飞的骄傲:“可亮要擒的,不只是华彦,而是华彦全军!”

  随后诸葛亮又是一叹:“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张主簿你是不是忘记你这主簿是干什么的了?武器、甲胄、粮草、马匹、金银、衣帛,诸如此类,若不在战场上顺理成章的缴获,张主簿是要改行当铁匠还是要改行当织夫,亦或者回涿郡屯田当农夫?”

  张飞顿时语噎,随后又低头小声道:“军师你又不早说,俺怎么知道你盯上的是兵甲钱粮。”

  赵云是第一次参与诸葛亮指挥的作战,虽然不似张飞一般直言而问,但也显得懵懵憧憧的跟个新人小白似的瞪大了眼睛。

  而最懂诸葛亮作战核心的,便是关羽了。

  当初跟着诸葛亮在小沛抵挡刘岱、王忠后,关羽可是看着诸葛亮略施小计便为刘备筹得了足以武装两千人的兵甲钱粮等物资。

  “军师,不可缴获太狠,得给袁谭留一点。”刘备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现如今还不能与袁谭闹太僵,多多少少还是得给袁谭留点儿,以免让琅琊的臧霸等人轻易便将势力范围推进到了青州。

  对刘备而言,不论是袁绍还是曹操,都不能让其有改变天下格局的势力变化,保持现有的格局势力让其稳步且小范围的变化,才是最有利的。

  “将军放心,亮自有分寸。”

  诸葛亮羽扇轻摇,眉宇间笃信泰然,脑海中仿佛勾勒了整个龙凑到平原城的山川地理图,双方兵马的部署和演变也似乎在脑海中推演了上百次。

  华彦此刻还不知道,引以为傲的五千步骑在诸葛亮眼中只是一连串的武器、甲胄、粮草、马匹、金银、衣帛等名词以及一个个的数字。

  甚至于,诸葛亮还因为龙凑离平原城太近而感到遗憾。

  离得太近便意味着华彦不会携带太多的粮草辎重,诸葛亮便不能合理的将粮草辎重变成战场上的缴获。

  对诸葛亮而言:擒华彦如擒一只鸭,兵甲粮草辎重才是最重要的。

  待得四将领了军令,诸葛亮又强调了一声:“要记住,亮要的是缴获!尤其是关司马你,你最懂亮的用意,故而亮将你放在山头埋伏。走脱了一人,都得论过!”

  四将凛然。

  关羽更是直起了身子,睁开了丹凤眼,拱手而应:“军师放心,若走脱一人,都不算关某有功!”

  求月票

第93章 关张赵黄齐出阵,刘备都不忍直视了

  烟尘滚滚。

  五千步骑如潮涌一般抵达,又如潮涌一般的往诸葛亮的埋伏圈钻。

  而身为主将的华彦,丝毫没有觉察到危机,反而还一股脑儿的往前冲,誓要打刘备一个措手不及。

  左山中。

  看着几乎没有任何防备的袁兵,关羽不由生出一丝被羞辱的感觉。

  在关羽看来:但凡会用兵的,都得怀疑下此地是否有兵马潜藏,偏偏袁兵就跟没长眼睛似的,斥候都舍不得派一个。

首节 上一节 65/1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