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拯救贾敏开始 第74节

  废太子那儿狂表忠心和仰慕,通篇都是支持复立太子——只要他想得募款和赈灾的全功,让朝野上下噤声,自然就会收下自己的投名状;

  八贤王那儿则泣明苦衷和缘由——想来木已成舟的情况下,他应该会每日一贤...吧?

  至于自家父王......

  唔,还是等尘埃落定了再让他知道好了。

  .......暧,等等!自己好像忘了什么东西......

  我那么大一副画呢?!

第106章 别佳人将赴苏州

  姚弘旭终究还是未去寻叶天士那老小子掰扯——反正无伤大雅,权作谢礼算了——而是特意去了一趟汪家。

  先与汪朝宗寒暄一阵,加深共识,联络感情,旋即又将封婉的事情说了。

  汪朝宗对这门婚事不大满意——哪怕那封婉已成了这位王子的义妹,对汪家而言也无甚助力——但又不好明着推拒,只说一则汪海鲲婚姻之事还得和他父母商量,二则汪海鲲算了命,须得晚婚才好。

  姚弘旭正莫名有些瞧不上那汪海鲲,便也“勉为其难”应了,一面便提出去内宅拜访萧氏安人和汪雨涵,准备将封婉托付照料。

  汪朝宗自那日见了姚弘旭对自家女儿的小意体贴之后,哪怕后来知道了姚弘旭的真实身份,也不以为他是在有意伪装以讨好自家——于情于理都说之不通——只能说他身段柔软,是个惯会在女儿家身上下工夫的情种。

  论理原不该再让自家女儿和他牵扯不清,以免最后落了个没结果。

  但一则内务府那边还得这位王子上心,二则......即便自己日后有嗣,自家女儿过往那段易钗而弁的经历和她越来越大的年纪,也绝了她嫁入豪门贵族的希望——

  这虽是汪家女儿不得不背负的责任,却也无时无刻不让他自责愧疚,因此他原先早有定计,日后为她招婿上门,由她心意择选。

  所以,自家女儿和这位王子的情缘似乎也就.....妨碍不大了?

  而且如果真有万一之可能,帝位落到敦郡王这支......

  历经世事的汪朝宗眨眼间已将诸多利弊思虑殆尽,又想着有自家夫人在侧,女儿自也不会有差错,因此便答应着送姚弘旭出来,自家则回了书房重写奏折。

  既然这位王子事后仍能登门,对自家并不是用过就丢且态度始终谦和如一,少不得就要在符合事实的基础上再“润色”一二。

  姚弘旭自不知这个温吞儒雅的汪朝宗还有这许多考量,也未意识到前世带来的正常人作风在一众皇孙贵胄中有多么出挑。

  此刻见了萧文淑和汪雨涵,除了告诉两人真名之外,并不显露一点皇孙的矜持傲慢,只与先前一般温言款语,言笑晏晏,直让母女二人眸盈异彩,玉容生光,便也渐渐放下了拘束和敬畏。

  汪雨涵更搬着椅子坐得更近了一些,仍与往常那般还拉着他的衣袖说话。

  萧文淑原要嗔怪,反被姚弘旭劝阻,说什么君子之交一贯如此,也就只得作罢,心中一时既高兴又惋惜。

  高兴的是,此等皇孙待自家母女这般宽和尊重,着实让人受宠若惊;

  惋惜的是,哪怕他并不介意自家女儿女扮男装,也对她格外温柔体贴,但自己女儿终究是难作正配了。

  再则曾经沧海难为水,只看自家女儿情根深种的模样,往后也绝难看上旁人......

  少不得要催夫君多多纳妾,早早生下麟儿,好让涵儿也能早点换回红妆,日后也好争个侧妃的名分。

  因此等自家女儿因听了姚弘旭就要明日离扬之后而雾朦双眸,泪珠交堕,姚弘旭又哄之无果、手忙脚乱时,她只得拉过汪雨涵耳语了几句。

  汪雨涵听得眸中雾散,腮染蔷薇,又与萧文淑咬了几句耳朵,见她抿笑点头不觉更是眉眼盈盈。

  等转眸迎上姚弘旭笑望而来的好奇目光,少女心中的羞喜一下便越过了离别的不舍,只来得及说一句“我...我去给子明准备东西”,便匆匆垂眸而去。

  佳人心意重逾千斤,但自家若无足够位分,又怎好承受得住呢?

  姚弘旭心中不觉轻轻一叹,面上终难掩淡淡离愁,直到目送汪雨涵身影消失,方才回身迎上了萧文淑盈满欣慰的妩媚双眸,稍稍欠身笑道:

  “有劳伯母宽慰解释,五年......最晚五年后,我会给嗣芳一个结果的。”

  五年......皇上退位吗?!

  萧文淑美眸一颤,定定地看了眼神色郑重又微露期盼的青年,还是咬着唇儿轻轻颔首道:

  “嗣芳出年二八,五年......也还等得,只是子...子明,你也要小心保重才是。”

  “多谢伯母关心,我记下了。”

  姚弘旭郑重应了,又提起将封婉托付之事,一面将一叠厚有一指的银票递了过去:

  “这里是两万的恒舒号存票,想请伯母代她置办些田亩产业,以为将来的嫁妆。”

  顿了一顿,他还是语气随意地加了句:

  “虽说婉儿婚姻原该全由她的心意,不过她幼失父母,又不谙世事,还请伯母代为把关,宁可晚嫁些也不好许非良人的。”

  饶是萧文淑从小锦衣玉食,当年红妆十里,瞧着眼前这两万银票也有些怔怔,半日才伸手接过,一时柳眉轻弯,抿笑抬眸:

  “两万两可不少哦,子明......就这般放心伯母吗?”

  这话却是有两重意思,一是他随手拿出二万两的巨款,只为了一个戏子孤女,若叫外人知道了只怕多少有些麻烦;

  二则,这笔银子就这般交由了自己,既无书契也无见证,未免有些太过信任了,是因为雨涵的缘故,还是说......

  端庄婉美的妇人笑意清浅,目光盈盈,静静地瞧着那英武青年。

  姚弘旭实则只是因为萧汪两家系于汪雨涵一身,通过内务府就足以影响控制两大盐旗,方才有恃无恐,但他听了这话只是摆手笑道:

  “若将这笔银子交给我爹保管,我大约会提心吊胆,夜不能寐,但放在伯母这儿,我却再安心不过了。”

  “噗嗤~”

  萧文淑听得掩帕而乐,却不觉又微生失落,因就轻轻笑道:

  “王爷的年俸,不算禄米赏赐就该有五千两了,其实我的妆田妆铺的孳息每年也只在这些的。”

  收入虽然差不多,但自家老爹的固定资产可没几个——

  比如自家的那座王府,连着府内上档次的摆件都有在内务府登记造册,属于是皇帝借给他儿子用的。

  实比不得你这位首总独女来的富裕。

  不过,这位萧夫人成熟温婉,端庄大方,刻下却如此在意这缘由,实在有些奇怪啊......

  姚弘旭心头微微一动,悄然换了措辞:

  “这原和富裕与否无关,只是心底更信任伯母。”

  萧文淑笑靥轻绽,杏眸微闪:“所以...子明未去央烦贾恭人,也是因为此故吗?”

第107章 诣薛宅子明邀宝钗

  姚弘旭愣了一愣:

  这自然是因为自己要想法子哄贾敏一齐上京——

  虽然在黛玉心疾根治之后,就失去了一个最正当的理由,但总归该是还有法子的...吧?

  只是这话就不好说出口了......

  “好了好了,我原也不敢和贾恭人比呢。”

  见姚弘旭微微语滞,萧文淑也不为难他,只便抿着笑儿摆了摆手,一面收了银票,一面柔声回道:

  “下午我就打发人去接封婉回来,往后便让她和雨涵同吃同住,她与海鲲的事我也会仔细盯着,小儿女的心思来得快去得也快,子明只管放心就是。”

  可是......我没想棒打鸳鸯啊!

  姚弘旭原要否认,但见汪雨涵巧笑盈盈地进来,也就只好默认下了。

  萧文淑眸中笑意一闪,又坐了一会便起身万福,款款回了卧房,独自发起呆来。

  等听到有人来回,说姚弘旭将要辞归,她才于妆台前悠悠回神,先对镜抿了两抿略松的双鬓,犹豫着取下做好的针线出来,一径送他到了门厅。

  姚弘旭此时已换过一顶鎏金银冠——正是汪雨涵的礼物,给泪汪汪的少女递过一个安慰的眼神,就要辞行汪家三口而去。

  萧文淑轻轻咬了咬唇,还是将袖中扇套递给了女儿转交,一面从容解释道:

  “那日子明在码头上毁了衣裳,又丢了发冠、扇套,雨涵回来就一直念着此事,只是...只是她针线上差了些......”

  “哎呀,娘~”

  汪雨涵跺脚轻嗔,撒着娇不让她说。

  所以这是萧文淑做的了?

  姚弘旭将那绣工精美的湖色缎绣万福如意纹扇套系了在腰带上,当着满脸酸涩的汪朝宗也不好多瞧,只含笑而谢,再辞而去。

  汪朝宗等人走了,便无病呻吟地长吁短叹起来,一面把手内的折扇摇得呼呼直响。

  “子明那日可是救了我和涵儿,原就该好好感谢他的。”

  萧文淑没好气地嗔他一眼,又似笑非笑道:

  “说起来,我记得那日老爷原说的是......不知道白龙帮的动机?”

  汪朝宗赶忙叫屈:“夫人明鉴,当时真真还不知道是那铁三拳报复,后来事泄了才算清楚。”

  “行罢,不过纳妾的事老爷你自己也得上点心了,院子我都命人收拾出来了,今年少少也得有3房进门才好!”

  萧文淑说着便拉起抿嘴偷笑的汪雨涵往后院去了,只留下汪朝宗在原地挠头:

  “自家夫人这次似乎......不是反话?”

  ------

  姚弘旭从南河下出来,沿埂子街往北,又从甘泉街往西,中途勒马在太平巷口停了半晌,还是径直行过,折往了盐院方向。

  及至到了盐院南边的三元街,姚弘旭随意一个眼神,作为“顶马”的高泰便前导转进了街北的三元巷。

  而“后卫”二人中常保忙就一夹马腹,从旁将他越过,疾驰到一处气派宅第前高声通报——

  此举名为“撺拔”,比“顶马”前去通报更显排场,为时下高门大户所兴。

  一时薛宅中门大开,姚弘旭被簇拥着进去,正见到了迎在二门的薛姨妈母女。

  薛姨妈因忧心自家儿子伤势,十分想回金陵探望,却被宝钗以“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的话劝住,只得一面打发家人收拾东西,一面按捺住性子等待。

  如今一看姚弘旭过来,自然是喜出望外。

  等将姚弘旭让到内厅见礼落座,稍稍闲话几句之后,便杏眸忽闪着旁敲侧击道:

  “如今子...子明的事已完成了,却不知何时北上呢?”

  “我今儿来正要和姨妈与薛妹妹说这事的。”

  姚弘旭放了茶盅,笑着解释道:

  “那日我原和姨妈说是月底之前启程,不过如今突有要事须得陪我家姨妈南下苏州一趟。

  这来回一趟总要十天半个月的样子,而今儿已是二月二十一了,因此就得迁延到三月初再还京了。

  故而还请姨妈和妹妹见谅。”

  薛姨妈杏眸悄亮,掩帕而笑:

  “子明言重了,这早一日晚一日并没什么呀,而且我正也要回去收拾行李的。”

  宝钗也抿着笑儿轻轻摇手。

  姚弘旭含笑谢过,又思忖着劝道:

  “我这儿正想请姨妈和妹妹一并同行南下,行李什么的让蟠兄弟收拾带来也就是了。”

  听北面来的消息,钦差王驾已经直趋南京而去,算算时日今天正该到了。

首节 上一节 74/1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