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平凡亦不平凡的一生--张建志回忆录 第2节

点击:

父母他们的相处方式和现在有很大的区别。因为经常也会看到周围的邻居,给我总的感觉“男尊女卑”的旧社会色彩还是很强烈。

我父母不是一个类型的人。父亲的思想比较解放,但脾气不是很好。因为在当时也比较有钱,一到晚上父亲就穿上西服去前门玩。过去的有钱人都去前门,也不过是找风尘女子玩乐。

母亲就是特勤劳的人,里里外外的把家里的事情都处理的很好,井井有条。后来解放了,爷爷家被抄了几次,父亲就变的胆小了,也不敢去明目张胆的去前门找女人了。父母经常吵闹,有时甚至还动手,他们的脾气根本就合不来。有时看到母亲躲在屋里落泪,心里边还是有些难过。所以小时候便懂得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母亲的负担。

与兄妹的趣事

现在走在大街上,一看到孩子,就会想起自己小时候。我们都一样,无忧无虑,懵懂而快乐。不需要冰激凌,不需要游乐园,也不需要吃快餐,也许只是一小块糖,我们就能满足很久。因为快乐在有属于自己的一大片天空。

和兄弟姐妹的相处,这些记忆都是弥足珍贵的,亲情是人生中最不可匮乏的精神支柱,所以我一直爱着他们。

哥哥喜欢游泳。每次央求他带我去都没有答应,我知道他是担心我的安全,可是那一次我的执着终究起到了作用。我从小就喜欢游泳,可是家人一直就安全问题,一直不让我去游泳馆。后来我就和哥哥一起去西海游泳,西海那儿有像刀子形状的一块地,在宋庆龄故居附近。

在那儿游泳是免费的,然后我们自己带点吃的,准备充分就开始下水了。刚跳下去的时候还挺有力气的,可游到中间的时候,身体有些吃不消,想抱着大桩子歇一会儿。抱上去的时候才发现上面全是青苔,身子一下就“哗”就滑下去了。然后我大喊“救命,救命”。哥哥赶紧游过来,把我拽到岸边。不过还是喝了几口水,不停的打嗝。哥哥还嘲笑我:“今天晚饭不用吃了,喝水都喝饱了。”

和姐姐一起也做过很“刺激”的事情。那时我们在幼儿园,中午老师要求我们午休。有一天怎么也睡不着,特别想吃点零食。可是家里没给零花钱,于是我和姐姐“预谋”了一件大事儿。老师坐在椅子上打盹,我们俩偷偷的溜出来,跑到学校操场边上的枣树下勾枣。结果回去的时候被老师发现了,让我们罚站。

不知道是不是社会原因,兄妹之间因为父母的遗产闹的不可开交,誓不罢休。想着过去,内心始终还是觉得难过,我一直把责任归咎于社会来安慰自己。因为到现在我一直爱着他们,我也相信什么都会变化,唯独亲情是永远不会的变化的。

小学生活

上学是一件兴奋的事情,可以认识很多好朋友,可以一起玩游戏,可以一起做很多事情,还可以没有顾虑的生活。同学有的联系不上了,不知道他们过的怎么样呢?时间恍若隔世,轻轻的来,又轻轻的离开,没有留下一丝痕迹,也许记忆可以当作探访的地图。

上小学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这一批全都不是就近入学。我们家住灵境胡同,学校在西安门那边,距离家很远。父亲每天早上给我梳头,扎两个麻花辫子,然后父亲骑自行车把我送到学校门口。

中午学校不管饭,然后我就到附近单位,民政局、大洪涝厂后库那边去吃饭。吃完饭继续去学校上课,然后放了学就自己走着回家。学校离家还是挺远的,要走三站地,这是小时候印象最深的。

后来上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去上学,突然发现老师脸上全是红药水。当时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心里还在窃喜,老师在干嘛呢?接着就听到学校大喇叭里说:“从今天开始停止停课,大家都回家,哪儿也不许去。”后来才明白,“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老师脸上的不是红药水,而是血,刚才的窃喜完全没有了。突然不上学了,还真不知道该干什么?

从三年级的6月份开始,我就基本上没上学了,在家呆了三年左右。虽然说上学学知识,可我们学到的东西还是很少的。到了毛主席语录时期,因为没有电视,所以一到晚上七八点钟我们就准时收听新闻,注意毛主席有没有颁发最新语录。大家都像喝了蜜似的,一有消息说毛主席要发语录了,急忙从学校往家赶。学校还给我们发鼓,大家一路走一路喊:“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嘴里还唱“不怕牺牲”之类的歌曲,这些歌词都是《毛主席语录》里面的经典语句。

叮叮当当的敲锣打鼓上大街游行都是自发的。那候毛主席在人民心目中的位置挺高的,就像父母一样,人民都很拥戴和爱护。上街游行一般就是绕着天安门走一大圈就结束了,不过大家还挺热衷于参加这样的活动,还载歌载舞,扭秧歌,表现的特别积极。

毛主席说:“让学生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教育,学工、学农、学军。”所以当时也把我们安排到学校成立的校办工厂去学习,还到农村去拔麦子,三下劳动,体验农民的生活。在当时的社会背景熏陶下,我们也在毛主席语录中成长了不少。

初中就是一次“革命”

小学因为“文化大革命”的缘故,我们都没怎么好好上学,回家之后也不知道干什么,所以偶尔我也会上学校看看。不过当时社会也够乱的,一会儿又是抄家,一会儿又武斗、政治运动,像赶上“大串联”似的,紧张的氛围是很难想象的,现在回想起这些事儿,心里不禁会产生一种想法:幸亏我们那时还小,没有参与这些所谓的“斗争”。

这段时间父母都让我们待在家里,那么小的年龄怎么可能静下来呢?所以觉得没事儿干的时候,就在家学京剧打发时间。

为了倡导《毛主席语录》的精神,我们加入了浩浩荡荡的体验农村生活的“革命”队伍中去,每年都会安排去农村体验生活,我就去过一次,累的不行,受不了。拔麦子没有戴手套,直接用手拔,因为没怎么接触过这样的劳作,还感觉蛮新奇的,特别卖力的弯着腰拔。结果把手上弄的全是血泡,手臂又酸又累。

早上天不亮就起床了,抬头看星星都还挂在天上。每天早上起床都有人拿着锣“叮叮当当”叫我们起床。我记得那一次去农村待了半个月,去帮老乡拔麦子,所以我们也住在他们家里。老乡家就娘俩在家,她男人在县城当工人。我记得,我们当时住在老乡家的大土炕上,吃饭是按固定的安排给定的,面食是45%,米是20%,剩下的部分就吃粗粮,面食一般就吃馒头。

农村条件是有限的,落后的经济条件下,农民的日子也过的很艰苦,“靠天吃饭,靠地为生”,遇到天灾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我们寄住的老乡家的小孩,一见我们吃馒头的时候就目不转睛的看着,想要不敢说,让我们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有时候就把馒头给小孩吃。

初中的时候我们还安排了野营训练,全程是走着去,也走着回来的,真是“大阵仗”。老师带领着我们成宿的走,中途都没怎么休息,我们连续走了七八十里路。老师怕我们睡着了,让我们相互拉着手,喊着口号。有同学说想上厕所,老师让我们在原地休息一会儿,结果“啪啪”,大家全躺地上了,更有甚者刚一沾地就打起了呼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