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淑”质英才--孙淑琴回忆录 第6节

点击:

从结婚到生儿育女,这些年里,我既要照顾好家庭、带好孩子,又要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还要抓紧时间学习政治和业务。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就开始上学了,这时外出搞运动的丈夫也回来了,大大减轻了我的家庭负担,使我轻快了很多。此后我就有时间多参加一些学习了。

有一次我们的书记和主任,问我:“这么晚你怎么还没走,家里的孩子怎么办?”“孩子上学啦!我丈夫也回来啦,我也应该轻松一些啦。”因此,我以后也是更加积极地参加到各种学习中,还经常向领导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以得到领导的帮助。工作中存在的缺点,我也听从领导的指示,及时改正。此后,每次党员学习,领导都通知我参加。通过多次参加学习,我的思想有了很大进步、认识也有很大提高。

我虽然一直表现优异,积极上进,但始终有个问题是我解释不清楚的。那就是我的大姐早些年嫁到上海,后来随同丈夫一同去了香港,和我姐夫在香港定居七十余年,2008年已作古。但在当时,港陆通行十分不易,这也便落了个说不清楚的海外关系。每到开会和学习谈到我大姐时,我都难以解释,问题便这么搁置下来了。

早期我也写过几次入党申请书,但总是因为海外关系而搁置,后来也就不写了。就这个问题我也没少和组织解释。我大姐大我19岁,我出生的时候她已经结婚,具体情况我都不清楚。可即便是这样,这个问题仍然就这么一直拖了下去,杳无音信。

在这期间,我始终如一地坚持工作,工作表现很优秀,就是总在海外关系上纠缠不清。这事就这么一直拖延到1982年,我即将退休,几乎放弃了入党这个愿望。这时市委派遣的由数位老干部组成的工作组来到我们单位,不知如何谈到了我的问题。市委的老干部找到我谈话,了解了我的思想和觉悟,为我的事情费了不少心力。还特意为我辩驳,说人家有港台关系,可也是个家庭妇女、一般群众,家里又没发生过什么问题,怎么就不能解决这个组织问题?

我心中一直感激这个老干部,多亏了他对我的帮助,党终于在我临退休之前,也就是1982年,向我打开了大门,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了结了我的夙愿,也为我30多年的辛苦工作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之后,我又继续工作了2年,直至1984年退休。

在工作中要尽到责任

有一次领导找我,希望我可以再多带一个徒弟,我欣然答应。但我之前已经带着两个徒弟,领导也体谅我,为给我增加了工作负担表示歉意。我并不计较这些,只是尽我所能,把自己所学所懂的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的徒弟们,对待领导交付的任务尽职尽责,绝不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与器重。对于徒弟的教导,我尽心尽力,使他们能够真正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而这也是我能为我所奉献一生的百货大楼而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同时,我的敬业精神也必然会为徒弟们今后的工作树立正确的榜样。

在带最后一个徒弟时,我把她视为我的亲生女儿,真心疼爱她,因为这个徒弟实在太让我心痛了。这孩子的母亲由于突患重病,终不治病逝,而她也在年仅16岁时就要走上工作岗位。因家中无人照顾,我就对她倍加疼爱。遇到她不懂不会的问题,我总是耐心教导她,希望她今后可以有一技之长。有时候她想起母亲时,便会伤心落泪,此情此景,更是让我心里难过,也陪着抹眼泪。

我这些徒弟,在工作和学习中都很努力,上进心很强。能够有机会教导她们、指导她们,我从内心感觉任重道远,使命重大。能为国家培养出有用之材,这是我应尽的责任,也是我光荣的使命。所以,和这些年轻人一起工作的时候,我并不感觉劳累和麻烦。她们遇到不懂的地方向我请教,我也都是倾囊相授。

百货部的领导和同志们将我的行为看在眼里,肯定我的表现,并连续7年评选我为“先进工作者”,而且把我的退休时间又延迟了2年,让我得以在我热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连续7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于是我继续工作,直到1984年,才离开了我为之奋斗一生的百货大楼和我那四个可爱的徒弟。

丰富的退休后工作经历

退休之后,过了2年,时1986年。那时在前门附近有一个贸易公司,有人来找我,询问我是否愿意去工作,其中也有以前和我一起在百货大楼工作的同事,有卖皮箱的,也有卖其他东西的,各式各样的什么都有。这样一思量,我也动了心思,就这样又在外面开始工作了。在贸易公司里我依然做的是我的老本行——售货员。相比之下,这可比从前在百货大楼舒服多了,工作部门可以自主选择,而且不用承担太多责任,重要的事物都由经理负责,我在当时算是个临时工。

这个贸易公司可也了不得。记得销售的商品里有一款皮裤,里面是毛绒,外面可以套裤子穿,这在当时卖得可快了,转眼就脱销了。并且我也并不清楚公司的货物都是从什么渠道得来的,皮箱比百货公司卖的都便宜,这也赚了不少的钱。后来还有举办过展销会,毛衣、皮外衣等各式服装都有,有到我们那儿去买的,也有大量批发的,因为价格便宜,所以销量特别喜人。那一整车的东西,三五天就卖完了。

而这本来是我闲来无事打发时间、挣些小钱的法子,可结果竟然比我没退休时挣得还多,这也着实让我惊讶了一番,而这一干就又是2年。

2年后,我返回百货大楼,协助处理柜台事务,这又是三四年的光景。

再之后,我的女儿生下了我的外孙女,在婆婆家坐完月子便来到我家,平时就由我就负责照顾她。随着外孙女逐渐长大,上了幼儿园,我的儿媳妇也生下了我的孙女,我又开始带着这两个孩子,也就不做别的事了,那份贸易公司的临时工作也就这么辞掉了。

1999年的时候,我又在居委会任职书记,坚持了4年。确切地说,也没有真正在那里上班,想我那会儿要照顾孩子,也没那许多时间。当时居委会应该是有一个书记和一个主任,那时又恰巧缺一个书记,便请我过去帮忙的。工作了几个月,居委会给了我15元钱,之后慢慢涨到二三十元,但这不是工资,因为我确实不是在居委会上班,给的是车马费。我主要负责的就是听报告,每次开会我都是要出席的。若是一直不开会,我便可以一直不去,而若要开会、学习,我就是要去办事处代表居委会出席的,毕竟我顶着书记的名头,回来也好给大家传达一下会议精神和上级指示。那时的居委会主任王丽华是个群众,内部没有党员。后来张淑兰由青海转到北京,同我们支部一起学习。她是党员,一两年后,由她出任党支部书记,我也就光荣让贤了。

居委会任职书记

再之后,袁军来到了我们居委会。他曾在儿童医院、规划局都做过书记,工作能力很强,也有经验,而之后附近的三四个社区也合并在了一起,队伍愈发庞大、正规了。由这会儿,我也便不在居委会工作了。

至此,我零零总总地40余年的工作生涯完全结束,我开始安享晚年,进入我人生另一个充满温馨与幸福的时段。

桃花三两枝

刚到北京时,我也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那会儿年轻,工作又好,介绍对象和追我的人还是有些的。其中有两个是印象比较深刻的。

一个是我还在百货大楼加工厂工作时的事情了,遇上的是一对叔侄,就是加工厂特意从上海请来的技术工人。那会下班之后不用着急回家,我就在工厂里面打兵乓球,场地还是蛮大的,那个小伙子也喜好这个,我们就时常一起组队打球。他的叔叔是不会打兵乓球的,却也不走,就站在球桌边看着我们打,还总是用眼神上下打量我,再笑笑。我不明就里,只当他是喜欢看球罢了。事后他是如何与他侄子沟通的,我是不清楚,但必然是给了那小伙子建议了,诸如“你看谁谁谁,这个小女孩怎么怎么样,挺不错的吧!”之类的。结果他侄子就给我写了封信,还投递到了我当时寄住的亲戚家。亲戚家门上有个东西,信投进去是掉不出来的,需要用钥匙才可以打开,如此我便没有看到那封信。最后还是亲戚将信取出,交给了我。信上大概是这样描写的,说他挺羡慕我的,性格活泼又爱玩,爱好也挺丰富,还问我周末有没有空,约我一同到中山公园去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