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难忘的记忆--纪念孙克同志百年诞辰

点击:

前言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军事教官、新中国体育开拓者之一孙克同志生于1911年5月28日。2011年5月28日是孙克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此时此刻,我们缅怀孙克同志的革命精神及先进事迹,倍受鼓舞。

孙克同志在世时,曾在部队工作,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任团参谋、主任教员、军队干训队副队长、队长、副科长、科长等职。1942年3月,孙克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党内任党小组长、党支部委员、党支部书记。

孙克同志在部队是一个严谨治军、严格培养干部的好老师,为国家培养了许多年轻有为的军事干部。转业到国家体委之后,在任中央体育学院教务科科长期间,孙克同志严格教育管理体育运动员。在他的领导、训练下,许多国家队的运动员都获得了全国冠军、世界冠军等至高荣誉。担任全国田径指导训练班班主任期间,孙克同志还为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培养了许多田径运动队的指导(教练),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孙克同志工作十分繁忙,但他在百忙之中,仍挤出时间,与夫人高崇德一起,把收养的三个孩子抚养成人。

三个孩子在孙克及其夫人的严格要求、耐心教育、精心引导下,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业绩突出。如今,他们虽然都已经退休,但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念念不忘。三个孩子商议,决定在父亲诞辰100周年之际,编写《难忘的记忆——纪念孙克同志百年诞辰回忆录》一书,赠与亲朋好友,作为纪念。

这本书是一本弘扬革命传统,发扬革命精神的书;是一本教育人、感动人、激发人们奋进、努力为国奉献的书;是一本启发父母正确教育子女的好书;是一本光宗耀祖,为本家族、为子孙后代提供精神力量的书,请阅读欣赏。

注:书中正文除“孙克自传”篇章为孙克本人自撰,其他内容均以长子孙树权口吻叙述。

走上革命之路以前的生活经历

家庭情况

1911年5月28日,我生于河南省新郑县吴陈区陈庄乡屯孙村破落的富农家庭。据父亲说,前辈是大地主,父亲过继于人,在葬埋祖父时因受本族恶霸的讹诈,大开门42天(5月25日至7月7日)花去不少。至我记事时,有地80亩、楼房3间、瓦房3间、草房3间、牛、骡各1头、全家人7口(父、母、姐4个及我),除父亲担任全家主要劳动外,尚雇工1人,生活比较富裕。后因母亲久病(4年)所累,加之当时(1920年至1922年)兵灾匪患及母亲死后全家闹病,父亲不务正业。又因娶继母受骗吃官司,地主高利盘剥,继母不安于室,致使家境加速破产,至我离家时(1937年)早已变为贫农了。父有地6亩,草房3间,人3口(父、继母、妹)。因我与父分居,对我来说,是一无所有了,离家后13年(1937年至1950年)未通音信,家中情况毫无所知,1950年7月与家中取得联系,始知父亲死于1944年,当时除有地(在外当着)2亩外,别无所有;继母行乞维持生活7年,至通信后,才得到政府照顾,土改时分得土地10亩(连地根无偿赎回在内),现有地10亩,草房3间,老母1人。

个人生活环境给予我的影响及如何使我走向革命

幼年读书时期(1916年~1919年)

入本村私塾念书,此乃贪玩而已,但个人较聪明,常受老师褒扬,由于老师及父亲、母亲对我的封建教育,从小即种下个人英雄主义的思想,再加上父亲常谈有些人对他们的欺侮,要我长大替他们报仇,更加深了我读书求官,为父母报仇的思想因素。

失学在家玩耍时期(1920年~1924年)

因当地兵灾匪患及母亲病重而失学,在家玩耍有时放羊或帮父亲做点零活,在母亲临死前嘱咐说要我将来为她报仇,加深我对恶霸的仇恨,决心将来杀他全家,以报母仇。母亲死后,因全家闹病,失去劳动力,被迫将地出租,生活日渐贫困。父亲病后,不务正业,因娶继母受骗打官司,连年卖房卖地,因而我对父亲产生不满。

务农时期(1924年~1926年)

父亲又娶继母接着种地为农。父亲吸大烟体弱,不能参加主要劳动,全部土地由我耕种,邻人对此甚为不满。有时人谈论父母行径,自觉羞愧,但思想上是努力耕作,重整家园的,以每年收入计算尚可有余,但每至年终都要亏空(两年卖地一次),我对家庭已失去信心。

学徒时期(1926年9月~1927年3月)

由三姐夫海得华介绍到长葛县恒正兴源杂货店当学徒。在学徒中常受老师打骂,感到不满,真是给人家做事的不易,我更感到自己的知识不足,否则不会受此欺侮。不久,因当时兵灾匪患严重,而被辞退,回家依然务农。

返家务农时期(1927年~1934年):

自感知识不足,利用务农间隙自修。我是全家的主要劳动力,每日起早睡晚,积极生产,生活仍是日趋贫困,备受继母虐待。我对家庭更加不满,自感知识不足,决心自修,以备将来。我在农闲时接近堂伯(老学究),学习些片段的古老知识,加深了我的封建思想,对父亲、继母增加了不满。但无法处理时,只想一死了之,曾先后自杀过三次未遂。同时,在接近老学究的过程中,染上了一些一知半解、道听途说的不良习气,自认为我已经有了些知识,不愿再以务农为生。1920年9月结婚后,在岳父影响下,从事养蜂,因经营不当亏本。又在邻人的影响下贩卖烟叶,因外行,利润不大,后因本钱被父偷花而停止。如此日积月累,亏空增大,使家庭陷于不可收拾,因而我对家庭产生绝望,对农业劳动渐趋消极,认为再努力,也难免挨饿。

走上革命之路以前的生活经历

二次上学念书时期(1934年~1935年5月):

在决心求学的思想指导下,不顾父命,想造成已成事实,不怕父亲不管,即到河南省密县蒋庄私塾念书,目的是将过去所学的知识加以温习深造,求得将来能教书而已,结果引起父亲的反感。他在继母的促使下与我分居,我即开始单独生活了。入学后即是衣食无着,学费难交。所学内容是四书五经、古文等封建东西。在学习中常因伙食难交不能安心,但学习尚算努力,得到同学的同情,伙食费一再后推不加追问。将至年终,再不能不交了,又在同学的鼓舞下晚间回家,将父亲与人共喂之牛偷出变卖,只交了伙食费,学费被减免了。父亲对我更加憎恨,又在堂兄(流氓)的愚弄下,将已为我所有的荒园转赠堂兄。我提出质问,反遭打骂,至此我便决心与之永离。1935年春,在同学的帮助下,我就读于蒋庄(一边读书,一边教人),所得薪资勉强糊口。但春末又被国民党查封,引起我对之愤恨,但无先进理论指导,又无人引进,欲反抗而无力,只得暗自愤恨而已。

漂泊生活时期(1935年5月~1935年12月)

1935年5月至1935年12月被迫回家,因生活无着,从事卖字游学,多看些侠义小说,无形中助长了个人英雄主义侠义思想。同年底,父病时,我代之打更,听人说甲长派更不公,并有贪污。我在侠义思想下便与之争斗(打了他),这一争斗波及全村,但没有把他扣住。他乘夜到区报告,我即被扣十余日,全村取保无效,后托人说和总算解脱,从此更激起我反抗的决心。正无路可走时,忽接表内弟自郑州来信,给我找到了事情做。我又在生活的逼迫下,到了郑州跟保长当了临时书记,每月2元,不管吃穿。我发现他有贪污,即说给群众,引起对我不满,开会研究准备与之斗争,但我为事不密,被其发觉,将我辞退了。当时,我只是认为个人孤单,引起从军求官的思想,认为当了兵即可横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