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库利科罗生活条件很差,无电缺水,气候干热,蚊虫毒蛇较多,全体同志体能普遍下降。近来患病很多,特别是跌伤扭伤不断地发生。
我们时刻要想到,我们是革命者,要听从毛主席的话,继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继续革命者的印记。
1976年4月28日(节选)
在我的人生历史上,在祖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我走遍祖国各处,在国际上我走过许多国家。冬去春来,花开花谢,在几十年的生存、工作、战斗中,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了一颗勤恳敬业之心,不断地在祖国这块大地上,在国际的土地上,耕种挚爱的情怀。
在几十年的奋斗中,由于主观的努力,我赢得了中外同行、专业技术同行的敬佩的目光。
作为一名专业体育工作者,我应,也应真心地显示我们的风范。所以这次出国我任专家组长(师职干部才可任组长啊)!
1980年联邦德国行
1980年在德国慕尼黑市与瑞士联络官合影,左一韩桂山
1980年在巴伐利亚州与瑞士联络官合影,左一韩桂山
1980年,在联邦德国、法国、瑞士三角洲,左一韩桂山
1981年在联邦德国
8月18日
上午参观德国队的投弹训练,他们的投弹一致性好,强调手、腿固定和腿的力量。
11时召开记者招待会,会前五项主席奥地利中校和我交谈,之后大会总负责人工程兵学校长迪比拉将军又与我进行了长达2小时的交谈。
在记者招待会上首先介绍了友军体委正式代表邦斯塔德少将(挪威),军事五项主席中校(奥地利),大会总裁判赛义上校(联邦德国),还有去年冠军尼娜贝尔等。
会议开得简练明了,除此之外,还安排了地方性的小型比赛,促进学习,互相提高。现在参加军体会的理事国78个国家,这个项目是军事适用项目,要很好地开展,就要多组织竞赛。
有人问到,经费如何解决,主席讲由军资中开支。
对中国代表团非常友好。
下午在领队会议上讲了比赛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晚上8时看电影,介绍慕尼黑……
晚9时至11时,以赛义名义举行招待会,在此,同法国、阿根廷、慕尼黑、阿尔及利亚、叙利亚等国代表团长接触。热情,友好!
8月19日
上午看射击、越野,我们主要缺少枪支。
下午3时开仲裁委员会,讲了点名,交待注意事项,不一而论的正常事项。
4时半由联邦德国陆军总督察长布朗特中将、体委正式代表邦斯塔德将军、工程兵校长迪比拉将军接见与会代表团长和武官,美国武官和各国代表团长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
林武官、熊休武官、我队全体参加接见和出席开幕式。15个国家入场式,总督察长讲话,体委代表讲话,升会旗。结束后,举行了招待会,我们还看了足球。
瑞士代表团长还高度评价我34届代表大会。
奥地利友军体委代表讲,明年在我国举行五项友好赛,参加的已超过历届了……
在开幕式的接见中,非常友好,很多代表团长找我,特别是美国武官更为活跃。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许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翻开这记录着我年轻时辉煌人生经历的日记,往事历历在目。字字句句,记载着的不仅是我丰富多彩的人生,更有那一颗永远活跃的真心与一片热情!
返聘做贡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退休之后,我依然保持活跃的精神状态,不断为需要我的人们做贡献——部队返聘,继续训练体育人才;贡献军校,为教育事业做先驱;奋击糖尿病,为更多和我一样的患者带来福音;慈善捐款,尽我所能回馈社会。
军委对于部队干部的退休问题有着明确的年龄限制——师职干部55岁,军职干部60岁,中央军委的领导则是65岁至70岁间。这和我们军队的编制有关——高级干部若是到年龄不退休,那么下面的新生代领导也会因为没有职位空缺无法提升。故而只要到了一定年龄,我们这些老干部也同样要退下一线。
1988年,军体大队授军衔,我那时已年过55岁,不能继续授衔。而我按照师职干部的标准也到了退休时间,自然就退居二线了。但是部队领导舍不得让我走,肯定我的工作成绩,又将我返聘了回来,仍让我在原位置工作,只是没有了领导职务的身份。但我却感觉这之后的工作比我以前任职时的要求更高、更细,对我的挑战和要求也更大了。
虽然同样是五项队的工作,但返聘回来和之前面对的工作也不完全相同。组织上令我组建一支新的“现代五项队”,并带领队伍到山东肯内基马场进行训练。就我自身来讲,我是个喜欢挑战的人,这个新的任务将让我去面对更多新的尝试,让我十分期待。初接这个任务,我认真分析、挖掘任务中的新技术、新特点,思考训练的方法,想着如何才能更好地为部队输送人才。我曾向他人如此评价自己:“我这个人,只要是领导给的任务,就有一种爱国、爱军队的思想,我就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各种困难,挖掘出潜力,创造出成绩。”诚然,我也确实是如此做的。
我所在的二线虽然同是训练军事五项的内容,但重点有所区别——我所领导的队伍是为了给奋斗在一线比赛的五项队培养接班人,也就是培训集训队队长的地方。一线队伍在前方为我国争取荣誉,我就在二线为他们源源不断地输送骨干人才。这样的任务让我感觉自己并没有脱离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军事五项队,感觉五项队的一切仍与自己息息相关,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面对军事五项比赛中我国男团十五连冠、女子十连冠的优异成绩,我一度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不是一年两年的热情,而是持之以恒的坚持与执着。
说到五项队的坚持与执着,这不得不再次提及我们队伍中的好风气。从初涉此项目的新生队伍到先进夺冠的强劲雄师,这期间,我们源源不断地输送和培养新生力量,才能够保证我们的队伍始终居于不败之地。而这些赛场上的出色表现则是我们运动员背后无数日夜的辛苦奋斗换来的。在这个艰苦又漫长的训练过程中,我始终陪伴在他们身边。
我是个乐于打基础的人。面对我的队员,我不是颐指气使,居高临下地命令,而是贴近队员,和我们的同志同吃、同住、同训练,对他们比对自己还要关心和爱护。小到细节处,如队员们的鞋子应该如何摆放,部队里是有规定的,我负责督促他们摆放整齐,鞋尖都要指向同一个方向。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我要从小细节处开始培养他们。但我对他们严苛又不失关怀。部队配发的床单不好,我把钱节省下来,给每个队员买新床单,整齐划一。而训练时,我亦是严格要求,培养队员们勤学苦练的品质,轻伤不下火线,积极投入到训练中。既然我的任务是为军队培养优秀的后备力量,那我就要竭尽全力完成任务。以前当领导的时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么大量的事务,返聘回来后,我则是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训练当中,从最基础的事务做起,从基层把握,保质保量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