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非典情
年至耄耋,但我依然生活得有滋有味,不仅如此,我亦希望身边的同事、朋友、战友,都能健康快乐地生活,珍爱自己的生命。
《糖尿病之友》杂志封面
2003年,非典席卷我国,带走了许多人的生命。当时,我正在为某种医疗产品做健康宣传,对方奖励我一辆汽车和许多他们的产品,价值106万。这些产品本身对我无用,但对于治疗非典却有很明显的功效。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将这些物资捐献给了小汤山医院,此举也获得了我家人的支持。
这于我,只是很寻常的好心之举,但却可以拯救千百人的生命,我心自欣喜。时值今日,小汤山医院的院长还铭记着我当时的馈赠。2010年初,我在309医院进行了老干部身体检查。七十多项指标我都正常,对方也很为我的健康状况高兴。301医院的陆菊明主任曾对别人提及我说:“我们这个大课堂有个60岁的人上《糖尿病之友》的封面了!”后来他才知道,我哪里是60岁,分明有八十多岁了!他称我是80岁的身体,60岁的心脏。健康的心脏才能保证我的长寿。
健康是人最大的幸福,我要做个健康的传播者。在人民大会堂健康高峰论坛会上,第一名是洪昭光 ,第十名则是我。洪昭光是国家高峰论坛里的领导,本身又有许多成就,是绝对的专家。我完全不是专业人员,而是凭借自己的一腔热情在为糖尿病事业做贡献。能够和他相提并论已是对我晚年工作的十足肯定与褒奖。想起周恩来总理对叶剑英元帅的评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也要做这样一个对人民、对党有贡献的人。即便退离一线,我也要做到老有所为!
后记
回顾我这已经度过的八十余载春秋,无不脚踏实地,稳扎稳打。
成为我国军体运动会上第一个世界冠军,并非一蹴而就。这有我平日训练时的严格态度,也有我数次比赛积累的经验、总结的教训,更有我临赛时坚强的意志和执着的信念。
从一个贫苦家庭中的无知小儿,成长成为我国军体大队的第一任队长,更非天赐恩宠,其中饱含着我每行一步、每涨一分的滴滴汗水、寸寸跋涉。二七步校、军体学院的进修深造让我不断充斥自己的内在;军体训练、体育教范增进我的专业技术;非洲当专家做指导、恢复射击队、组建五项队在实践中磨练我的能力。不劳则无获,但若肯付出,亦必然有所收获。
正是由于我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于更高目标的不断追求,我在退休之后也没有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继续在岗位上为五项队培养人才,又致力于教育事业,开展军体学校。更有与糖尿病坚决抗战的不懈努力与自主学习。
生命因为我的脚踏实地而步履清晰,我在人生漫漫旅途中深深印下自己前行的足迹。鲁迅先生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暗自思忖我这一生,我无愧于心,无愧于我的祖国和信任我的人民。勤奋、进取、忠诚是我一生信奉的准则,我始终以此敦促自己,亦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人,可以体会我的经历,了解我的信念,沿着我所走过的这条人生路继续开拓,将之拓展为我们的康庄大道。
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唯以观者众化于此,吾所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