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看到自己的学生有所成就,身为老师的我十分有成就感。我对待同学们都是一视同仁,尽我所能发掘学生们的潜力,鼓励他们进取学习。我曾有一个学生,家里不富裕,冬天穿不起袜子,只能赤脚穿鞋。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这个孩子穿上了一双绿袜子。走近后仔细一看,这哪里是什么绿袜子,分明是用绿色粉笔把脚涂绿了!后来我找机会询问这个学生:“你为什么要把脚给涂绿了?”他很天真地回答我:“我想有一双袜子穿。”我能感觉到,这个孩子其实是想改变他的生活现状。他爱美,也想要漂亮的衣服和更好的未来。这种情况下,我教育他道:“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或者能有赚钱的本事,到那时候你还用把脚涂绿么?你不就有袜子穿了嘛!”
作为老师,我对待学生认真负责;而作为同事,我和其他老师也相处愉快。初来学校时,我对一切还很陌生,学校的其他老师都十分关心我,热心地给予我帮助和指导,我也虚心向他们请教。在我最初任教的一年里,白马关中学的校领导和老师都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和肯定。而我亦凭借着自己扎实的语文功底、认真的教学态度,以及负责的工作精神赢得了学校师生的肯定。
在白马关中学任教这一年,条件十分艰苦。学校甚至连做饭的厨师都没有,做饭时烧火的煤也十分有限。一段时间里,我们这些老师还要自己动手做饭。每逢周末,我们几个老师上山打柴,伙食的管理由我们轮班负责。这在当时的农村学校算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白马关的风很硬,尤其是冬天,狂风怒吼犹如洪水咆哮而过,非常可怕。冬天天冷,我们要自己动手生火取暖;若是火灭了,那冻得瑟瑟发抖的感觉渗入骨髓。
虽然同在一个公社,但是白马关中学距离我家并不近,大约有7.5公里的路程。当时姐姐已经到北京市区工作,家中只有母亲一人。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我利用那时仅有的32元工资买了一辆“飞鸽牌”二八自行车,保证我每周末都可以回家探望母亲。而工资中很大一部分我都用于为母亲置办生活用品,她吃穿等生活用品都由我一手操持。
在白马关中学工作的那一年,虽然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我都一一克服了。在那一年里,我的收获还是比较丰硕的。首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能够获得学生的肯定,这是对我所做努力的最佳赞扬。其次,我所授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全公社的评比中也位居中上游,公社的文教组、学校领导以及学生家长都很满意。这样的成绩是喜人的,我也为能够得到广大师生群众的认可而感到欣慰。
任教司营子中学
1976年,为了平衡师资,公社文教组进行了一次老师调动。当时我们公社的学生来源除了本公社的学生以外,还有仅有一梁之隔的河北省境内的学生。而各学校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校缺少文科教师,而有些学校则是文教组重点培养的学校,需要一些优秀的师资去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我被调派的司营子中学便属于后者。
司营子中学较之我从教的白马关中学要正规许多。全校大概有十来个班级,涵盖了初高中生。老师的住宿条件很好,有正规的住房,取暖方面也处理得很到位。
司营子中学不愧是重点学校,从学校领导到任课教师,水平大都很高,教学质量可称得上是好的。来到新学校,我依然负责初一、初二年级学生的教学,同时,我还兼任语文科的教研组长。虽然我年纪在众多老师中较为年轻,但我在白马关中学的教学成绩出色,对待工作又认真负责。于是,文教组的领导指派我来担任教研组长一职。
深受文教组、学校领导以及学生们的厚待,我更觉自身使命重大,对待工作更加努力认真。在我的带领下,语文教研组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展开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首先,我提倡所有任教老师都要注意提高自身水平,平日里加强自主学习,向书本学习,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此外,我经常组织教研组成员开研讨会,组织观摩课,通过观摩课进行讲评。观摩课主要是在学校内部进行,大家互相观摩交流,指出彼此授课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优缺点,找到改进的方法和方向。当时还没有恢复高考,大型考试都是文教组出题。学生在这种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会让他们清楚自己在同届学生中的学习水平。通过我们的努力,我校学生的语文水平明显提高,结果比较令人满意。
因为司营子中学是所较大的重点学校,其生源也来自四面八方,每个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他们的状况也必然不同。为了能够更好地组织开展教学工作,我们首先向学生提出整个学校的、班级的大要求。在此前提下,再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状况等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规定。
学生存在的问题有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这需要老师自己来具体把握。而作为班主任,我的责任又和普通的科任老师不尽相同——我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遇到问题要尽快做出适当的处理。这负担要比纯粹的科任老师繁重些。我那时正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内心里始终督促自己进步,想要把学生教好,育他们成才。因此,我总是有意识地克服自己在教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追求最佳效果。
班级里会有一些调皮的学生,对待这些学生我也是不同情况不同对待。有些学生天生比较调皮,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对他讲道理,摆事实。有些特别调皮的学生则要具体做工作——劝说、批评、教育,最后是家访。谈起家访,这是我从教以后一直坚持的工作,在此后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也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家访。
家访确实是比较辛劳的事情,但它能够解决许多问题。为此,再苦再累我也没有怨言。有时我要远至河北去做家访,大约有20公里的路途,沿途还要翻过一座陡峭的大山梁,走一个来回十分辛苦。但我想到我的学生们更为辛苦,也就咬牙坚持了下来。当年学校并没有为学生提供住宿的条件,学生们每天都要两头跑,过着“两头不见日”的生活。有些学生没有自行车,只能靠双脚走着来上学。早晨顶着星星来,晚上顶着星星去。夏天白日长些还好,到了冬天可是十分痛苦的。有的学生这样跑过一段时间就累了、倦了,不想再来上学了。
我家访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吃苦问题。我到河北去走访这些学生的家,与他们的父母进行深入的交流,彼此达成共识,共同激励学生坚持学习。除了和家长的沟通交流,我也注意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励他们靠自己坚韧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难,完成自己的学业。有时家访后,天色已经很晚,家长们会十分热情地挽留我住一宿。
任教司营子中学
对待学生,我更愿意以理服人,很少体罚学生,只个别时候言语上吓唬一下,但很少动手。因此,学生都和我十分亲近,我俨然一副孩子头的样子。正是由于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信任,我才可以切实地为他们解决具体问题。
在有了一年多的教学经验后,我能够真实地感觉到自己的学生在学习、思想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进步。这些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实现的,可见老师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一方面,我们通过改变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带动影响学生。另一方面,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也体会到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不能仅仅依靠班主任一人,还要发动更多的任课老师,充分利用各种外在和内在的条件,包括家访、组织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通过这些来改变学生的思想,完善他们的世界观,在各种活动中使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