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风展红旗如画--商清瑞小记半生 第13节

点击:

再次回到家乡,我的心情难以言表。石湖根中学,那里充满了我小学、初中时的记忆。数年以后,我再次回到亲切的母校任教,真是山亲、水亲、邻居更亲。我在外求学、执教4年,回到石湖根中学,那里上课的许多学生都是从小和我一起长大的亲戚朋友、街坊四邻的孩子,熟悉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在石湖根中学,我除了负责初一、初二语文课教学,还负责管理整个学校。第一次涉及管理,这也是对我的考验。但因为学校规模比较小,便于管理,也没有出现大的问题。我主要负责安排学校的一些日常事务,如安排课程表,组织开展学校的一些会议,团结老师,积极开展教学工作。其实,这个负责人的工作只是比我以前任班主任时的权力稍大些,这次是对全校师生负责。石湖根中学是我所熟悉的环境,老师和学生都相对单纯,我们只要尽自己所能把学生教好就足够了。这便对得起我们的工作,对得起信任我们的老百姓和学生们。

虽然身为学校领导人,但我并没有自恃身份,依然用平常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学生、我的同事。记得我家西边的一户邻居,我叫那家的家中大人为叔叔、婶婶。他们的孩子是个干活的好手,能够吃苦耐劳,可是比较调皮,不好好念书,还经常逃学。有一次村中晚上要放映电影,大家都兴高采烈的。这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却想要回去看电影,我态度严肃地将他扣住,要求他写完作业才可以离开。小孩子和我犟嘴,我态度更为坚决,还狠狠地打了他一下,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般。最终,他老老实实地按照我的要求写完作业才离开。后来,这个孩子到深圳当兵,最后落户在深圳,一直对我很尊重。1999年我去深圳时,他还热情地请我吃饭。

总体而言,在石湖根中学教学这一年还是相对轻松的。当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那样熟悉。我所管理学校期间,甚至没有出现学生打架、早恋的情况。这些都很大程度地方便了我的管理。那一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感觉很单纯、很快乐。我们一群老师有时全都聚集到学校隔壁的我家吃饭,也没有什么隔阂。这样的纯朴风气想再找回可不容易了。

任教西田各庄中学

1979年,我与妻子结婚。妻子是密云县城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本应留在县文教局工作,但她不愿意,最终被调配到了西田各庄中学教书。婚后,我们两人相距甚远,遂以夫妻两地分居为由,向组织申请了调动。我的申请很快获得批准。1979年暑假过后,再次开学时,我已经成为了西田各庄中学的老师。此后直至1991年的11年间,我一直在西田各庄中学任教。这算是我教学生涯中最主要的一段经历了。

西田各庄中学是密云县的一所重点中学。曾经有一段时间,它初中、高中的升学率甚至比密云二中还要高。好的学校必然具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可以说,全密云最好的老师都集中在这里,甚至还有许多北京的资深教师。西田各庄中学是一所完中,从初中到高三共有四五十个班级,教学设施等硬件设备也都非常完备。

在刚调到西田各庄中学时,因为学校语文教师资源充足,我先被派去教学生地理、历史等科目,储备了半年。

1978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结束后,全国开始恢复高考。1979年,我调入西田各庄中学时,我国高考事业正属于调整时期。整个社会的学习风气逐渐浓郁了起来,人们开始重新重视教育问题。

1980年,我正式开始担任语文老师,负责教授初一、初二的学生。能够得到学校的重视,我更加注重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通过我的努力,在全县中学老师的资格认证测评中,历次我都取得了全校最好的成绩,学校对这个考试评定十分看重。而后的第二年,我再次被学校提升,开始负责教授高一、高二的语文课。

在后来教高三学生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教课略显吃力。毕竟我本身只是师范学校的水平,无论我怎样努力,但较之正规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我在基础、文化知识的涵养方面存在不足确实毋庸置疑。为了弥补自己基础上的不足,我只能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努力学习,更加刻苦用功。

虽然我在几次教师测评中的成绩都名列前茅,但我没有一丝飘飘然的感觉,依然脚踏实地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因为我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够取得好成绩,可以说是我凭借着年纪轻、记忆力好而占得的优势,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在这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需要的是谦虚好学的态度,不辍学习的精神,而不要洋洋得意、自吹自擂。

我将这种思想贯彻落实到我的实际行动中,使得学校的老教师们都对我赞誉有加,也乐于向我传授一些教学上的经验,和我分享他们多年积累的心得体会。这对我帮助很大。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更是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各种方式充电学习。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多多旁听其他老师讲课,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此外,我也虚心向教研组那些身经百战的老教师请教,霍文臣老师、高兰老师都是正牌的老大学生。我能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东西,对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教法都大有裨益。

在正式接管毕业班学生的语文课之后,我对西田各庄中学教学方面的严格要求体会更深。较之我以前任教的学校,西田各庄中学对学生们各种考试的要求明显提高。比如,毕业生的毕业率、每学年学生的升学率等各种数据,校方都有详细记载。在西田各庄中学,我后来又兼任语文老师、班主任以及团委宣传委员的工作。就团委的工作,我主要面向学校教师组织一些团的活动,有时也有学生参与。但我本职的教师工作和班主任的责任才是我最为核心的工作内容。

1980年11月18日西田各庄中学全体教师团员(第1排左2是我)

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守学校的纪律,恪守自己的职责,并没有遇到太大的困惑。而作为班主任,教育好全班同学,我责无旁贷。1979年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高考后,社会对高考再度重视。学校一切教学的开展都是围绕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在转。身为班主任,我要随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更要时刻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特别是面对一些特殊的学生,家访更是必不可少的课题。

记得当时我班上有一名学生叫邹俊清,是个调皮的男生。虽然家中条件不错,但他却踏实不下来,有些玩世不恭的态度,有时甚至气得他的家长直叫:“不让他念了,没事,让他回家吧!”正巧当时我的初中老师赵守旺调到我校任教,又恰巧是邹家的邻居。邹的父母得知我是赵老师的学生后,便商量让赵老师请我到家里帮助他们解决邹俊清的学习问题。我那时时常去邹家家访,对邹俊清做思想工作,纠正他的学习态度。后来,我和邹的家长成为了朋友。

1981年后,学校开始尝试教学大循环。所谓大循环是指从初一到高三,无论学生素质和质量如何,任课老师要一直负责到底。这最能评判出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到底如何,也是对带班老师能力的考验。1981年至1986年,我教过一批“教学大循环”下的学生。当时所带班级的基础并不是十分优秀,而学生的好坏除与他们的基础有关,还和后天的努力密不可分。当时,我带的班级有几个学生考上了大学。但也有一部分好学生在初中毕业后急于找工作,选择了考中专这条出路,还有一部分更好的学生选择考重点中学。

任教西田各庄中学

1981年4月20日,西田各庄中学第八届高中毕业生五(6)班留念

(第1排右8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