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风展红旗如画--商清瑞小记半生 第17节

点击:

红旗迎风招展,江山一展如画。

追溯我最早的表演经历,可以回到我的初中时期。

那时,我参加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时常在村里、学校里,甚至是密云县城里进行汇报表演。起初多是因为实际需要,“文化大革命”时期,每每毛主席发表最高指示,我都要自己学习,再面向群众进行宣讲演出。当时的形式还很简单,只有最平常的快板和三句半,或是唱唱样板戏、毛主席语录歌等,没有具体的人物角色扮演。

待到1975年,不足弱冠之年的我开始进入学校当老师。此时,不少学生、学生家长或同事都曾说我很像《毛主席去安源》里的主席。当时我还很年轻,而《毛主席去安源》一画中,毛主席身穿灰色长袍,手持一把油纸伞,迎风而立。我若扮演起来,确有几分相似。只是那时主席尚在人世,肯定不会找人来扮演。再有我一直接受的师范教育,在我心中的烙印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因此我那时并未多想。

对我自己来讲,我始终存在着两个未完成的梦想——一是做播音员,二是做话剧演员。中小学时期,每次毛主席发表最新指示,我便带领其他几个同学去村子南边的小山坡喊话。后来师范学校学习时,学校有了专门的广播室,有时候我也会在广播室里为全校师生进行广播。可以后却鲜少再有这样的机会,我的播音员梦想也就此搁浅。至于话剧演员,则是由于我从小便十分喜欢看话剧——传统的中国话剧《茶馆》、《雷雨》、《日出》,著名的国外话剧《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我都很喜欢。我曾一度想要在未来从事话剧方面的工作,可因我最终就读于师范学校,毕业后选择学校任教,忠诚于党,忠诚于教育事业,我话剧演员的梦想也难以实现。

连自己钟爱的梦想都放弃了,我更加坚定不移地从事教师这份伟大的工作。因此,虽然从工作后的第二年开始有许多人称我长得像主席,但我也只当大家随便说说。毕竟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人长得相似的情况,我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只继续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

而后的一二十年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称赞我长得很像毛主席,特别是下海经商以后,接触到全国各地不同的人。在众人的称赞声中,我也遇到了许多趣事。

大约在2000年以后,有一次,我去山东泰安参加一个国际登山节。这是北京军区一个名叫李宁的大校组织的活动。这次登山节实际上是场招商会,全国各地的商人纷沓而至。活动中,李大校指着我戏称:“这是我们的毛委员。”很多人欣然向我敬酒。活动后期,更有新泰市市委书记、财政局长、税务局长等各部门负责人邀请我们去新泰,并表示:“我们能和毛委员一起进餐、照相,非常高兴。”

那之后我为了做湖南电网改造工程,还曾断续地前往湖南长沙暂住,大约有两三年的光景。2004年、2005年时,我和当地的一些官员已有了很多接触。长沙作为毛主席的故乡,当地人对于毛主席这位革命领袖有着很深的感情。当地政府的官员见到我都高兴地赞扬:“这不是我们主席回来了嘛!”对我非常客气,非常热情。

有一次,我从长沙火车站回北京,乘坐的车是从南昌发过来的特快,原则上到长沙是不能上人的,仅停留2分钟。后来我们中间的一个朋友声称:“这是我们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回北京马上要开会拍戏,请你们给个方便。”列车长听闻后很是热情:“既然主席要回北京,那就上车吧!”上车后,列车长还热情地为我们安排座位,准备了很丰盛的晚餐。

这样的实例还有很多,他们都有形、无形地激励着我在毛主席特型演员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最初的表演机会

说起我能够进入表演这个行业,也是出于机缘巧合。

以前我们公司曾有部分人员在北京崇文门附近的宝鼎大厦里做事,其中就有一个姓朴的朝鲜族女老师。后因某些原因我们没能继续合作,大家各奔东西。一年后,我的办公室搬到了王府井利生体育商厦8层。一天下班后,我正要坐车回家,恰巧在步行街碰到了朴老师。她激动地对我说:“商老师,我找你找了很久也没找到。没想到今天这么巧在这里碰到了……”之后我们又聊了许多,朴老师在言谈中提及,“我当时看你就特别像毛主席。我最近碰到一个演周总理的曹老师,我想把你推荐给他。”

几天后,朴老师把我引荐给曹志颖老师。曹老师是中国和谐艺术团副团长、国家特型演员、周恩来扮演者。他对我的形象还比较满意,声称造型后的效果应该还不错。而我又幸运地遇上了一个机会。一次朋友聚餐时,《东京大审判》的编剧和我同席,他吃饭时提到:“我觉得你很像毛主席。我们现在正好有一部片子叫《军旗》。这部电影是何长工的家属写的,他们也准备出资。”《军旗》这部影片写的是1928年4月井冈山上的“朱毛会师”,其中包括中间收编山大王王佐、袁文才,毛主席委托何长工做军旗这段历史。编剧段老师提议:“我们正准备筹备剧组,不然你到我们这剧组让导演看一眼。”

正式见过几个导演后,众人对我的条件比较满意。唯一不足的是,当年会师时毛主席只有三十七八岁,井冈山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我的形象比毛主席的原型要胖些。得到导演组的一致同意后,我开始按照要求进行减肥。当时我有个朋友的丈夫是医生,他给我调配了中药的减肥产品。在我的自我约束下,我大概用一个月的时间瘦下了五六公斤。再让导演面试的时候,我的形象得到了导演的肯定,基本定型准备拍戏。但在几番修改后,这部影片终因投资等各方面问题,未能开拍。

后来,我在朋友的引荐下结识了八一厂的军事题材部主任闫品。这人十分年轻,不足40岁,但在当时已经授衔为大校了。我和此人结成朋友后,他应允此后如果有这样的题材就请我来饰演。为了准备片子,我还请闫品的朋友帮忙造型。他为我介绍了八一厂著名化妆师胡天秀老师。胡老师是位十分优秀的化妆师,曾为著名的毛泽东特型演员古月以及其他许多领袖的特型演员做过造型,整个《大决战》等几部影片她都跟随剧组做造型,经验十分丰富。胡老师经过仔细准备后,在八一厂为我很认真地做了一次造型。造型时,胡老师赞扬我:“还不错,好像让我找到了当时给古月做造型的感觉!”化妆后我还做了定妆照,那大约是在2006年的秋天。

想起最初接触表演这件事时,我对自己很没有信心,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这件事。做好自然不必多说,若是做不好,我唯恐破坏了毛主席的光辉形象,也怕辜负观众的期待,心里负担很大。但有了胡老师、《东京大审判》编剧等专业人士对我的鼓励与肯定,还有曹志颖、赵登峰等老师的传、帮、带,逐渐增强了我的信心,也敦促我更加努力地学习。

为了更加深刻地了解毛主席的经历和思想,我看了许多有关毛主席的书和影片。我阅读各种有关毛主席生平的传记等,还查阅了以前许多经典纪录影片、故事片,如《走近毛泽东》、《毛泽东的故事》等。通过这些台下的努力,我不断加深自己对毛主席的了解,深入体会毛主席开创中国革命伟业的艰辛,感受毛泽东思想的博大精深。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开创者,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了不起的诗人、文学家、书法家。毛主席的意志、品质、学习精神都可成为我精神上的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