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淡泊明志--叶振声回忆录 第20节

点击:

这期间,刚开始是立成、葆青周末到厂里来和我们团聚,后来我和叶民到地质学院去和立成、葆青团聚。记得扬州小弟这时曾来桂林探望我们,就住在厂的宿舍里。

一年后,1980年矿产地质研究院新址落成,立成就搬到新宿舍6栋4单元二层,我基本上每天到矿地院住,我就主动把厂里宿舍换成1间的,仅供中午休息或偶尔住宿之用,调过两次,越调越小,这期间我还让给上海老师傅住过几个月。最后到1986年,矿地院宿舍调到13栋1单元三层现在的3室1厅居室时,我就主动把厂里的宿舍全退了,中午就在办公室躺椅上休息。我在担任厂长期间,一直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单程30到45分钟。

儿子叶民

1980年,桂林中学已经确定为桂林市重点中学,并搬迁到市中心解放西路。刚好叶民升高中,就开始住校,带了铺盖、水桶、面盆,在学校吃饭,周末回家。叶民有很多要好的同学,学习都好、性格相投。叶民1983年在桂林中学高中毕业,被评为年级三好学生。桂林中学学生的高考成绩在广西是最优秀的,我原设想让叶民报考浙江大学,桂中的教导主任方老师根据叶民的成绩分析,建议他报清华大学,结果被清华录取到环境工程系学习。

20世纪80年代人们的生活普遍不富裕,我俩每人每月工资仅七十多元。叶民高考复习时,天气炎热,没有通风降温家电,光膀子汗流浃背,真是难得的坚持。

到清华大学后,不需要交学费,但伙食费是要自己负担的,开始我们每个月给他40元,后来我到学校食堂考察,伙食费实在是少了,以后增到50元,也不算多。叶民自己在学校里打工,体验生活,也补贴一些生活费,这是后来我们才知道的。叶民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经过党组织的严格审查,于1988年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叶民在清华读书的5年期间,每个暑假都有自行组织的旅游活动:读大一时,暑假回家,一帮同学用几个轮胎扎成排,顺漓江向阳朔漂流,三天两夜。另外几次都是和同学结伴骑自行车游览白洋淀和山海关等地。1988年叶民在清华大学毕业后,读研前的暑假,和两个同学一行3人骑自行车从北京途经石家庄、太原、延安、西安、兰州到西宁,绕青海湖一圈,再乘火车回北京,历时一月,体重下降了5公斤,每到一地给家里发一张明信片,这既是冒险,也是特殊经历,内涵很深。

1988年他在清华毕业后,同年被推荐进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读研究生,1991年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叶民以自我推荐方式,被北京核安全中心录用。1996年考进国家环境保护局成为公务员,后通过多次竞争上岗,任副处、正处、副司级,2005年被选派到新疆自治区环保局挂职副局长,3年后,他回国家环保部任副司长,2010年9月被任命为部属机构负责人(正司级)。

家人和生活

女儿葆青

1980年夏,由于家庭宿舍搬迁,葆青又从桂林民师附小转到穿山小学,那时穿山小学还是乡村小学,一直到毕业。这样她在小学阶段共读过4个学校:包钢九小、南宁民主路小学、桂林民师附小和穿山小学。由于穿山小学的同学多数是农村孩子,穿着不讲究,所以葆青愿意穿得朴素些,旧的、有补丁的都穿。她的班主任表扬她学习成绩各科都稳定在中上水平。

她初中就读在家附近的十五中学,不是知名学校,而且只有初中没有高中部,但是她的班主任是英语老师,对培养她学英语的兴趣起到了启蒙作用。当时葆青是班上年龄最小,但成绩各科稳定在前几名,所以深受老师喜爱。初中毕业后,考入了市重点高中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刚入附中时,她在班上成绩排名在后面,在高中,同学之间在学习上的竞争逐渐增强,葆青逐步有意识地吸取成绩好的同学的先进学习方法,到高二以后就上升到前10名。

葆青1987年从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考入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计算机专业。葆青此时已决心发奋,刻苦学习,以徐攀和居里夫人作为偶像来激励自己,并以哥哥叶民为榜样。四年中只看过为数不多的几次电影,除星期天回家散散心,一直住在学校学习,除专业课外,还参加“英语角”学习活动,跟着外籍老师学英语。葆青考试成绩在班上总是排在前两名以内。1991年毕业时,她以优秀毕业生获学士学位,学校拟保送葆青到西安电子工业大学读研究生,但葆青决心报考清华大学,她哥哥叶民也积极支持葆青考清华大学研究生。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通过笔试。在清华通知葆青去面试前,叶民也给葆青传授了许多经验。那年是1991年,也正值叶民在研究生院学完3年,忙着写毕业论文准备答辩之时,虽然忙,在葆青独自一人坐火车到北京时,叶民准时到车站去接她并安排住处。次日葆青要去清华面试,叶民特地早起在葆青自行车把手处,夹了一张鼓励的字条,对葆青很有激励。

最后葆青经清华大学工物系导师面试录取。本来两年半可以毕业,但应导师安排,把师兄留下未完成的课题也给做完了,同时考完托福和GRE,3年完成硕士学业,于1994年夏在清华被授予硕士学位。由于成绩优秀,被美国SYRACUSE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在等待签证的时间里,经考试,葆青被北京创统软件公司录用,曾多次单独出差外地完成任务,因工作成绩优异,多次被提薪,在1996年1月动身赴美国前,一年多的时间,她已攒够了全部赴美的路费和生活费用。

葆青1991年大学毕业后,从桂林出发到北京清华考研究生面试开始,她基本上都是独自闯荡,锻炼提高了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

美好的回忆

1988 年冬,全家在桂林合影,右起:儿子叶民、叶振声、妻子汪立成、女儿叶葆青

 1984 年,女儿叶葆青和她的小叔(孙振叶)、未过门的小婶(陈劼)合影

在桂林期间,在6栋居住的这段时间,是我们在桂林的最阳光、最开心的时期,有太多美好温馨的回忆。这段时间,立成和我精力充沛,而一双儿女也都是学生,正是无忧无虑、天真活泼、对一切都感觉新鲜,状态很好。星期天全家去逛公园,七星公园、芦笛岩、叠彩山、伏波山、南溪山、西山、穿山等公园都是又爬山、又钻洞,有山有水有洞、到处花草树木的好地方;难得的是穿山山下的洞那时刚发现,晶体景观难得看到,又不经常开放,穿山上面的那个洞又有特色,宽大通风,穿山顶上的亭子也很有特色,我们在里面休息、吃水果,开心极了。

桂林的自然景观美不胜收,真如陈毅同志所说:“不愿做神仙,愿做桂林人。”我们刚到桂林不久,有一次,全家到离厂区宿舍不远的桃花江桥下去游泳,我发现自己已忘记怎么游泳了,叶民游得最好。有一次,叶民和葆青二人自己去七星公园玩,后来找不到大门了,就爬到山上去看,终于找到大门回家了。周末晚上常在宿舍区放露天电影,像节日一样,各家都拿椅凳去占位子,高兴得很。

家人和生活

1984年初,当时我父母健在,在孩子放寒假期间,立成和我利用探亲假带着葆青从桂林出发路经杭州,首先看望了小姨妈一家,和好友朱秀芳一家,再到上海和叶民会合(当时叶民已在清华读大一,葆青读初三)一起去南通、扬州,探望老家的亲友,情谊浓重,是难得的一次返乡探亲访友的经历,一种大团圆的美好感觉,幸福的记忆。返程时,途径上海,由立成的好友曹琦牵线,约了原上海团市委的老同志、老领导王一明、赵介刚、成志谷等,在成志谷同志家聚会,畅谈了一个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