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淡泊明志--叶振声回忆录 第24节

点击:

远道来的贾均夫妇,王善来夫妇、黄正琨、蒋香泉、沈宁福,在聚会前夕,应周彦邦和我的邀请去了一家俄罗斯风味的餐厅,回味俄罗斯餐饮,同时欣赏俄罗斯歌唱家高水平演唱的中﹑俄歌曲。

远道来的同学在聚会次日上午由我组织一起去了奥林匹克公园,参观了水立方和鸟巢,尽管是阴雨天气,仍然兴致不减。

附:玛丽娜来信

Здравствуйте,дорогиеДрузья!ОтименивсехМОМЗовпередаювсемогромныйприветипоздравлениес50-летиемокончанияинститута!Поэтомуповодумывстречались7-гоиюняупамятникаКирову,азатембылпраздничныйбанкетвкафе.Изнашейгруппыбылотолькопятьчеловек-Беренов,Каукин,Смирнов,Панченкоия,Авсегонассобралось22человека-этонеоченьмного,ксожалению,таккаккого-тоуженетвживых,кто-тонеоченьздоров,акто-тонесмогприехатьиз-заденежныхтрудностей,таккакужепочтиниктонеработает,апенсииунаснеоченьбольшие.Новсеравно,встречабылаоченьрадостнойивсехвасвспоминалиизавашездоровьевыпилиотдельныйтост!

Сейчаспопробуюотправитьвамфотографиисэтойвстречи,еслиполучится-конечно,всеужеилиседыеилилысые,новсерадыбыливстретитьсячерез50лет!

ЕщеразприветвсемвамотвсехМОМзов,чтобылинавстрече!

                                                                                                       Марина

校友会和老朋友

译文: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我代表所有冶金机械的同学们向你们全体致以毕业50周年的盛大的敬意和祝贺!为此我们在6月7日聚会在基洛夫纪念塑像旁,然后,到咖啡厅节日酒宴。我们班仅到了5个人:Беренов,Каукин,Смирнов,Панченко和我,我们总共聚会22人,不算多,遗憾的是,因为有的已不在世了,有的身体不好,有的没能来是因为经济拮据。我们几乎都不工作了,而退休金不是很多。不管怎么说,聚会是十分快乐的,也回忆起了你们所有的人,也单独为祝福你们健康举起了酒杯!

现在我试图把这次聚会的照片发给你们,当然所有的人都已经是花白头发或是秃顶了,但所有的人都很高兴过了50年后又重逢!

所有参加聚会的冶金机械的同学们向你们全体再次致敬!

                                                                                                         玛丽娜

与苏联朋友保持友谊

在苏联待了5年,结识了许多朋友。但是随着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回国之后就不能再去了,当时写信要检查,国内查,苏联也查,两国都要进行检查,所以连信也不写了。

一生中很重要的阶段,就是苏联解体后,我又回到俄罗斯,感受到俄罗斯的变化和他们对中国的很友好的感情。

我的一位苏联同学,曾经是班上的班长,他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当了副厂长,我曾代表国家引进办邀请他到中国来参观了一次。后来我每次到他那里,他都把我当贵宾一样地接待。他领我看了乌拉尔重机厂的展览室、各个车间,我想看什么地方,他都领我去看。苏联解体以后,他的厂子精简员工,他负责做减员的工作,5万人的工厂,第一次减去了两万人。这两万人怎么安顿,那时候我也问过他,他说老百姓还都是听话的,没有闹事。想起来实在心痛啊!曾经那么大的一个厂子,太可惜了。

其实,我没有想到几十年后能再回到俄罗斯,仍旧与他们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我这也算为促进两国友谊做贡献了。

老同事老朋友的情谊永远温暖着我

我退休定居北京后,各个时期的老同事老朋友和我们继续保持着联系,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桂林冶金机械厂的老书记韦元义、原副厂长郭滇生、老朋友刘志尧、人事处韩艳萍等常来电话问候,郭滇生和梁文德还代表现任厂长罗志雄到北京来看望和慰问我。在桂林时我们住在矿产地质研究院大院里,在我们动身转赴北京的凌晨,矿地院唯一的老领导王炳卓特地到我们家来送行,我们的邻居戴直忠、林文芬夫妇几乎每月都要来电话,已85岁高龄的宋和勋同志也常写信或来电话,退休再聘的巢正新、老干办的秦燕玲等更是关怀,保持着联系。

相依相伴

我觉得我跟立成是志同道合的。我们都曾是热血青年,有共同的共产主义理想,这对于我们来讲不是一个口号,不是口头上的东西,是贯穿在我们的行动里的信仰。共产主义本身虽然是很遥远的,但是我们的工作是很现实的。我们一生的表现都是跟着党走,听党的话,也遵从党的安排,接受党的教育,这一辈子不图名不图利,一心一意地做事,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两人相伴相依,谁也离不了谁。

1996 年1 月,叶振声一家三代人摄于北京家中

我和立成两个人的这一辈子,没有荣华富贵,没有做大官,也没有发大财,她跟着我这一辈子吃苦受累,开始到北疆,后来又到南疆。关键在于我们互相信任,我们两个人的内心很充实,所以可以感觉到幸福在我们的心中,我俩谁也离不了谁。